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知識大全 > 方法百科 > 技巧大全 > 寫作技巧:作價為什么都有做筆記的習慣?

寫作技巧:作價為什么都有做筆記的習慣?

時間: 玉欣1229 分享

寫作技巧:作價為什么都有做筆記的習慣?

  寫作與其他更富身體表現(xiàn)力的藝術(shù)形式相比,有個不折不扣的優(yōu)勢:它只需要再簡單不過的工具和材料,以及再小不過的工作場地。一張紙、一支筆,再有個可以靠背的地方就夠了。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寫作技巧,一起來看看吧!

  作家為什么要寫筆記?

  不管什么藝術(shù)形式都要求藝術(shù)家有豐富的想象力并把它用在原始材料上:它們可能是舞者的身體、陶藝家的黏土、畫家的丙烯顏料,也可能是概念派藝術(shù)家的鯊魚尸體和甲醛。對作家來說,原始材料就是語言,也就是詞語。作家的首要問題是要找到足夠的詞語——換句話說,就是要在眾多詞語中進行選擇。選擇過多或沒有選擇,都會令人無從下筆。找到準確的詞語是件令人頭疼的事。

  在這方面,字典是作家極簡工具箱的有益補充,但同義詞典(thesaurus)卻未必是。

  如同《圣經(jīng)》之于信徒的意義,字典是作家的定心丸,它是可靠的向?qū)?,能確認每個詞的出處、歷史及其主要特性,如慣用的拼寫、用法和各種不同的含義等。字典給出了詞語定義及限定范圍,保證了用詞的精確性。作者不僅要研究詞語出自何方、表達何意、用于何處,還要力求使用得精準和明晰。

  作為作者,你能深切體會到詞語可以多么令人束手無策。對語言涉獵越深、疑慮就越多:語言的真正本質(zhì)是變幻莫測、難以捉摸的:意義往往取決于語境;歧義會不期而至;詞語無法表達你心中所想;有時它們和你唱反調(diào);有時你偏偏就想不起它們。

  例如,我們都遇到過話到嘴邊但就是說不出來的情況。如果我們在寫作(和說話不同),就可以翻查同義詞典。從這方面來說,同義詞典就是語言的縮影——包含大量的詞匯,每一個詞都用其他詞匯來定義,每一個詞都沒有確切的定義,難以找到貼切的字眼。我上學時就開始用同義詞典,雖然用得越來越少了,但卻一直下不了扔掉它的決心。因此我不知道是否要推薦你用它。

  但我建議你準備一本或幾本筆記本。

  字典和同義詞典都算不上寫小說的原材料(雖然它們都可以提供自動寫作練習的提示)。素材常常來自你的切身體會和對周圍世界的感知(至少一開始是這樣),把它們記錄下來,這是你組織原始寫作材料的一種方式。

  在筆記本里你可以記下所見所聞——不管是偷聽到的還是注意到的,以積累眾多的詞句、描述性段落、人物特寫、對話片段,還可以記下其他作家的經(jīng)典語錄。它們好像被存進了一個語言銀行,之后需要用到時就可以取出來,加以修改,整合到正在進行創(chuàng)作的作品中?;蛘?,它們能夠成為你下一個作品的基礎(chǔ)。

  這種觀察和記筆記的訓練是將經(jīng)驗轉(zhuǎn)化為文字的重要方法(用特定的順序組合特定的文字),從而將文字銘刻于心。當你感到文思枯竭、詞不達意時,這個儲存詞匯和段落的語言銀行就能派上用場。但這樣做的潛在危險是你可能會太依賴你的筆記本而不敢大膽創(chuàng)新,放不開思路去編故事。做筆記能使你受益良多,也可能會讓你跳不出條條框框。英國小說家毛姆(W.Somerset Maugham)在《作家筆記》(A Writer’s Notebook)中對此有非常恰當?shù)拿枋觯?/p>

  我不記得誰說過,每個作者都應(yīng)有一本筆記,但盡量不要參考它。我認為如果你真正琢磨透了,這話是有道理的。把打動你的事記錄下來,并將這個過程與你心中連綿不斷的印象流區(qū)分開,這樣它們可能會深深地進入你的記憶里。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好的想法和真切的感受,覺得早晚會用得上它們,但卻因懶得把它們記下來而忘得一干二凈。當你想記錄某事時,你就會格外專注地去觀察它。在這個過程中,你會逐漸找到最合適的詞語,讓它們在實際應(yīng)用中有自己專屬的位置。做筆記的問題在于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逐漸對它們產(chǎn)生依賴,因而失去了自然而流暢的寫作節(jié)奏。自然而流暢地寫作需要充分發(fā)揮潛意識的作用,人們夸張地稱之為“靈感”。

  我做了多年筆記,至少在一本小說——《共同點》(Common Ground)——中,大量利用了它們;其他作品中利用較少。我不太同意盡量不要參照筆記的觀點。相反,我常常查閱自己的筆記,雖然我清醒地知道那些預先準備好的詞句可能會破壞已完成部分的“自然而流暢的寫作節(jié)奏”。因此,當我發(fā)現(xiàn)像理查德·福特(Richard Ford)這樣重要的當代作家也支持記筆記時,我得到了莫大的鼓舞。他非常重視細節(jié),擅長對“無人喝彩的平凡生活”進行細致刻畫。在一次采訪中,他承認自己用的正是我倡導的創(chuàng)作方式:

  我愛觀察,愛做筆記,并且做很多筆記。要是我見到什么,我就試著記錄下來,因為我知道如果不這樣做,我就會忘記它。因此,當我開始寫故事時,雖然故事還未成型,卻已經(jīng)有了一連串的原材料——文字記錄下的細節(jié)、聽到的有趣的句子、人物的描寫和我自己的記憶。這些都是可以寫成故事的原材料。

  在加拿大作家諾曼·萊文(Norman Levine)的短篇小說《技藝》(Tricks)中,有一個關(guān)于這種創(chuàng)作方式的更極端的例子。小說描述了一個駐校寫作課程,這個課程和阿爾文課程極為相似,其中一位課程導師說:

  “從生活中獲取素材,”阿道夫說道,“糟糕的體驗也比沒有體驗好,盡量不要生編硬造。要自己遣詞造句,以自己的方式創(chuàng)作。故事隨處都能發(fā)現(xiàn)?!?/p>

  阿道夫是一個過氣詩人?!八拿趾拖L乩找粯?,只是后面多了個e”,不過他不像那個名字令人聯(lián)想到的那樣專橫跋扈。事實上,他的教條主義之下掩藏著深刻的兩難選擇——身為教師的權(quán)威和文學聲望之本質(zhì)(還有對生活的無盡憂傷)。然而,就算他真是小希特勒,我依然支持他的兩個觀點:一個是盡量不要生編硬造的建議(哪怕只是在剛開始寫作時在一定程度上這么做),這個觀點多少會有爭議;另一個是更直接的見解——故事隨處都能發(fā)現(xiàn)。

  但是,第二點需要一個小小的限制條件:只有養(yǎng)成留心觀察的習慣,才能隨處發(fā)現(xiàn)故事。

  一旦養(yǎng)成做筆記的習慣,你就能關(guān)注到那些值得注意的事,你會對事物產(chǎn)生不同尋常的敏感性,能看到平時忽略的形形色色的事與人。這種觀察慢慢會成為近乎條件反射的習慣。

  1884年,亨利·詹姆斯發(fā)表了《小說的藝術(shù)》(The Art of Fiction)這篇論文,其中他對假想的初涉寫作的人說:“從經(jīng)驗開始寫作,而且只寫經(jīng)驗”,“努力成為能洞察秋毫的人”。

  現(xiàn)在,這句話已經(jīng)成了創(chuàng)意寫作教學的口號(就像名字后多了個e的阿道夫所說),不管是過去還是現(xiàn)在,它的確是最佳建議。成為洞察秋毫之人的第一步,就是要養(yǎng)成習慣,收藏日常經(jīng)驗中的細節(jié),也就是將它們記錄并保存在筆記本中。

84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