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歷史網>歷史百科>歷史典故>

60個成語出處及解釋有哪些(2)

時間: 偉坤29 分享

  21【軒然大波】

  解釋:軒然:高高涌起的樣子。高高涌起的波濤。比喻大的糾紛或亂子。 指不好的影響。

  出處:唐·韓愈《岳陽樓別竇司直》詩:“軒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

  22【一箭雙雕】

  解釋:雕:一種兇猛的大鳥。指射箭技術高超,一箭射中兩只雕。比喻做一件事達到兩個目的。

  出處:《北史·長孫晟傳》:“嘗有二雕飛而爭肉,因以箭兩只與晟,請射取之。晟馳往,遇雕相攫,遂一發(fā)雙貫焉。” 《新唐書·高駢傳》:“事朱叔明為司馬,有二雕并飛,駢曰:‘我且貴,當中之。’一發(fā)貫二雕焉。”《續(xù)景德傳燈錄·慧海儀禪師》:“萬人膽破沙場上,一箭雙雕落碧空。”后因以比喻一舉兩得。

  23【一舉兩得】

  解釋:舉:做事。做一件事得到兩方面的好處。

  出處:《晉書·束皙傳》:“賜其十年之復,以慰重遷之情。一舉兩得,外實內寬。”

  24【事半功倍】

  解釋: 功:功效。形容做事的方法,費力小,收效大。

  出處: 先秦·孟軻《孟子·公孫丑上》:“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25【得不償失】

  注釋: 償:抵得上。所得的利益抵償不了所受的損失。

  出處: 宋·蘇軾《和子由除日見寄》詩:“感時嗟事變,所得不償失。”

  26【全神貫注】

  解釋:貫注:集中。全神貫注: 全部精力集中在一點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出處:錢鐘書《圍城》:“人事太忙,不許我們全神貫注,無間斷地專懷念一個人。”

  27【目不轉睛】

  解釋: 眼珠子一動不動地盯著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出處: 晉·楊泉《物理論》:“子義燃燭危坐通曉,目不轉睛,膝不移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一:“老婆婆看著小官人,目不轉睛,不覺兩淚交流。”

  28【專心致志】

  解釋: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神,聚精會神,把心思全放在上面。 致:盡,極;志:意志。

  出處:先秦·孟軻《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為數(shù),小數(shù)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29【心不在焉】

  解釋: 焉:代詞,相當這里。心思不在這里,指思想不集中。

  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大學》:“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30【心神不定】

  解釋:定:安定。心里煩躁,精神不安。

  出處:明·羅貫中《平妖傳》第二回:“心神不定,謂之狐疑。”

  31【表里不一】

  釋義: 表面與內在不一樣。

  出處: 《逸周書·謚法解》:“行見中外曰愨。”

  32【名不副實】

  釋義: 副:相稱,相符合。名聲或名義和實際不相符。指空有虛名。

  出處: 漢·禰衡《鸚鵡賦》:“懼名實之不副,恥才能之無奇。”三國·魏·劉邵《人物志·效難》:“中情之人,名不副實,用之有效。”

  33【不厭其煩】

  解釋: 厭:嫌;煩:麻煩。不嫌煩瑣與麻煩。

  出處: 宋·袁燮《挈齋集》:“贄之先君,不憚其煩,而帝每不能聽。

  34【措手不及】

  解釋 :事出突然,來不及應付。 措手:著手處理,應付;不及:來不及。 出處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第二卷:“打脊的髡徒,怎恁幺措手不及早攛過我? 《平鬼傳》第六回:“不如俺先殺向前去,給他一個措手不及,殺他一個片甲不歸,方知俺的厲害。”

  35【手足無措】

  釋義: 措:安放。手腳不知放到哪兒好。形容舉動慌張,或無法應付。

  出處: 《論語·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36【退避三舍】

  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成語“退避三舍”比喻不與人相爭或主動讓步。

  37【如火如荼】

  故事出自《國語·吳語》。成語“如火如荼”,形容某種人群或事物陣容之大,氣勢之盛。

  38【請君入甕】

  故事見于《資治通鑒·唐則天皇后天授二年》。成語“請君入甕”,比喻用某人整治他自己。

  39【洛陽紙貴】

  故事出自《晉書·文苑·左思傳》。成語“洛陽紙貴”,稱頌杰出的作品風行一進。

  40【望梅止渴】

  故事出自《世說新語·假譎》。成語“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41【高山流水】

  故事出自《列子·湯問》。成語“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yōu)美。

  42【雞嗚狗盜】

  故事出自《史記·孟嘗君列傳》。成語“雞嗚狗盜”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這種技能

  43【草木皆兵】

  故事出自《晉書·苻堅·載記》。成語“草木皆兵”,形容神經過敏、疑神疑鬼的驚恐心理。

  44【探驪得珠】

  故事見于《莊子列御寇》。成語“探驪得珠”,比喻寫文章能緊扣主題,抓住要點。

  45【勢如破竹】

  故事出自《晉書·杜預傳》。成語“勢如破竹”,形容戰(zhàn)斗節(jié)節(jié)勝利,毫無阻擋。

  46【按圖索驥】

  故事出自明朝楊慎的《藝林伐山》。成語“按圖索驥”,比喻機械地照老辦法辦事,不知變通;也比喻按照某種線索去尋找事物。

  47

  故事見于《莊子·秋水》。成語“望洋興嘆”,比喻要做某事而力量不夠,感到無可奈何。

  48【唇亡齒寒】

  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五年》。成語“唇亡齒寒”,比喻雙方關系密切,相互依存。

  49【枕戈待旦】

  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枕戈待旦”出自劉琨《與親故書》,形象地寫出了劉琨隨時準備殺敵報國的決心。后來用作成語,形容時刻警惕敵人,準備作戰(zhàn)。

  50【后來居上】

  故事出自《史記·汲鄭列傳》。成語“后來居上”,往往指后起的可以勝過先前的。和汲黯說這話的原意,大不相同。

  51【掩耳盜鈴】

  故事出自《呂氏春秋·自知》“掩耳盜鐘”被說成“掩耳盜鈴”,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飾行為。

  52【聞雞起舞】

  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成語“聞雞起舞”,形容發(fā)奮有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時振作。

  53【抱薪救火】

  故事出自《史記·魏世家》。成語“抱薪救火”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滅禍害,結果反而使禍害擴大。

  54【邯鄲學步】

  故事出自《莊子·秋水》。成語“邯鄲學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yōu)點和本領也丟掉。

  55【指鹿為馬】

  故事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成語“指鹿為馬”比喻故意顛倒是非,混淆黑白。

  56【百依百順】

  注釋:一切順從,對方怎么說就怎么做,

  出處:《紅樓夢》,造句:寡母獨守此女,嬌養(yǎng)溺愛,凡女兒一舉一動,她母親皆百依百順。

  57【背信棄義】

  注釋:不守信用和道義,

  出處:《北史。周本紀》,造句:背信棄義的人永遠不會有好的結果。

  58【五花八門】

  解釋:原指五行陣和八門陣。這是古代兩種戰(zhàn)術變化很多的陣勢。比喻變化多端或花樣繁多。

  出處:《虞初新志·孫嘉淦<南游記>》:“伏龍以西,群峰亂峙,四布羅列,如平沙萬幕,八門五花。”

  59【一成不變】

  解釋:成:形成。一經形成,不再改變。指守舊不變或固守陳法。形容一點沒有變化。

  出處:西漢·戴圣《禮記·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變,故君子盡心焉。”

  60【原封不動】

  解釋: 原來貼的封口沒有動過。比喻完全按照原樣,一點不加變動。

  出 處: 元·王仲文《救孝子》第四折:“是你的老婆,這等呵,我可也原封不動,送還你罷。”


猜你喜歡:

1.成語典故故事精選3個

2.帶有勵志的成語故事10則

3.十個經典的成語故事

4.成語故事100字

5.成語故事典故4個

60個成語出處及解釋有哪些(2)

21【軒然大波】 解釋:軒然:高高涌起的樣子。高高涌起的波濤。比喻大的糾紛或亂子。 指不好的影響。 出處:唐韓愈《岳陽樓別竇司直》詩:軒然大波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精選文章

  • 5個字歷史典故都有哪些呢
    5個字歷史典故都有哪些呢

    中國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中國成語了,簡短的幾個字表達的意思確實著實之多,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給大家介紹5個字歷史典故吧,僅供大家參考。 5個字歷史

  • 50字成語典故都有些什么呢
    50字成語典故都有些什么呢

    成語故事,現(xiàn)在已經深受更多的孩子們的喜愛了吧。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給大家介紹50字成語典故吧,僅供大家參考。 50字成語典故之直言不諱 公元383年,東

  • 50個成語典故加解釋有哪些
    50個成語典故加解釋有哪些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通常一句話說的清的事情,幾個字就可以解釋了,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給大家介紹50個成語典故加解釋吧,僅供大家參考。 50個成語典故

  • 50個成語典故50字都有哪些
    50個成語典故50字都有哪些

    當我們平時生活中用到一鼓作氣、負荊請罪、老當益壯等成語時,可有想過他們的出處呢?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給大家介紹50個成語典故50字吧,僅供大家參考

37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