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育日記總結
教育(Education)狹義上指專門組織的學校教育;廣義上指影響人的身心發(fā)展的社會實踐活動。“教育”一詞來源于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拉丁語educare是西方“教育”一詞的來源,意思是“引出”。了解相關精彩內容請參考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文章:初中教育日記
初中教育日記1
陶行知先生曾言:“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而教的法子也必須根據學的法子,就是把教和學聯系起來,即要教學合一?!?/p>
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我認為教學應該在有效教學方面多下功夫,如何進行有效教學?我認為開展有效教學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教師的行為要密切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
首先,要求教師有“對象”意識。教學不是唱獨角戲,離開“學”,就無所謂“教”,因此,教師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師有“保護”意識。教學內容安排要有序、有度;教學難度把握要恰當;教學容量要適中;作業(yè)練習安排要合理。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材”施教。第三教師要有“激活”的意識。應該說絕大多數學生不喜歡數學,甚至討厭數學。數學教學要不考慮這些學生情緒,我們就陷入“對牛彈琴”的尷尬境地。那就要千方百計激活他們,讓他們在數學課堂上也要有成就感,在現行的課堂教學中要考慮分層教學。目標分層,題目設置要有梯度。
二、教師的行為要緊緊盯著有效教學,要求教師要有時間與效益的觀念
有效教學不是取決于教師教多少內容,而是取決于對單位時間內
學生的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綜合考慮的結果。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考慮所教學生的實際狀況,提高教學的針對性。
三、關注教學目標的可測性和量化
教學目標盡可能明確與具體,以便檢測教師的工作效益。但是并不能簡單地說量化就是好的、科學的。應該科學地對待定量與定性、過程與結果的結合,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業(yè)成就與教師的工作表現。因此,有效教學既要反對拒絕量化,又要反對過于量化。教學目標的可測性和量化能減少教學的隨意性。
四、需要教師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
葉瀾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話: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可能成為名師。每一個教師要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我這樣做有效嗎?”“什么樣的做法才是有效的?”“有沒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學?”
五、重視訓練的有效性
抓好訓練題的選用。一般說來,應做到每道試題精心采集,每份講義集體審定,重要題目避免遺漏,一般題目避免重復,易錯題目經常出現,以保證練得對路,練得有效。
六、重視教學中的六個“簡”
1、教學目標簡明。解決好一兩個問題,留給學生真東西。
2、教學內容簡約。用好有限的學習時間、精力,選擇關于學生終身受用的“核心知識”,留下點懸念和空間,就是給學生空間和發(fā)展。
初中教育日記2
今天聽說我班有一女生,墜入愛河,不能自拔,怎么辦?她的學習成績已一落千丈了。面對此情此景,我給她講了一個“青蘋果”的故事,讓其回去思考:“馬路邊,有一棵蘋果樹,樹上長著許多蘋果,當蘋果還青還小的時候,路過的人,沒有一個人會注意到這些蘋果,更想不到去摘一個嘗嘗。如果有一天,行人忽然發(fā)現在眾多的蘋果中有一個蘋果紅了,就紛紛注視這個蘋果,猜測這個蘋果是否好吃,什么味道。于是,膽大的人就伸手將這個先紅的蘋果摘了下來,咬了一口,隨手扔掉了,并自語道:“不好吃”。對于行人來說,這個蘋果不好吃,他還會去摘第二個,第三個,或者更多,直到找到好吃的為止,而對于蘋果本身呢?一旦被摘去,就永遠不能再長在樹上了?!笔潞?,我再也不提此事了,沒過多久,她悄悄地告訴我:“老師,我的問題解決了”。我會意地點點頭笑了……
批評是教育的重要形式,但是,有人的批評暖人心,有人的批評傷人心;有人的批評讓你如坐春風,有人的批評卻使你如鯁在喉。如何才能產生最佳批評效應呢?批評應當是對錯誤本身客觀的剖析和中肯的評價,而不應是嚴厲的指責和訓斥。指責和訓斥常常傷人自尊,毀人自信,甚至造成批評者和被批評者的感情對立,這種批評最多只能讓人怕你煩你,很難讓人敬你服你。
實踐證明,對缺點、過失、錯誤的評價越是客觀中肯,批評就越有力,而客觀、中肯的剖析和評價又常常表現為對缺點、過失、錯誤的某些肯定性認識。一個學生上課時擅自去看世界杯足球賽,無疑,這是違紀行為,可是關心體壇賽事,這未嘗不是一種積極進取的心態(tài)。
冷處理 論而不逼
初中教育日記3
晚自習。
班內,座無虛席;教室外,到處是火把,喊聲一片。
課間。教室外,依舊火把、喊聲;教室內,歡笑聲,伴者微火……
我趕快跑到教室:笤把冒著煙,幾個調皮鬼頭上滿是汗……
“誰干的?怎么能在教室玩火把?”幾個調皮鬼低著頭,誰也不敢站出來。其他同學面面相覷。見大家對自己的行為已有所認識,我既講了安全問題,又講了“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既指出了如此做的錯誤,又表達了對他們的理解。沒有停課整頓、厲聲查詢、嚴辭訓斥,甚至罰站、逐出課堂。
第二天,帶頭玩火把的一位學生向我承認了錯誤。從此以后,班上從沒有發(fā)生過此類錯誤。
通過這件事讓我感到,假如注重即時效應,但勢必影響教師和學生的情緒;況且,大動干戈只能禁其行而不能感其心,甚至還會激化矛盾。而對學生偶然的過失并不立即查詢追究,聞而不怒,止而不咎,努力淡化查咎意識,注重學生的自我感悟,還其自尊,促其自愛,這是一種治標又治本的教育方法。
事實上,教育者的作為能否對教育對象產生心靈效應,這效應大小如何,并不取決于教育者表面的兇狠與否。國外的一些研究人員曾把教師分為隨機應變、專橫和懲罰三種類型,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教師的隨機應變特征與學生的合作、參與和求成成正相關,而教師的專橫和懲罰特征則與學生上述行為成負相關??梢?,對學生的過失聞而不怒,止而不咎,正是這里所說的隨機應變,它不是無所作為的表現,而是一種積極、高明的教育方式。
暖批評 評而不責
初中教育日記4
今天我班上的汪為又犯了錯誤:
他與一個同學吵了起來,“劍拔弩張”,一場武斗大有一觸即發(fā)之勢,值日組長一看事情不妙,馬上跑到辦公室向我報告?!白屚魹轳R上到辦公室來!”我說。
汪為一聽就火了!老師也沒有調查就讓我一個人去辦公室?去就去!于是他雄赳赳,氣昂昂地進了辦公室,也沒有報告,把門一推,進來就往我面前一站,挺昂首,一副寧死不屈的架勢。我深知他的性格,沒有去激化矛盾。仍然埋頭批改試卷,一本一本直到把試卷全部批改完成,而頭也沒有抬,不看他一眼,而是翻開記分冊,用若無其事的口吻,平靜地說:“來,汪為,幫我把試卷上的分登記一下。”說完就把記分冊推到對面,把鋼筆放在記分冊上。他一聽感到很意外,老師不但沒有訓自己,反而讓他幫助登記分數——這是在平時只有優(yōu)秀學生才能干的工作。汪為的氣立即消了大半,他猶豫了一下,規(guī)規(guī)矩矩地坐好,認真地把我念的分數逐個填寫上。發(fā)揮自己寫字的最好水平。65名學生的成績也全部填寫完了。而且他恢復了一個青年應有的可愛。這時我才望著他正式開始談話。他也比較客觀地說明了他們爭吵的經過,還主動作了自我批評。當汪為離開辦公室的時候,心上沒有任何傷口,沒有痛苦,所有的倒是一種滿足感。
學生出現嚴重的對立情緒,產生嚴重的心理障礙時,教師先采用過后迂回的方法,等“障礙”排除以后,再觸及問題的本身,特別是有些暴躁、任性倔強的“膽汁質”型的學生,他們進辦公室就好擺出一副“較量”的架勢,這時候如果嚴厲批評他,那么很可能使矛盾激化,把事情弄僵。如果先談一些題外的話或者若無其事地請他同老師做一些其他的工作,等到他的情緒恢復正常以后,心理的氣煙消云散之后,再開始批評他,這樣的效果就會更好一些,達到了使他自覺認識自己缺點的目的。
初中教育日記5
怎樣學好數學,是初中的同學面臨的共同問題。大家在小學學習數學時,往往偏重于模仿,依賴性較強,獨立思考和自學的能力不夠,很少去探究知識間的聯系和應用。到了中學,這種學習方法必須改變。那么如何學好數學呢?下面從“四多”談一談我的建議。
一、多看
主要是指認真閱讀數學課本。許多同學沒有養(yǎng)成這個習慣,把課本當成練習冊;也有一部分同學不知怎么閱讀,這是他們學不好數學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地,閱讀可以分以下三個層次:
1.課前預習閱讀。預習課文時,要準備一張紙、一支筆,將課本中的關鍵詞語、產生的疑問和需要思考的問題隨手記下,對定義、公理、公式、法則等,可以在紙上進行簡單的復述。重點知識可在課本上批、劃、圈、點。這樣做,不但有助于理解課文,還能幫助我們在課堂上集中精力聽講,有重點地聽講。
2.課堂閱讀。預習時,我們只對所要學的教材內容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不一定都已深透理解和消化吸收,因此有必要對預習時所做的標記和批注,結合老師的講授,進一步閱讀課文,從而掌握重點、關鍵,解決預習中的疑難問題。
3.課后復習閱讀。課后復習是課堂學習的延伸,既可解決在預習和課堂中仍然沒有解決的問題,又能使知識系統(tǒng)化,加深和鞏固對課堂學習內容的理解和記憶。一節(jié)課后,必須先閱讀課本,然后再做作業(yè);一個單元后,應全面閱讀課本,對本單元的內容前后聯系起來,進行綜合概括,寫出知識小結,進行查缺補漏。
二、多想
主要是指養(yǎng)成思考的習慣,學會思考的方法。獨立思考是學習數學必須具備的能力, 同學們在學習時,要邊聽(課)邊想,邊看(書)邊想,邊做(題)邊想,通過自己積極思考,深刻理解數學知識,歸納總結數學規(guī)律,靈活解決數學問題,這樣才能把老師講的、課本上寫的變成自己的知識。
三、多做
主要是指做習題,學數學一定要做習題,并且應該適當地多做些。做習題的目的首先是熟練和鞏固學習的知識;其次是初步啟發(fā)靈活應用知識和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第三是融會貫通,把不同內容的數學知識溝通起來。在做習題時,要認真審題,認真思考,應該用什么方法做?能否有簡便解法?做到邊做邊思考邊總結,通過練習加深對知識的
四、多問
是指在學習過程中要善于發(fā)現和提出疑問,這是衡量一個學生學習是否有進步的重要標志之一。有經驗的老師認為:能夠發(fā)現和提出疑問的學生才更有希望獲得學習的成功;反之,那種一問三不知,自己又提不出任何問題的學生,是無法學好數學的。那么,怎樣才能發(fā)現和提出問題呢?第一,要深入觀察,逐步培養(yǎng)自己敏銳的觀察能力;第二,要肯動腦筋,不愿意動腦筋,不去思考,當然發(fā)現不了什么問題,也提不出疑問。發(fā)現問題后,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問題仍得不到解決時,應當虛心向別人請教,向老師、同學、家長,向一切在這個問題上比自己強的人請教。不要有虛榮心,不要怕別人看不起。只有善于提出問題、虛心學習的人,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學習上的強者。
學習方法是靈活多樣、因人而異的,能不斷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是你學習能力不斷提高的表現。
初中教育日記總結相關文章:
★ 初中成長日記心得
★ 初中日記5篇
★ 初中日記大全
★ 初一初二初三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