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康中興有什么原因
夏朝從太康到少康,中間經(jīng)過大約一百年的混戰(zhàn),才恢復過來。歷史上稱作“少康中興”。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少康中興的原因,希望你喜歡。
少康中興的原因
少康是后相的遺腹子,啟的曾孫,禹的玄孫。在后羿“因夏民代夏政”,太康、仲康相繼死去,后羿又把仲康的兒子后相也軀逐出去。這樣,后相只得投奔同姓諸侯斟灌,在這種情況下,原夏王朝的一些擁護者也紛紛投靠斟灌氏。隨后,寒浞陰謀殺死后羿,霸占了他的妻子、財產(chǎn),掌管了夏的朝政。他又擔心后相的勢力壯大復興,于是寒浞又派兒子過澆殺了斟灌,后相逃往斟尋。過澆又追殺至斟尋殺死后相。
后相妻已懷有身孕,在戰(zhàn)亂中從墻洞中爬出,逃回自己的娘家有仍氏。不久后相妻后緡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少康。少康從小聰明過人,并在他母親的教育下,立志要報仇雪恨,奪回自己的國家,復興夏王朝。
這時寒浞已死,政權(quán)已由過澆掌握。當過澆聽到后相有一遺腹子在有仍那里的消息后,即派人前去捕殺。少康逃往虞國。虞君把少康隱藏起來,并把綸地送給他。從而少康在綸地逐漸積蓄力量,終于“有田一成,有眾一旅”。同時,有原夏王朝聯(lián)盟人員前來匯合,和招收斟灌、斟尋二國的殘余人員,形成少康復國的力量。少康歷數(shù)后羿、寒浞、過澆的罪行后,殺奔夏邑推翻了過澆的統(tǒng)治,奪回了王位,恢復了夏王朝,經(jīng)過三年的恢復生產(chǎn)和穩(wěn)定局勢后,即進行治水興修水利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加強國力等一系列措施,促使國家的鞏固與繁榮,因而國家威望很快得到了提高。即“復禹之績。祀夏配天,不失舊物”。史稱為“少康復國”或“少康中興”。
少康能夠中興,從根本上說,既取決于少康的能力與手段,也有后羿、寒浞、過澆的腐敗、貪婪、奸詐、兇殘等違背客觀要求不得民心的行為,只有從這二方面去觀察,才能認識少康中興的實質(zhì)。
從少康方面考察能夠?qū)崿F(xiàn)中興的原因有:
(一)從小接受他母親的報仇雪恨,光復夏王朝的教育,和他過人的天賦,過澆對他的捕殺,更從反面激發(fā)他推翻過澆政權(quán),奪回王位的堅定性。有虞氏就是看到了他的復國意志,所以把女兒嫁給他,并把綸地給他作為積蓄力量的基礎(chǔ)。
(二)他的成長過程是接受磨練的過程。他管理過生產(chǎn)、生活的實踐活動。他在有仍氏那里當過管理畜牧業(yè)的官,在有虞氏那里當過管理有虞氏飲食的官。因而使他具有一定的生產(chǎn)、生活知識和勞動者的感情。
(三)少康在綸地的經(jīng)營中發(fā)奮圖強、艱苦奮斗發(fā)展生產(chǎn),體察民情,積聚力量,即在綸地“有田一成,有眾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謀,以收夏眾,撫其官職”。因此,這不僅積累了推翻過澆政權(quán),奪回王位,復興夏王朝的人力、物力,也為復國后的國家建設(shè)提供了經(jīng)驗。
因為,從氏族發(fā)展成國家,是直接參予生產(chǎn)、生活的單層次的勞動分工與組合,發(fā)展成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相分離的,既有剩余產(chǎn)品生產(chǎn)和剩余產(chǎn)品需求的矛盾,又有生產(chǎn)與消費的矛盾,這兩種矛盾又不是相互分離,而是生產(chǎn)的一體化,消費的二重性,也就是生產(chǎn)是屬于體力勞動者承擔的經(jīng)濟層次,消費則既有體力勞動者的經(jīng)濟層次的需求,也有腦力勞動者的政治、思想文化層次的需求。所以,腦力勞動從現(xiàn)象看,是與物質(zhì)生產(chǎn)相脫離的權(quán)力層次,但從本質(zhì)上看,又是剩余產(chǎn)品生產(chǎn)的需要。因為,要提高剩余產(chǎn)品的產(chǎn)量,首先,必須開發(fā)自然物質(zhì)深層次的要素功能。如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水、肥、土和自然環(huán)境、農(nóng)業(yè)工具的改進、創(chuàng)新等條件的創(chuàng)造;其次是建立一個安全、安定的生產(chǎn)、生活環(huán)境;再次是合理分配剩余產(chǎn)品。這些都是國家應盡的責任。
從原始社會到國家的建立,是經(jīng)濟社會歷史發(fā)展的轉(zhuǎn)折時期。 禹是從“禪讓”取得王位的。夏啟的取得王位雖然經(jīng)過波折,但總是屬于繼承的,并非是他為社會做出貢獻而取得的,因此,他并沒有管理國家的經(jīng)驗,而是屬于繼承他父親的權(quán)利。所以在夏啟主政時期就已經(jīng)走上腐敗,到太康時期則更為嚴重,而后羿、寒浞也同樣沒有把發(fā)展生產(chǎn)提高國家力量放在第一位。少康則既有經(jīng)受失國和過澆追捕的恥辱與患難,也有經(jīng)營綸地奮發(fā)圖強,和推翻過澆的統(tǒng)治,光復夏王朝的艱難歷程。所以,在他奪回王位后,采取了一系列提高國力的措施,“三年,復田稷”。
可見,國家的建立,本質(zhì)上是人類社會從生產(chǎn)與消費的矛盾,發(fā)展成既有生產(chǎn)與消費的矛盾,又有剩余產(chǎn)品生產(chǎn)與剩余產(chǎn)品消費需求的,生產(chǎn)的一體化,消費的二重性的對立統(tǒng)一體,它的表現(xiàn)形態(tài),就是階級矛盾。國家的任務就在于發(fā)展剩余產(chǎn)品生產(chǎn),緩解階級矛盾,保持社會穩(wěn)定與安全。少康的發(fā)展生產(chǎn)、提高國力措施,適應了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要求,開創(chuàng)了夏王朝走向繁榮的歷程。這就是“少康中興”的根本原因。
《史記·夏本紀》沒有記載這段歷史,僅列出如下世系:“夏后帝啟崩,子帝太康立。帝太康失國,昆弟五人須于洛納,作《五子之歌》。太康崩,弟中康立,是為帝中康。帝中康時,羲、和緬淫,廢時亂日,胤往征之,作《胤征》。帝中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少康立。帝少康崩,子帝予立”。羿、浞代夏政和“少康中興”歷史的失載,,后人認為是司馬遷的疏略,這是對的。因為,這段歷史反映的正是對國家本質(zhì)特征的認識問題,是我國產(chǎn)生國家后的經(jīng)驗教訓。
少康中興的真相
積弊:玩物喪國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興”盛世,距今約4000年,遙遠得很。然而,從人性的角度看,一點兒也不陌生。我總覺得,千百年過去,歷經(jīng)滄海桑田之變,物是人非,但人性依然基本不變。否則,《詩經(jīng)》中那些愛情、官場及人生感悟等篇章不會讓我們現(xiàn)代讀者感到親切,感到也是我們的心聲。
本來“天下為公”,部族首領(lǐng)“民主選舉”,以“禪讓”的方式交傳。眾所周知的“禹”,本名姒文命,傳說他在前2205年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關(guān)于夏政權(quán)及接著的商是否真是一個統(tǒng)一的王朝,學術(shù)界尚存在爭論。2013年,如雷貫耳的易中天宣布潛心著36卷本《易中天中華史》。在已出版的《國家》一卷中,他寫道:
把夏看作是一個發(fā)育成熟的“王朝”,也是自做多情。不但夏不是,商和周也不是。準確地說,夏是“部落國家”,商是“部落國家聯(lián)盟”,周是“半獨立國家聯(lián)盟”。
……
即便是西周,也只有城市國家,沒有領(lǐng)土國家,更談不上“中央集權(quán),天下一統(tǒng)”。因此,夏商周都不是朝代,而是“時代”。
史學中的學術(shù)爭論非常多,我這里一般不介入,只能就基本可信的談些讀史感覺。
姒文命壽命長,官命薄,在位僅八年,100歲去世。當時東夷部落首領(lǐng)皋陶,任朝中“理官”,掌管刑法,用獨角獸獬豸治獄,堅持公正;同時注重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天下大治。因此,皋陶后來被作為獄官或獄神的代稱,視為中國司法界的鼻祖。姒文命原先準備將王位“禪讓”給皋陶,不想他英年早逝。當時還有一位優(yōu)秀干部,名叫益,幫助禹治水有功,于是姒文命將繼任的位置讓給他。
然而,不知出于什么動機,姒文命又暗中培養(yǎng)自己的兒子姒啟,搞“隔代遺傳”。姒文命死后,“法定”接班人益繼位,但啟殺了益奪位。還有一種說法是:益繼位后,覺得天下人大都歸順啟而不服從他,只好將位讓給啟。
當時,有扈部落(今河南洛陽南)不服啟,宣布獨立。洛陽常被稱為“天之中”,1963年在陜西發(fā)現(xiàn)西周銅器何尊銘文中“茲宅中國”,很可能指的就是這。有扈部落所處地理位置正統(tǒng)得很,可這獨立就出格了。啟率軍平叛,鞏固地位。
啟繼承父親的帝位卻拋棄父親節(jié)儉的作風,政權(quán)稍安便沉溺于享樂,作“九韶”、“九歌”樂舞,“湛濁于酒,渝食于野”,游玩無度。他在位十年,死時不再“禪讓”有功賢臣,而直接傳給自己的長子太康。從此,中國帝王交班方式變?yōu)?ldquo;世襲制”,“公天下”變成“家天下”。為此,啟倒是受到中國儒家的推崇,武則天改國號時,追尊啟為“齊圣皇帝”。唐元稹《鶯鶯傳》:“始亂之,終棄之。”不僅男女關(guān)系如此,歷史也往往如此。啟啟開了這么個頭,難怪“家天下”幾千年不得安寧!
太康也太不爭氣,不是自己爭取來的江山一點兒也不珍惜。他為父王發(fā)揚光大的是游獵,“不恤民事”,民怨鼎沸。有一次一走就三個多月,忘乎所以到黃河以南。有窮氏部落(今山東德州)趁機反叛,奪取夏的都城。這地點說法較多,姑且認為是陽城(今河南登封)吧!當太康高高興興帶著獵物回到洛水邊的時候,有窮氏重兵把守,不讓他回都城。太康無奈,只好在陽夏(今河南太康)筑城駐下。這時,距太康繼位僅僅兩年。太康的五個弟弟陪著母親到洛水南岸等待他回來,苦苦盼了20余年,直到太康死也沒能再見面。
兄弟追思他們祖父禹的功績和品德,再看看如今,無限悲哀,于是作《五子之歌》。這詩原文過于“古”,唐朝同谷子改編如下:
邦惟固本自安寧,臨下常須馭朽驚。
何事十旬游不返,禍胎從此召殷兵。
酒色聲禽號四荒,那堪峻宇又雕墻。
靜思今古為君者,未或因茲不滅亡。
唯彼陶唐有冀方,少年都不解思量。
如今算得當時事,首為盤游亂紀綱。
明明我祖萬邦君,典則貽將示子孫。
惆悵太康荒墜后,覆宗絕祀滅其門。
仇讎萬姓遂無依,顏厚何曾解忸怩。
五子既歌邦已失,一場前事悔難追。
這一改,好讀多了!這是中國最早的詩歌,也是中國最早對亡國的哀嘆,更重要是體現(xiàn)了中國最早、最原始的政治思想:“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上挡恢?,他的后代們也并非記取。
在《歷史上的60年》開篇《縱觀中國封建3000年》,我寫道:
縱觀中國封建3000年,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我的最深印象,概而言之一句話:黎民百姓不敢奢望有個好官府,只夢想僥幸逢個好官吏!僥幸逢個好帝王,僥幸逢個好官吏,甚至得僥幸逢上官吏心情好,不要因為夫妻床上不和諧或蚊蟲叮咬而動怒……
在寫接下來幾本讀史隨筆的時候,我一再強調(diào)這點印象,即千百年中國人幸福與否取決于偶然逢上什么樣的皇帝及官吏。
“后羿”這個名字我們不陌生。不過,至少有兩個后羿,我們熟知的是前一個,即神話傳說中美女嫦娥的丈夫,射日英雄。據(jù)說遠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燒得草木、莊稼枯焦,堯帝便請后羿幫忙,射下九個太陽,只留一個。從此氣候宜人,萬物得以生長。不想,天帝聽信讒言,把后羿、嫦娥夫妻放逐人間。后來嫦娥偷吃仙藥,臺灣作家柏楊風趣地描述:
她一則害怕丈夫發(fā)覺后向她追究,二則對這個人人都必然死亡的世界,也無所留戀,于是她飛到月球上去居住。據(jù)說她現(xiàn)在仍然住在那里,陪伴她的只有她帶上去的一只她最喜歡的小白兔……每當太空人登陸月球時,嫦娥就把她跟她的小白兔所住的廣寒宮,用法術(shù)暫時隱蔽起來。
再一個后羿則是夏朝時候東夷族有窮氏的首領(lǐng),也是個射術(shù)高超的英雄。前一個后羿連老婆都管不住,這個后羿能干多了!姒太康有國難回,就是這個后羿率領(lǐng)他族人干的。想必“家天下”的觀念當時已經(jīng)普及,所以后羿搶奪了太康的權(quán),卻不敢自己稱王。20多年后,太康死,后羿仍然不敢坐姒姓的帝位,便扶持太康的弟弟姒仲康做傀儡。這種事,以后歷史上??吹健fχ倏翟谖?3年死,后羿又讓他的兒子姒相繼位。然而,這后羿與太康一路貨色,造反只不過是為了特權(quán)享樂,“不修民事而淫于原獸”。為了更多時間和精力去打獵,他將國家政事全部委托給大臣寒浞。
寒浞是寒國(今山東濰坊一帶)人,從小驕生慣養(yǎng),胡作非為。13歲那年,父母忍無可忍批評幾句,他把父母捆了,照樣出去為非做歹。鄰居告到族長那里,族長將他驅(qū)逐。他聽說后羿攻占夏都,便前往投奔。途中向一戶人家借宿,并向這家主人學得一身高超武藝。他怕師傅再收別人為徒,就把師傅全家毒死,然后繼續(xù)奔夏都。他伶牙俐齒,被后羿認為義子。他從各地挑選許多能歌善舞的美女入宮,獻數(shù)百壇美酒,又挑數(shù)十匹良馬,還培訓上百名郊獵高手,讓后羿十分開心。
寒浞認為后羿是個了不起的英雄,但并不忠心于他。后羿58歲的時候,還強納一位18歲的美少女純狐為妾。這純狐也不是省油的燈,暗暗準備報復,與寒浞臭味相投,狼狽為奸。他們里應外合,將后羿的親信大臣一個個迫害,幾乎只剩他們的死黨。有次,后羿將他們捉奸在床,非常憤怒,要殺寒浞,但他已不是寒浞的對手,反而被殺。寒浞可不信“家天下”那一套,自立為王,純狐為正妃,并改國號為寒。
寒浞即位后大肆屠殺有窮氏族人。他將后羿的尸體剁成肉泥,拌毒藥制成肉餅給后羿的族人吃,不吃便用亂刀砍。有窮族人逃到邊遠地區(qū)隱姓埋名,中原再也找不到了。
第二年,夏王相聯(lián)合諸侯兵分三路攻打寒國。寒浞早有準備,兩軍對峙月余,無功而返。寒浞也沒力量去攻夏。僵持中,寒浞一方面征招青壯年加強軍事力量,另一方面對統(tǒng)治區(qū)實行削富濟貧、減輕賦稅等一系列政策,人民生活逐漸改善,國勢也逐漸壯大。
經(jīng)過充分準備,寒浞向夏發(fā)動突然襲擊,大獲全勝。第二年,寒浞采用分而治之、各個擊破的戰(zhàn)術(shù),對夏發(fā)起決戰(zhàn)。這次大戰(zhàn)雖然獲勝,但損失很大,寒浞不敢戀戰(zhàn),暫時罷兵。夏本來有能力反擊,但不敢反攻,讓寒國得以喘息。經(jīng)過六年休整,寒浞再次對夏發(fā)起決戰(zhàn),攻占夏都,姒相被殺。至此,夏正式亡國,所統(tǒng)治區(qū)域全部落到寒浞手里。
新政:首創(chuàng)“美人計”
●復國
寒浞攻占夏都時,流血有聲,他以為把夏王的子孫斬盡殺絕了。萬萬沒想到,夏王相一個懷孕的妃子從城墻的狗洞里爬出,逃回娘家有仍(今山東濟寧),生下遺腹子男孩,取名少康。
少康有志氣,長大后當主管畜牧的小官。不料走漏消息,寒浞立刻派長子寒澆率軍追捕。少康逃往有虞(今河南虞城),因禍得福,被國君虞思招為女婿。虞思對這女婿越看越歡喜,還把城邑賜給他,賞良田十頃,士兵500名。少康廣交天下勇士,決心復國。
逃亡到有鬲(今山東平原)的夏國老臣伯靡,暗中聯(lián)絡殘存的族人,投奔少康,組成一支復國大軍,向寒國宣戰(zhàn)。首先攻寒澆的封國,殺了寒澆。接著戰(zhàn)勝寒浞的次子寒戲,收復中原地區(qū)大部,然后圍攻寒浞的都城。
少康的力量畢竟有限,難于匹敵。于是,他利用一個美麗的女仆,名叫“女艾”,讓她喬裝打扮,打入寒浞宮中,不斷送回情報?!冻o·天問》中描寫:
惟澆在戶何求于嫂,何少康逐犬而顛隕其首。
女歧縫裳而館同爰止,何顛易厥首而親以逢殆。
澆謀易旅何以厚之,覆舟斟尋何道取之。
這詩寫少康襲擊寒澆,就有女艾的功勞。寒澆躲很隱蔽,身披堅甲,以為萬無一失。少康根據(jù)情報找到他,在田間放犬追逐,殺了澆,割下他的頭。據(jù)說女艾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間諜,也是世界上最早有記載的女間諜。關(guān)于世界上最古老的職業(yè),眾說紛紜,有種說法一是妓女二是間諜。在女艾之前,至少有筑城的建筑師吧?可見這說法經(jīng)不起推敲,但她對少康擊敗寒浞,顯然發(fā)揮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這時,寒浞年近80歲,只能躲在深宮里。他的部下見大勢已去,突然反叛。寒浞想自殺來不及,被光著屁股拉出來,一片一片割肉,凌遲至死。寒浞另一個兒子豷,則被剁成肉醬。于是,少康重建夏朝“家天下”。
●政績
少康在位21年。那么,他的“中興”是番怎樣的景象?很遺憾,史籍沒什么記載,幾如一片空白。倒是傳說竊國大盜寒浞治下輕徭薄賦、國運興旺,挺奇怪!為什么只在乎少康復國,而不在乎他治國?是忽略,還是不堪目睹?
在這個“中興”之世,我們想看的沒看到,不想看到的倒是無意中看到:篡權(quán),怠政,好酒貪色,玩物喪志,偷情,美人計,恩將仇報,陰謀,屠殺,酷刑,吃人……這些后世常見的丑惡在那個時代居然早有了!由此可見,那個時代并不是儒家想象那般美好,“禮崩樂壞”并不是孔子時代才開始;或者說并不存在所謂“禮崩樂壞”這回事,因為遠古并不存在什么禮樂文明,越早期的人類越多地帶有獸性才是吧?
關(guān)于少康復國之后,唯有一點線索是酒,如東漢《說文解字》:“古者少康初箕作帚、秫酒。少康,杜康也。”秫酒即用粘高梁釀酒。我們現(xiàn)代還常能飲到的“杜康酒”,淵緣原來在此,少康是酒的祖師爺。
酒可以作為盛世的標志。如唐宋盛世,滿城酒香。然而,宮中酒氣太盛絕不是好事。有人給少康的大爺姒文命進獻一壇酒,讓他美美地大醉一場。醒來,他深有感觸地說:“酒真是太好了!正因為如此,后世一定會有人為它家破國亡!”于是他下令禁酒,但他子孫還是不幸被言中,一代又一代重蹈覆轍。啟就“湛濁于酒”。一個被視為酒祖師爺?shù)纳倏抵信d,于百姓于歷史有多大意義?
許海山主編的《古中國簡史》寫道:
由于少康“復禹之績,祀夏配天,不失舊物”,復辟了夏王朝,因而在夏代歷史上有重要地位,被稱為“少康中興”。所謂“中興”,就是奪取被“僭取”的權(quán)力,“不失舊物”,恢復了夏朝的姒姓祀統(tǒng)。
我覺得,“中興”的意義如果僅此的話,那很可能對當時人民沒什么實際意義,對我們今天也沒太大意義。
后續(xù):歸于沉寂
柏楊說“少康中興”后歷史沉寂了200余年。對此中興本身,他寫道:
姒少康的故事,在中國流傳不衰。尤其當一個政府受到嚴重打擊,失去大量疆土,岌岌可危時,一定會強調(diào)這個故事,用以鼓勵士氣和增加信心。
可見,這次中興的意義僅如此。
“家天下”從此形成一個傳統(tǒng):江山是誰家的就是誰家的,弄丟了,撿回來還得還給誰家!后來歷史,無數(shù)次強調(diào)了這一點。幾千年歷史上,生產(chǎn)資料及百姓本身常常被“公有”,國家權(quán)力卻始終被私有。
少康與李曄
少康是作為遺腹子死里逃生的,在外婆家長大,成人后也只是一個主管牛羊事務的小官。他能復國主要靠三種力量,一是岳父贈送的500兵;二是殘存的老臣及部族,其數(shù)量不可能太多;再就是美麗的女間諜女艾。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女艾發(fā)揮了以一勝千勝萬的作用。
古人打仗往往也講“禮”。你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宋襄公打鄭國時,楚國相救,反攻宋國。雙方在泓水(古河名,約在今河南柘城西北)相遇。楚軍開始渡泓河時,宋軍部將目夷建議:“楚兵多,我軍少。趁他們渡河時發(fā)起進攻,肯定能贏!” 宋襄公聽了直搖頭:“哎,不行!我們是‘仁義之師’,怎么能趁人家渡河的時候搞襲擊呢?”楚軍過河了,開始在岸邊布陣,目夷催促:“可以進攻了,再不進攻遲了!”宋襄公堅持說:“還是等他們列好陣吧!”等楚軍布好陣,蜂踴沖來,大敗宋軍。為此,宋襄公被人嘲笑。這表明當時才開始“禮崩樂壞”,在此之前宋襄公此舉是大獲贊美的。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之類都是后來的東西,少康時代應該沒有。少康時代打仗,應該雙方都像宋襄公一樣“仁義之師”,不應該有什么“襲擊”之類陰謀詭計。所以,當少康創(chuàng)造性使用“間諜”這樣一種戰(zhàn)術(shù),出乎敵人的預料,很容易打他個措手不及,反敗為勝。不過,宋襄公這故事跟前文所述有些矛盾:早在夏朝就充滿陰謀詭計了,到春秋還會有宋襄公這樣迂腐的戰(zhàn)爭嗎?或者說:宋襄公時代還如此文明,夏朝何至于那般丑惡?兩者必居其一?
在春秋之后的明爭暗斗中,使用什么卑劣手段也不奇怪,奇怪的倒是有些人仍然太笨,不知道以智取勝。例如唐末的李曄,跟李世民相比簡直天壤之別。李曄是太監(jiān)扶植起來的傀儡,又被一個個割據(jù)的軍閥擠兌,那皇帝當?shù)檬指C囊。李曄還有一定主動權(quán)的時候,自然于心不甘,與宰相崔胤密謀除宦官,卻一次次失手。李曄覺得不妙,要求崔胤將機密奏章裝入囊袋并密封好呈送,千萬不要在便殿面奏,以免泄密??墒腔鹿夙n全誨發(fā)現(xiàn)這秘密,挑一批美女進獻,通過這些美女暗中掌握皇上的陰謀。李曄沒覺察,與崔胤密商剪除宦官計劃泄露。韓全誨與軍閥勾結(jié),武力挾持李曄。李曄成為人質(zhì),徹底失去主動權(quán),最后被軍閥殺了。其間幾年,他就沒想出一條妙計,甚至沒想到那時候已常用的“美人計”,半推半就走向毀滅。
少康如果像李曄,不發(fā)明并使用“美人計”,他就難以掌握寒浞的情報,無法以少勝多,永遠處于被動,不僅無法復國,反而非??赡鼙蛔凡叮瑪夭莩?,大夏也就永無復興之日。
所謂“創(chuàng)新”,該指橫空平添一樣全新的、富有極積意義的東西,而不是簡單在數(shù)量上加減。有新聞說杭州三萬人同時在雨中跳舞創(chuàng)吉尼斯紀錄,曾有新聞說上海300多人在床上吃早餐創(chuàng)吉尼斯紀錄,還有上萬人同時洗腳、打麻將、吃火鍋等等。我想起一個笑話:砍一棵樹削尖一下,可以申請最大牙簽的吉尼斯紀錄。由此可見吉尼斯紀錄與諾貝爾獎的差別。十幾億人同看一場“春晚”,絕對可以在吉尼斯紀錄上巍然屹立永久。以此類推,中國可以輕易壟斷90%以上的吉尼斯紀錄,可那有多少實質(zhì)性意義?
少康的“美人計”成功在于首創(chuàng),敵人根本想不到防范,所以能有以少勝多之功效。此后,用的人多了,盡管在漂亮程度上不斷提高,可是人們知道如此防范,就不一定靈驗了。除非碰上李曄那樣的窩囊廢。
少康中興有什么原因相關(guān)文章:
3.商朝的思想文化
5.中國夏朝歷史故事
少康中興有什么原因
上一篇:太康失國有什么故事
下一篇:羿的代夏與少康中興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