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論文大全>學科論文>教育論文>

與溺愛式教育有關的論文(2)

時間: 堅烘964 分享

  與溺愛式教育有關的論文篇二

  《高中教育應“少一點慈母的溺愛,多一些嚴父的關懷”》

  摘要:要想把高中生教育搞好,教育者首先要不斷地更新觀念;要跟得上青少年朋友的觀念;要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做他們信賴的“師哥”和“師姐”;要在充分了解他們的基礎上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才能發(fā)揮教育的職能作用。為了更好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適應國際教育與人才需求,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高中教育應當是“少一點‘慈母’的溺愛,多一些‘嚴父’的關懷”,即要給少男少女們多一些自由的空間,以便讓他們能自我發(fā)展、弘揚個性。

  關鍵詞:高中生 教育 溺愛 關懷

  在現(xiàn)在的高中學校里,我們只要細心觀察,就很容易發(fā)現(xiàn):從事高中生班級管理的老師們各顯其能,各有特色。那是非曲直,是眾說紛紜。有些班主任一天到晚都跟在學生后面,象管理小學生那樣,可謂形影不離,結果還是出了不少問題,有些班即使不出什么問題,但班里死水一潭,學生心里都郁悶得慌,那暫時的平靜究竟能夠維持多久,班主任心里是七上八下的;有些班盡管不常見老師跟學生在一起,但班主任的靈魂卻無處不在,學生學會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班里嚴肅活潑,井然有序,該靜時靜得下來,該活躍時活潑得可愛,青少年朋友們心花怒放,他們學得開心,玩得愉快。一張和一馳這文武之道把握得有節(jié)有度。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班級管理可以用兩種形象的比喻來形容:一是把青少年朋友們當作永遠也長不大、永遠也放心不下的嬰兒一樣放在襁褓中去呵護,關愛之極猶如慈母對嬰兒的溺愛,生怕離開了母親的懷抱,嬰兒就會受傷或夭折一樣;另外一種則是把青少年當作成熟的年輕人、當作軍人一樣嚴格訓練,嚴厲教育,在講清規(guī)則之后讓他們去自由發(fā)揮。前者是把學生當作溫室里的花朵加以培育,后者則是把那些嬌嫩的鮮花放到室外去日曬雨淋。究竟誰是誰非,但凡懂得一點教育心理學的老師都感覺得到,前者的做法是在摧殘和壓制人才的成長,后者才是值得提倡的,也是普遍受到廣大高中生及學生家長歡迎的。

  一、高中生心理分析:我國高中階段的學生年齡一般都在15―19歲之間,學生們進入到這個年齡后,他們的生理發(fā)育和心理發(fā)展已經(jīng)趨向成熟,從心理的角度講,他們已普遍感到自己是個“大人”了,他們需要更多自我表現(xiàn)和自由發(fā)展的空間。那么,這些已經(jīng)把自己當作大人的青少年朋友們他們需要的是什么樣的教育呢?經(jīng)過調查研究,他們需要的是:一是正確的引導與教育。他們已經(jīng)開始學會獨立思考問題,并逐步養(yǎng)成了鑒別是非的能力。盡管他們的自控能力,理智處理問題的能力還比較弱,但他卻很想自己獨立去處理問題,他們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處理一切問題而不需要老師們去越俎代皰。他們急需的是得到老師及時而正確的教育和引導。二是更多的自由空間和協(xié)作伙伴的參與和支持。作為教師,尤其是管理班級的班主任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了解并相信自己的學生,擺好自己的位置,明確自己應當擔任的角色,根據(jù)學生生理和心理發(fā)展需要而改變自己的角色,變“保母型教師”為“教育者”、“引導者”、“參與者”及“知心朋友”。不要什么都得自己去管、自己去帶,而是要在講清道理和規(guī)則之后放開束縛學生手腳的繩索,讓他們自己去干,去發(fā)揮自己的才能,老師們應當相信自己的學生能夠完成所給的任務。

  二、少一點“慈母”的溺愛。愛是偉大的,愛還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人生不可能沒有愛。但是,愛是要看對象的,還要把握愛的度量;愛是一門藝術,還需要講究策略,講究方法和方式。不是所有的愛都能產(chǎn)生好的結果。教育者給受教育者的愛就好象園丁給幼苗施肥澆水一樣,給幼苗施加太多的肥和水,幼苗不僅長不好,反而會死掉。當老師給學生太多的愛時,學生也會在溺愛中殘疾。在家里孩子們接受了父母關愛與呵護而健康成長;在學校里,他們受到老師及同學的幫助和關愛而不斷完善、成熟。然而,已經(jīng)15、16歲的上了高一的學生們已經(jīng)懂得如何去當家,去學習或去做別的什么事了,老師們對學生的愛護應當即使地改變方法和方式。家長擔心子女生活不會自理,這雖尋有可源,但現(xiàn)代化社會需要的是能夠自立自強的人才。家長在教育小孩時就應當注入這種理念“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讓學生在家像主人一樣干家務活等。由于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的作用,多數(shù)家庭只養(yǎng)一個小孩,這寶貝在家族中的位置可想而知,于是父母,乃至父母的父母就小心翼翼地呵護小寶貝,生怕小寶貝有毫發(fā)損傷,這在哺育期是可以理解的。但現(xiàn)在學生們已經(jīng)是15、16歲的青少年,有些班主任還是把他們當作襁褓中的嬰兒對待他們并實施嚴密的管理:一個班會或周末晚會也要班主任親自主持,排個隊也要老師親自帶。結果,離開了班主任他們就什么事也不會干,什么事也干不了。班主任在場時班里紀律好,班主任不在時就鬧翻了天,漸漸地他們就學會依賴,養(yǎng)成了懶惰的習性。這些少男少女們慢慢地失去了自我,失去了自我管理、自我發(fā)展、自主學習和獨立生存的能力。好端端的一個人經(jīng)過幾年的學校教育就變成能力和心理均殘缺不全的廢物。這是誰的錯?學生本身沒有過錯,是老師的失誤,這是教育留下的傷疤。更有甚者,老師為了表示對學生慈母般的愛而幫學生做學生自己份內的事情。這種溺愛對于15、16歲的高中生來說是多余的甚至還不利于身心的發(fā)展。因此,對高中生的教育應當少一點這種“保母型教師”的溺愛。

  三、多一些嚴父的關懷。這里所說的“嚴父”指的是教師的角色,即:在高中教育過程中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要以長者的身份給這些青少年朋友們即時的關懷、引導、教育和幫助。高一新生都認為自己已經(jīng)是一個“大人”了。從生理與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來分析,學生需要與大人們一樣的人格尊嚴,老師們不要把他們當作小孩子來看待。他們很想通過可能的方式向世人證明他們已經(jīng)長大了。這個時期的少男少女心理和生理都開始趨向成熟,不像在初中更不像小學那樣什么都聽老師的,什么事都要老師來做個示范并手把手教他們做。有些老師習慣了檢查作業(yè)的做法,把學生給教壞了。“老師檢查的我就做,老師不叫我做我不做”,這種習慣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從以大紅花到以小紅旗等實物來獎勵學生做事、學習的做法已經(jīng)不適合用在高中生身上,他們需要的是看到自己做的事能夠產(chǎn)生實實在在的結果。那種獎勵大紅花或小紅旗,或以扣分手段來鼓動他們學習或約束他們行為的做法不僅把學生慣壞,而且也把老師累垮。老師們把這些少男少女們當作永遠都長不大的“嬰兒”來放在襁褓中呵護,其實是對他們人格的侮辱,他們認為老師看不起他們。久而久之,在老師與學生之間就會形成無法逾越的鴻溝?;蛘邿o形中給這些認為自己已是大人的學生們養(yǎng)成了凡事都要依賴別人的習慣。他們只會聽使喚做事,不會自己安排自己的學習,使自己整個學習完全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這種被動的學習如不改變即不能更好地發(fā)揮個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更不能很好地適應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發(fā)展要求。教育培養(yǎng)的是一身心健康、人格健全、能自強自立、會學習、會合作、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而不是在制造一臺機器。正確的做法應當是老師以長者的身份充當學生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活動的“引導者”、“指揮官”。教會學生學會如何獨立生活、工作和學習。教師的職責是培養(yǎng)良好的獨立生活、工作和自主學習的習慣,讓學生有更多的自習時間來學習自己認為有必要多用時間的學科上,以便讓自己各學科都能均衡發(fā)展。必要時老師還要老師還要充當學生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活動中的“參與者”與學生的“知心朋友”。學生的衣食住行等日常行為在進校前的軍事訓練中都已經(jīng)開始養(yǎng)成習慣。開學后只繼續(xù)加強教育,鞏固軍訓成果就可以了,大可不必事事去檢查、扣分。人在一定年齡階段對一定的懲罰會有逆反心理,被扣分多了之后他會自動做出反應――即:讓你扣吧,反正我的分也扣得差不多了,這種現(xiàn)象在初三開始出現(xiàn)。學生是受教育者,我們應當從審美的角度教育學生,從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性,遵守社會公德的意義去感化和引導,逐步培養(yǎng)他們幼小的心靈與塑造他們美好的人格,而不是簡單的靠扣、罰來管理。我們如果把他們的分扣完了,就等于是把他們逼上了絕路,斷送了他們美好的前程,這是不適當?shù)慕逃龓淼谋?。這些學生或被學校開除或被處分,畢業(yè)后都對學校有一定的憎恨,他們恨他們那時的隨意行為因為得不到很好的引導和教育而被迫轉為有意識破壞公共財產(chǎn)而被處分和開除出去。教育者應當反思:我們?yōu)槭裁床荒馨凑罩袑W生不同年齡(年級)特點實施有針對性的教育呢?有些學生在家由于父母管得很緊,什么都不要他做,什么都得提醒,上了中學之后還是那樣,那他們就會成為永遠也長不大的“嬰兒”。然而,當他們看到同齡能做的事時,他們也想做,但缺乏足夠的信心和膽量。因為在此之前,家長和老師并不讓他們自己親手做過什么,他們沒有成功的經(jīng)驗,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高中生唯唯諾諾,羞羞答答的,像個沒出過門、沒見過人的大家閨秀,這樣的中學畢業(yè)生上大學后怎么辦,又如何穩(wěn)步地走向激烈競爭的社會呢?

  在中學,尤其是高中的教育是最關鍵的問題。首先是老師的觀念要跟上中學心理和生理發(fā)展的步伐。當教育者的觀念滯后了,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就會格格不入,這就是我們常講的“代溝現(xiàn)象”。既然有了溝,就無法進行溝通,不溝通又怎能很好地實施有效的教育呢?社會呼吁從事高中教育教學工作的老師要及時更新觀念,縮小教育者與少男少女之間的代溝,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科學性與有效性的教育,他們需要的是老師的關愛、教育與引導,而不要老師越俎代皰。他們需要的是更多能夠弘揚個性的空間;他們需要的是讓這些比他們懂得多,能指導和教育他健康成長的“師哥”和“師姐”們的指導、教育、幫助、理解和關愛;他們需要的是能伴隨他們一樣成長或者知道他們生理和心理發(fā)展需要的“朋友”老師。因此,對高中生的教育要少一點“慈母”的溺愛,多一些“嚴父”的關懷!

  參考書目:

  1、潘菽主編《教育心理學》

  2、魏書生主編《教育改革與素質教育》

  3、魏書生主編《魏書生文選》

與溺愛式教育有關的論文相關文章:

1.關于溺愛議論文作文

2.以溺愛為話題的議論文范文精選

3.關于教育改革的論文范文

4.關于教育方式的議論文

與溺愛式教育有關的論文(2)

與溺愛式教育有關的論文篇二 《高中教育應少一點慈母的溺愛,多一些嚴父的關懷》 摘要:要想把高中生教育搞好,教育者首先要不斷地更新觀念;要跟得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精選文章

  • 與家庭教育有關的論文范文
    與家庭教育有關的論文范文

    家庭教育十分重要,它在一切教育中居首位,意義深遠。教育從家庭開始,這里是孩童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教師。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與家庭

  • 與計算機基礎教育有關的論文
    與計算機基礎教育有關的論文

    非計算機專業(yè)本科生計算機基礎教育相對落后,不是適應當今社會的高速發(fā)展,目前我們過執(zhí)行的本科生計算機基礎教育追求大而全,相應設立課程學時也

  • 與創(chuàng)新教育有關的探討論文
    與創(chuàng)新教育有關的探討論文

    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而傳統(tǒng)教育觀念根深蒂固,嚴重制約著我國民族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為此,我國大力實施教育改革,開展創(chuàng)新教育,而創(chuàng)新教育呼喚教育

  • 與家庭教育有關的研究論文
    與家庭教育有關的研究論文

    孩子在成長的各個階段,家庭教育是一個最直接的教育環(huán)境,家庭教育更是教育之源。在每個孩子的教育中,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

2747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