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上冊科技發(fā)展的足跡教案
政治教案是實施課堂教學的基本指導材料。為此,下面學習啦小編整理了湘教版九年級上冊科技發(fā)展的足跡教案以供大家閱讀。
湘教版九年級上冊科技發(fā)展的足跡教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科學技術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階梯和標志。
2、文字的出現(xiàn)為科技的發(fā)展準備了必要的條件。
3、了解三次科技革命。
教材分析
教學重點:三次科技革命
教學資源
教學掛圖、教師用書、粉筆、多媒體等
教法學法
合作探究法、舉例分析法、作業(yè)練習法、小結歸納、講授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新課。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044上的材料,說一說:如果完全失去了現(xiàn)代科技,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子?
二、講授新課。
【師】 展示兩組材料:
第一組:名人名言:1、資產(chǎn)階級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tǒng)治中所創(chuàng)造的生產(chǎn)力,比過去一卻世代創(chuàng)造的全部生產(chǎn)力還要多,還要大。(馬克思)2、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革命的力量。(恩格斯)3、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chǎn)力。(鄧小平)
第二組:材料:據(jù)說,人類迄今為止擁有的核武器的梯恩梯當量,足以將自己毀滅22次以上!核威脅的論調,已不是一朝一夕了。再往前看,一次比一次規(guī)模更大,一次比一次死亡人數(shù)更多的世界性戰(zhàn)爭,至今回憶起來,仍叫人毛骨悚然。試想,沒有現(xiàn)代高科技在其中發(fā)揮作用,其殺傷力會如此巨大嗎?
思考:這兩組材料說明什么?
【生】明確:說明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chǎn)力。
說明每一次科技革命也給人類帶來了很大的負作用。
【師】兩位同學回答得非常準確,高度概括了科技的地位和作用??茖W技術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階梯和標志,每一次科技革命都給人類的經(jīng)濟和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影響。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科技發(fā)展的足跡吧!
【生】閱讀教材044上文字
【師】文字的出現(xiàn)標志著人類進入了文明時代。請同學們想一想:在文字出現(xiàn)以前,人們用什么方式來記事?你知道哪幾種古代文字?
【生】明確:象形文字、甲骨文、楔形文字等。
【師】每天我們都要和漢字打交道,那么你知道它們是怎樣演變來的嗎?它們又蘊含著怎樣的科學道理?
例:“弓”中為何多道彎
現(xiàn)代的“弓”字是個象形字。在商代甲骨文,已有“弓”字。為什么“弓”字多曲折,而不是一段圓弧形呢?前者比起后者,在中間多了一道彎,非常有講究,可以說,它是古代制弓技術的一大進步,是一個有標志性的進步。
弓的中間為什么要彎一下?由現(xiàn)代力學知識知道,一根直的竹材可以想象是由許多薄竹片一層層粘在一起的。當竹子彎成弧形,外層竹片受拉力,內(nèi)層竹片受壓力。如果拉弓的勁越大,竹材彎的越厲害,當力達到不能承受的時候,就會出現(xiàn)裂紋甚至折斷。為了讓竹材承受較大的彎力,而外層不致裂開,于是古人想到,將竹材向相反的方向預先彎一下,使外層先受些壓力,內(nèi)層先受些拉力。等到使用弓的時候,外層受拉,內(nèi)層受壓,便可從內(nèi)部先抵消一些力,而使弓承受的力增大,這樣,“弓”的樣子就形成了。先向反方向彎一下,用現(xiàn)代的工程術語叫做“加預應力”。
【師】講一講古代科技:例:近代科技的紀念碑——埃及金字塔
在古埃及的尼羅河畔,聳立著4800年前建造的金字塔,它可稱為是古代建筑的奇跡。而在開羅西郊的胡夫金字塔則是金字塔群中的佼佼者。它建于古埃及第四王朝,由230多萬塊平均每塊重兩噸半的巨石砌成,高148米,底邊長232米,四個底邊之差不超過20厘米。
在胡夫金字塔中隱藏著許多奇異的奧秘。金字塔塔高乘上10億,恰好是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即149504000公里;用塔高乘以周長,再除塔底面積,正好等于圓周率π。尤為奇異的是,穿過塔的子午線,剛好把地球上的陸地和海洋分成兩半,塔高的重心恰好座落在大陸引力中心。人們對距今4800年精湛的科學技術不能不擊節(jié)贊嘆!
那么,建造金字塔的古埃及人用了那些技術呢?
可惜的是,有關當年建造金字塔的資料都已散失。目前考古學家也只能憑只
首先在測量學和數(shù)學上,古埃及人已能利用幾何和三角的知識,估計已對圓周率作過初步計算。
在機械上,已經(jīng)能用輪子來制造各種輪盤,如車輪等,以減少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另外,也已能制作斜面、滑輪等省力的機械裝置,使巨大原石塊得以運輸和堆積。鱗片爪的東西進行推算和估計。
古埃及人民用血汗和智慧創(chuàng)造了世界奇跡--金字塔,為古代科技豎立了豐碑。
【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045文字,完成下面表格。
開始時間又名標志影響
第一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生】閱讀教材,完成表格。
看了九年級上冊科技發(fā)展的足跡教案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