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教育論文參考范文
高中語文教育論文參考范文
我國高中語文教育作為中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和進行文化熏陶的教育,關系到學生的基礎素質培養(yǎng),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高中語文教育論文參考范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高中語文教育論文參考范文篇1
淺析高中語文教育教學的方法創(chuàng)新
一、立足于教材且跳出教材
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就必須要對高中階段的語文教材進行一個全面的規(guī)劃,將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目標分解到不同的階段中去,其主要措施為:
第一,對教材仔細地研究,掌握教材所有的編排體系,將高中語文教材中的人物、文體以及事件進行歸類,并從中總結規(guī)律,指導學生將高中語文課的目錄制訂成一個計劃表,使教材的教學目標、作者以及事件等一目了然,同時教師還應結合教材中的編寫說明來介紹人物和事件,留下懸念,以此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第二,堅持單元教學,根據(jù)教材單元前的相關提示,指導學生進行本單元文章的通讀和熟讀,讓學生自己去感受語言與品味語言,深入地挖掘利于激發(fā)與調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要素,將凸顯社會規(guī)律的相關政論文、體現(xiàn)邏輯思維的說明文、藝術韻味濃烈的文學以及蘊含著一定生活哲理的相關散文的特征進行分類,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第三,總結教材,將教材中的人物形象與所寫的事件進行分析、歸類和總結,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標準來梳理所學的相關內容,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能使學生有效地將高中和初中所學的內容聯(lián)系起來,便于其復習,使其思維受到啟迪,訓練學生的學習方法,使其由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升華。學生在熟悉教材的基礎上,教師應該抓住學生的心理,啟發(fā)思維,根據(jù)教材中的人物形象來進行想象與思維訓練。
總而言之,教材給了我們很多、很好的范例,只要正確地引導學生分析和歸納,促使其感性知識上升到理性知識,再將其實踐在自己的筆下,這樣學生就會產生一個飛躍性的進步,其創(chuàng)新能力也會相應地提高。例如,在講解《荷塘月色》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文章后,利用其課后時間對實際生活荷塘景色進行觀察,讓學生來做導游,介紹自己周圍的荷塘景色,使學生脫離課本的束縛,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并加深對《荷塘月色》這篇文章的理解,從而真正提高教學效率。
二、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進行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
(一)優(yōu)化教學模式和明確教學目標
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首先學生必須要具備扎實的基礎,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過程中,可利用激勵法、競爭法和引導法來介紹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人物,根據(jù)高中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他們在實際生活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等,突出語文學科的特點,開展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課內外教學活動。語文其實是一門具有很強的應用性、藝術性、實踐性以及社會性的學科,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種優(yōu)勢來完成其教學任務,全面規(guī)劃教學任務,分步實施且注重其實效。
例如,在進行詩歌鑒賞的教學過程中,如“山水田園詩”,教師首先可以明確這樣的教學目標:通過對山水田園詩思想感情的了解,掌握其表現(xiàn)手法以及常見的幾種山水田園詩,通過這個教學目標,使學生在一開始就能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并將這些目標帶入到學習中來,更好地實行自主學習。此外,隨著多媒體技術與網絡技術的發(fā)展,以網絡、多媒體和計算機技術應用為核心的信息化對于高中教學的影響越來越突出,具有一定的全局意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利用現(xiàn)代傳媒工具,通過網絡,促使學生能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到最多、最有用的信息,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以及多元化發(fā)展
在教育觀念上,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分層漸進以及多元發(fā)展,在實際操作中,應為學生提供不同要求上的幫助,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征,發(fā)展其個性,在評價學生的學習能力時,不能單單只是依靠考試的分數(shù),而是應該多方面地進行測試,實行發(fā)展性評價,通過開展各種各樣的語文教學活動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發(fā)展認知能力。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活動方式,比如文學社、演講團以及書友團等,或者進行文化交流或者社會實踐等,通過報刊、電視等各種媒體,讓學生參與到其中,突破傳統(tǒng)的語文學習,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三、構建“平等對話”的教育模式
學習語文的過程其實是一個習得過程,學生在學習和感悟中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語文能力與素養(yǎng),而要想實現(xiàn)這個目標,單單通過教師的講授是不可能達到的,必須要讓學生自行思考,重視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以及教學重點之間的轉移,從學習語文知識上升到通過語言形式來認識社會、感悟人生以及塑造自己,從知識的訓練上升到人的發(fā)展。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已經不再是一個傳統(tǒng)的知識接受者,而是充當著人生發(fā)展的創(chuàng)造者、探究者和交流者,以此生成新的情感、思想和言語。
在新課堂教學中,應該采取“平等對話”的教育模式,只有在這種教學環(huán)境下,學生才能夠真正地成長,作為教師,不能將自己的觀點強加到學生身上,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必須要維護學生的說話權利,以一個學習者的身份參與到討論交流活動中,努力構建一個自由、多維的對話體系,在新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起著組織和討論的作用,為學生的學習提供相應的幫助,其扮演著參與者和引導者的角色,更多的是一個幫助者。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這種教育環(huán)境下,高中語文教學要想適應目前的教育需求,其首先必須要打破傳統(tǒng)觀的教學模式,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寫作和語言交際能力為目標,采取創(chuàng)新性的學習方法,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技能、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人格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為其教學主線,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文理知識、課本內容和社會生活,將基礎知識的積累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相結合,從而實現(xiàn)更好的教學效果。
高中語文教育論文參考范文篇2
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讀者對文章產生情感時,才能深刻地理解原文蘊含的思想。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讓學生體驗、感知情感。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語文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新課程理念下,強調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有機地整舍,要求注重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重視閱讀積累和情感體驗,促進學生的正確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等健全人格的形成。當然,我們所說的情感教育,絕不等同于傳統(tǒng)的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
政治思想教育目的是要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而中學語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意在促進學生心理品質的健康發(fā)展和個性的完善。中學語文中的情感教育與政治思想及美育有著很重要的聯(lián)系。而語文教材內容廣泛,且蘊含著豐富的情感教育因素,那么,怎樣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這與其說是一個理論問題,還不如說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實踐問題。它無疑和教學內容有著密切的關系,但和教學方法的關系似乎更為密切。
它對教師提出了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要求教師要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一顆博愛、寬闊、敏銳的心。在教學中要正確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充分發(fā)揮情感對學生道德情操的陶冶作用,使學生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中受到感染熏陶,達到既教書又育人的目的??v觀現(xiàn)行的中學語文教材,確系“文質兼美,形神俱佳”蘊藏著大量的情感因素。有對祖國的熱愛、對人民的忠誠、對事業(yè)的追求、對信念的執(zhí)著;有赤子之心、莫逆之交、男女之情、手足之誼;有拍案而起的激憤、天地動容的悲壯、催人淚下的凄切、細雨霏霏的柔婉,而這些恰恰為語文教師進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是中學其他學科所難以企及的。那么,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如何實施新課程的情感教育呢?
一、注重朗讀,以聲傳情
俗話說“三分文章七分讀”,這就告訴我們朗讀帶給人們美的享受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文章不是無情物,自古至今,凡是膾炙人口,傳誦不衰的文章,無一不是因為作家、文人的筆墨飽蘸著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著自己的心血和生命。語文教師要善于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有色的語言,生動地傳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激起學生內心美好的情感體驗。
朗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朗讀在語文課堂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通過教師的范讀,能夠把學生帶入到作者所表達的或喜、或悲、或怒、或贊嘆、或斥責的情緒氛圍中,為理解課文內容、作者感情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教師成功的范讀,充分調動學生聽覺器官的作用,用聲音傳情,把學生的情緒帶入到作品的意境中去,教師再加以適當?shù)狞c撥,學生理解課文就容易了一些,學生的健康情感也得到了培養(yǎng)。不論任何形式的作品,都適于朗讀,尤其是詩歌和短小精致的散文,通過反復朗讀,學生更容易進入到作品的意境中去。而教師帶有明顯的情感體驗進入角色的朗讀,抑揚頓挫的節(jié)奏,聲情并茂,富有感染力。朗讀在情感教育中能達到一種“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的藝術效果。
二、注重賞析,披文入情
我國古代文學理論家劉勰說“夫綴文者情動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情以文為載體,披文才能入情。教師在講解這些感情豐富的文章時,就應該運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鮮明的情感態(tài)度及富有個性的體態(tài)語言等來表達(或表現(xiàn))自己的愛憎、喜怒、哀樂,給學生以深刻甚至深遠的影響。
有些作品,靠教師講解很難調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這時可以借助相關的音樂來感染學生。學生用心去聽音樂,在音樂所創(chuàng)造的場景、氛圍中感受到美。同時,我們還可以充分利用插圖、圖片等的直觀性,啟發(fā)聯(lián)想,讓學生學會賞析。文學作品是借文學語言形象地反映生活的藝術,它是通過形象的描寫,生動的敘述,精辟的議論等,塑造豐富多彩的藝術形象,表達某種思想來感染人的。要讓學生情感與作者所表達情感相應和,教師還要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想像,讓他們進入到作品所營造的某種境界中去,只有這樣,在他們內心才可能產生類似的情感體驗。
三、發(fā)掘情感,以情引情
中學語文教材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情感性,那些美文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精粹。在語文教學中,把握穩(wěn)重的感情激流,領悟字里行間跳動的感情脈絡,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的不再是抽象枯燥的文字符號,而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以及他們豐富的思想感情了。正如愛因斯坦所說,文學藝術的最大價值就在于它們能夠提高人們的精神境界。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土壤里。因此,語文教師要善于發(fā)掘和利用教學中的情感因素,撥動學生的心弦,引起學生的共鳴,促進和引導學生的情感發(fā)展。
同時,要加強對課外語文情感教學內容的發(fā)掘,深化課內語文情感教學內容。課內是基礎,課外是補充。課堂中的知識傳授、情感熏陶,起到打基礎的作用,學生健康情感的培養(yǎng)離不開豐富多彩的課外生活。語文教學聯(lián)系學生的思想和生活,聯(lián)系學生的喜怒哀樂。課外生活內新穎、形式廣泛,學生能夠真正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及接受能力,選擇喜愛的語文活動,充分調動思維力,激活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使“讀有嚼頭,寫有源頭,全盤皆活”。因此,生動活潑的課外生活,是學生學習語文、進行情感體驗的重要陣地。
我們可以采取社會實踐的形式,如參觀訪問、瞻仰革命紀念地、訪問軍烈屬或英雄模范人物以及參加義務勞動、社區(qū)服務等,親身體驗,感悟生活,增強同情心、責任感,促進學生情感的飛躍和升華。這些活動的組織和參與,增強了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樂趣,感受到各種情感的熏陶,對“世事洞明,人情練達”也會有所啟示和感悟。
總之,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具有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感,鑄造美好心靈,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我們作為語文教師,應充分認識到語文是一門情感性很強的學科,情感是語文教育的靈魂,是學生智力的催化劑和學習的原動力。教育教學實踐證明,課堂里如果有了感情的浪花,師生就會精神振奮,獨特的感悟、別有情趣的語言就會如泉水汩汩流淌,學生自然會在愉悅的審美滿足中接受知識,受到教育。
參考文獻:
[1]張有存.語文閱讀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寧夏師范學院學報,2009,(04).
高中語文教育論文參考范文相關文章:
2.高中語文教育論文
3.高中語文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