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歌鑒賞四:鑒賞語言(2)
1.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春泛若耶溪
綦毋潛
幽意無斷絕,此去隨所偶①。
晚風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際夜轉(zhuǎn)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煙飛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彌漫,愿為持竿叟②。
【注】①“偶”即“遇”。②“持竿叟”,嚴子陵曾在若耶溪附近地域的富春江隱居垂釣。
問:你認為這首詩的“詩眼”是哪一個詞?為什么?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賞析。
答:
【參考答案】“幽意”(或“幽”) (第一步)。作者在詩中描寫了清幽之景:晚風習習,吹拂著游船,船只任憑輕風吹送,轉(zhuǎn)入春花夾岸的溪口,南斗星閃耀,水潭上月光溶溶、煙霧茫茫,還有兩岸樹木伴著月亮悄悄地退向身后(第二步)。由夜景的清雅,作者更覺世事紛擾,不如這種幽居獨處、不問世事、隨遇而安、放任自適的歸隱生活,由此表達自己追慕“幽意”的人生意趣(第三步)。
【詩歌譯文】尋幽的興致始終不止,此去讓小船任意漂游。晚風吹著輕快的行船,一路鮮花直進入溪口。到夜晚轉(zhuǎn)過西山山谷,隔山仰望天上的南斗。潭水上飛起濃煙密霧,林中的月亮向后飄浮。人間的世事渺茫不定,愿做溪邊垂釣一老翁。
【作品簡析】這首五言古體詩大約是詩人歸隱后的作品。開篇“幽意無斷絕”句,以“幽意”二字透露了全詩的主旨,即幽居獨處,不與世事,放任自適的意趣。因此,他這次出游只是輕舟蕩漾,任其自然。 以下三聯(lián)寫泛舟的時間和路線,描寫沿岸景物。第二聯(lián)寫習習晚風,吹拂著游船,船兒任憑輕風吹送,轉(zhuǎn)入春花夾岸的溪口,恍如進了武陵桃源勝境,多么清幽,多么閑適!第三聯(lián)寫出游程中時間的推移和景致的轉(zhuǎn)換。“際夜”,是到了夜晚,說明泛舟時間之久,正是“幽意無斷絕”的具體寫照。“西壑”,是舟行所至的另一境地,當置身新境,心曠神怡之時,抬頭遙望南天斗宿,不覺已經(jīng)“隔山”了。第四聯(lián)用淡墨描繪的如畫夜景。“潭煙”,是溪上的水霧:“溶溶”,是夜月之下霧氣朦騰的景狀,而著一“飛”字,把水色的閃耀,霧氣的漂流,月光的灑瀉,都寫活了,“林月低向后”,照應“際夜”,夜深月沉,舟行向前,兩岸樹木伴著月亮悄悄地退向身后。這景象是美的,又是靜的。最后一聯(lián)表明詩人心跡:人生世事正如溪水上彌漫無邊的煙霧,縹緲迷茫,我愿永作若耶溪邊一位持竿而釣的隱者。
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問題。
送鄒明府游靈武
賈 島
曾宰西畿縣,三年馬不肥。債多憑劍與,官滿載書歸。
邊雪藏行徑,林風透臥衣。靈州聽曉角,客館未開扉。
【注】明府:對縣令的尊稱。靈武:即靈州(治所在今寧夏靈武縣)。
問:賈島注重用字推敲,請對第三聯(lián)中的“藏”“透”二字作簡要賞析。(4分)
答:
【參考答案】“藏”字,包含大雪紛飛、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蘊運用擬人手法,描繪人行之跡很快便為大雪覆蓋的邊塞雪景,寫景生動,頗有畫意。②“透”字,極為傳神地展現(xiàn)了林間朔風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時還隱含風急、天寒、衣單等內(nèi)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同時表明人物的簡樸清廉。
【詩歌譯文】你曾經(jīng)就任西畿縣縣令,三年下來,馬不生膘。為償還高筑的債臺,只好把佩劍賣了,任滿還鄉(xiāng)時,也僅僅是滿載車書而歸。現(xiàn)在冒著邊關(guān)風雪遠游朔方,衣衫單薄,難御寒風。此去就住在靈州的一個角落,每日早上可以聽到報曉的號角,平時也沒有什么客人來往。
【詩歌賞析】此詩前兩聯(lián)刻畫作者友人鄒明府的形象。開頭兩聯(lián)寫他為官清廉,兩袖清風。所以任滿以后,沒有搜刮民脂民膏,滿載而歸的僅有一車詩書。這說明了他的志向。后兩聯(lián)是作者的推測與想象。他冒著邊關(guān)風雪遠游朔方,這一路狂風暴雪,路上都看不到他的蹤跡,說明了其前程的艱險。大風吹來就掀起了他身上的睡衣,說明他衣衫簡樸,沒有什么錦衣華冠,更顯得他大方,簡樸,不拘小節(jié)。尾聯(lián)是說,他到了靈州,每天早上能聽得到報曉的號角聲,家里的人客房根本沒有開過,說明基本也沒有什么人來往。這也是為了說明他深居簡出,向往寧靜,清遠脫俗。賈島注重用字推敲,此詩也體現(xiàn)了這個特點。頸聯(lián)的“藏”字運用擬人手法,描繪人行之跡很快便為大雪覆蓋的邊塞雪景,寫景生動,頗有畫意;一個“藏”字,已包含大雪紛飛、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蘊。“透”字極為傳神地展現(xiàn)了林間朔風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時還隱含風急、天寒、衣單等內(nèi)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3.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
宮詞
梨花風動玉闌香,春色沉沉鎖建章。
唯有落紅官不禁,盡教飛舞出宮墻。
問:從語言風格角度賞析這首詩。
【參考答案】《宮詞》語言風格含蓄。此詩構(gòu)思精巧,寫宮女之怨,但并未點出宮女,也沒有著一“怨”字,只勾勒出特定的情態(tài)和氣氛,引起讀者必然的聯(lián)想,“春色”,是妙語雙關(guān),既是指自然美,也是喻宮女的青春。滿庭春色,閉鎖于高墻之內(nèi),無由泄漏;宮女的年華也鎖于重門之內(nèi),白白消逝。又以落紅飛舞出宮墻反襯宮女的身不由己。把主旨表達得委婉含蓄。
【詩歌譯文】風吹動梨花漫天飛舞,玉闌花飄香。春色沉沉,鎖住這似海深宮,鎖住這宮闕中的宮女。也唯有這落花不能被這嚴格的宮規(guī)禁錮。它們亦不愿老死深宮,隨風飛去,飛過宮墻。
【詩歌賞析】在漫長的封建社會理,多少年輕女子被掠(美其名曰“選”)進皇宮,終身禁錮于宮墻之內(nèi),青春活活葬送.這是古代女子的悲劇。古典詩歌中描寫宮廷生活的“宮詞”,常取此為題材,為不幸的宮女傾訴苦衷。詩從描寫宮苑春色起筆。春天是萬紫千紅的季節(jié),可是宮苑里卻“春色沉沉”,一片沉寂;只有那雪白的梨花飄舞于闌干階砌,更顯宮禁之凄涼。建章,漢宮名,后泛指宮苑。“春色”,是妙語雙關(guān),既是指自然美,也是喻宮女的青春。“鎖”,則是詩眼。滿庭春色,閉鎖于高墻之內(nèi),無由泄漏;宮女的年華也鎖于重門之內(nèi),白白消逝。由這“鎖”字自然地引出下面兩句:“唯有落紅官不禁,盡教飛舞出宮墻。”“出宮墻”,這是宮女的愿望,因此那落花“飛舞出宮墻”的眼前之景,特別觸動她們的心,她們恨不得立即變成落花,飛舞而出.落花在這里不僅起了引情作用,也起了對比襯托作用:落花飛出,無從禁止,而自己身鎖重門,插翅也難飛,人不如花。“唯有”一句,更暗示宮禁森嚴,無處不戒備。“禁”字與上句的“鎖”字相呼應,更烘托出宮女的不自由。此詩構(gòu)思精巧,寫宮女之怨,但并未點出宮女,也沒有著一“怨”字,只勾勒出特定的情態(tài)和氣氛,引起讀者必然的聯(lián)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