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考前指導
高考作文考前指導7篇
對于學生的作文指導,作為一名教師,應該耐心地規(guī)范學生的作文書寫,以此提升作文的成績。那么,寫作文時還應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呖甲魑目记爸笇?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高考作文考前指導(篇1)
吃過下午飯后,太陽西斜,涼風漸起,老家的人習慣到田地里走一圈,看看莊稼的長勢,在心底默默憧憬一年的收成。人們把這種行走叫作“竄田”,它是一個愜意愉悅的過程,農(nóng)人用目光緩緩撫摸一株株水稻或豆麥,如同凝視著自身的小朋友,溫和的眼神溢滿愛意,笑容如一朵花,在飽經(jīng)風霜的面龐上緩緩盛開——這是一種不由自主、發(fā)自心底的微笑,許多時候,連農(nóng)人自身都沒有意識到這笑容。注視是一種無聲的交流,此時無聲勝有聲,莊稼感知到了農(nóng)人心底的期望,在傍晚的微風中輕輕搖曳著身子,積蓄力量,蓬勃生長。
“竄田”的場景,經(jīng)常將我的思緒拉回校園時光。身為農(nóng)家小朋友,常年跟隨父母在田間地頭勞作,雖然承擔的只是些輕巧的活計,但對謀生的艱辛也深有感觸,“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止是課文里的知識,更是根植在骨血里的認知。幼時,父母常用一句諺語教育我:人哄地皮,田哄肚皮。意思是假如在耕種中偷懶,吃虧的比較終是自身。我把這句諺語帶到了校園生活中,入學之初就立下了以求學跳出農(nóng)門的愿望,對待課業(yè)不敢有絲毫懈怠。學校課程緊張,特別是在高中時,大,晚自習是家常便飯。上晚自習時,同學們埋首做題,教室寂靜如秋收前的田野,輕微的翻書聲和筆尖劃在紙上的沙沙聲讓氣氛凝重而緊張。值守自習的教師,有時在桌前批改作業(yè),有時在過道間輕輕走動。不止一次,做題累了,我從堆積如山的習題本中抬起頭,假如正巧遇見教師的眼神,他會對我微微一笑,眼神中有濃濃的鼓勵和期許——那目光,多像父母在注視親手耕種的莊稼,注視自身正在成長的小朋友呀。
中國人表達情感的方式深情而含蓄,母親送別小朋友,用衣線寄言,“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遠行的游子寫信給家人,紙短情長,“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憶”;妻子思念遠戍的丈夫,在苦寒的秋月,一遍遍為他搗洗衣服,她始終堅定地相信,丈夫能感知到她的想念,“用盡閨中力,君聽空外音”;李白在黃鶴樓送別孟浩然,友人乘坐的帆船已經(jīng)消失在視野的碧空,李白仍舊孤立江邊,久久凝望著浩蕩的江水,“孤帆遠影碧空盡,見長江天際流”……
歲月流逝,年歲漸長,對人生的離散有了更深的感觸,內心在不斷增長的堅韌中也伴隨著與日俱增的柔軟。一天黃昏,送別友人遠行,落日西沉,紅光照得人雙眼生疼。依依話別后,我們在一個山坡轉身背道而行,走出一段路,我回頭看友人,恰巧他也正回頭看向我。腦海里驀然想起陳佐才的一句送別詩:“安得長繩系白日,送君更過一重山”,不爭氣的淚水,瞬間奪眶而出。
高考作文考前指導(篇2)
虛擬,以一種模擬現(xiàn)實的姿態(tài),訴說著超越現(xiàn)實的夢想,卻不敢回過頭來,直面現(xiàn)實。
的確,虛擬可以創(chuàng)造出一種新現(xiàn)實。關上燈,戴上“眼鏡”,你就可以置身各個具體的場景。技術越發(fā)達,逼真度就越高;技術越成熟,實在感就越強。VR,就是一種技術。
然而,VR不僅僅是一種技術,它更是一種哲學,一種態(tài)度。它在本質上迎合了現(xiàn)代人的種種需求。
對充實感的需求。前一秒你在試衣間,后一秒你在候診室。手表的滴滴答答再也不會對你造成“時間不夠用”的困擾。你一刻也停不下來,像一只旋轉的陀螺。
對超越感的需求。它給你帶來偌大的力量感,賦予你在時空經(jīng)緯網(wǎng)間自由穿梭的能力,讓你擺脫了現(xiàn)實逼仄的平凡,感到無所不能。
對新鮮感的需求。日復一日的機械式勞作沒了。在這里,你擁有多重生活,品嘗著不同風味的情景,走馬觀花式的領略各種可能。
就像海綿,抱得越緊,就越難以松開。一切對于現(xiàn)實的不滿,對于無限可能的向往,一切遠方,一切是以,都在這塊海綿里。
人類學家尤瓦爾赫拉利指出,這樣頻繁地將“眼鏡”戴上摘下,不僅讓人模糊了虛擬與現(xiàn)實,還可能加深人們對現(xiàn)實的不信任,使人們愈發(fā)認為,只有在虛擬中根據(jù)各人喜好需求“創(chuàng)造”出來的新現(xiàn)實,才是最好的現(xiàn)實。它,剝離了人們與當下。那些對于充實感、力量感、新鮮感的追求,真的是我們所需要的追求嗎?
更多的是一種假象,一個購買主義的循環(huán)。根本上,一個人的時間無法增多,一個人也只能擁有一種生活。充實感的背后是用今天支付明天,新鮮感的背后是“從自己活膩的地方去看別人活膩的地方”。
它給人們提供了很好的出口,一個逃避現(xiàn)實的出口。只是,人終將面對現(xiàn)實,當“眼鏡”不得不摘下,開關不得不關閉之時,習慣了虛擬的你,又將怎樣面對這個陌生的現(xiàn)實呢?
那么,我們應該擯棄它,扔下它,遠離它,不去看它?
這是另一種意義上的逃避。宣揚自己熱愛現(xiàn)實的背后,是麻木、漠然與于現(xiàn)實的心靈。
事實上,對于充實感、力量感、新鮮感的追求,人皆有之,它們與現(xiàn)實構成了兩個看似矛盾的維度。
而真正所應做的,不是舍棄一方追求另一方,而是讓VR回歸到一種工具本身。它的存在,只是提供了一種可能。它的存在,是生活的另一面,是現(xiàn)實的另一面。
虛擬,源于現(xiàn)實,是現(xiàn)實的需要,也是現(xiàn)實的一種。用種海綿自主地擦掉虛擬與現(xiàn)實的界線,讓虛擬完善現(xiàn)實,成為一種現(xiàn)實。
高考作文考前指導(篇3)
孩子,書寫著水井邊猴躍的童年;書寫著內心里無忌的童年,書寫著頭腦中絢爛的夢想。
孩子的視角是單純的帶著暖色調的世界,可以直白地說出:“國王沒穿衣服”可以暢想,無謂地喊出自己的夢想。孩子的筆體干凈而美好,而這種筆體可以屬于每個人心中的那一份童真。
只是,當我看到手拿ipad一本正經(jīng)玩著游戲的小孩子,當我看到眉頭緊鎖少年老成的小大人,甚至當我看到只忙于生存的成人們,我感到這種孩子的筆體正一點一滴地縮減。然后,我又會問自己多久沒用孩子的筆體去書寫生活?
或許,這份消逝來源于所謂的成長與成熟。曾經(jīng)的我們也像清兵衛(wèi)般守護著自己的葫蘆,珍藏著一份夢想。只是,迫于這樣那樣的原因,孩子般的心靈在一步步硬化。還記得《煉金術士》中那個爆米花小販么?當他還是個孩子時,他也曾夢想周游世界,慢慢地,生存的大網(wǎng)讓他囿于一點點硬化的心靈與沉淪的孩提王國。當我們還是孩子時,我們可以驕傲無畏地向世界公布自己的夢想,也可以謂之天命。只是慢慢地一種神秘力量會令少年們感到再用孩子的筆體去書寫生活未免太過簡單與幼稚。于是有的人學會了屈服,讓目光轉了彎,而有的人卻仍舊堅持著那一份單純的執(zhí)著,用直直的目光望著自己想的。
又或許,這份沉淪來自社會的變遷。海德格爾說:“存在的被遺忘”。生活在一個被米蘭昆德拉稱之為“縮減的時代”中時,每個人不得不面對自然縮減為公園,冒險縮減為游樂場的極限設施,友誼縮減為手機通訊錄上的備注。當孩子們長大,他們或者說我們的棱角被磨平,我們的心靈在無數(shù)次碰撞后起了厚厚的繭。于是乎,許多曾經(jīng)的少年過早地縮減了成熟的時間,藏起了孩子的筆體。
的確,每個人都面對著成長與發(fā)展,不可能永遠是個孩子,必須學會面對生活的風浪。但是,保留一份孩子的簡單與執(zhí)著,或許會為人生寫下更華美的篇章。孩子的筆體是最可愛也是最勇敢的筆體。阿甘那個充滿傳奇的人生,或許帶點戲劇的色彩,但是的確生活會給像阿甘這樣簡單的“孩子”一份大禮,一盒滿滿的巧克力糖。保持孩子的天性會讓人更無謂地實現(xiàn)天命。沒想若是《煉金術士》的主角換作了一個完全失去童心不相信世界飽經(jīng)滄桑的老人,故事又會怎樣?
或許,面對著這樣那樣的外界因素,迫使著我們的孩提王國慢慢沉淪,但永遠不要丟棄那孩子的筆體去書寫生活心靈。應當留一個空隙藏著那只筆去點亮曾經(jīng)執(zhí)著過的夢想與無畏的言語,保留一點直線的眼光與思維,勇敢地看穿謊言,勇敢地向前。然后用孩子的筆體寫下——相信自己!
高考作文考前指導(篇4)
百花爭艷,并不是每一朵花都能與蝴蝶相戀;硝煙戰(zhàn)場,并不是每個戰(zhàn)士都能凱旋而歸。我們在如夢的青春飛翔,我們在如火的年華涅盤,雖不知下一秒命運如何轉動,但只要有夢就別怕痛。
滄海旁,秋風寒,一名男子身著紫衣,傲然立在山巔,海風吹動他不羈的黑發(fā),他深邃的眼眸中是對這大好河山的志在必得。他無畏地俯視著這血染江山的畫卷,壯志凌云道:“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辈懿贋榱俗鴵硖煜碌膲?,傾其一生,又有何妨?“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彼怨俣蓱?zhàn)場,黑云壓城,曹操身披戰(zhàn)甲,刀光劍影,如地獄修羅般傲視尸骨遍野。所以赤壁一戰(zhàn),火光燒天,曹操無奈困境,華容道上是他令歷史驚嘆的笑口未停?!爸问乐艹?,亂世之奸雄。”這句話足以肯定曹操的英雄才氣。雖后人評價褒貶不一,但千年風化的功過,撲朔迷離誰能看得清。曹操的夢在山巔,故功過不求誰來辨。他曾“挾天子以令諸侯”,只為心中的夢;亦曾“煮酒論英雄”,是他無人懂的高處不勝寒;又曾“青青子卿,悠悠我心”,是他梟雄寂寞柔軟的心。曹操的才情謀略,為歷史畫卷添了驚鴻一筆。曹操志在天下,夢在江山,有傷無淚無所懼,有痛無眠無人懂。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一位年過半百的女子,茫然走在深秋落葉中,吟出一首濃縮了她半生情感的《聲聲慢》,她的國愁、家愁、情愁、學業(yè)之愁,如一片揮不去的霧霾,掩住了她心中的夢,故后人只看到了她滿身載不動的愁緒,卻忘了她內心深處那抗爭的火花和對理想的吶喊。李清照環(huán)顧上下五千年,長夜如磐,風雨如晦,相知有誰?李清照的追求的是人格上的超凡脫俗,她的夢從不偏移,她的愁超越了千年,她的志沉積在心間。李清照追夢的路一生坎坷,半世流離,這位亂世中的美神,就算“人比黃花瘦”,也堅強地用她瘦弱的身軀載著舟也載不動的夢和痛。
在“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專制暗夜下,有一顆星執(zhí)著的閃耀著自己的承諾和夢想,他便是司馬遷。為了那本“史家之絕唱”,他受盡蹂躪,“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fā)背沾衣也”。即便如斯之痛,他也從未想過放棄,他在無數(shù)不理解的目光中,只是揮墨寫著自己的夢,為后人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司馬遷受盡羞辱踐踏,只為那本承載他一生心血的驚世之作,這是他義無返顧的夢,其中的痛可想而知。但他以血作墨,以命作紙,書出一片璀璨歷史畫卷。
雄鷹的夢,在蒼穹;蝸牛的夢,在腳下;蝴蝶的夢,在繭中;我們的夢,在青春。夢想沒有大小,只要你愿為夢忍痛、為夢拼搏,就勇敢的走下去吧!暴風雨只會讓翅膀更加有力,不理解只會讓內心更加堅強,苦痛是夢想的洗禮,只要永不言敗,夢想就會在前方照耀著你未來的方向!
高考作文考前指導(篇5)
我們常常在課堂上被動地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卻常常無心去探究那些問題的根源。誰提出的對這個現(xiàn)象的疑問?誰,憑借什么方式,得出這個結論?這一定是真的嗎?縱使現(xiàn)行課程標準倡導探究,在教學活動中也往往流于形式……
“錢學森之問”至今還回蕩在教育者的耳邊,我們的學生是怎么了,怎么一個個都不去質疑書本。老師說的話,從來都是奉為圭臬。馮驥才先生有次在美國某高等學府聽課,那是堂哲學課,老師先提出的書本上的觀點,最后卻被學生駁倒。馮驥才大惑不解,他問老師:“您不覺得丟臉么?”老師卻說:“我認為學生給我上了堂課,我承認他們說的是對的,我準備致函給書的作者與他討論。”流于形式的探究,往往是重復一遍書上的實驗,最后才得出符合書本上的結論。學生們很少去問:“明明我的實驗無法印證書上的結論啊,是哪里出了問題?”我們往往沉默地接受現(xiàn)成的結論。
如果探究成為一段難忘的學習經(jīng)歷,那么學生必定經(jīng)過了好像科學家那樣摸索著前進,經(jīng)歷著從無到有的過程,最終得到真理。這個時候,真理是什么已經(jīng)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了解了“怎么得來的”這個過程,學會了質疑、猜想等。然而現(xiàn)今尷尬的是,“探究”往往演變成“驗證”,學生們知道,如果實驗得出的結果與書本吻合,那么實驗就是成功的,如果不符,那么實驗就失敗了。這樣索然無味、沒有新鮮刺激感的探究,引不起學生的興趣,更別說成為輔助他們的工具。
我們倡導探究,是因為它們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而對這門學科產(chǎn)生興趣,未來可能有所建樹。但是限制我們的過多:器材的缺乏、應試教育的壓力……在《開講啦》青年公開課上,一位中學老師對北京第十一中學的校長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他舉了個例子:在國外,一個對數(shù)的概念老師講了一節(jié)課,從它的誕生的來源,使用的歷史意義,推動了什么領域的發(fā)展……而在國內,一堂課要研究對數(shù)的概念、運算、應用、引申……這同樣是很多教育工作的困惑,條件不允許,探究也就無意義。
讓學生多問“怎么得來的”,老師想法幫助解決“怎么得來的”,探究才能夠成為一種重要的學習形式,成為學習的助力。
高考作文考前指導(篇6)
時間,可以帶走一切,從來沒有什么能夠永垂不朽。
古往今來,多少樓臺煙雨中,而今剩下幾座?昔日的古羅馬,是何等的強大與輝煌?而今只是歷史上一朵比較大的浪花。再看看身邊的人還跟往昔一樣嗎?不朽,看上去不過是個笑話。樓臺在時間中湮滅,什么都沒留下。古羅馬也抵不過時間的侵蝕,輝煌過后,只剩下一片荒涼。而我們身邊的人終有一天都會離我們而去,那時我們便要承受孤獨。
我從來沒有想過不朽,因為我深知那是不可能的。作為億萬平凡人中的一員,不朽對我們來說太過遙不可及。終有一天,青春的熱血將會冷卻,曾經(jīng)的夢想也會離我們越來越遠。就好像這向東流逝的水一樣,不可抗拒,無法逃離。
西方的龐貝古城,中國的樓蘭古國,哪一個不曾在歷史上叱咤風云過?秦國的始皇帝,漢代的漢武帝,哪一個沒有追求過長生術?他們想要不朽,可現(xiàn)實是殘酷的,他們都不能掙脫自然的法則,最終只成為一抔黃土。
想要不朽的人,請醒醒吧。歲月不饒人,更不必說其他東西了。但正是因為我們不能不朽,所以我們才更要珍惜當下,過好屬于自己的每一分鐘。
活在當下,不去考慮自己能否不朽,認真做好每一件事,這才是生活的真諦。一個只想自己不朽的人,是不會享受生活的,也不會真正不朽的。
抗日戰(zhàn)爭時期,多少人的青春的葬送在那段黑暗的歲月里。那時的他們風華正茂,正值青春年華。望著滿目蒼涼的大地,毅然決定參軍,去抵抗瘋狂的日軍。青春的熱血揮灑在生他、養(yǎng)他、哺育他的祖國大地上,曾經(jīng)的少年不是倒在了抗日前線,就是已成為一名成熟的軍人了。青春已經(jīng)離他們遠去,而他們則被冠上了人們英雄的頭銜。青春雖然遠去,但是他們還有一腔熱血,不朽的信念支撐著他們,陪他們度過黑暗,迎接光明。
到如今,英雄們早已離去,可他們的精神和信念卻是不朽的。因為他們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青春少年,教會他們青春很短暫,唯有做出于自己、于國家、于社會有意義的事,正能量才會被傳遞下去,一個民族才會不朽。
青春就好像東逝水,水最終不會回頭,會一往無前地走下去。青春也是如此,但是你別忘了,流水經(jīng)過的地方,樹木叢生,綠草如茵,而樹木和綠草會在這片有水的地方生生不息。青春的生命是充滿生機的,他們長在青春的河畔,汲取養(yǎng)分,壯大己身,或許有一天他們會凋零,但他們的根不會死,根會積蓄力量,重新開出青春的光芒。
青春者,縱萬難,亦不懼。銹蝕肉體,不朽靈魂。
高考作文考前指導(篇7)
尼采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fā)笑?!卑屠璐髮W的圍墻也刷著“生活在別處”的字樣。我曾經(jīng)長久地喜歡這些閃光的句子,它們無不闡述著一個道理:生活需要樂觀,需要微笑。
悲觀者愁眉苦臉,認為他們從天空飛過,天空卻沒有留下他們的痕跡,他們看到的只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樂觀者微笑生活,認為天空沒有留下他們的痕跡,但是他們已經(jīng)飛過,他們看到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個浪,一個浪無休止地打來,在它的身上,腳下碎開”,在那段紅色動亂的文化大動蕩中,艾青被扣上反動的帽子,受盡折磨,但是他卻始終微笑著。在大興安嶺,你常??梢钥吹秸趧趧訁s依舊哼著歌的他。即使前路是無盡的黑暗,但是他始終追尋著心中的光明。他說:“人間沒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沒有永恒的冬天。”所以,縱然他被困在窗臺,卻依舊能構想著海洋。他說:“生活需要微笑,我便微笑?!?/p>
是的,生活需要微笑。亞歷山大市的海蒂在實驗室里度過了她23歲的生日。這個女孩,從一出生就待著科學家為她制造的無菌室里,因為她有一種奇怪的病,她的皮膚對外部環(huán)境過敏。她從出生開始,母親沒抱過她一次,她也不能哭泣,因為咸咸的淚水會腐蝕她的皮膚。多么孤獨的人啊,但她笑著說:“我喜歡上網(wǎng),那里有我喜歡的天堂。”
因為不可以哭泣,海蒂選擇了微笑。然后,那個寫下“黑暗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的顧城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海子卻因為不會微笑而走上了極端的自殺道路。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看見什么取決于你的心態(tài)。同樣是半杯水,悲觀者說:“只剩下了半杯水?!倍鴺酚^者則會說:“還剩半杯水?!睋碛幸粋€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人生的際遇也許會因此而不同。
樂觀,就好像是寒冷季節(jié)的一絲陽光,就好像是炎熱夏日的一縷清風,給予你的永遠是希望、信心和勇氣。生活需要微笑,那么便微笑面對生活,懷揣一顆樂觀向上的心,即使遇到空谷,你面對的不再是懸崖峭壁,而是棧道橋梁——越過空谷,通向新生活的途徑。
微笑是一塊磁鐵,吸引并感染他人;微笑是一把號角,使你振作起來勇敢面對生活。我很想告訴米蘭?昆德拉,我見過一種微笑,比上帝本人還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