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20古詩兩首
六年級語文蘇教版下冊課文第20課《古詩兩首》一則為《墨梅》,一則是《石灰吟》。學習啦小編為六年級師生整理了第20課《古詩兩首》資料,希望大家有所收獲!
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20課《古詩兩首》課文原文
《石灰吟》
明·于 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
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
只留清氣滿乾坤。
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20課《古詩兩首》教學札記
1、古詩教學的思路要簡約。
在《古詩兩首》的教學中,我的教學思路力求簡約。從整體而言,整堂課的教學循著“讀詩”、“解詩”、“品詩”、“辨詩”、“延讀”的教學思路進行,循序漸進,逐層深入。從局部而言,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沒有過多的繁瑣設問、條分縷析,在引導學生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中把古詩的解讀引向深入。如在對詩意的解讀中,我摒棄了傳統古詩教學中字字求解、句句設問、逐句串講的方式,采用的是突出重點、整體感悟的教學方式,既節(jié)省了教學時間,又使詩意的解讀不支離破碎。
2、古詩教學的思路要整合。
《石灰吟》、《墨梅》這兩首七言絕句都是詠物詩,教者把這兩首詩編排在一起,正是從它們相似的主題角度來安排的。因此在教學這兩首古詩時,我的教學設計中就凸顯了“整合”理念。“讀詩”、“解詩”、“品詩”、“辨詩”、“延讀”,均是從兩首詩的整體角度予以設計。這樣的教學整合,使得教學節(jié)奏得到最有效的調控,使得教學內容得到最高效的組合,從而產生最佳的教學效率。如在“辨詩”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引導學生比較辨析出《石灰吟》和《墨梅》的相同之處,了解這兩首詩“詠物抒懷”的寫法,并進而把物與人結合起來,由物及人地解讀詩中的深層次情感。
3、教師教學的站位要下移。
這是第九冊的第3課,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了課前預習的良好習慣;剛剛開學,這篇課文學生已經讀了許多遍;這兩首古詩的詩意較淺顯,且每首詩旁均配有栩栩如生的彩圖助讀;學生們的手邊有不少學習資料,關于這兩首詩詩人簡介、詩意注解很多。上述種種因素,構成了教學這兩首古詩的潛在教學資源。教師若是要充分利用好這些資源,在教學中就必須調整好自己的教學位置。首先,教師需要把更多的教學時間留給學生進行自讀自悟、交流討論、反復誦讀;其次,教師需要耐心地傾聽每一位學生對字詞、詩句、詩意、問題所發(fā)表的意見,把學生發(fā)言中的每一個閃光的見解給予放大,并加以重復,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再次,教師需要平等地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之中,或在討論之初暗示思維的途徑,或在討論之中點撥思維的深度,或在討論之后即席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教師的平等參與絕不能喧賓奪主,更不能越俎代皰,要讓學生真正地感受到老師是在和我們一塊兒探討研究這兩首古詩,有時候甚至可以讓學生感覺到老師知道的東西似乎并不比我多多少。教學中,教師的低站位,可以和學生平等相視,從而平等對話;教師的低站位,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fā)起學生探究詩歌的欲望,從而激發(fā)起學生超越教師的信心;教師的低站位,可以消解課堂上師生彼此間的隔膜,使學生更容易親近教師,走近教師,從而坦然地走進詩歌的天地間。
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20課《古詩兩首》閱讀練習
石灰吟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墨梅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
1、這兩首詩都是___詩,《石灰吟》的作者是___代的___。詩人托物言志,通過對石頭不畏“______”和“______”,即使“______”,也要留下清白石灰的描寫,贊頌石灰______,______的品質,抒發(fā)了詩人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墨梅》的作者是___代_____。詩人以墨梅為喻,在素潔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______的高尚情操。
3、寫一首關于梅花的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再寫一首托物言志的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你感興趣:
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20古詩兩首
上一篇: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19夾竹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