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培根隨筆有感
培根隨筆是一部富含哲理的隨筆,我們從他的隨筆中悟出什么?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讀培根隨筆有感,一起來看看。
讀培根隨筆有感篇1
讀培根的《談天性》卻震撼了我,對人的天性的剖析深入人心,令我浮想聯(lián)翩,隨著歷史的推移,在歷史中回憶起了人的本性。
三國時期,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這是劉備堅持不懈、執(zhí)著追求的天性;三國鼎立時期,曹操為了城池,為了勝利,不惜用陰謀,這是他狡詐,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天性;關羽大意失荊州,這是他藝高膽大,狂妄自大的天性;張飛死于內(nèi)奸的刺殺,這是他脾氣火爆、愛喝酒的天性;諸葛亮神機妙算,火燒赤壁、草船借箭,這是他聰明智慧的天性。劉備死后,諸葛亮盡力輔佐劉禪,卻一再失敗,這是劉禪好玩、胸無大志的天性。
這些人都因為自己的天性而成就了大事業(yè),或者死于非命。
清朝末年,皇帝軟弱無能,在受到帝國主義侵略時,實行了海禁政策,閉關自守,殊不知"躲得了一時躲不了一世".最終國土被帝國主義列強瓜分,淪落為帝國主義的殖民地。這是統(tǒng)治階級狂妄自大
不愿面對現(xiàn)實、軟弱無能的天性。
近代,孫中山建立國民黨,卻被北洋軍閥搶走了政權,這是舊中國軟弱無能的天性。隨后,蔣介石篡位,掌控了國民黨,這是對權利的渴望。蔣介石又發(fā)到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愛國軍民,這是視人命為草芥的殘忍的天性。而張學良和楊虎城發(fā)動的西安事變,正體現(xiàn)了國人正義、渴望和平的天性。
新中國成立后,時代在發(fā)展,貪官在進步。以前是公家的糧食私家吃,現(xiàn)在是走私、黑社會、情婦橫出、巨額受賄。這都是貪婪、犯賤、沒有責任感的天性。
讀培根隨筆有感篇2
《培根隨筆》是英國隨筆文學的開山之作,以其簡潔的語言,優(yōu)美的文筆,透徹的說理,迭出的警句,成為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散文作品之一,共58篇,內(nèi)容卻涉及了政治經(jīng)濟、宗教、愛情、婚姻、友誼等方面,都結構嚴密,行文緊湊?!杜喔S筆》短小精悍,力求最短的篇幅擺足事實,講清道理,具有詩的凝練和謹慎布局。
我最欣賞的是"談禮貌"這一篇"凡是篤實的人,必須要有過人的才華,就好像不用裝飾的寶石,必須非常珍貴一樣。"從這句話中,我覺得禮貌是如此珍貴,中國早在孔子時就世世代代相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quot;、"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等。文明時代的今天,我們更要學會禮貌、學會用禮貌。不論是對老師、對父母、對同學、對身邊人、甚至是陌生人,都要有禮貌,因為有他們創(chuàng)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讀培根隨筆有感篇3
雪萊說:“培根的文字是一種優(yōu)美而莊嚴的韻律,給感情以動人的美感,他的論敘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學,給理智以深刻的啟迪”。剛看見這句話時,我感到很詫異,因為培根是英國的哲學家、思想家,在我的想法里,對哲學家的認真并不是很多,更不要說是像培根這樣的大哲學家,他的隨筆我究竟能看懂多少呢?
打開書后,我發(fā)現(xiàn)自己都明白,明白書中的內(nèi)容,對一件事物的看法,原來有這么多角度呀,并不單單只是自己所認為的兩個角度。像論嫉妒,在我所理解的范圍內(nèi),只認為嫉妒之心不可有,因為它會摧毀一切,但從沒有想到過,嫉妒也是一種動力,它會使我們主動去學習自己有缺陷的地方,變得使自己更強大,用更多的知識來豐富自己的人生。
旅行,單單說這個字眼,我的腦海只有玩耍和休息,現(xiàn)在旅游更多的只是累,而不是享受,但我們應該享受游玩的過程,了解這個地方的風土人情,明白這個地區(qū)的優(yōu)勢及劣勢,這樣做才是最有意義的旅行,似乎自己在這兒生活了幾年了,但事實上,我們卻開闊了自己的視野,擴大了自己的知識面,活書總比死書學的快吧!
《培根隨筆》中,作者運用了大量的擬人句及比喻句,使內(nèi)容更加生動,更加耐人尋味。其中還包含著眾多的名言,這些名言都能穿透事件的表層,直指人的靈魂深處,給人以思想上的啟發(fā),性格上的熏陶和人生道路上的指導。我認為看完這本書后,給我的啟發(fā)很大,對于哲學,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明白思考問題應該從理性的角度去思考。
我相信你們看后,一定會有更多的感觸。
讀培根隨筆有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