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畢業(yè)論文 > 政治論文 > 民族主義 >

根源與演進當代中國民族主義研究(2)

時間: 若木0 分享

  首先,從民族主義表現的類型而言,應逐漸由被動、自衛(wèi)型轉向主動、自強型。自梁啟超將西方民族主義概念引入中國后,其廣泛討論而引起社會各界共鳴,使其一度成為各政治派系高擎的旗幟,指引著人們?yōu)橥炀戎腥A民族而奮斗。盡管中國民族主義最初是借鑒西方,留有西方民族主義的某種劣痕,但與西方民族主義相比,仍有本質區(qū)別,它是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危機的特定時代下產生的,是對西方列強的威逼和欺凌的自發(fā)行為,可以說是一種本能反應。蕭功秦把這種“由于民族危機而激發(fā)的作為對西方挑戰(zhàn)而產生的、旨在通過自立自強來有效地維護自身生存條件的民族自衛(wèi)意識和運動稱之為應激——自衛(wèi)型民族主義”。

  勃興于20世紀90年代初的當代中國民族主義盡管在諸多方面與近現代中國民族主義有著顯著的不同,但仍屬于應激一自衛(wèi)型民族主義范疇。當代中國民族主義泛起,不是中國崛起、中華民族復興的理性自覺,更不是中華民族意識顯著增強的主動反應,而是與西方某些國家推行霸權主義、強權政治關系密切,與中國外交受挫密不可分,外力因素激發(fā)了中華民族遭受凌辱的歷史記憶,刺激著人們敏感的神經?!般y河號”事件、“申奧”失利事件、駐南使館被炸事件、南海撞機事件、奧運圣火受阻事件、__游竄西方諸國事件等等,凡此種種,都是在中國外交受挫或民族自尊心受到極大傷害以后,人們做出的應激被動反應。值得慶幸的是,近年來中國民族主義正在向主動、自強型轉向,有相當一部分學者開始傾注于民族主義的理論探討,著眼于中華民族內部力量的整合和中華民族精神的重新塑造,關注本民族的生存與自我發(fā)展。民族主義理論的研討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甚至規(guī)制著民族主義實踐運動。2008年奧運會舉辦的巨大成功和“汶川”救援中的團結協作、2009年“建國60年慶典”的順利舉辦、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輝煌成就,既極大地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自強意識,也是對西方國家仇視中國的主動回應。

  其次,從民族主義性質上看,應實現由情緒化、非理性向溫和、務實、理性過渡。回首中國近現代史不難發(fā)現,每當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之際,民族主義就會義無反顧地高擎拯救中華民族的旗幟,鼓動民眾的民族情緒,激發(fā)民眾的民族熱情,極大地凝聚民族共識和民族力量,進而演化為抵御西方列強、拯救中華民族的實踐運動。但情緒化、非理性的民族主義也促使人們進行自我反省。首先,民族主義與對整個國際形勢的理解和判斷有關,因此客觀公正的社會信息對國民必不可少。其次,眾的愛國熱忱和激情需要宣泄,不能壓制,但宣泄需要有合理的渠道,更離不開科學引導。從當前社會實踐來看,當代中國民族主義不是想與不想、要與不要的問題,溫和、務實且理性的民族主義正是培育民族精神、提升民族凝聚力所必要的,當然社會也應該積極倡導。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各國交往聯系日益密切,更多的人們開始有“擺脫經驗的局限和意識的朦朧狀態(tài),開始對個人、集體和國家的利益和前途表現出越來越多的體認、關心和參與的意識”。理性審視當代中國民族主義就會發(fā)現,中華民族的自豪感和自尊心既使在國際上遭受挫折,受到侮辱,所表現出來的體現民族主義思想意識的社會實踐運動也在政府的可控范圍之內,是比較溫和的和理性的。當代中國民族主義反對崇洋媚外但又不盲目排外,它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政治文化思想、管理科技但不盲從西方、追求西化。即便因美國炸館事件、撞機事件等曾出現強烈的反美浪潮,因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事件、釣魚島事件等引發(fā)反日運動,因法國總統接見__、奧運圣火受阻而引發(fā)的民眾沖擊家樂福超市等,表現的也都是在民族尊嚴受挫后的一種適度而合理的反應。

  再次,從發(fā)展內涵分析,民族主義應以博大胸襟取其他政治思潮之長。中國民族主義源起于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渴望民族復興,在一定意義上而言,它是一種進步的政治思潮。任何進步政治思潮,都有值得借鑒的閃光點,“人類所有信仰的所有積極價值,到最后一定可以相容甚或是彼此互相蘊涵在對方之中”。

  今天,歷史的車輪早已駛入21世紀,在各種政治思潮重壓下的民族主義也很難保持其原初內涵,需要根據中華民族實際做出適時選擇,在強調集體利益之時,維護個人正當權益;在強調國家、民族復興之時,主動融入國際社會,積極參與國際事務處理;在謀求民族自決、自主之時,力主民族間的溝通、合作。在距離不是問題、“地球村”初現的時代,當代中國民族主義只有融合其他政治思潮之長,才能煥發(fā)生機與活力。

69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