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讀弟子規(guī)讀后感
父母讀弟子規(guī)讀后感
《弟子規(guī)》,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父母讀弟子規(guī)讀后感范文,希望大家喜歡。
父母讀弟子規(guī)讀后感(一):
讀了《父母規(guī)》這本書心中有一些體會,深知要做好當代的教育事業(y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教育事業(yè)于國富強、文明;于民自由、公正。古人比較強調(diào)對老師的要求,提出“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對學生、小輩要求遵行《弟子規(guī)》等。而當代教育最難、最關(guān)鍵、最重要的卻是對家長的教育,《父母規(guī)》的橫空出世,正是解決當代教育事業(yè)中的一大瓶頸。
《父母規(guī)》全六篇,共有十責、十戒、十規(guī)、六觀、一道。與《弟子規(guī)》的誕生相似,《父母規(guī)》來自《易經(jīng)》家人卦第三十七(離上巽下):“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弟子規(guī)》完成于清朝康熙年間,《父母規(guī)》完成于當下,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我們現(xiàn)代家庭教育的指路明燈。
通篇朗誦《父母規(guī)》,每讀完一遍《父母規(guī)》體會就會更深一層,其中讓我體會最深的是《父母規(guī)》中的“父母責”。十大“父母責”貫穿孩子從懷孕妊娠到嬰幼哺乳;從蹣跚走路到咿呀學習;從孩子內(nèi)在的氣、神、意、智、德、格、心,外在的身、境、惑等各方面系統(tǒng)闡述為人父母的正確理念和具體行為準則。讓我更深入地明白,成夫妻是一回事,為人父母是另一回事,這在我們以后的家長課堂中對家長的教育有了明確的標準。所謂的擔當,所謂的父母的責任,具體來說就是要做好《父母規(guī)》中這“十責”。 “飲食者,適量好,深加工,多避繞。睡眠者,養(yǎng)規(guī)律,少睡害,多睡懶。”富有現(xiàn)代氣息的養(yǎng)身之道,生活好習慣,在《父母規(guī)》中得到具體體現(xiàn)。生活好習慣就是應(yīng)該從娃娃抓起。現(xiàn)在條件好了,孩子想吃什么,父母都有條件來滿足。熟不知那些奸商,為了牟利,用各種鮮艷的化學物質(zhì)、有害物質(zhì),把食品包裝得花枝招展吸引我們的孩子,讓我們的孩子過多攝入這些食品,使孩子體內(nèi)激素失衡,表現(xiàn)出提前發(fā)育、發(fā)胖、性別錯位等各種現(xiàn)代病。作為父母,就是要對此類奸商宣戰(zhàn),引導孩子返璞歸真,對加工食品自覺多避繞。
隨著科學研究的不斷發(fā)現(xiàn),睡眠問題是人類的大問題。人類大腦能發(fā)出四個波段中有兩個就是在睡眠時發(fā)出的。人類對大腦活動的研究比較多,對大腦的睡眠研究還只是知道冰山的一角。但《父母規(guī)》中“睡眠者,養(yǎng)規(guī)律,
少睡害,多睡懶”這一宏觀指導卻是順應(yīng)宇宙之運動規(guī)律。父母有責任讓孩子從小養(yǎng)成固定時間睡覺和起床,擁有固定時間的睡眠,養(yǎng)成高品質(zhì)的睡眠習慣是孩子智商發(fā)育的關(guān)鍵!
《父母規(guī)》采眾家之長、博大精深,從為人父母的角度將國學中的精華部分,萃取出來,再與時俱進綜合中西方家庭教育,涵蓋教子成長之胎教、育嬰、啟蒙,學習、處世、婚戀、事業(yè)各個層面,是家庭教育、家長教育的最好教材。我們應(yīng)該在認真學習的基礎(chǔ)上,還要不斷討論和實踐。細細體會《父母規(guī)》中三字文的深刻含義,將學習心得和體會通過宣講與廣大父母分享,做《父母規(guī)》的學習者、研究者和傳播者!
父母讀弟子規(guī)讀后感((二):
《弟子規(guī)》,原名《訓蒙文》,據(jù)國學學者王俊閎考證: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nèi)容采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的文義,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yīng)該恪守的守則規(guī)范。后經(jīng)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并改名為《弟子規(guī)》。其中記錄了孔子的108項言行,共有360句、1080個字,三字一句,兩句或四句連意,合轍押韻,朗朗上口;全篇先為“總敘”,然后分為“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七個部分?!兜茏右?guī)》根據(jù)《論語》等經(jīng)典,集孔孟等圣賢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傳統(tǒng)道德教育著作之綱領(lǐng)。
清代后期《弟子規(guī)》成為廣為流傳的兒童讀本和童蒙讀物,也是兒童道德價值觀教育和學習中國文史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到了社會高度發(fā)展、物欲橫流的當代,《弟子規(guī)》慢慢被人們遺忘。
2011年1月份,山東省教育廳下發(fā)《關(guān)于規(guī)范中小學傳統(tǒng)文化課程實施和專題教育活動內(nèi)容的通知》,提到一些中小學開展經(jīng)典誦讀活動時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比如對誦讀活動的內(nèi)容研究不深,分析不透,甄別不夠,致使一些帶有糟粕性的內(nèi)容流入學校,扭曲了學生的價值觀念,腐蝕了中小學生的心靈,造成了很壞的負面影響。為此,要求中小學需要選擇地推薦如《弟子規(guī)》《三字經(jīng)》《神童詩》等內(nèi)容。這則通知引起了爭議。咱拋卻爭議不去討論,那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范疇。但就《弟子規(guī)》中所提倡的“做人的道理,行為的規(guī)范”來說,還是值得我們?nèi)W習借鑒的。
《弟子規(guī)》總序中說道:“弟子規(guī) ,圣人訓, 首孝悌, 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可見,在圣人眼里,“孝”是人要確立的第一品德,正所謂“百善孝為先”。
孝是做人的根本之道,你不可能指望一個不孝之人真正去理解關(guān)愛別人,你也不可能指望一個不孝的老師真正去關(guān)心呵護學生。“孝,德之根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周朝以孝治天下,國運昌盛八百年。我們都知道教育學生成為一個德才兼?zhèn)涞娜?,可是卻忽略了德為先,甚至我們自己都說不清楚品德好的具體表現(xiàn)是什么。我們看到“孝”字,是“老”和“子”為一體的,孝順的孩子不用父母操心,自然老師也少操很多心,孩子也必定是學業(yè)成功的。再看“教”字,由“孝”和“文”組成,即文載孝道,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教書育人也首
先要孝敬父母做好學生的榜樣,而教育最好的辦法也是自身作則的身教而不是言教。
那么如何盡孝,《弟子規(guī)》給了我們很好的行為準則:父母呼,應(yīng)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另外還包括諸如:出有告,返有面。親好力為,親惡謹為等,我們應(yīng)對照自身是否做到。對照準則,看看身邊的很多人,能做到“孝”得人多,做到“順”的人少。很多人能給予父母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卻感覺自己是成人了,不愿意聽父母嘮叨、教導和責備,有時候答應(yīng)父母得事情也是應(yīng)付了事。我就曾答應(yīng)父母戒煙酒,卻屢戒屢犯,實在不應(yīng)該。
記得在一本書中看過一段話,大體意思是說有的人買了新液晶電視,就把舊的臺式機淘汰給了父母;買來新三開門大冰箱,就把又破又小又耗電的給了父母„„還到處說自己孝順。試想,父母養(yǎng)育你的時候,是這樣的嗎?還不是把最好的給了你?這不叫孝順!真正的孝順是你把父母家的舊電視搬來自己看,給父母換臺護眼液晶電視„„看完后我深受觸動,想想自己已經(jīng)安了熱水器兩年了,而骨質(zhì)增生的老父親還要哆哆嗦嗦到澡堂洗澡,雖然自己也提過要給二老安裝,但是他們一反對我也就順水推舟了。正如《弟子規(guī)》中說“冬則溫,夏則凊”于是年前直接到金鷹給買了,上門安裝前才告訴他們,如今二老已經(jīng)使用的得心應(yīng)手了。記得有個同事說起過給父母安裝空調(diào)問題,這是做到了“夏則凊”,很好。結(jié)果安了幾年了,父母就是舍不得開,只有兒子孫子回家才開一次,感慨父母太會過言語里有些許揶揄。其實這位同事應(yīng)該感恩父母,父母多么愛你,自己舍不得開空調(diào),你和孩子一回家就舍得了,這舍不得的是高昂的電費,舍得的是濃濃的愛呀!讀讀《弟子規(guī)》,我覺得這位同事是孝順的,但只做到了一半,因為他還沒有完全了解父母的苦心,他還可以把父母電費負擔過來,讓父母用起來少些后顧之憂。我有個同事趙老師,母親不在身邊,每天早晚趙老師一定給母親打個電話,問問吃了嗎,有事嗎,順便報個平安,其實每天都沒事,每天都是這幾句,但這就是“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yè)無變。”這一點值得很多同事學習!作為成年人,工作占去了我們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我們對父母需求的忽視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社會問題。父母是我們的親人,他們會無條件的包容我們,而這種無條件的包容卻不能成為我們縱容自己的理由。“爸,我加班,過兩天再回去看你們吧!”“媽,我得帶孩子去學舞蹈,改天再去你們那兒!”„„明日復(fù)明日,明日何其多?不要等到“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時才追悔
莫及。不要抱怨沒時間,好幾個星期沒見父母了,從這一刻起,放下手中工作,給父母打個電話,從這個晚上或周末起,到父母家中坐坐?真行動起來你會發(fā)現(xiàn),見見父母真的沒有那么難,難就難在你以種種借口為自己開脫和由此形成的惰性。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有幾個人做到了:父母喜歡的事情,應(yīng)該盡力去做; 父母厭惡的事情,應(yīng)該小心謹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壞習慣)?“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沒讀到此句我就汗顏,我有什么權(quán)利不愛惜自己的身體甚至生病,而“引起父母憂慮”?
一顆孝順父母的心才能傳遞給學生愛和幸福,就這一個“孝”字,仔細對照,身為教師的我竟然有那么多沒做到,我又有何顏面要求自己的學生十全十美?
所以我要經(jīng)常把《弟子規(guī)》拿出來讀一讀,“吾日三省吾身”。特別是當今社會倫理失綱,人心不古,作為教師,我們在教育工作中更要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關(guān)懷,為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貢獻微薄之力,所以學習《弟子規(guī)》并把她的理義滲透到德育教育中去,也就顯得尤其必要。
父母讀弟子規(guī)讀后感(三):
在物欲橫流,追求經(jīng)濟利益而忽視個人修養(yǎng)、家庭和諧的今天,隨著科技發(fā)展、知識增多,我們所面臨的學習內(nèi)容越來越多,而傳統(tǒng)的道德修養(yǎng)被沖淡了,所以很有必要補上這一課。
《弟子規(guī)》是一本教我們?nèi)绾螢槿藶槭碌囊恍┗A(chǔ)規(guī)范。先從總序說起??傂?ldquo;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是整本書的總綱,取自《論語·學而篇》,可以說《弟子規(guī)》一書完全融入了儒家的精髓??傂虻淖g文是:“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做到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言語行為要小心謹慎,誠實無欺。和大眾相處的時候要平等博愛,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們學習。如果還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就應(yīng)該去好好的學習。”圣人所訓,即使在延續(xù)到幾千后的今天仍然可以作為我們做人的標準。
現(xiàn)在我們來說一說“入則孝”。所謂“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我們每個人都來自于父母,是父母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并且含辛茹苦的把我們撫養(yǎng)長大,所謂“羊有跪乳恩”,為了孩子,父母可以犧牲一切,甚至于自己的一生,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知恩感恩。而知恩感恩要付諸于行動,從點滴做起,從小做起。“父母呼,應(yīng)勿緩;父母命,應(yīng)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則,須順承”,也就是說父母呼喚,要及時回答,父母差遣要立即去做,父母教誨,應(yīng)該恭敬的聆聽,父母批評,應(yīng)當順從的接受。這些都是我們?nèi)粘P袨橹凶袷匦⒌赖幕疽?guī)范。
古代不乏有孝敬父母的例子,像黃香的扇枕溫衾,王祥的臥冰求鯉,王猛的恣蚊飽血,庾黔婁的嘗糞憂心等等,個個都是孝感天地的故事。而反觀當今社會,有多少孩子能夠做到這一點,現(xiàn)在卻成了“孩子呼,孩子命”,家長惟命是從,孩子在家里是皇帝,父母一切行動聽孩子,父母覺得這樣對
孩子好,這樣反而會把孩子慣壞。孩子從小就做不到孝敬父母,長大后往往會變本加厲,子女為了自己切身的利益,不愿意敬養(yǎng)父母,兄弟之間相互推扯,讓父母居無定所,甚至流落街頭,更甚至有的人為了利益與父母反目成仇,將父母告上法庭,這類事情在當今社會可以說比比皆是。那為什么在現(xiàn)在高度文明的社會反而會出現(xiàn)這樣寒心的事情呢,根源就是缺少道德的教育。所以道德的教育應(yīng)該從小抓起,正所謂“人之初,性本善”,人的天性是善良的,至于以后會成為什么的人要看從小是怎么教育的。我們現(xiàn)在教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fā)展,“德”也是放在首位。所謂“百善孝為先“,而道德教育中,孝德應(yīng)放到首位,并將這種孝德延伸到對長輩以及老師。
我們接著再來談一談“次謹信”,今天單講這個“信”字,何為“信”,就是誠實無欺,遵守做人的本分?!兜茏右?guī)》在“信”一章第一句話就是“凡出言,信為先”,也就是說言出必行,一諾千金,一言九鼎。“詐與妄,奚可焉”,欺騙和花言巧語是不可以的。孔子經(jīng)常提到“信”,“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人無信不立”。孟子說過:“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墨子也認為:言不信者,行不果。百家爭鳴時,雖然各個派別的觀點不同,但都信守“誠信”二字,誠信蘊含在所有的社會倫理中,君臣之間,長幼之間,夫妻之間,朋友之間„„,處處都需要誠信,誠信是做人的本分,是為人做事的基本原則。
反觀當今社會,父母與子女之間、領(lǐng)導與員工之間,夫妻之間、朋友之間,延伸至商家與客戶之間等社會各個角落,這一點又做的怎么樣呢,還有多少城信存在?老板拖欠工人工資,下面員工舞弊營私;子女不盡孝道;夫妻動輒外遇婚變;兄弟間為爭奪財產(chǎn)反目成仇;朋友間爾虞我詐,爭名奪利;商家制售假劣商品欺騙消費者„„,看看現(xiàn)在的社會還可不可以“夜不閉
戶”,還有多少人能夠“路不拾遺”,有多少人能夠以助人為樂,又有誰還敢去助人為樂,看到路邊摔傷的老人有幾個人敢去扶?看到不道德或者違法的行為又有幾人敢站出來去制止?不敢說現(xiàn)在的社會是道德淪喪,但也離得不遠了,缺少了什么?就是“誠信”。大文學家大仲馬說過:當信用消失的時候,肉體就沒有了生命;同樣,當整個社會群體失去信用的時候,那整個社會便失去了靈魂,距離它的消亡也就不遠了。所以建議全社會的人,都好好讀讀《弟子規(guī)》,看看古人是如何做的,而我們又需要怎樣去做。
縱而觀之,“德”與“信”是為人做事最基本的原則,也是一個社會得以持續(xù)文明發(fā)展的基礎(chǔ)保障,兩者是相輔相成的,無德則必然無信,無信便是無德。而《弟子規(guī)》正好能夠給現(xiàn)代世人好好的上一課。
因此,讀完《弟子規(guī)》之后,我學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弟子規(guī)》是一面鏡子,我會好好的對照自己,反醒自己,學好《弟子規(gu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