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鸚鵡的特征習性
紅鸚鵡的特征習性
紅鸚鵡主要以花粉、花蜜與果實為食物,也吃昆蟲。養(yǎng)紅鸚鵡要注意什么呢?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guān)于紅鸚鵡怎么養(yǎng)的內(nèi)容,希望大家喜歡!
紅鸚鵡的飼養(yǎng)方法
紅色吸蜜鸚鵡飼養(yǎng)較為困難。它的嘴較為尖硬,喜歡啃咬,善于攀緣。飼養(yǎng)籠具應選用金屬籠,籠具大小為長80厘米、寬40厘米、高50厘米。也可用金屬棲架飼養(yǎng),棲杠宜用硬木或金屬桿制作,食水罐用瓷制品或金屬制品為宜。要特別注意衛(wèi)生,食罐、水罐每天要清洗,籠子的沙土每周更換1~2次,室內(nèi)和籠具要經(jīng)常消毒。冬季應注意保暖,室內(nèi)溫度不低于16℃。夏季溫度在30℃以上,應加強通風。食物可用玉米、稻子、花生、小麻籽、葵花籽、粉料以玉米面或混合面料蒸制窩頭,并供給少量的水果和蔬菜。 繁殖期和冬季應增加花生、小麻籽的比例。夏季多喂些水果??捎么蟮臉涓商鸵粋€直徑14厘米的洞代替巢,巢的大小為長30厘米、寬14厘米、高14厘米,開口在巢洞的上部。在發(fā)情期,雄鳥追逐雌鳥,形影不離,依偎在棲杠上互相點頭,交嘴漱食,雄鳥把吃進的食物吐出喂給雌鳥。在孵化期間,親鳥表現(xiàn)很警覺,對有異常情況表現(xiàn)精神不安,來回跳動。
因此,在繁殖期間,應有一個比較安靜的環(huán)境,防止驚擾,保證親鳥順利孵蛋。育雛期間應增喂雞蛋黃、玉米面或混合面的窩頭,并添加牡蠣粉或骨粉,以增加鈣質(zhì)和無機鹽,使幼鳥能正常發(fā)育,以免幼鳥出現(xiàn)軟骨病。 初生雛鳥全身裸露,為粉紅色,只有稀疏的金黃色的纖毛。幾天后全身長出灰白色絨羽。40日齡時,絨羽脫落,全身羽色近似成鳥。幼鳥70天左右離巢,活動、覓食。此時親鳥繼續(xù)給幼鳥喂食??筛鶕?jù)幼鳥體質(zhì)情況和親鳥分籠飼養(yǎng),以使親鳥繼續(xù)產(chǎn)蛋,進行下一窩的孵蛋工作,有利于提高親鳥的繁殖率。冬季繁殖鳥的室溫應保持在20℃以上,相對濕度45%~50%為宜,要保持室內(nèi)空氣流通。
紅鸚鵡的外形特征
紅色吸蜜鸚鵡身長28~31厘米,體重170克,壽命16年。是Eos屬的吸蜜鸚鵡中黑色和藍色斑點最少的種類。成鳥頭部和頸部完全紅色。初級飛羽為黑色,次級和三級飛羽藍色。所有的尾巴羽毛紅褐色。虹膜紅色,腿灰色。幼鳥比它們的父母羽色暗。主要飛羽藍灰色。耳羽有時覆蓋藍色。肛周和腿有滲透的小藍點。腹部的羽毛常常鑲有深藍色的邊緣。虹膜褐色。
紅鸚鵡的棲息環(huán)境
紅色吸蜜鸚鵡活動于潮濕的原始森林、紅樹林沼澤區(qū)、近海岸的林地、椰子種植園,被遺棄的花園和紅樹林,海拔900米至1250米的丘陵地等地區(qū),在布魯島可達1800米的高度。大多分布在沿海地區(qū),常常集一大群吵雜地出現(xiàn)在分散的村莊和農(nóng)場附近,數(shù)量雖然因為遭人為捕捉作為買賣而下降,但是在當?shù)厥浅R姷镍B類。
紅鸚鵡的生活習性
成對或集小群活動,偶爾聚集50只以上的大群。經(jīng)常在各小島間飛越活動,在空中快速飛行時,會嘈雜的鳴叫并拍打自己的翅膀,很容易觀察到。白天在成蔭的綠樹間休息時,大部分時間用于梳理羽毛打扮。這種做法是為了加強對配偶的吸引力。頭部和頸部優(yōu)先打理。用自己的喙將鳥的羽毛弄得光滑整潔。合作伙伴間彼此梳理自己夠不到的部位。以植物為主要食物,吃桃金娘科和珊瑚屬刺桐樹的花蜜和花粉,也吃昆蟲。
紅鸚鵡的生長繁殖
筑巢于樹洞中 繁殖季約從8~9月開始;巢的位置坐落在一個高度很高的大樹上。雛鳥出生的季節(jié)是在如火如荼的12月。一窩產(chǎn)2枚卵,孵化期約24~26天,7-9個星期后羽毛長成。
籠養(yǎng)的紅色吸蜜鸚鵡活潑且吵雜,它們的繁殖難度低,一年四季都經(jīng)??梢栽邙B店看到紅色吸蜜鸚鵡的幼鳥,手養(yǎng)幼鳥很愛親近主人也很愛玩耍;是很吵雜的吸蜜鸚鵡,繁殖紅色吸蜜鸚鵡成功者非常多,只要選擇成熟且人工繁殖的紅色吸蜜鸚鵡就能很快有繁殖成果,用小型籠子即可繁殖成功,幼鳥應于3至4個星期后抓出巢箱手養(yǎng),否則親鳥有可能攻擊幼鳥,全年皆可繁殖。
看過“紅鸚鵡的特征習性”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