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哲學期末論文(2)
管理哲學期末論文篇二
荀子哲學的現(xiàn)代管理思想闡釋
摘要:荀子是先秦三儒之一,主張“化性起偽”、“虛壹而靜”、“人可以知道”、“涂之人可以為禹”、“天人相分”、“制天命而用之”,以及“王道”、“霸道”和“一天下”的思想,與現(xiàn)代管理學觀念在諸多方面不謀而合,對于中國管理理論的拓展和管理實踐的深化具有有益的啟示,促進了中國古代哲學和西方現(xiàn)代管理學的融合。
關(guān)鍵詞:荀子 儒學 虛壹而靜 天人相分 性惡論
1 先秦儒學的發(fā)展
哲學產(chǎn)生于古希臘,但中國古代哲學也閃耀著輝煌的成就,尤其是儒家哲學更是獨樹一幟??鬃印⒚献雍蛙髯邮俏覈軐W史上著名的“先秦三儒”,開拓了中國儒學兩千年的基業(yè),也對世界古代哲學的發(fā)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孟子和荀子在對孔子思想的繼承的前提下又提出了自己的哲學主張,但孟子和荀子的思想又存在著差異,形成了先秦儒學五彩斑斕的局面,為后世儒學百花爭艷的展開創(chuàng)立了平臺。
孔子是儒學的開創(chuàng)者,但并不是儒的開創(chuàng)者。儒,或者以儒為職業(yè)的人,在孔子之前就有了,大都是殷人后裔?!墩f文》稱:“儒,柔也,術(shù)士之稱。從人,需聲?!币笸鰢螅苋瞬扇×藴缙鋰粶缙渥宓淖龇?,將殷人安置在一塊劃出的地盤。在春秋時,周禮已經(jīng)衰落,散于民間,但許多人即使知道周禮而不按周禮的要求去做??鬃拥恼沃鲝埵菑椭芏Y,周禮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依靠這種禮,各個階層可以得到合理的安排。
孔子死后,“儒分有八”,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孫氏之儒,有樂正氏之儒?!泵献邮芙逃诳鬃又畬O子思,成年后仿效孔子在家鄉(xiāng)授徒講學,四十歲之后開始出仕,開始游歷齊、滕、薛、魯、梁等國,推行其仁政主張??鬃邮且粋€敦厚長者,性格溫和,而孟子個性強烈,以好辯著稱。性善論是孟子的一大發(fā)明,也是孟子對中國哲學思想的最大貢獻。
2 荀子的哲學思想和主張
荀子是戰(zhàn)國時期趙國人,少年后多次游學于齊,在稷下學宮“三為祭酒”,聲望很高,對儒家的《詩》、《禮》、《易》、《春秋》都很有研究,一度應聘入秦,又曾在趙國“議兵”,弟子甚多,法家著名代表韓非、李斯均出自其門下。荀子對墨家、道家、法家以及儒家內(nèi)部的其他學派均有所批評,獨崇孔子,認為只有孔子的學說才能夠“總方略,齊言行,壹統(tǒng)類,而群天下之英杰,而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順?!避髯雍兔献拥乃枷攵荚从诳鬃?,但孟子偏重于繼承孔子的仁學,荀子偏重于繼承孔子的禮學。孟子的思想基礎(chǔ)是性善論,荀子的思想基礎(chǔ)是性惡論。但是,荀子只是以其欲望任其發(fā)展的結(jié)果為惡,并不是以欲望本身為惡。荀子在思想上以孔子正宗自居,與孟子的思想“取舍相反不同”。荀子的哲學主張主要包括如下內(nèi)容:
2.1 性偽之分。荀子不滿孟子的“性善論”,邏輯起點在于“性偽之分”,認為孟子不知道“性”和“偽”的區(qū)別,因而對“性”和“偽”進行了嚴格的區(qū)分。荀子指出:“性者,本始材樸也”,“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即“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荀子以生之自然之狀況或資質(zhì)為性,主要內(nèi)容之一是指身體器官的欲望。荀子說:“若夫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心好利,骨體膚理好愉佚,是生于人之情性者也?!痹谲髯涌磥恚伺c人的性是相同的,圣人和眾人、堯舜和桀紂的性是相同的。不過,荀子不以欲望本身為惡,而以欲望的泛濫為惡。在荀子看來,偽是“人為”的意思,與性相對。荀子說:“夫感而不能然,必且待事而后然者,謂之生于偽”,具有明顯的后天性,是與人的道德相關(guān)的思想、行動及其結(jié)果,來源于人的努力,即“慮積焉,能習焉,而后成謂之偽?!?/p>
2.2 化性起偽。所謂“化性而起偽”,就是將先天的自然資質(zhì)轉(zhuǎn)化為人為的道德特性。荀子認為,如果要完成“化性而起偽”,即“虛壹而靜”和“心可以知道”,也就是認知的能力和道的存在。在荀子看來,人天生就有認知的能力。他說:目辨黑白美惡,耳辨聲音清濁,口辨酸咸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體膚理辨寒暑疾養(yǎng),是又人之所常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疤撘级o”是荀子十分重要的思想?!疤摗笔侵覆灰砸延械闹R妨礙接受新的知識,“壹”是指思想專一不二,“靜”是指思想寧靜不躁。荀子認為,人之所以能夠知道,在于虛心、專心、靜心,即能夠“虛壹而靜”。通過“虛壹而靜”的功夫,不偏執(zhí)一端,不為想象和經(jīng)驗所混淆,不讓情感擾亂理智,心就可以知道了?!盎远饌巍钡囊粋€條件是需要有道。荀子的“心可以知道”的“道”是有具體所指的:“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道也?!薄度逍А分姓f:“道者何也?曰:君道也。……道存則國存,道亡則國亡?!薄毒馈分袕娬{(diào),荀子的道不是自然之道,宇宙之道,而是治國之道。荀子認為,為了防止欲望情性的泛濫,必須有禮義法度。有了禮義法度之后,人的欲望才能得到節(jié)制,情性才能得到矯飾,社會才不至于悖亂偏險而不治,從而達到和善的目的。
2.3 涂之人可以為禹。荀子認為:“涂之人可以為禹。曷謂也?曰:凡禹之所以為禹者,以其為仁義法正也。然則仁義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義法正之質(zhì),皆有可以能仁義法正之具。然則其可以為禹明矣。”從認識論的角度來看,人作為認識和學習的主體,是可以接受禮義法正的。接受了禮義法正之后,就使自己成為了有德之人,這就是“涂之人可以為禹”的具體含義?!巴恐丝梢詾橛怼笔恰盎远饌巍钡慕K極形態(tài)。
2.4 隆禮重法。荀子在政治上主張“隆禮重法”,認為人生而有欲望,欲望引發(fā)爭奪,于是天下大亂。圣人不忍心這種局面的發(fā)生,專門制定禮樂制度,以解決欲多物少的矛盾,以限制社會發(fā)展對于物的追求,使有限的物得到合理的使用?!抖Y論》中說:“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yǎng)人之欲,給人以求,使欲必不窮乎物,物必不屈于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避髯釉谥囟Y的同時,非常強調(diào)法的重要性。荀子認為:“隆禮至法則國有常”、“道之與法也者,國家之本作也。”“志之經(jīng),禮與刑,君子以修百姓寧。明德慎罰,國家既治四海平?!边@就形成了荀子“禮”的思想的一大特點,即“援禮入法”,將法加入到禮的內(nèi)容之中,賦予禮以強制的性質(zhì)。 2.5 “辯”、“禮”和“分”的辯證關(guān)系。荀子提出了三個相關(guān)的概念:“辨”、“分”、“禮”?!氨妗笔侵干矸萆系淖杂X,如夫為父、子為子,君為君,臣為臣。“分”指身份的區(qū)別,父有父的身份,子有子的身份,君有君的身份,臣有臣的身份?!岸Y”是制定“分”的一種制度,在三者中最重要,因為只有制定了“禮”,才能談得上“分”,也才能談得上“辨”?!岸Y”、“分”、“辨”的存在可以保證整個社會井然有序、穩(wěn)定平治。所以,荀子說:“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禮,禮莫大于圣王?!避髯诱J為,禮的重要作用在于“分”。荀子認為:“故人之所以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無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獸有夫子而無父子之親,有牝牡而無男女之別,故人道莫不有辨。”荀子強調(diào),只有“分”,才能將人與世間萬物區(qū)別開來。荀子說:“(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馬,而牛馬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義。故義以分則和,和則一,一則多力,多力則強,強則勝物,故宮室可得而居也?!?/p>
2.6 “王”、“霸”與“一天下”。在“一天下”的問題上,荀子同樣面臨著“王”和“霸”的選擇。荀子對此的態(tài)度與孟子不同。孟子認為,“王”和“霸”是兩種對立的治國方略,儒家必須堅持王道,反對霸道。荀子則認為,“粹而王,駁而霸”,“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在荀子看來,理想的政治叫“王”,此等的政治叫“霸”,王道比較純粹,霸道比較駁雜,但在特殊的情況下,“霸”道也不失為統(tǒng)一天下的辦法。荀子堅持的仍是孔子為政以德的思想,但態(tài)度較孟子更為現(xiàn)實,在一定程度上承認并接受了霸道的實際存在。
2.7 天人相分。荀子認為:“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痹凇疤煨杏谐!钡那疤嵯?,荀子主張“天人相分”,即“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在天者?!痹谲髯涌磥?,人有自己的職份,不應“與天爭職”。根據(jù)“天人相分”的思想,荀子進一步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觀點。荀子認為,與其盲目迷信天的權(quán)威,不如利用自然規(guī)律,“物畜而制之”、“應時而使之”、“聘能而化之”、“理物而勿失之”、“有物而勿失之”。在先秦哲學中,天始終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每個哲學家必須提交自己的答案。在荀子看來,天是客觀存在的自然界。荀子所說的天,是指日月星辰、陰陽風雨、四時變化的物質(zhì)世界。荀子認為,既然天是客觀存在的自然界,人們便不應該將其神化,以天來干擾人世間的事物,而應該將天與人分別開來。
3 荀子哲學的管理學啟示
現(xiàn)代管理學興起于西方世界,對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蘊含著深厚的哲學思想。現(xiàn)代管理理論移植于中國最關(guān)鍵的因素是能夠?qū)崿F(xiàn)與中國本土文化的融合,與中國五千年文化的融合,特別是與在中國思想領(lǐng)域占據(jù)兩千年統(tǒng)治地位的儒學的融合。在現(xiàn)代管理理論中,也程度不同地體現(xiàn)了古代儒學的思想,也包括荀子儒學的思想,主要分布于如下各點:第一,在管理行為中,需要上下級職責分明,并且所有成員對此都有清晰的認識,才能做好事情。這是“分”和“辨”的思想的體現(xiàn)。第二,企業(yè)需要具備明確的發(fā)展目標,形成鮮明特色的文化,肩負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責任,才能持續(xù)發(fā)展。這是“禮”和“仁”的內(nèi)在要求。第三,企業(yè)必須制定嚴明的工作紀律,賞罰分明,才能高效運轉(zhuǎn),即“隆禮”而“重法”。第四,企業(yè)存在的直接目標是滿足投資者的利益需求,投資者最重要的目的是個人利益最大化,而不是社會利益的最大化。這是“性惡論”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體現(xiàn)。第五,人力資源的管理機制要靈活多變,善于發(fā)現(xiàn)和利用人才,不可對任何人持有偏見,這就是“化性起偽”、“涂之人可以為禹”。第六,決策者要達到“虛壹而靜”的狀態(tài),才能做好戰(zhàn)略決策。第七,合理地滿足員工的欲望,適度地提高員工的福利,因為“人之性,饑而欲飽、寒而欲暖、勞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钡诎耍髽I(yè)管理要做到制度約束和人性化的融合,即“援禮入法”。第九,領(lǐng)導者既要厚德載物,在品學和才能上令人仰慕,在必要時也要發(fā)揮領(lǐng)導的威勢,即“王”和“霸”的結(jié)合才能“一天下”。第十,管理行為和決策中存在著內(nèi)在的規(guī)律,管理者要深刻地認識到這些規(guī)律,并能夠加以利用,即“天行有?!?、“天人相分”、“制天命而用之”。
看了“管理哲學期末論文”的人還看了:
1.管理哲學小論文
2.管理哲學的論文
3.管理哲學論文
5.管理哲學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