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國粹的作文滿分優(yōu)秀模板(2)
關于國粹的作文篇3:國粹之京劇藝術
外公很愛好京劇,只要京劇的開頭鼓一響,他就會坐下來聽。剛開始我不明白外公為什么那么喜歡京劇,后來我也跟著外公坐下來看,發(fā)現(xiàn)京劇有很多有趣的東西,比如說臉譜就及其豐富多彩,不同的臉譜代表了不同角色的性格。
臉譜分很多類型,例如:整臉,是以一種色調為主色, 以夸張大膽的色彩,畫出眉毛、眼睛、 鼻子、 嘴巴,再仔細的勾畫出細致的面部肌肉和細紋;還有三塊瓦臉,又稱“三塊窩臉”,是在整臉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夸張眉、眼和鼻的條文, 用夸大的線條勾畫出兩條眉毛,和鼻窩,所以被人們稱作“三塊瓦臉”。其中還有十字門臉、六分臉、元寶臉、象形臉、神仙臉、丑角臉、歪臉、太監(jiān)臉、英雄臉等等
一幅幅有趣的臉譜,代表了人的形象。這些臉譜畫的很復雜,也有很多裝飾,五彩繽紛的頭飾,金光閃閃,容易讓人感到眼花繚亂,雜亂無章,但是仔細看起來卻井然有序,互不相同,但是歸納起來也只有十多種,由于相互借鑒,相互變化,就派生出許許多多的形象,但是每個臉譜都是按照人物性格特征來勾畫,這么多色彩斑斕的線條,一開始看起來會眼花,讓人產(chǎn)生神秘感,但是這些臉譜絕不雷同。
京劇臉譜的顏色是多樣化的,但是主色調并不多,大家可以用臉譜的主色調來辨認、分辨人物的角色。
紅色:在臉譜中是最“忠”的顏色,在劇中它往往用來表現(xiàn)忠義之士,如我們所熟知的關羽臉譜,大紅的底色上勾畫臥蠶眉和丹鳳眼。當然也有例外,有時紅色僅僅表現(xiàn)紅色膚色的人,比如說劉謹是個奸臣宦官,在《法門寺》中卻是紅色臉譜。
白色:是臉譜中最“邪”的顏色,只有大奸之人才可以享受到這一級“待遇”。《擊鼓罵曹》中的曹操《風波亭》中的秦檜,其它董卓、伊立、趙高無不是白色的臉譜。
黑色:一般表現(xiàn)的之最“正”角色,大家都知道我們熟悉的李逵、張飛、姚剛、包拯……都是這一類。
金色和銀色:通常是神仙鬼怪,有時也用在番邦的大將的臉上。前者如《寶蓮燈》二郎神、《八仙過?!疯F拐李等。
以上所說,只是一個大概的分類,有許多象形臉不在此例,也有一些與膚與有關的也不在此例中。前者如《鬧天宮》中青獅是綠臉,白象是白臉都是屬于象形臉;后者如尉遲恭雖是黑色老臉卻是性格沉穩(wěn)。
臉譜上畫的東西代表了人類的性格,比如說:包拯黑額頭有一白月牙,表示清正廉潔。;孟良額頭有一紅葫蘆,示意此人愛好喝酒。;聞仲,楊戩畫有三眼,來源于古典傳說。;巨靈,煞神,金錢豹有多張臉,突出其神鬼妖特色。;趙匡胤的龍眉表示為真龍?zhí)熳?amp;hellip;…
人物的主要性格只要看一下臉譜就知道了,可是,他們的戲服也是別有特色。很多金屬片,響當當?shù)?,還沒出場就知道了,還有那一雙后底靴,雖然跟很高,但是他們的腳步很輕,幾乎沒有一點聲音。
我認為最奢侈的裝飾物是頭飾,在頭上鑲嵌了許許多多的各種顏色的珠子和金屬片,還有一對孔雀翎,這一個頭飾真是碩大無比,讓人看起來就覺得沉甸甸的,真的不知到戴起來有多重。
京劇不愧是中國的國粹,它是很多人都熱愛的一種戲曲文化,京劇的主要角色分五大類,有生、旦、凈、末、丑,各具特色,形成了完整的京劇藝術。從敲打的鑼鼓聲中,就知道是哪一種角色要出場了,京劇的唱腔字正韻圓。在我們國家提倡弘揚國粹藝術的影響下,不但使我國人民熱愛京劇藝術,而且傳播到了世界各地。除了京劇之外,我們國家的各個地區(qū)都有自己的戲曲文化比如說:豫劇,黃梅戲,昆劇,評劇,越劇,粵劇,川劇,秦腔,楚劇……這些戲劇真是各不相同,各有特色。
關于國粹的作文篇3:中國國粹——京劇
說起文化,人們往往會首先想到的是中國的國粹——-京劇。在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重大作用。
不論在故宮暢音閣的大戲臺,抑或是江南水鄉(xiāng)的“草臺”上,還是在如今個歌劇院里,一些人家的院子里,都有著戲曲的音調,有著濃厚的民族風味。
在古代,京劇表演與現(xiàn)實生活有一定的差距,而新文化后,京劇推出了一大批現(xiàn)代題材的優(yōu)秀曲目,也就是所說的現(xiàn)代戲。此后,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文化的迅速演變,戲曲又創(chuàng)編了新的唱腔,新的音樂,使戲曲藝術有了新突破。
京劇的角色“生”“旦”“凈”“末”“丑”又有四大派別。最有名的就屬梅派,梅蘭芳的戲曲藝術的喜愛,老一輩就會多一點,也許是他們從小聽著一種民族的熱愛之心吧!就說我的姥姥吧,她有一個收音機,走哪兒帶兒,她總聽不膩還跟著唱。我總會調皮的給她關上,總少不了挨罵。也許是我聽慣了滿滿的,我也逐漸對戲曲產(chǎn)生了興趣。一有空閑時間我們兩就對唱,雖然我不是太會,但姥姥都不在意,她卻很會唱,進而我對這門藝術有了喜愛之情,這也就是那愛屋及烏吧,即使京劇的裝扮有點夸張,但這恰恰更能突出京劇的獨特性。
京劇,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有著無限的魅力,一些老外不也喜歡嗎?他們專門來中國拜師學藝,雖然他們不懂戲劇含義,但他們認為這是一門能提高藝術修養(yǎng)的藝術,依然學得很好。
是的,在北京,京劇在大街小巷都能聽到,在電視上也能看到,是北京的特色文化,是中國文化中不可丟棄的,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現(xiàn)在大都流行席卷全國,特別是近一代年輕人對京劇有極大愛好的非常少,對這種傳統(tǒng)文化根本沒有用心去體會,去領悟。京劇的追求與眾不同,每個動作,每句詞要高雅、完美,都要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才能達到京劇的最高境界,才能體現(xiàn)出一種真正的境界,才能體現(xiàn)出一種真正的高雅藝術。
所以,我們要對文化精髓不離不棄,要對傳統(tǒng)文化繼承并發(fā)揚下去,讓所有人都能知道,我國有一種藝術之最,讓世界都知道中國國粹——京劇,它的傳承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驕傲
關于國粹的作文篇3:國粹“戲曲”
青衣的水袖飄飄,小生的清朗白凈,文丑的滑稽調笑,那嬉笑怒罵,一筆一畫勾勒出最瑰麗的詩篇。——題記
也許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少年人去喜歡戲曲了吧。
我大約就是這千千萬萬人中的一個。畢竟,還有哪個青少年,會去喜歡那咿咿呀呀的唱腔,拉得長長的音調呢?或者是那看起來花花綠綠的場景和夸張的妝容。即使是看電視的閑暇時光,也不會將遙控器摁向戲曲頻道,滿懷期待地等著一聲“誰說女子不如男”的豪爽。
我打小也沒出生在戲曲世家,父母也不??磻颍瑺敔斈棠檀蜷_電視看戲,也會被我吵鬧到被迫換成動畫片。垂髫之年自然幼稚,暖亮的陽光,充滿飽滿色彩的動畫片,對于我來說,要比那扯著我完完全全聽不懂的調子、令人厭煩的戲曲,好了太多太多。
年齡漸長也沒能使我對這個中華的國粹感上一丁點的興趣。課本中,課外書里,各種各樣的網(wǎng)站里,我遇到這個含有十二個筆畫的詞語的次數(shù)越來越多,老師,家長的詢問讓我的歷史記錄里,越來越多了“京劇,百度百科”“昆曲,百度百科”“豫劇,百度百科”,而少了關于流行音樂與偶像的搜索。
也許是好奇心作祟,我做出了從前的我從不可能做的決定。
時鐘的金屬指針慢慢滑動著,耐心的很。我猶豫地在鍵盤上敲下了四個字,將光標移向了搜索出的第一個視頻。一陣緩沖,幾聲在幼年的電視上聽爛的敲鑼聲,如今聽起,仿佛不再那么刺耳了。
是因為有了心嗎?
視頻很短,幾分鐘一晃而過,甚至有些讓我驚訝與懷疑,曾經(jīng)怎么都忍不下去的聲音,總是感到“度分如年”,二十分鐘的戲中,奶奶是最津津有味的,而我只是坐一邊,低著頭,不耐煩地掰著手指數(shù)時間,數(shù)到四十一秒時,站起,拿走遙控器,換回動畫片。
關掉了視頻,點開下一個昆曲。
那是個稍微有點潮濕的下午,下有小雨,濕滑而黏膩,人的心情都是急躁的。據(jù)說這種天氣適合聽輕巧的外文歌曲,但我卻在戲曲中消磨去,直至夕陽旁落。
我不懂戲,但我覺得那婉轉的唱腔好聽,那精致的妝容美麗,那響亮的鼓鑼聲震蕩人心。
那演員的一顰一笑里是玲瓏剔透的心,那熟練的腔調是臺下的苦練。
那舞動的水袖是獨屬于戲曲中的美麗,那妙肖的神態(tài)是祖宗的技巧。
至今,起碼在同齡人中,我也接觸過不太少的戲了,不敢妄尊自大。至少,我對這門傳統(tǒng),骨子里還是實誠的喜愛。
不將它戴上“國粹”的高帽子,我打心底的喜愛它。就像是說,實實在在地喜歡一本書,喜歡上一個地方,而不是因為它的內容豐富或是歷史底蘊深厚。目前,只有我的家鄉(xiāng)與它享有這個“特權”。
會不會有人認為它是落后的?肯定啊。
但它是中華文化里,最神圣的結晶啊。
嬉笑怒罵,唱念做打。臉譜蟒袍,長髯水袖。
將相和,朝陽溝,西廂記,花木蘭。
戲曲史冊里灼而燙、泛著燦金的文字,上演了它最鮮亮、最美好、最溫暖的一場,這一場永遠不會結束。髯口不會被摘除,水袖不會被褪下,花眉不會被抹掉,碎臉不會被洗去。
戲曲,源遠流長,美麗的文化。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