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9課七顆鉆石課文
語文課文《七顆鉆石》是讓三年級學生能從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學習啦小編為三年級師生整理了第19課《七顆鉆石》語文課文資料,希望大家有所收獲!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9課《七顆鉆石》課文原文
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發(fā)生過一次大旱災,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叢林也都干枯了,許多人及動物都焦渴而死。
一天夜里,一個小姑娘拿著水罐走出家門,為她生病的母親去找水。小姑娘哪兒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著了。當她醒來的時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裝滿了清澈新鮮的水。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個夠,但又一想,這些水給媽媽還不夠呢,就趕緊抱著水罐跑回家去。她匆匆忙忙,沒有注意到腳底下有一條狗,一下子絆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小狗哀哀地尖叫起來。小姑娘趕緊去撿水罐。
她以為,水一定都灑了,但是沒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著,罐子里的水還滿滿的。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點,小狗把它都舔凈了,變得歡喜起來。當小姑娘再拿水罐時,木頭做的水罐竟變成了銀的。小姑娘回到家,把水罐交給了母親。母親說:“我反正就要死了,還是你自已喝吧。”她又把水罐遞給小姑娘。就在這一瞬間,水罐又從銀的變成了金的。這時,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湊上水罐去喝的時候,突然從門外走進來一個過路人,要討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遞給了這過路人。這時突然從水罐里跳出了七顆很大的鉆石,接著從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鮮的水流。
而那七顆鉆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變成了七顆星星。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9課《七顆鉆石》課文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熟讀課文,領會愛心能創(chuàng)造奇跡,并能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師:今天,我們繼續(xù)來學習“七顆鉆石”,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地球上發(fā)生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旱災,誰能來說一說當時的情形?
指名學生說
投影出示第一自然段,師: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一段話,讀出旱災的嚴重。
師:那么,在這種情形下,我們都能體會到什么很重要?(水,)
二、讀中領悟水罐的神奇變化。
過渡:是的,如果沒有水,每個人都將無法生存下去,在一天夜里,有一個小姑娘,為了生病的媽媽出門去找水,她拿的那只水罐發(fā)生了許多神奇的變化。打開書本80頁,自己讀讀課文的2、3、4自然段。然后把直接描寫水罐神奇變化的句子劃出來。
指名回答,根據學生的回答,依次出示水罐神奇變化的句子。
師:現在,讓我們看大屏幕,自己把這幾句話連起來讀讀。你感覺到了什么?(水罐很神奇)
師:是呀,真的很神奇,我們來讀讀第一句。
1、當她醒來的時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jìng)裝滿了清澈新鮮的水。
齊讀。
師:你發(fā)現了嗎,句子中有一個字最能說明水罐的神奇變化,哪個字。(竟)點紅
竟是什么意思?(表示出乎意料之外,沒想到。)
師:那你能試著再來讀讀看,讀出水罐的神奇嗎?
指名讀。評價:他讀得夠神奇嗎?你還能讀得更神奇些嗎?
齊讀
師:多不可思議呀,現在你能用上這個“竟”來說一說水罐的其他神奇變化嗎?自己先準備一下。
指名說。指導:原來竟可以直接加入,把還換成竟就行了,把又換成竟就行了,把突然換成竟就可以了。
師:這么神奇的變化,讓我們來告訴在座的所有人,好嗎?起
三、透過神奇,感悟“愛心”
師:水罐是如此的神奇,那么到底是什么事讓它這么神奇呢,從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讓我們再一次默讀2-4自然段,你還感受到了什么?從哪里感受到的?
1、感受到小姑娘很愛媽媽。板書:愛媽媽
(1)一天夜里,一個小姑娘拿著水罐走出家門,為她生病的母親去找水。
你從句子的哪里體會到她的愛呢?
誰能來讀讀看。評價:你體會到她的愛了嗎?
師:那她出門會到哪兒去找水呢,看到的又是什么情形?你能來說說看嗎?(出示句式)“小姑娘走啊,走啊,來到____________,但是_______________。
指名想象說。
師:小姑娘翻山越嶺,歷盡千辛萬苦為媽媽去找水,她的這份愛,這份孝心終于感動了上天,所以(出示,齊讀“當她醒來的時候……)
師:小姑娘對媽媽的愛,還能從哪里體會到呢?
(2)“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個夠,但又一想,這些水給媽媽喝還不夠呢,久趕緊抱著水罐跑回家去。”
你能體會到當時小姑娘的心情嗎?是什么?
高興:體現在哪個詞語上?(喜出望外)
想喝水:體現在(真想喝個夠)還可以怎么說?(喝個飽,一口氣喝完)
是呀,但是她怎么樣?——(給媽媽喝了)
你能再來讀讀看嗎?評價:你覺得她哪里讀得特別好?
一起讀
2、感受到母親愛小姑娘
過渡:小姑娘是那么的愛著自己的母親,那么母親呢?(愛女兒)板書:女兒
從哪里感受到的?
“母親說:“我反正要死了,還是你自己喝吧。”
為什么你能從這句話中感受到母親對小姑娘的愛呢?
小結:是啊,女兒是那么的愛著母親,母親也是那么的愛著女兒,這份深深的、濃濃的母女深情感動了天地,(出示齊讀,就在這一瞬間,水罐又變成了金的。)
過渡:同學們,你還從課文中感受到了什么?從哪里感受到的?
3、感受到小姑娘很善良,很愛小動物。
(1)“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點兒水,小狗把它舔凈了,變得歡喜起來。”
小狗一開始是怎樣的?(哀哀地尖叫)它怎么了?(很渴,快死了)
現在呢?
你能再來讀讀看嗎?
如果這只小狗會說話,它會對小姑娘說些什么?
想象說話
是呀,真善良,對小動物都那么有愛心。板書:動物
她的善良,愛心,你還從哪里感受到了。
(2)“這時,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湊上水罐喝口水的時候,突然從門外進來一個過路人討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遞給了這個過路人。”
師:咦,小姑娘自己不渴了嗎?(渴)你從哪些詞體會到了。(再也忍不住,湊上去,咽了一口唾沫)
是呀,既然這么渴了,為什么不喝呢?(給過路人喝了)
如果是你,在水就意味著生命的時候,你會怎么做?(談談)
誰能再來讀讀這句話。評價:我仿佛看見了小姑娘是那么的想喝水。
師:小姑娘的愛真無私呀,能夠做到愛他人真不容易啊。板書他人
我們一起來看插圖,你看就在這時,水罐怎么樣了——齊讀(從水罐里跳出……)
四、總結,升華
同學們,小姑娘和母親之間這深深的、濃濃的愛,以及她對小動物、過路人這無私廣博的愛融合在一起,匯成了一股濃濃的愛心,(板書:畫心),是愛心創(chuàng)造了這個奇跡,地球上終于有了新鮮的水流。
讓我們帶著這份愛心,帶著這份感動,再去讀讀這個故事。
小結:“七顆鉆石“這是一個神話故事,整篇文章充滿了神奇的色彩,告訴了我們愛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今天回家后,把這個故事講給你的家人聽,好嗎?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9課《七顆鉆石》課文-教學反思
《課程標準》中對童話的教學要求是:學會初步鑒賞文學作品,能感受形象、品位,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能受到一定的感染和啟迪。為此,我設計了如下“教學三步曲”:
一、親近文本。即以興趣為先導,引導學生自主的學習文本。
主要做法是指導學生預習,我以學生熟悉的《七色花》為引子,引發(fā)學生對童話的興趣,激發(fā)學生課前預習的積極性。為充分挖掘蘊涵于學生本身的教學資源,我要求學生完成預習卡,整合自己的預習成果。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不斷積累的習慣,也為下一步走進文本、展現自我作了充分的準備。
二、走進文本。即在指導學生了解文本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走進文本,挖掘文本的內涵。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的教學中,把自己定位在課堂情境的創(chuàng)設者、學生思想的引路人這點上,而讓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不斷與他人分享自己的閱讀成果,與他人交流合作,探究文章的深刻內涵。
1、充分利用多媒體這一現代化教學手段,在課前播放以“愛”為主題的歌曲《熊貓咪咪》,并配以畫面,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心境中進入課堂。
2、感知課文,我設計了讀、議、找、導、悟五步
讀:讀課文,再次感知故事內容。(給學生感知文本的時間和空間)
議:就是讀完后,讓學生結合朗讀的文本內容說說自己的感受。(給學生說話的機會,發(fā)表自己對文本的看法,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找:就是讓學生到文中找自己剛才所談感受的依據,探尋文本的主題。(這樣能引導學生養(yǎng)成言之有理、言之有據的習慣)
導:引導學生由已知走向未知,調動已有的感知,去理解文本的內涵。
悟:就是讓學生感悟文章的主題,挖掘文本的內涵。讓學生調動已知,積極地探索尋,大膽地想象,充分地表達,教師則作為傾聽者,整合學生思維的閃光點。
三、超越文本。即教師是教材的使用者、課程的建設者、創(chuàng)造者,教材只是教學的材料,來源于現實生活,我為學生創(chuàng)設由教材走向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在互動中走出教材,走向生活,關注社會,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以學生交流為主,我則作為學生的伙伴參與到學生的交流中去,讓生與生、師與生共同交流。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