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腦力開發(fā) > 思維方式 > 理性思維 > 初中科學思維課堂

初中科學思維課堂

時間: 莫羽811 分享

初中科學思維課堂

  初中科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探索

目前中小學教師的無效勞動大約占50%。這一調查結果雖然有點夸張,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就是目前中小學尤其是課堂教學,其無效或低效教學現(xiàn)象普遍存在。針對這個現(xiàn)象筆者通過實踐與探索,從關注生活經驗是有效學習的基礎,以實驗為主線是有效教學的基本形式,重視發(fā)展思維能力是有效教學的核心,讓學生再創(chuàng)造是有效教學的目的等四個方面來說明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發(fā)展。首先,發(fā)展就其內涵而言,指的是知識、技能,過程、方法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者(三維目標)的協(xié)調發(fā)展。通俗地說,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yè)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具體表現(xiàn)在:學生在認識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興趣。

  一.關注生活經驗是有效教學的基礎

  一切科學知識都來自生活,受生活的啟迪??茖W知識與學生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在一定程度上,學生生活經驗是否豐富,教學中能否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去學習新知識,影響著學習的效果。孔企平教授在談及有效學習時認為,“經驗”,它是一個名詞,表示過去在生活中的感受;又是一個動詞,表示現(xiàn)在的情境,經驗是進行有效學習的基礎。在“有效學習”的實踐與探索活動中,我們注重聯(lián)系學生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借助學生頭腦中已經積累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學生科學、理解科學。例如:當講到參照物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經驗,比如當并排等候紅燈的汽車,當自己的車先動時,發(fā)現(xiàn)旁邊的汽車在后退,又比如在觀光電梯上時,看不同的建筑物有不同的感覺,根據這些生活經驗通過適當的點撥和引導,就可以上升為科學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內容和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越接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越高。因而,有效的科學教學應做到“兩個激活,三個有利于”。兩個激活,即激活學生原有的生活積淀(生活經驗),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知識基礎);三個有利于,即有利于將生活中科學問題集中展現(xiàn)在課堂,有利于學生借助生活經驗思考科學問題,有利于學生將所學的科學知識應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

  二、以實驗為主線是有效教學的基本形式

  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科學實驗對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茖W實驗是學生獲取知識、進行知識創(chuàng)新的重要的手段,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和科學態(tài)度,訓練學生的科學方法,啟迪學生的科學思維的重要途徑。為了追求課堂教學有效性,應構建以實驗為主線的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科學、領悟科學、理解科學。為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我們關注以下二個方面。

  (一)營造主動參與的教育環(huán)境

  “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我們強調,教學中應建立一種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歡樂、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中主動學生。例如,研究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作用,課本要求將試管放在370C的水浴中保溫10分鐘。實驗結束后,有學生提出:為什么需將試管放入盛有370C的溫水的燒杯中?如果不在370C的水溫中,而是1000C的水溫或者00C的水溫中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根據學生所提出的問題,我以此為切入點,引導學生一起思考,一起設計酶跟溫度關系的探究實驗。當然,還可以繼續(xù)引導學生探討影響酶催化作用的其他因素,讓學生課后查閱資料、設計實驗方案等。這樣實驗教學不僅激發(fā)了學生濃厚的興趣,而且養(yǎng)成學生主動參與的習慣。

  (二)留足時空、搭建主動學習的平臺

  學生自主探究學習需要一定條件保證。一是留有充足的探究時間。課堂上教師留有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鉆研,學生只有經歷自主探究的過程,才能有所領悟,有所以現(xiàn)。二是提供適當探究空間,留給學生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口表達的適度空間。如在進行“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中,部分小組的學生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即打開水夾后,觀察到進入集氣瓶中的水遠遠小于集氣瓶容積的1/5,有些集氣瓶中甚至沒有水進入,從而導致實驗失敗。許多同學感到茫然、困惑,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呢?當學生求助于我時,我并沒有直接告訴學生原因,而是讓學生暫停實驗,召集他們共同討論交流。很快,學生就從反應后集氣瓶中壓強變化情況明白了產生這一現(xiàn)象的各種可能原因,并提出了多種解決辦法,如保持裝置氣密性完好;紅磷要過量;要等集氣瓶冷卻到室溫后才能打開止水夾;不能用木炭來代替紅磷進行測定等。

  三、重視發(fā)展思維能力是有效教學的核心

  思維是有效教學的核心,怎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我們將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

  (一)鼓勵學生動手,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思維的活躍

  在實驗課,允許學生成功,更要允許學生失敗。學生動手能力因人而異,在實驗課上應允許學生出錯,不能一味地要求學生都能完美地做完每個實驗,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科學實驗中失敗是很正常的事情。在失敗中進行分析總結,對實驗提出質問,對實驗錯誤進行修正,對實驗結果進行論證,實踐證明:有失敗經歷的學生,往往收獲較大。在實際教學中,可以有意設置一些故障,讓學生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尋找出正確的答案,盡可能讓學生在對科學實驗和現(xiàn)象中探索中感受到活的科學和新的科學。

  實驗課是在教師的指導和參與下,以學生的操作為主的實踐課,因而學生對實驗課的態(tài)度非常重要。實驗課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嚴謹的態(tài)度,積極的思考并與學生進行溝通(對學生給予充分、恰當的尊重和肯定等),都是影響學生的情感體驗的重要因素,會影響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影響學生的積極性玫主動性。要引起學生對學習科學的興趣,讓學生主動鉆研這門課,促進學生在物理各方面的思維活躍。

  (二)自制教具,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

  帕斯卡“桶裂”實驗可以很好地證明液體壓強與液體的深度有關。可以該實驗裝置高度太高不便在教室里演示,這時可啟發(fā)學生思考:能否把所有的裝置都相應的縮小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管長減小了,液體壓強減小了,液體對木桶的壓力必定減小,而桶盡管縮小了,但其耐壓性幾乎不變,桶就不可能裂開。但能否用其他物體來模擬“裂桶”呢?學生自然會想到用耐壓性較低的物體來代替(如薄塑料袋)。比較裝滿水塑料袋在同質量的一杯水與一管水作用下的不同情形,液體壓強的實質就容易理解了。

  四、讓學生經歷再創(chuàng)造是有效教學的目的

  學習不是純粹的模仿和純粹的記憶,學習是一個再發(fā)現(xiàn)、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讓學生經歷這個過程,是有效教學目的之一。為達到這個目的,我們的做法是:

  (一)為學生提供探索、發(fā)現(xiàn)的素材

  我們提倡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將書本上靜止的知識轉化為學生主動探索、發(fā)現(xiàn)的對象,使學生的觀察、思考、猜想、探索有一定的憑證。例如:教學《重力》時,教師有意識把宇航員生活資料放在前面進行講解,引起學生思考,接下來學生很輕松回答日常生活中現(xiàn)象,如水往底處流、蘋果落地等現(xiàn)象。學生達到學生目的。

  (二)滲透方法,提高再創(chuàng)造能力

  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造需要知識作基礎,更需要科學的方法作支柱。“知識+方法+靈感=創(chuàng)造”這個公式雖然不盡科學,但也從一個側面說明方法對創(chuàng)造的重要性。教師在傳授知識時,應有意識滲透科學方法、科學思想。例如,假設、分析、歸納、比較、綜合的方法,滲透收集、整理信息、估測等方法,并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應用這些方法,提高再發(fā)現(xiàn)、再創(chuàng)造能力。

  (三)變先教后學為先學后教,以學論教

  改變教學程序,教師不教,讓學生通過自己努力,尋求解決問題途徑,并在不斷“嘗試——糾偏——再嘗試——再收偏”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新知,當然,讓學生先學,并不是教師不教,為了讓學生嘗試、探究能成功,教師一要預設學生的“未知”,為學生選準探究內容、探究重點;二要關注生成,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之中說出相應變動,或激起學生認知沖突,或調整教學進度,或將錯就錯,變學生錯誤為新的學習資源,三要適時點撥、引導,“該出手時要出手”,把握時機,疏通探究途徑,拓展探究成果。

  課堂教學的反思淺談初中科學教學中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

  教學的價值不是單純?yōu)檠b備學生的知識,主要是 發(fā)展 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形成獨立自主的個性,以適應當代世界迅速發(fā)展變化的新形勢.要使創(chuàng)新能力達到較高的水平,初中階段 科學 教學必須注重培養(yǎng)這一能力.本人運用新課程教學理念,結合多年科學教學的實踐,對培養(yǎng)初中生創(chuàng)新能力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一、 創(chuàng)新 教育 的背景

  二十一世紀是充滿競爭和挑戰(zhàn)的知識 經濟 時代 ,知識經濟時代需要全面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人才.江澤民曾指出: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接動力.”迎接未來科學技術的挑戰(zhàn),最重要的是堅持創(chuàng)新.”,而創(chuàng)新的關鍵是人才,人才的成長靠教育,教育質量的高低取決于學生的思維素質.教育要改革,創(chuàng)新,以培養(yǎng)和提高全民族的創(chuàng)新能力,這是我們教師們肩負的光榮 歷史 使命.

  一個人的創(chuàng)新能力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初中階段,是青少年生理發(fā)展和智力發(fā)展,由幼稚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也是對事物的認識從形象思維過度到抽象思維\從機械識記逐步理解識記時期.此時,青少年的思維活躍,創(chuàng)新意識與獨立意識增強,個性特征更為突出.在三年的科學教學中,如何有效地開展創(chuàng)新教育,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個性, 自然 是廣大科學教育工作者 研究 的課題.我們要以新的教學理念為鍥機,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活動情景,誘發(fā)學生的好奇心,鼓勵學生大膽嘗試,豐富學生的想象力,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二、創(chuàng)新教育的 理論 依據

  何謂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或稱創(chuàng)造性思維,乃是通過發(fā)現(xiàn)和 應用 事物的 規(guī)律 ,預測推測某種事物的存在與變化規(guī)律,或設計制作某種事物的思維活動。創(chuàng)新思維包含創(chuàng)造,發(fā)現(xiàn),生成,想象和假設等能力,它是斯騰博格思維三元理論的一個層面。而托倫斯和薩弗特所創(chuàng)立的孵化模型是針對教育創(chuàng)新思維的一個總體設計,包容了能提高創(chuàng)新思維的理性認知加工過程和包含“洞察,直覺,啟示”時間在內的“超理性”加工過程。托倫斯和薩弗特把創(chuàng)新過程描述為一種收集信息或解決 方法 的方法:“一個人要創(chuàng)造性的 學習 ,他首先必須知識在解決難題中的空白處。然后,他必須收集有關缺失部分或難點所在的信息,努力鑒別知識中的難點或空白出。。接著,他要收尋解決方法,作種種猜測或接近目標,提出多種假設,設想各種可能性并預測。隨后是檢驗,修正,再檢驗和完善假設或其他的創(chuàng)造性成果。而后是解決疑難這一最重要的加工過程——反復琢磨,拼接起零碎的思維——孵化。最后是結果的交流。”

  他們這一模型的目標是給學生提供經驗,這些經驗回激勵學生去找出 問題 或知識的空白,從全新的角度來思考它們,并花時間去孵化它們。

  三、創(chuàng)新教育面臨的困難

  我國教育界長期以來是一種“應試”教育來培養(yǎng)學生的,忽略了對學生的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包括了道德、性情和智能的培養(yǎng),使學生在這方面日趨成熟與完善,成為對 社會 發(fā)展起巨大推動作用的人才。智能分為實能和潛能兩部分,傳統(tǒng)的教育在忽略了一部分實能的同時,更忽略的是潛能(創(chuàng)造力、學能)。過去表面上很注重知識的學習,實際上只注重知識的記憶,而淡化了知識的實用。應試教育“試”出來的學生是這部分的記憶較強的人,而對于發(fā)現(xiàn)新問題、提出新問題,實際動手能力和動手去創(chuàng)造新事物的能力,以及發(fā)現(xiàn)問題、 分析 、綜合、評價等能力則相對較差。因此,就 目前 的教育現(xiàn)狀而言,創(chuàng)新教育存在著以下幾點困難與挑戰(zhàn)。

  1、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

  現(xiàn)在的課堂模式雖然花樣繁多,卻未擺脫教師唱主角,學生按老師預先設置好的框架進行輔助表演的模式。說到底,學生還是處于從屬地位?,F(xiàn)在教育雖然強調新的教學理念,但大多數教師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為完成教學任務,從頭到尾滿堂灌,強調確切性,樂于給學生一個單一的標準答案。對學生的答案過早下結論,限制了學生對其他答案的尋求,使學生處于一種被動接受的地位,學生的思維只能在教師的有限范圍內活動,弱化了學生創(chuàng)造的主動性,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喪失創(chuàng)新的心境。

  2、過分強調電化教學的運用

  目前,多媒體技術已在教學領域得到了廣泛的運用,這的確給科學課堂教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為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提供了新思路。然而,如果過多地運用多媒體教學,就會使教學流于形式。從表面上看,學生興趣很濃,但實際上,教師在制作課件時往往根據自己的思路,這樣一來,在課題教學是就不能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創(chuàng)造性,造成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培養(yǎng)的不足,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也就受到抑制。

  3、過分強調 考試 分數的功能

  就目前的教學現(xiàn)狀來看,分數不僅是學生的命根,還是家長,社會對一個教師評價的主要依據。有些教師明白創(chuàng)新思維的重要性,也能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溶入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然而,只是一次考試分數不太理想,他所背負的壓力卻是無法估量的,有來自學生的,家長的,學校的。其實,考試只是評估手段,不是教育的目的。然而“應試教育”則將考試異化為教學目的。使“指揮棒”指向考試分數,導致師生共同片面追求高分數,忽視真實能力水平。殊不知,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時三刻并不能完全體現(xiàn)成效,如果教師在這時候不能持之以恒,重新把教學回歸到以往的形式,那他所做的努力都將付之東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永遠得不到提高。

  四、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和實施

  1、營造民主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

  愛因斯坦說:“教育所提供的東西,應當讓學生作為一種寶貴的禮物來領受,而不是作為一種艱巨的任務去負擔。”民主的學習氛圍是學生發(fā)展個性的必要前提。所謂民主的課堂氛圍,即教師在課堂上減少對學生的行為和思維的限制,讓他們有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不對學生的獨特見解進行批評和挑剔,使學生消除害怕被教師批評的心理障礙,獲得創(chuàng)新的環(huán)境,從而使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只有實施愉快教學,師生關系融洽,雙方配合得好,教師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學生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而,師生之間必須建立起來親密融洽的關系,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應積極營造信任和尊重開啟學生創(chuàng)新的心扉,點燃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在評價和肯定中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的熱情。比如在接一個新班的時候,老師都會介紹自己,我也不例外。我會實事求是的介紹我與他們年齡相仿時學習與生活中的煩惱與困惑,歡樂與理想,進而也讓他們談談自己的故事,從而拉近了師生之間的關系。

  2、采用豐富的導入手段,啟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學習有無興趣,是能否積極思維的重要前提。為了培養(yǎng)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我在教學中,采取一些新穎、直觀、奇特的手段,使學生注意力集中、情緒飽滿、興趣濃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由妙制的演示導入

  科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學生的認識活動是以感知為基礎的,利用新奇有趣的實驗,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新鮮感,調動思維的積極性。例如雞蛋放入水中要下沉,這是學生常見的現(xiàn)象,可是當教師把雞蛋放入濃鹽水的玻璃水槽中時,雞蛋竟浮在水面上,這時再往水槽中加一些清水,雞蛋又會下沉;然后再加一些濃鹽水并輕輕攪拌,如果濃度合適的話,雞蛋就會停留在鹽水中間。當學生看到這些現(xiàn)象,就渴望知道“為什么”。由此進行浮沉條件的教學就比較好。再如學習大氣壓時,表演“紙片托水”、“小瓶吞蛋”、等實驗;在學習熱學知識時,表演“紙鍋燒水”、“燒不壞的手帕”等實驗;在學習碳酸鈣的化學性質時,表演“牛奶變汽水”、“清水變豆?jié){”等實驗;這樣的引入,使學生注意力集中,思維活躍,興趣濃厚,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由生動有趣的故事導入

  用生動的故事引入新課,使學生情緒高漲,精神集中。例如在講浮力一課時,可引入三國時期曹沖稱象的故事;阿基米德測皇冠是否為純金的故事等。在講電磁感應現(xiàn)象時,除了講法拉第經過十年堅持不懈的努力,發(fā)現(xiàn)了該現(xiàn)象之外,穿插“克拉頓跑失良機”的故事。在講放射線時,穿插“居里夫人對放射線現(xiàn)象的研究”的故事等。學生聽后,興趣盎然,對這部分知識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欲。

  實踐證明濃厚的學習興趣,不僅可以激起學生高度的學習熱情,而且可以啟迪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潛能,變被動為主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并使之處于最佳狀態(tài)。

  (3)由生活現(xiàn)象導入

  生活現(xiàn)象豐富多彩,是導入新課的好素材。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現(xiàn)象引入新課,很容易使學生注意力集中,思維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tài)。例如在講觀察和實驗時,可從“在一天之內,地球離太陽的距離是基本不變的,為什么我們會看到早晚的太陽比較大,而中午的太陽比較小呢?這也是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在當時無法回答的問題,你們知道嗎?”來引入。在講物態(tài)變化時,利用“下雪不冷,化雪冷”、“冬天,窗玻璃上為什么會出現(xiàn)水?而且是在窗玻璃的內表面?”、“抽油煙機上為什么沾滿了液態(tài)的油?”、“夏天,狗為什么會伸長舌頭?”、“用久了的日光燈和燈泡的玻璃壁為什么會發(fā)黑?”等現(xiàn)象引入比較好。

  3、設計遞進的問題情境,引導創(chuàng)新思維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設計新穎別致,層層遞進,并能引起學生共鳴的問題,這有助于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

  例如,在講壓強的 計算 時,當計算好一個人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后,教師可以這樣問學生,“你還想知道人在其他情況下對地面的壓強嗎?”馬上會有學生舉手說:“我想知道人走路時對地面的壓強。”還有的學生說:“想知道人躺在地上對地面的壓強。”教師再問:“這兩種情況下,受力面積怎么確定?哪種情況下的壓強大?”學生很容易答出走路時對地面的壓強大。接著,教師在繼續(xù)發(fā)問;“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情況下,人對地面的壓強較大?”這時學生的思維非?;钴S,會爭先恐后的舉手發(fā)言。有的說,像跳芭蕾舞演員那樣人的腳尖觸地時對地面的壓強大。有的說,運動員穿釘鞋跑步時對地面的壓強大。還有的說,氣功師表演的“一指嬋”對地面的壓強大。緊接著,教師在問:“哪些情況下人對地面的壓強較小呢?”有的學生很快說出,人趴在地上對地面的壓強小。有的說,身體下面墊上一塊大木板,對地面的壓強更小了。再讓學生思考:當年紅軍戰(zhàn)士爬雪山過草地有許多人陷入雪坑和泥潭而獻出了生命,你能替紅軍戰(zhàn)士想一些切實可行的辦法而避免此類現(xiàn)象發(fā)生嗎?請小組的同學討論后發(fā)言。這一環(huán)節(jié)更加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各個小組討論熱烈,每個同學都在積極開動腦筋想辦法,最后確定了以下幾種方案。

  方案一:在危險的地方爬著前進。

  方案二:像滑雪運動員那樣腳下綁上木板,手拿雪杖滑著前進。

  方案三:身上套上充足氣的車胎,像帶游泳圈那樣。一旦下半身陷進去,上身由于車胎的存在而減小了壓強使上身不會陷進去,可以讓別人用繩子拉出來。

  同學們的方案太好了,連老師也為他們拍案叫好。

  4、加強班級的群體合作,開拓創(chuàng)新思維

  二十一世紀的 教育 目標是教會學生學會生存,學會合作和學會競爭。學會合作與競爭應滲透到日常課堂教學中去。學生群體中,總有一部分學科的尖子,利用他們來互教互學,常能起到教師所起不到的作用,學生對學生的解答,敢于反駁和爭辯,就能進一步辨析一些容易忽視的 問題 。通過學生自己的合作,達到互相啟發(fā),共同討論,加強記憶的目的。因此,課堂教學中應強化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群體互動,教師要有意識的圍繞教學 內容 ,精心設計任務,創(chuàng)設便于小組交流的情景,引導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會合作 學習 ,學會發(fā)散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

  小組活動是群體合作的主要組織形式,可由以下操作組成。

 ?、?有教師提出要研討的主要問題,提供大家討論。

 ?、?個人交流自己對這些問題的思考或查詢的結果。

 ?、?組內成員就某種觀點或見解的正確性展開討論,提出質疑或補充意見。

 ?、?由成員作 總結 性發(fā)言,對小組經過討論所達成的共識,所產生的歧義分別進行歸納整理,以在全班交流時發(fā)表見解和提出問題。

  例如,在學習火災時應采取哪些自救的 方法 時,可以讓小組進行討論,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想的辦法多。學生們各抒己見,討論熱烈,提出了多種切實可行的方法。

  方法一:將被子、床單或衣服打濕,披在身上,迅速逃離火場。

  方法二:用濕毛巾捂著口鼻,防止有毒氣體進入呼吸道。

  方法三:逃離火場時應盡量將身子(特別是頭部)靠近地面,可防止被煙熏倒或缺氧窒息。

  方法四:如果火勢蔓延,將安全通道封著,這是應待在房間里,同時將門窗關緊,想辦法從靠近外側的窗口逃離。從較高的窗口逃出時,不能直接跳下來,利用繩子或將床單等物撕條接成繩子,順著繩子滑下來。

  方法五:如果窗口安裝了防盜窗,這時,一方面利用工具撬窗一方面呼喊求救。

  ……

  在群體合作活動中,教師只是組織者,提示者,活動自始至終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 研究 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使每個學生都能施展各自的才能,把所學知識在討論中加以用,進一步提高其研究問題的能力。

  5、設計開放的家庭作業(yè),強化創(chuàng)新思維

  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倡導自主、探究、合作的今天,再用以往的作業(yè)觀來對待學生,顯然已不能適應新的要求。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作業(yè)要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變封閉性作業(yè)為開放性作業(yè),打破思維定勢,讓每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習得知識,獲得能力,體驗成功的喜悅,把學生思維引向更加廣闊的天地。

  例如,在學完水資源一課時,我給學生布置了這樣一道家庭作業(yè):我國淡水資源緊缺,是世界上的貧水國之一,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討論,你的家庭準備采取切實可行的節(jié)水措施?交流時,學生給出了以下幾種做法,我覺得既有創(chuàng)意,又很實用。

 ?、?用掏米、洗菜的水澆花。

 ?、?將洗臉、洗衣服的水盛放在桶內,用來拖地或沖洗馬桶。

 ?、?洗碗時不要用水直接沖洗,將水放入盆內再洗。如果是油碗,先用洗潔凈擦過,再用清水洗干凈。

 ?、?用淋浴洗澡,在身上抹香皂或在頭發(fā)上涂洗發(fā)液時,應關上水龍頭,搓好后在打開水龍頭沖洗,而且水龍頭不要開得太大。

 ?、?盡量使用節(jié)水型馬桶,如果馬桶的容積太大,可以在馬桶的水箱內放一個裝滿水的礦泉水瓶,以減小馬桶水箱的容積。

 ?、?室內地板或家具上落的塵土,可以用吸塵器吸。不一定用水擦洗。

  由此可見,有目的,有意識地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打開學生的思路,拓寬他們的視野,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而在新教材中,類似這樣的開放性問題,開放性的作業(yè)比比皆是,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去引導學生積極開展智力活動,努力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他們運用知識的技能,促進他們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6、該變陳舊的評價方式,肯定創(chuàng)新思維

  心 理學 實驗證明:“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與學生成績的相關程度不高。一些成績不十分優(yōu)秀的學生,因其勇于創(chuàng)新,畢業(yè)后有較大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和技術革新。而一些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卻因其墨守成規(guī)而無所建樹。”因此,改進評價方式是創(chuàng)新思維得以形成的重要保證。

  在課堂教學中,應遵循學生無錯原則,即學生在論述自己的觀點時,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以鼓勵為主,讓學生有話就說,有想法就趕表達,不求標準答案。我在教學過程中,每當學生答對問題時,就及時評價說“回答得很好”、“真不錯”、“對”或者把他正確的答案再重復一遍;對有創(chuàng)造性的回答,就說“真聰明”、“真了不起”、“值得大家學習”等。對一時答不上來的或答錯的同學,就鼓勵說“再仔細想一想”、“誰幫他一下”、“相信你一定能答對”等。由于學生的回答得到及時表揚、肯定,他們就發(fā)言踴躍,課堂氣氛活躍。除用語言鼓勵外,有時只用點頭表示肯定,有時甚至是親切地撫摸著學生的頭以示激勵……也一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初中數學解題思維方法大全相關文章:

1.初中數學解題方法

2.初中數學的解題方法

3.初中數學方法有哪些

4.初中數學學習好方法

5.初中數學思想方法教學論文

1107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