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的名勝古跡
益陽,別名“銀城”、“麗都”,“羽毛球之鄉(xiāng)”,為湖南省地級市,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的洞庭湖南岸。下面學習啦小編整理了益陽的名勝古跡,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益陽名勝古跡盤點
益陽的名勝古跡1:會龍山
會龍山坐落在湖南省益陽市市區(qū)西部會龍路,資水南岸。東依螺絲頂,西靠鳳形山,四周峰巒簇擁,似群龍聚會江邊,故名會龍山,現(xiàn)辟為會龍公園。它蜿蜒臨水,遠望如龍驤首,因而得名。
步入會龍山公園門,沿盤山公路而上,可到山頂?shù)臈妓隆妓略麑毴?,是建于東晉孝武帝時(公元373年)的一座晉代古剎,香火旺盛,名揚遠近。明代建文帝朱允炆,因?qū)m廷動亂,被叔叔朱棣趕下臺,削發(fā)為僧,逃出南京,避難于吳、湘、滇、黔之間,曾隱居在寶泉寺內(nèi),度過了一段艱難的歲月。“黃龍”棲住青龍山,故后人把寶泉寺更名為棲霞寺,“會龍棲霞”,從此就列為了益陽古十景之一。
如今的棲霞寺,香火仍然旺盛,善男信女不少,門上有一副醒目的對聯(lián),訴說了古剎的滄桑:晉朝古剎,滄海桑田存勝境;明代浮云,青山綠水隱名僧。
會龍山公園集名古跡和現(xiàn)代園林建筑于一體在棲霞寺的左邊,新建了一座飛檐翹角,富麗堂皇的棲霞閣。閣高三層,第一層為佛堂,內(nèi)供如來佛、關(guān)帝爺。第二層為玉佛殿,殿內(nèi)供奉著泰國華僑捐贈的一尊大玉佛。第三層為觀景臺,站在閣項眺望四周,益陽十景盡收眼底,千里資江穿城而過,資江三橋飛架南北,兩岸的高樓大廈如雨后春筍,寬闊的街道上車水馬龍,銀城的景色如此多嬌,真讓人極目楚天舒。
棲霞寺下,有一處古樹映蔭的古墓群,其中有一冢為遇緣和尚之墓。據(jù)考證,遇緣和尚系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之子陳三元。英王戰(zhàn)死之后,母子逃難來到益陽,棲霞寺出家為僧尼,圓寂于會龍山公園上。
從棲霞閣下來往南行,在蒼松翠柏之中,有一座為紀念益陽籍著名作家周立波,而建造的立波亭。他寫東北土改的長篇小說《暴風驟雨》,獲得了斯大林文學獎。他描寫益陽農(nóng)業(yè)合作化的優(yōu)秀長篇小說《山鄉(xiāng)巨變》,熏陶教育了一代人。他深入生活,塑造人物,獨具風格,堪稱楷模。亭前雕塑有一尊形神兼?zhèn)涞闹芰⒉ㄋ芟?,作者為我國著名雕塑家朱惟精。含笑沉思的周立波坐在他心愛的扁擔上,眼望巨變的益陽,仿佛又在?gòu)思《山鄉(xiāng)巨變》的續(xù)篇哩。
在立波亭的右方,聳立著一座曾士峨烈士紀念碑。他是一位跟隨毛主席上井岡山的紅軍英雄師長,在第三次反圍剿中,他身先士卒,帶頭沖鋒,以少敵眾,掩護主力突圍,在戰(zhàn)斗中英勇犧牲,當時年僅27歲,紅軍總部號召全軍學習曾士峨。1987年他的遺骨從江西遷回益陽,葬于會龍山,讓烈士的忠魂長眠在會龍山上,教育子孫后代。
會龍山除會龍棲霞外,還有會龍花卉、會龍翠竹、會龍山莊,加上烈士陵園,使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得以和諧統(tǒng)一,是久負盛名的游覽和休閑勝地。置此山中,給人以回歸大自然的強烈震撼。
益陽的名勝古跡2:白鹿寺
白鹿寺建在益陽市城區(qū)資江南岸的白鹿山上,毗鄰會龍山,距離資江一橋僅200余米。它始建于唐代憲宗元和年間,距今約1200年。古寺鼎盛時期有四進,第一進為彌勒佛殿,左右為四大天王;第二進為觀音殿,左右為佛學堂;第三進為大雄寶殿,左右為十八羅漢,左廂房為禪堂,右?guī)繛辇S房,第四進為藥師殿、藏經(jīng)樓。住寺和尚有300多人,是益陽最大的一座寺廟。
白鹿寺的名字,緣于一個神話故事。唐代名相,貶任荊南節(jié)度使時,曾幾度來益陽,小住在古木蔥郁的江邊山上。裴休博學多能,喜歡佛學,夜深人靜,他便在山上秉燭夜讀,朗朗的誦經(jīng)聲,引得一只仙白鹿駐足聆聽,每晚只要經(jīng)聲響起,仙白鹿就飛來聽經(jīng)。一天晚上,白鹿聽經(jīng)的秘密被人發(fā)現(xiàn),仙機泄露,再也不見有白鹿復(fù)
來。為紀念仙白鹿聽經(jīng),山民便把白鹿駐足聽經(jīng)的風水寶地,命名為白鹿山,在山下建了一座廟,取名為白鹿寺。
益陽的名勝古跡3:周立波故居
著名作家周立波故居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位于益陽市赫山區(qū)謝林港鎮(zhèn)鄧石橋村。故居占地面積1510平方米,院落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土木結(jié)構(gòu),懸山小青瓦屋頂,土筑圍墻,屬于典型的洞庭湖區(qū)特色民居宅院。1997年益陽市人民政府將其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被列入湖南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xiàn)在正在申報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離益陽市區(qū)5公里,與益桃公路相隔不到2公里,交通非常方便。
益陽的名勝古跡4:碧云峰
碧云峰,位于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qū)滄水鋪鎮(zhèn),距益陽市區(qū)25公里,沿319國道東行,在鎮(zhèn)東路口拐彎有水泥路可直達山腰。碧云峰,古稱熊湘山,又稱清修山、青秀山,是衡岳72峰之一,峰高海拔502米,周圍100余公里,真乃“一峰截天碧,云氣浸衣裳”。觀其全山外貌,形似九江匡廬,故自古有“小廬山”之稱。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