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師評職稱論文格式要求
高校教師評職稱論文格式要求
高校教師職稱論文在高校職稱評審過程中占有一定比重,學習啦小編整理了高校教師評職稱論文格式要求,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高校教師評職稱論文格式要求
1、職稱論文的標準格式為:
文章標題、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包括單位全稱、郵政編碼)、[摘要](以摘錄或縮編方式復述文章的主要內容)50~300字、[關鍵詞](選用可表達文章主要內容的詞或詞組)3~8個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作者簡介與作者聯(lián)系方式。
2、針對以上格式組成還須注意的是:
一、標題:
職稱論文題目是一篇論文給出的涉及論文范圍與水平的第一個重要信息,也是必須考慮到有助于選定關鍵詞不達意和編制題錄、索引等二次文獻可以提供檢索的特定實用信息。論文題目十分重要,必須用心斟酌選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話:"論文題目是文章的一半"。
(1).準確得體--要求論文題目能準確表達論文內容,恰當反映所研究的范圍和深度。
(2).簡短精煉--力求題目的字數(shù)要少,用詞需要精選。至于多少字算是合乎要求,并無統(tǒng)一的"硬性"規(guī)定,一般希望一篇論文題目不要超出20個字.參加醫(yī)學論文發(fā)表相關欄目文章。
(3).外延和內涵要恰如其分--"外延"和"內涵"屬于形式邏輯中的概念。所謂外延,是指一個概念所反映的每一個對象;而所謂內涵,則是指對每一個概念對象特有屬性的反映。例如:如何快速發(fā)表論文。
二、正文:
職稱論文格式要求正文篇幅一般在2000--8000字不等,包括簡短引言、論述分析、結果和結論等內容。文中出現(xiàn)的外文縮寫除公知公用的首次出現(xiàn)一律應標有中文翻譯或外文全稱。文中圖、表應有自明性,且隨文出現(xiàn),并要有相應的英文名。文中圖的數(shù)量一般不超過6幅。圖中文字、符號、坐標中的標值和標值線必須寫清,所有出現(xiàn)的數(shù)值都應標有明確的量與單位。文中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文中有關量與單位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用單個斜體外文字母表示(國家標準中專門規(guī)定的有關特征值除外;如要表示量的狀態(tài)、序位、條件等,可對該單個字母加上下角標、阿拉伯數(shù)字以及"′""^"等),避免用中文表示。正文章節(jié)編號采用三級標題頂格排序。一級標題形如1,2,3,…排序;二級標題形如1.1,1.2,1.3,…排序;三級標題形如1.1.1,1.1.2,1.1.3,排序;引言不排序。
三、參考文獻:
職稱論文格式要求有專著(M),論文集(C),報紙文集(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其他未說明文章(Z)參考文獻如為專著,項目包括:作者姓名.書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參考文獻如為期刊,項目包括:作者姓名.版本.年.月.卷(期)~年.月.卷(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參考文獻如為電子文獻,項目包括:作者姓名.電子文獻題名.文獻出處或網(wǎng)址,發(fā)表或更新日期.
高校教師評職稱論文東方賞析
試論高校教師職稱評審制度
摘 要 高校教師專業(yè)技術職務評審是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關系到每位教師的切身利益。做好這項工作能充分調動廣大教師工作積極性,對構建和諧校園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職稱評審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451.5 文獻標識碼:A
我國高校職稱評審制度自1992年實施以來,已歷經(jīng)十余年的積銖累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評審體系。但隨著這項工作的進一步開展,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了新的問題,已不利于人才的成長,影響了和諧校園的構建。為適應新形勢發(fā)展的需要,高校職稱評審制度亟待進一步改進。
一、職務評審中存在主要問題
(一)過分強調論文。
作為目前教師系列評職稱的必要條件之一,科研論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申報人的專業(yè)理論和業(yè)務水平,以筆者所在學校為例,目前教師系列評審副教授資格需要至少4-6篇文章;而評審教授必須在核心刊物上發(fā)表文科8篇以上,理工等學科6篇以上,其中至少有2篇在本學科權威性刊物上發(fā)表,同時每篇文章都必須在省級以上的刊物上發(fā)表,內刊、增刊和論文集均不算。
(二)重科研、輕教學的現(xiàn)象比較嚴重。
作為高校教師,必須在三個方面做出相應的成績:教學、科研和社會工作。教學應該始終居第一位。而在我國的教授、副教授和講師資格認定中,規(guī)定了科研論文的數(shù)量和質量要求,同時又附加了科研項目的要求,而忽略了教師最應該做的事情——教書育人的基本職責。在評審條件中沒有對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具體的要求,只有抽象的概念來規(guī)定師德素質與工作量,沒有像科研方面的要求那樣量化的指標,例如對教學成績突出的描述為“在教學過程中,能根據(jù)本學科發(fā)展前沿和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不斷改革、更新、充實教學內容,掌握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教學態(tài)度認真嚴謹、經(jīng)驗豐富,教學觀點正確、方法得當,注意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在開發(fā)學生智力方面成績顯著”等語句可以說任何人都能合格。
(三)破格申報困難重重,幾乎成為空談。
“破格”在教授、副教授的評審的條款中均有相關規(guī)定,但條件過于苛刻,使許多優(yōu)秀的年輕教師被“拒之門外”,在學術論文、科研項目要求很高的基礎上,再附加“國家級、省部級”科研獎勵,或者是獲得省級“學術帶頭人”或“學術骨干”“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等稱號。
(四)各類附加條件苛刻。
在職稱評審條例中除了論文著作、科研成果、獲獎證明、工作業(yè)績等方面的要求之外,還在學歷、資歷、外語和計算機考試成績等方面附加了相關規(guī)定。例如在學歷要求方面, 45歲以下的教師要取得博士學位才有資格申請教授資格,40歲以下的要取得碩士學位才有資格申請副教授資格,35歲以下評講師也必須取得碩士學位;在資歷方面,評副教授必須講師資格滿5年,去掉當年,講師正常評審副教授需要6年,副教授到教授也是6年。在職稱計算機方面,都要求參加計算機水平考試并合格。
二、相關的對策和解決方法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通過調查及走訪,提出如下對策和措施:
(一)因人而異,設置不同的崗位評審細則。
雖然同是教師系列,但由于工作背景、學歷層次、從事專業(yè)、年齡和心理狀態(tài)等方面的差異,有的教師科研力量很強,教學水平一般;而適合教學的教師,特別是一些年齡較大且一直從事教學工作的教師,要求發(fā)表科研論文或申報項目,當然也是勉為其難??梢苑謩e設置科研崗評審和教學崗評審或“雙肩挑”的不同評審系列。例如從事科研類的評審條件可以在發(fā)表學術論文或在科研項目上較高,而不必對教學過分要求;教學類的評審條件可以要求他們每年的教學工作量達到多少,發(fā)表教學改革論文的篇數(shù)、承擔教改課題的檔次和數(shù)量等,同時往精品課程、特色課程方向發(fā)展,而在學術論文或在科研項目上應該放低要求;對于教學科研“雙肩挑” 的教師,則可以在兩個方面均作適當調整。
這樣的措施既可以使教師根據(jù)自身優(yōu)勢,發(fā)揮特長,擅長教學的教師可以在教學質量、精品課程以及教學改革等方面發(fā)展自己,而不必為科研論文的數(shù)量和質量發(fā)愁,而科研類教師則全身心投入研究工作,不必為教學的工作量等問題擔憂。
(二)適當降低破格標準,采取靈活政策,鼓勵年輕教師破格申報。
年輕教師是學校教學、科研的生力軍,經(jīng)常因為職稱低而在申報課題,科研獲獎方面處于劣勢地位,如果在破格的條件上適當放寬,則可以調動其積極性,評審專家、學校、學院和各基層部門應積極鼓勵,支持申報。
政策可以采取靈活多變的方式,例如應屆博士學位獲得者可以直接破格為副教授,碩士學位的可以直接上講師;對于某些方面非常優(yōu)秀的副教授獲講師可以在很短時間內破格為教授和副教授。
(三)逐步推行“評聘分開”,使教師在崗位上更加稱職。
教育部有關方案提出,在職稱評審中要淡化“身份”評審,強化崗位聘任,將評審環(huán)節(jié)與職務聘任的關系理順,實行真正意義上的職務聘任制。要本著“開放、競爭、創(chuàng)新”的原則,以崗位聘任代替指標聘任。以轉換機制為核心,強化崗位聘任,由“身份管理”轉向“崗位管理”,破除職務終身制,形成人員能上能下、能進能出、干好干壞不一樣,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全面提高學校的辦學效益和整體水平。在實際工作中堅持“按需設崗、公開招聘、平等競爭、擇優(yōu)聘任、嚴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則。
基金項目:揚州大學2009年人文社科研究基金資助項目;揚州大學2009年干部工作和組織工作立項研究課題
(作者單位:揚州大學黨委組織部)
參考文獻:
[1]車美榮,關于我國高校教師職稱評審制度的研究,黑龍江高教研究,2004(8),P67-68.
[2]曹詩圖,高校教師職稱評審制度亟待改革,人才開發(fā),2005(12),P28轉35.
[3]張月琪,李夢麗,王學蘭,等,高等學校教師職務任職資格的量化評審,天津工業(yè)大學學報,2003(6),P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