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專業(yè)畢業(yè)論文范文3000字
心理學是一門專門研究人類行為和心理的學科,是一門應用型學科。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心理學3000字論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歡!
心理學3000字論文篇一
《淺析色彩心理學與平面設計》
摘要:在多元化信息時代,各種電子媒介各種表現(xiàn)語言已慢慢滲透到平面設計的今天,平面設計的任務已不只是簡單地聚焦在如何通過強烈的視覺畫面吸引人們的眼球,引起人們的注意,而是漸漸將更為實在的態(tài)度來研究受眾的心理,從而使設計真正做到真正的人性化。因此,平面設計除了繼續(xù)研究其創(chuàng)意性和各種形式語言外,更加需要面對各種迫切需要解決的心理學范疇的新課題。從心理學課程之一色彩心理學知識入手,簡單分析了色彩心理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色彩心理學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的一些見解。
關鍵詞:色彩心理學;平面設計;消費者;視覺傳達
1色彩心理學與平面設計
在現(xiàn)代平面設計發(fā)展歷史中,更多的人認識到平面對消費市場的巨大作用,企業(yè)大力通入和擴展平面設計以獲取巨額利潤,然而平面設計卻沒有完善的設計理論。在繼續(xù)發(fā)展的過程中,由于設計理論的缺乏,設計發(fā)展混亂,難以形成健全的學科體系,從而使平面設計師們設計時候不能得心應手。所以在設計中,設計師深刻認識到設計理論的重要指導作用,并進行設計理論的研究。往往根據設計學科的需要,如人機工程學、色彩學等。然而設計理論還需要更完善的研究。就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考慮,設計師越來越不能隨心所欲地創(chuàng)意,而必須考慮設計過程中人的因素,分析消費者的各種心理狀態(tài)和心理特征。然而色彩就是最影響人們情感因素的,因此色彩心理學研究的內容顯得尤為重要。
人們消費觀越來越關注人性化,對設計的要求和限制越來越多,人性化成為設計最主要的決定因素,人們不僅要求獲得商品的使用功能,而且迫切要求滿足精神需求。設計越向高深的層次發(fā)展,就越需要科學完善的設計學的理論支持。但是平面設計在我國的發(fā)展還只是起步階段,還沒有成熟的學習方法和研究手段,主要還是依靠和運用其它相關學科的一些研究理論和方法手段,色彩心理學的研究也是如此,主要利用心理學的實驗方法和測試方法來進行。色彩心理學也是一門與其它學科交叉的邊緣子學科,完全隔斷它們之間縱橫交錯的關系是不可能的。例如,心理學和生理學從來就是一對孿生姊妹,心理感受的內容大都通過對生理反應的測試得以驗證。而色彩心理學與生理學相結合,可以對平面設計成果的評估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色彩心理學的范圍很難絕對界定,它隨著相關學科的發(fā)展而發(fā)展,不可割裂消費者對色彩心理學和平面設計作品乃至平面設計師的雙重關注,使設計色彩心理學在培養(yǎng)平面設計師,為企業(yè)增加效益,以平面設計打開市場,獲取高額利潤方面都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各設計專業(yè)的心理學研究有的已經很成熟了,有的則剛剛起步,它們只能隨著心理學的發(fā)展而發(fā)展。所以色彩心理學的研究是必要而迫切的,但首要的是理清思路,這對于色彩心理學的系統(tǒng)化和完善意義重大。它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還需要在建立色彩心理學的框架后細分色彩心理學的內容,使其更專業(yè)化、更完善,這有待于平面設計師和心理學家的共同努力。
2平面設計對色彩心理學的運用
(1)“色彩是有表情的,這是設計無法回避的問題”顏色表達指的是情感因素,如:紅色帶給人的熱情,激情,藍色是平靜、純白色代表純潔,黑色的神秘等。色彩心理學也來自這里。在傳統(tǒng)心理學科的基礎上研究顏色、人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色彩心理學適用于多種視覺傳達設計中,其中對平面設計的影響是巨大的。顏色,圖形,文字是平面設計元素,設計工作的好壞直接反映到到產品的顏色中??梢允褂^眾情感共鳴,引起購買的欲望。色彩心理學的引入可以指導設計師在廣告、書籍、海報和其它產品的顏色本身的有效發(fā)揮作用,增加產品附加值的顏色,加固設計作品的視覺效果和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2)有一種解釋說色彩可以使人的時間感發(fā)生混淆,這是它的魔力之一。人看著紅色,會感覺時間比實際時間長,而看著藍色則感覺時間比實際時間短。所以在某些場合的平面廣告適當運用紅色,能讓人感覺到時間長并且能專注觀察廣告內容。
(3)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色彩也是有重量的。有的顏色使人感覺物體重,有的顏色使人感覺物體輕。例如,同等重量的白色箱子與黃色箱子相比,哪個感覺更重一點?答案是黃色箱子。此外,與黃色箱子相比,藍色箱子看上去更重;與藍色箱子相比,黑色箱子看上去更重。運用在平面海報里會讓人們更加重視設計師要表達的某種情節(jié)。
(4)顏色有讓人心理上感覺暖與感覺冷之分。不過,這只是顏色所具有的心理效果中最普通的一種。紅色、橙色、粉色等就是暖色,可以使人聯(lián)想到火焰和太陽等事物,讓人感覺溫暖。與此相對,藍色、綠色、藍綠色等被稱為冷色,這些顏色能讓人聯(lián)想到水和冰,使人感覺寒冷。色彩冷暖關系是平面設計師最基本的色彩關系訓練。
(5)顏色可以將物體放大或縮小。像紅色、橙色和黃色這樣的暖色,可以使物體看起來比實際大。而藍色、藍綠色等冷色系顏色,則可以使物體看起來比實際小。物體看上去的大小,不僅與其顏色的色相有關,明度也是一個重要因素。色系中像粉紅色這種明度高的顏色為膨脹色,可以將物體放大。而冷色系中明度較低的顏色為收縮色,可以將物體縮小。像藏青色這種明度低的顏色就是收縮色,因而藏青色的物體看起來就比實際小一些。明度為零的黑色更是收縮色的代表?,F(xiàn)實中例如,女生穿黑色絲襪,我們就會覺得她的腿比平時細,這就是色彩所具有的魔力。實際上,只是女生利用了黑色的收縮效果,使自己的腿看上去比平時細而已??梢?,只要掌握了色彩心理學,更好地體會觀察者的心理。更好地表達設計師想要表達的內容。
(6)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不同國度的人們的色彩審美心理也隨著所處地域的轉變而有著很大的不同。如此的差異使得同樣的一個色彩可以在不同文化的人群中喚起迥異的心理情感,對于一些民族來說,某些色彩使用不當會引起他們強烈的抵觸心理,如:“在日本,紫色一直代表高貴、典雅;羅馬的天主教會則把紫色象征苦惱與憂愁;在荷蘭卻代表毒藥與不幸”
3總結
隨著當今設計藝術的理論研究和社會實踐的發(fā)展,整個視覺傳達設計的各個領域都提出了各種迫切需要解決的心理學范疇的新問題尤其是視覺傳達中平面設計與色彩心理學的聯(lián)系更為直接平面設計需要色彩心理學理論的指導。色彩心理學作為設計藝術學的一個分支,試圖從色彩心理學角度研究廣告件、商標、招貼,其研究獲得的各種理論成果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設計的最終對象――人的重要。色彩心理學并非什么高深玄妙的東西,它研究的是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卻易于被人們所忽視的道理,而且這些道理和規(guī)則一旦被真實運用于平面設計中,就能幫助設計師更充分地考慮設計中遇到的問題,提供更合理、有效、適宜的解決方案。
參考文獻
[1][日]瀧本孝熊,藤澤英昭.色彩心理學[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89:43.
[2]黃英杰,周銳,丁玉紅.構成藝術[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4:76.
[3][法]讓・菲力普・朗科羅.色彩設計在法國[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9.
[4]錢家渝.視覺心理學[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6.
心理學3000字論文篇二
《淺析當代大學生心理異常的原因與防治對策》
作為當代社會中文化層次較高的人群,大學生通常被認為是健康向上的一類群體。從生理的角度看,大學時代是人生中最美好、最充滿活力的黃金時期。大學生通常具備較高的智力水平,對生活有激情,對社會有責任感,對未來有美好向往,對人生充滿希望。但是,由于個體心理因素、所處特殊環(huán)境和學習任務以及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受到沖擊和影響,因而誘發(fā)一系列心理異常和問題。對大學生心理異常的成因與自我調節(jié)策略進行探討,對高校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1 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高校的擴招、競爭的日益激烈、價值觀念的多元化,再加上很多大學生心理素質不高、情緒發(fā)展不穩(wěn)定,這些因素夾雜起來使大學生承受著內外雙重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問題。
1.1 在環(huán)境適應方面產生心理問題
剛邁進大學校門,大學新生要面對的是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和生疏的人際關系,而且大部分學生是第一次離開家鄉(xiāng)出遠門,離開熟悉的父母、老師和生活環(huán)境。大部分新生還沒有做好準備來適應新的環(huán)境,也不能很好地獨立處理各種問題,導致在入學之后不同程度地出現(xiàn)適應困難、焦慮不安、孤獨感等狀況,若達到一定程度還可能會產生食欲缺乏、心情煩躁、失眠和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嚴重的甚至會造成神經衰弱。
1.2 在學習方面產生心理問題
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但當前很多大學生缺乏學習的動力,其原因多種多樣。有的是因為對當前所學專業(yè)不感興趣,有的是因為承受了十幾年的考試壓力,產生了對學習的厭倦,有的則是臨時抱佛腳、得過且過的心態(tài)。再加上大學的學習方法和管理模式和高中截然不同,都會造成大學生在學習上的適應困難,主要體現(xiàn)為沒有掌握學習策略、考前焦慮、學習效率低下等,出現(xiàn)情緒煩躁、思維遲鈍、頭痛失眠、成績下降等現(xiàn)象,同時也有因對所學專業(yè)不感興趣、學業(yè)壓力過大而引發(fā)的心理障礙。
1.3 在人際交往方面產生心理問題
人際關系的失調也是引發(fā)大學生心理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由于缺乏經驗與技巧,溝通不良、社交關系失調、人際沖突、孤獨無助等都是大學生在交往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的情況。如:有的同學因過于自卑而不敢和外界交往,孤獨封閉;有的同學雖然主動去交往,但在人際關系上存在著偏見誤解或過分的苛求,或是對他人情感上缺乏同情理解和尊重,以致人際關系不協(xié)調,難以被他人接受。
1.4 在求職擇業(yè)方面產生心理問題
畢業(yè)前,很多應屆畢業(yè)生都會產生焦慮情緒,擔心能否找到合適的工作,擔心在工作崗位上能否發(fā)揮自身特長,擔心工作能否勝任,等等。此外,大學生在擇業(yè)前,往往躊躇滿志,而在求職過程中一旦受到挫折,容易產生自卑心理,自信心減弱,自尊心受損,對自己全盤否定。在求職過程中,往往缺乏自信心和勇氣,不敢面對激烈的就業(yè)競爭。
2 大學生心理異常的具體表現(xiàn)
2.1 抑郁
抑郁是一種復雜的復性情緒,以異常的情緒低落為特點的心理障礙,常表現(xiàn)為強烈而持久的悲傷、憂慮,唉聲嘆氣、對人感情淡漠,悲觀絕望,缺乏生活勇氣和熱情,有自卑感,思維行動遲緩,食欲減退,話語減少。在自我認識評價方面表現(xiàn)為自我評價低,在生活方面,表現(xiàn)出對生活缺乏信心。
2.2 焦慮
焦慮是一種缺乏明顯客觀原因的內心不安或無根據的恐懼,是人們遇到某些事情如挑戰(zhàn)、困難或危險時出現(xiàn)的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焦慮通常情況下與精神打擊以及即將來臨的、可能造成的威脅或危險相聯(lián)系,主觀表現(xiàn)出感到緊張、心情低落,甚至痛苦以至于難以自制,嚴重時會伴有植物神經紊亂或失調。
2.3 自卑
自卑在心理學上是指一種自我否定,主要是低估自己的能力,覺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是一種性格缺陷。主要表現(xiàn)為對自己的能力、品質評價過低,還會有一些特殊的情緒體現(xiàn),如害羞、不安、內疚、憂郁、失望等。當代大學生由于各種原因,如缺乏辯證的邏輯思維能力、社會經驗尚淺,在遇到挫折很容易會產生強烈的自卑感。產生自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自我認識不足、家庭經濟因素、社會文化因素、個人成長經歷、個人性格特點等。當大學生在某個方面所遇到的實際狀況與自我期望值不相符時,往往很容易產生自卑感。
3 影響大學生心理異常的因素分析
3.1 家庭因素
家庭成員之間的言語習慣和關系氛圍對成員的心理有著重要的影響,特別對個性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學生尤為明顯,而和諧愉悅的家庭氛圍是學生良好心理素質形成的基礎。同時,父母的文化程度、職業(yè)特點、性格特征也會影響著孩子的人格特點和心理素質,這對大學生的性格塑造、個性形成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通常來說,父母如果過度保護和控制子女,往往會造成他們的被動、依賴、膽怯等不良的心理傾向;另外,如果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過于緊張或者對于某件事情的意見產生巨大分歧,也會使學生的情感受到一定傷害,產生焦慮、抑郁的消極心理。
此外,當家庭結構發(fā)生異常,如果重組家庭和單親家庭對學生采用了不恰當?shù)慕逃绞?,將會對其心理狀況造成一定影響。另外,家庭的經濟狀況也會影響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通常來說,貧困家庭的學生常感到壓力較大,對學業(yè)和前途充滿焦慮,同時因生活習慣、生活質量與同學有差別而感到自卑,有的過于敏感,導致人際關系緊張。
3.2 學校因素
目前,有相當一部分高校沒有開設專門的心理學課程或成立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機構,學校過分強調知識與技能的掌握,卻忽視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即使有些學校成立了相關機構,安排了有關教師和咨詢工作人員,但也存在很多問題。例如:專業(yè)的師資隊伍人數(shù)不足、整體質量不夠高。目前總體來說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的大部分主要是思想政工干部,專職的心理教師還比較少,大部分缺乏專業(yè)的心理治療知識,所以從整體而言,輔導效果仍不太理想。
3.3 社會因素
社會因素是影響大學生心理發(fā)展的決定因素。隨著高校擴招和國家分配制度的改革,對于置身社會變革中的大學生來說,無疑是對心理素質和綜合素質的雙重考驗。由于社會對人才要求的提高和每年應屆畢業(yè)生數(shù)量的增多,致使一部分心理承受能力脆弱、適應能力差的大學生產生焦慮和抑郁等心理障礙。此外,由于互聯(lián)網的普及和膨脹的信息量,作為社會上最活躍最敏感、具備高等知識的人群,大學生們往往最能深刻地體會到時代的變化和沖擊。又由于他們正處在人格和價值觀念的形成期,這個時期的心理發(fā)展水平通常處于半成熟的階段,在面對變化和沖擊時,往往會產生無所適從的感覺。
4 大學生心理異常的防治對策
4.1 構建“人文關懷”教育體系
在大學教育中,必須構筑“人文關懷”教育體系,摒棄“唯分數(shù)論”的評價體系。以大學生的人格健全的全面發(fā)展為出發(fā)點,開展形式多樣、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讓廣大青年學生在活動中找到自身的價值和樂趣。在教育過程中,要高度重視誘發(fā)大學生心理異常的因素。以關愛弱勢群體為重點,營造和諧溫馨的成長氛圍;以任課教師為基本面,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課堂教學,從課堂教學方面實施關懷教育;以輔導員老師為主、班主任為輔,從學習、生活、心理等方面對學生給予關懷教育,使他們在出現(xiàn)問題時能夠及時得到幫助和關懷,避免產生無助、焦慮的心理。
4.2 加強自身心理調節(jié)能力
(1)內省法。即運用自我觀察的陳述方法來研究自身的心理現(xiàn)象。例如,以社會公德與社會規(guī)范為標準,經常對自己的心態(tài)與行為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反省,并借助模范人物的言行來督促自己,自我調適。
(2)情境轉移法。就個體而言,心理異常往往是由于不良刺激或不良環(huán)境的熏陶,使一些人無意識地受到不良心理的影響,久而久之產生異常心理現(xiàn)象。因此,改變環(huán)境、隔離不良刺激,對于意志薄弱者和心理不成熟的人來說十分重要??赏ㄟ^與正直開朗的人結交朋友,多接觸正確的價值觀和主流文化,聽音樂、旅游或體育運動等,對心理進行自我調節(jié)。
4.3 建立立體管理模式
(1)建立動態(tài)心理測評系統(tǒng),通過科學方法和手段,盡早發(fā)現(xiàn)學生心理異常并主動干預,可以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針對性與實效性。為此,可建立動態(tài)心理測評系統(tǒng):一是普查,利用當前主流的心理測試問卷(如UPI和SDS),在新生入校后一個月內對其進行心理測試;二是建立心理檔案,根據心理測試情況,對學生進行分類,按院系建立學生心理電子檔案,使管理者能夠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了然于胸;三是反饋,各二級學院每個月需及時向校心理健康咨詢中心及時反饋每個月本院學生的心理狀況和需要關注的對象,并對有心理異?,F(xiàn)象的學生進行專業(yè)咨詢。
(2)建立“學校-二級學院-班級”的層級覆蓋系統(tǒng)。第一級由學校心理咨詢中心的老師組成,負責全校學生的心理測試以及二級學院輔導員、學生骨干的業(yè)務培訓;第二級是各學院的主管學生工作的副書記和輔導員,這一級人員每天在第一線與學生接觸,對學生情況十分了解,可以對學生心理現(xiàn)象進行日常監(jiān)督;第三級是各班級的心理委員,可視為學生的“朋輩心理互助”,能有效地發(fā)揮她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作用。作為心理委員,她們每天與班上同學在一起學習生活,能及時充分了解到各班同學的異常心理表現(xiàn)。通過及時向輔導員反饋信息,能使輔導員及時捕捉到學生個體異常變化情況,及時將需要關注的個體納入重點關注對象,加強心理健康工作的針對性。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心理學3000字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