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會考總復習資料
初二地理會考總復習資料
做好每一個資料的復習,輕松迎接每一場考試吧!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二地理會考總復習資料以供大家學習。
初二地理會考總復習資料(一)
地球的運動
1、地球的自轉
?、藕x:地球繞著地軸不停地旋轉。
?、品较颍鹤晕飨驏|。
?、侵芷冢阂惶?約為24小時)。
?、犬a生的現象:晝夜更替、地方時差
2、地球的公轉
?、藕x:地球圍繞太陽不停地旋轉。
⑵方向:自西向東。
⑶周期:一年(約為365天)。
⑷特點:地球公轉的軌道平面與地軸的夾角是66.5°
?、僧a生的現象:
?、偬栔鄙潼c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
②同一地點,太陽高度角的變化;
③同一地點,晝夜長短的變化;
?、芡坏攸c,不同季節(jié)太陽光熱不同,即春夏秋冬四季的形成。
?、识侄粒捍悍秩?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怂募镜膭澐?以北半球為例,南半球正相反):
3、4、5三個月是春季;6、7、8三個月是夏季;
9、10、11三個月是秋季;12、1、2三個月是冬季。
初二地理會考總復習資料(二)
1、氣候的地區(qū)差異
?、艢夂颍菏且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般變化不大。例如,昆明四季如春等。
?、茪夂虻膬蓚€要素:氣溫和降水。
?、菤夂蚺c天氣的差異:
?、仁澜鐨夂虻姆植?/p>
2、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⑴區(qū)分氣候要素和氣候因素:
?、贇夂蛞兀褐附M成氣候的氣溫和降水。
?、跉夂蛞蛩兀壕暥取⒌匦?、海陸是影響氣候的因素。
?、聘鳉夂蛞蛩貙鉁?、降水的影響
?、倬暥纫蛩兀旱途暥葰鉁馗撸呔暥葰鉁氐?赤道地區(qū)降水多,兩極地區(qū)降水少。
②海陸因素:同一緯度,氣溫夏季陸高海低,冬季陸低海高;降水沿海地區(qū)多,內陸地區(qū)少。
?、鄣匦我蛩兀和暥壬缴系臍鉁乇壬较碌?,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3、氣候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艢夂驅θ祟惢顒拥挠绊懀河绊懼藗兊某?、穿、住、行及農業(yè)生產等方面,氣候發(fā)生異常,常會帶來危害。
?、迫祟惢顒訉夂虻挠绊懀喝祟惻欧糯罅慷趸荚斐傻臏厥倚?。
初二地理會考總復習資料(三)
大氣運動的主要形式
1)熱力環(huán)流:由于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huán)流,稱為熱力環(huán)流。它是大氣運動的一種最簡單的形式。
2)氣旋與反氣旋:氣旋和反氣旋是大氣中最經常的運動形式,也是影響天氣的重要天氣系統(tǒng)。氣旋:是對應于氣壓場中的低壓中心而出現的大型空氣旋渦。反氣旋:是對應于氣壓場中的高壓中心而出現的大規(guī)模的氣流運動。
3)大氣環(huán)流:具有全球性的有規(guī)律的大氣運動,稱為大氣環(huán)流。大氣環(huán)流把熱量和水汽從一個地區(qū)輸送到另一個地區(qū),從而使高低緯之間、海陸之間的熱量和水流得到交換,促進了地球上的熱量平衡和水平衡。
①三圈環(huán)流:三圈環(huán)流由低緯環(huán)流圈、中緯環(huán)流圈和高緯環(huán)流圈組成。由于三圈環(huán)流的存在,在全球近地面形成了六個風帶和七個氣壓帶,由低緯到高緯它們是:赤道低壓帶——赤道兩側的信風輻合上升形成。南北半球的信風帶——副高與赤道低壓帶之間存在的水平氣壓梯度,促使近地面氣流流向低緯地區(qū),在地轉偏向力摩擦力的作用下,北半球形成東北信風,南半球形成東南信風。南北半球的副熱帶高氣壓帶——簡稱副高,來自赤道上空的氣流,受到地轉偏向力的作用,流到南北緯30°附近上空時,偏轉成西風,在南北緯30°附近上空聚集下沉,使近地面氣壓升高,形成了副高。南北半球的西風帶——副高向更高緯度發(fā)送的一支氣流,逐漸偏轉成偏西風,形成了中緯度西風帶。北半球風向為西南風,南半球為西北風。南北半球的副極地低氣壓帶——盛行西風與極地東風在南北緯60°附近相遇,形成鋒面,較暖的西風氣流大規(guī)模上升,地面氣壓降低,形成副極地低氣壓帶。南北半球的極地東風帶——從極地高壓帶發(fā)出的氣流,運動中偏轉為偏東風。南北半球的極地高氣壓帶——極地地區(qū)終年寒冷,空氣變得冷而重,下沉聚集在近地面,使氣壓升高而形成。
?、跉鈮簬АL帶及其季節(jié)移動:由于太陽直射點隨季節(jié)變化而南北移動,地球上的風帶和氣壓帶的位置也隨之移動。風帶、氣壓帶的季節(jié)性移動帶來的明顯影響是:為赤道兩側的信風進入對面的半球提供了機會。尤其是南半球東南信風受到北移的赤道低壓吸引進入北半球,偏轉成西南風,成為南亞夏季風的重要成因。使某些地區(qū)受到性質完全不同的風帶和氣壓帶的交替控制,造成氣候上明顯的季節(jié)變化。
?、酆j懛植紝Υ髿猸h(huán)流的影響:由于海陸之間的熱力性質差異,同緯度地區(qū),夏季,大陸比海洋增溫快,氣溫高,形成熱低壓;冬季,大陸降溫快,氣溫低,形成冷高壓。由此地面對大氣環(huán)流施加了影響。北半球,由于陸地面積廣,這種影響更明顯,在1月和7月的海平面等壓線圖上,氣壓帶明顯斷裂成塊狀。南半球海洋面積占絕對優(yōu)勢,氣壓帶基本上呈帶狀分布。
?、芗撅L環(huán)流:一年中盛行風向隨季節(jié)有規(guī)律地向相反方向或接近相反方向變化,形成近地面的季風環(huán)流。季風環(huán)流是大氣環(huán)流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上季風環(huán)流最明顯的地區(qū)是東亞和南亞。由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氣壓帶被切斷成塊狀,冬夏間大陸與海洋上的氣壓中心隨季節(jié)而改變,從而產生了季風現象。東亞地區(qū)位于世界面積最大的亞歐大陸的東部,東臨世界海洋面積最大的太平洋,海陸熱力差異最明顯,季風環(huán)流也最典型。南亞季風環(huán)流的形成不僅與海陸熱力差異有關,風帶與氣壓帶的季節(jié)性移動,更是南亞季風環(huán)流產生的主要原因。
初二地理會考總復習資料(四)
大氣降水
(1)水汽的凝結。
1)飽和空氣和過飽和空氣??諝馊菁{水汽量的多少,是隨氣溫而變化的。在一定溫度下,當空氣不能再容納更多的水汽時,就成為飽和空氣。如果水汽再增加,或者降低氣溫,這時空氣就會成為過飽和空氣,水汽就會凝結成液態(tài)水。
2)水汽的凝結條件:①過飽和空氣。在自然界中,空氣上升冷卻,使空氣達到過飽和,是大氣中水汽凝結的主要方式。②凝結核。吸濕性強,可促使水汽在它表面凝結的微粒,如大氣中的煙塵、灰塵等,叫做凝結核。
3)水汽的凝結物。①水汽在高空的凝結物:雨、雪、雹等。②水汽在近地面、地面的凝結物:霜、露、霧淞、霧等。
(2)降水的形成。降水,即自云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態(tài)和固態(tài)水,如雨、雪、雹等。
1)云滴增大的過程。云滴增大的過程主要指云滴凝結(凝華)增長,同時還有在運動過程中相互碰撞合并增長的過程。
2)雨、雪、雹的形成。云滴增大到能夠降落到地面上不致被蒸發(fā)掉,在降落過程中,由于云體和云下層中溫度不同,就能形成雨、雪、雹等不同形式的降水。大氣降水的必要條件:大氣中有充足的水汽和凝結核;有促使空氣作大規(guī)模上升運動的力。
(3)降水的類型。依據造成空氣上升運動的成因,可把降水分成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和臺風雨四種類型。
降水的四種類型
降水類型 空氣上升原因 降水特征 主要分布地區(qū)
對流雨 濕熱空氣強烈受熱上升 強度大,歷時短,范圍小,常有風暴、雷電 赤道附近地區(qū),夏季的中緯度大陸地區(qū)
地形雨 暖濕空氣前進受地形阻擋上升 降水強度較大,雨時較長 山地迎風坡
鋒面雨 冷暖氣流相遇,暖濕空氣被抬升 持續(xù)時間長、范圍廣、強度小 中緯度地區(qū)
臺風雨 暖濕空氣圍繞臺風中心旋轉上升 強度大,多暴雨,伴有狂風、雷電 低緯度大陸東部
降水的世界分布
1)赤道多雨帶:分布在赤道及其兩側地區(qū),是全球降水量最多的地帶,年降水量一般在2 000毫米左右,多對流雨。
2)副熱帶少雨帶:分布在南北緯15°~30°的大陸內部及西岸,這里常年在副高和信風的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氣流,降水稀少,年平均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
3)溫帶多雨帶:分布于溫帶大陸西岸和東岸。年降水量在500~1 000毫米左右。
4)極地少雨帶:位于南北極地地區(qū),在極地高氣壓帶的控制下,全年盛行下沉氣流,年降水量不超過300毫米,是全世界降水量最少的地帶。但是由于低溫,蒸發(fā)量少于降水量,這里仍屬于濕潤地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