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
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jīng)驗,那么關于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準備的一些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篇1
《石頭書》是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的一篇文章,這篇課文的主要教學目標是憑借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鼓勵學生對周圍感興趣的事物刨根問底,樂于探究,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石頭書》是一篇科普文,這類文章學生還是第一次接觸,本文共有14個自然段,通過人物間的6次對話,寫出了石頭像書的原因:
1、外形:石頭一層一層的就像書一頁一頁的。
2、石頭上的雨痕、波痕、礦物就像書上的字。
3、石頭上的樹葉、貝殼、小魚等化石就像書上的畫。
4、人們通過石頭上的化石能知道許多知識,就像書本能告訴人們知識一樣。
在教學時,我以課題為突破口,引導學生質(zhì)疑,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首先,讓學生結(jié)合平時見過的書說說。其次當學生齊讀課題后,讓學生開始質(zhì)疑:石頭書上有字嗎?石頭書和我們現(xiàn)在的書一樣嗎?石頭書上也有畫嗎?石頭書的作者是誰?石頭書重不重?石頭書有什么作用……此時孩子們一個個非常激動,眼里是對新知的`強烈渴求。這樣的導入一下抓住了孩子們的心,將他們引領到陌生的新的知識領域中去。接著,我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讀書,從文中將答案找出來,整體把握課文。
因為是第一課時,生字詞也是這節(jié)課的重點,這課里有一個“殼”字是多音字,我便結(jié)合圖片進行講解。學習課文內(nèi)容我以六次對話為中心,將石頭書與現(xiàn)在的書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在講解石頭書的字這一部分時,重點讓學生根據(jù)課件展示的圖片對雨痕、波痕以及礦石有直觀的了解。
在本課的教學中, 我讓學生通過觀察后再回到課文中去找找,給學生觀察思考的空間,并聯(lián)系生活中的書來回答“為什么石頭像書?”讓學生在比較中,慢慢體會為什么稱為石頭書的原因,由觀到思到悟,讓學生會學習。還有在講授“礦物”時,對于礦物里面的小不點兒,有各種各樣的顏色,我讓學生想象這些紅的、黃的、閃光的、透明的像我們生活中見過的哪些東西,如鉆石、紅寶石、煤炭—————把課堂與生活銜接起來。同時通過礦石色彩繁多的特點,讓學生說出描寫顏色的四字詞語,加深學生對詞語的理解。
關鍵是朗讀的處理,現(xiàn)在的孩子已經(jīng)是三年級了,朗讀已經(jīng)學了2年,但是對于這篇全是對話的課文,還是接觸的很少,所以這篇文章的朗讀指導非常關鍵。在課堂中,我注意了這個問題,要求孩子先找到提示語,看看提示語中有沒有語氣的指導,如果有,只要讀出這種語氣就可以了,如果沒有,那就再看看標點符號,有沒有特殊的符號,如問號、感嘆號、省略號等,讀出相應的語氣就行了。孩子們做得還不錯。
在教學中還存在著許多不足的地方,因為是第一課時,生字詞教學還不扎實,我在處理教學語言時,以后還要格外注意,盡量避免多余的零碎語言。對于整篇課文讀還是不夠,這也提醒自己早今后的教學中,教案的設計更要精練化,對于學生的預設還要更詳細全面。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篇2
在小語第五冊第七課《這是我小學的老師》初讀課文的教學時,我要求學生讀完課文后要“有話可說”。學生從文章的主題、全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對詞語的感悟體會等方面進行了交流。突然,有一位學生迫不急待地舉手,當我叫到他時,他卻怯怯地站起:“老師,我說了,你不要生氣?!边@一事先聲明,讓我有些措手不及,我的心猛地一驚:“學生該不會有什么讓大家不堪入耳的語言吧?”但本能告訴我得答應孩子的要求。等我“肯定”地說“行”后,該生臉露靦腆神色,好奇地說:“老師,居里夫人的老師一直坐在輪椅上,他是不是個殘疾人?”哈哈,學生的思維角度就是與成人不同,這一看似鉆牛角尖的問題是學生讀文后自然生成的問題,也是學生再正常不過的問題的。我點了點頭,順勢把它拋給了全班同學。
“轟”,教室里一陣“騷動”,隨即就有學生要求發(fā)言:“居里夫人的老師老了,身體虛弱了,可能走路不方便了,所以才坐輪椅。并非是殘疾人?!薄熬永锓蛉说睦蠋熆赡苣贻p時為了學生嘔心嚦血,到老了身體累跨了。腿腳不麻利了?!薄拔蚁刖永锓蛉说睦蠋熞灿锌赡芫褪菤埣驳?。但大家都沒有瞧不起他,反而更加尊敬他。我們也會為教出這樣世界聞名的科學家的殘疾老師而感到驕傲?!边@是學生多么富有詩心的猜測啊。我想事實已經(jīng)并不重要了。而重要的是學生語言中透露出的.對老師的無比崇敬之情。
下課后,我一直都在回想著孩子發(fā)言之前那句“老師,我說了,你不要生氣”的話語,其實孩子的猜測是順理成章,有理有據(jù)的??!是最敏感的內(nèi)心里最真實的傾吐??!但為什么卻要這樣誠惶誠恐地提出呢?
由此我想到了我的課堂和我們的小語課堂。是不是建筑了太多,太牢的“圍墻”才會讓學生“戰(zhàn)戰(zhàn)兢兢”?一個極其平常的問題也要斟酌再三才感吐露真言?我們常以為自己的課堂夠開放,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夠廣闊,但從學生欲言又止的請求中,我們驀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課堂中師道尊嚴的痕跡依然存在,其實還遠未真正解放了學生的心理防線的程度,還沒有實質(zhì)性地構建起“訴真情,吐真言”的課堂的架構。
由此我又想到了話語背后更深層次的問題:我們平時在語文課堂上是否關注了對個性張揚思維的尊崇,對批判性意見的吸納,是否賞識了哪怕有時是違背師者意志,但卻是有自己思想的另類言說。
拆除課堂“圍墻”,構筑學生的心理安全底線,松開思維的束縛,允許思維的偏差,甚至學生的“胡言亂語”,讓人性的陽光普照課堂。應是我們每位語文教學工作者所追求的課堂景觀。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篇3
《科利亞的木匣》這篇課文篇幅較長。作者通過一個故事,告訴讀者一個道理:時間一天天過去,周圍的事物都會變化,我們做事情的方法也要變化。課文描述的故事脈絡清晰學生能通過閱讀大致弄懂。但是課文蘊含的道理,以及怎么從敘事中領悟道理進而明白通過敘事來講述道理這種文章體裁,對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
在課堂教學中,我把主要線索及文章的內(nèi)容也分成幾個步驟來完成。每個步驟都設置了學習檢測題。學生通過我的'引導,有目標地進行朗讀,直接與文本對話,一步步找到科利亞怎么埋木匣、第一次怎么挖木匣、挖不到木匣怎么思考的,以及怎樣從這中間明白事物變化的道理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積極參與,能盡快找到答案。有學習的成就感。而且通過循序漸進的誘導,文章蘊含的道理漸漸展現(xiàn)出來,學生體味到了學習的快樂。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體會“隨著時間過去,我們一天天長大,步子也一天天長大”,我還讓一個學生在講臺前跨步比試了一下課堂氣氛就活躍多了。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篇4
《掌聲》一文寫的是一位原本內(nèi)心自卑的小女孩小英在同學們鼓勵與愛的掌聲中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孩子。這樣一篇感人致深的愛的課文給了我們一次出色的愛的教育機會。為此,教學中我設計了一堂情意交融,開放、扎實而有效的語文課,讓愛的掌聲響起在課堂的每個角落。
首先,我關注了學生多種方式的閱讀。上課伊始,我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同桌互讀課文、引讀、齊讀等多層次多角度地讀,讓學生充分地接觸文本,在閱讀中感知課文大意。
一、課件出示,品味重點語段。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通過出示重點語段,讓學生以多種形式反復朗讀,讀中體會情感,并將關鍵字詞下面點上圓點,讓學生于細微處體味細膩的感情,領會其中包含的深刻內(nèi)涵。如出示小英在那次演講前后變化的語段時,抓住“總是默默地”、“一角”來感受小英因身體缺陷而表現(xiàn)出的自卑憂郁,通過掌聲給小英帶來的變化之大,不但不再憂郁,而是更加樂觀自信了。再如出示小英上講臺之前的表現(xiàn)一段時,抓住了“把頭低了下去”、“猶豫”、“慢吞吞”、“眼圈兒紅了”這些詞語讓學生真切體會到小英當時痛苦無奈的心情和矛盾心理,也更突顯出緊接著那驟然間響起的掌聲的重要!這當中尤以表現(xiàn)小英神態(tài)變化的詞語為重,使學生由表及里,感受小英內(nèi)心的情感變化,從而加深了對文章主旨的理解。
二、全心投入,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如今的語文教學強調(diào)工具性與人文性的'高度統(tǒng)一,既要教書也要育人,它標志著語文教學不再是單調(diào)地傳授文本知識,而是注重陶冶情操,發(fā)展個性,培養(yǎng)人格?!墩坡暋芬徽n情文并茂,加上我動情的講述,感染打動學生則是必然的事情。我在研讀教材時,首先被貫穿全文的“情”打動,課堂上我?guī)е@樣的“情”全身心地投入,帶領學生產(chǎn)生共鳴,達到移情效果,教會做人的道理。就在學生還沉浸其中時,我那感人至深的話語再次響起:“人人都需要掌聲,特別是當一個人身處困境的時候,讓我們珍惜別人的掌聲……”就這樣,以情激情,情中悟理,給人美的享受,讓人真真切切感受到我不光是上了一節(jié)語文課,更是上了一節(jié)思想品德課。在這里學生的情感得以升華,思想境界得以提升,課堂氣氛和諧而美好!
在理解體會小英的情感變化過程中,我讓學生想象自己就是文中的小英同學,自己體會怎樣說,這樣他們理解起來就容易獲得一種真切的感受了。而且,當時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整節(jié)課,以兩次掌聲為線索。通過抓住英子掌聲前后的變化和人物動作神態(tài),學生在閱讀中感悟到兩次掌聲的不同含義。懂得要尊重、關愛別人。
課堂教學“唱響了愛的旋律”。初讀課文感知“愛”,細讀課文體驗“愛”,生活拓展抒發(fā)“愛”。使我們感受到,不僅是在學習一篇課文,讀懂一個故事,而且在發(fā)現(xiàn)人間的真情,呼喚愛的奉獻。
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實踐中,我深刻體會到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理解,讓學生讀出自已真實的感受,才能實現(xiàn)閱讀教學中的朗讀技巧。也讓我深深懂得:只要我們能為孩子的點滴進步而鼓掌,為孩子的精彩創(chuàng)意而喝彩,讓我們的課堂成為孩子們抒發(fā)心靈的天堂,相信每一個孩子在我們的課堂中都能成為一個個個性獨特的自我!
三、妙設情境,把“小英”請進課堂。
把“此時此刻,小英有太多的話想說,她想說……她想說……”改成“此時此刻,你就是小英,你有太多的話想說,你想說……你想說……”我想: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既豐富了學生的想象,發(fā)展了學生的語言,又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凈化了學生的靈魂,是課堂教學中閃亮的一筆!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篇5
自上三年級的課以來,本課是用時較多的一課,但是效果并不明顯,且問題多多:如把“跨、舉”等字寫錯,爪的讀音弄不清楚,查字典的知識出現(xiàn)的問題尤多,寫不對大寫字母,音節(jié)寫不完整,部首弄不對,再查計劃數(shù)不對,釋義搞不清、選不對,用關聯(lián)詞造句不恰當,對比喻句判斷不對,開心表達不會仿寫,還有的忘做、漏做題目,可以說問題一大堆。
先從課堂找原因,學生聽課不認真,不用心,是我專注于講課,而忽視了學生聽課學習的效果,有的心不在焉,有的聽課不專心,學生被動的聽,而不是帶著問題主動的學,課堂是“要我學的”狀態(tài),而不是“我要學的”狀態(tài),因此我要改,把讀思說的課堂留給學生,讓給學生,刻意的留給學生,自己做一個“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的教者,而不是說者頭頭是道,而聽著被動地聽,聽不聽我也不知,會不會也不清楚,效果如何我更不知了。就從第20__《一幅名揚中外的畫》的開始。
再者,關注學生學的效果,學中的問題,更主要的提出問題讓學生試著解答,出現(xiàn)了問題讓學生討論后判斷對錯,指出其中錯誤的原因,讓學生知道錯誤的原因,讓學生嘗到學習知識的甘苦,求知的快樂。對于一些不適宜討論的錯誤要明確告訴學生正確答案,以免浪費時間,讓學生無所適從,為討論而討論,應該讓討論有價值,有意義。
對書寫中出現(xiàn)的問題,一要要求嚴格,二要在之前注意引導示范,保證書寫的時間,畢竟學生學寫鋼筆字的時間淺,應該實事求是地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輕松、舒適的寫字環(huán)境。
最不應該忽視的是學生的讀,可以說沒有讀就沒有課文的全面學,無論課前的讀,還是課堂學習過程中的讀,都必不可少。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篇6
1一類字二類字放一起。
2給重點的詞語標音。
3多音字要單獨放。
4每講一個環(huán)節(jié)要總結(jié) 格式總-——分——-總
5讀課文時間要長一些,重點關注讀的差的學生。
6生字不必再關注結(jié)構,只關注難寫的筆畫,容易寫錯的筆畫。
7引導學生讀完課文要養(yǎng)成認真傾聽的習慣。
8聽錄音要提前下載好。注意調(diào)節(jié)音量的大小,注意不要讓音樂搶了讀的聲音。
9自讀要求:1詞。2句子。3整體把握要求。
10再讀課文時,簡單點一次過。多表揚,不必每個都點評。
11平時要隨時記錄學生容易讀錯的地方。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篇7
教學《灰雀》這一課時,主要通過讓小組采用角色表演,情境模擬法進行教學,在課尾延伸、深化感悟時我有意識地提出幾個問題,給足孩子想像空間,為孩子插上想像的翅膀,孩子在課堂上“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自由放飛心靈,那一個個充滿童趣的回答讓師生共同感受到語文課堂輕松、活潑、有效。孩子們依托文本創(chuàng)造想象的回答精彩紛呈,這是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結(jié)果。文本的情感目標無需太多講解,在大膽想象、角色表演、情境模擬中得以鞏固、升華。
教學中,利用學生的疑問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啟發(fā),再通過學生讀書思考,從而領悟到課文所表達的男孩愛灰雀、列寧愛灰雀更愛男孩的情感,學生對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有了深刻的認識,得到了人文精神的陶冶。
在導入部分,我引導學生回憶學過的課文,喚起他們已有的感受與體驗,激發(fā)學生對新課文的興趣。
在識字、識詞的過程中,利用小組合作學習與工具書一同來幫助學生解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通過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以優(yōu)帶差,資源共享等多種方式,不但提高了學困生的學習熱情,也讓優(yōu)等生體驗到了快樂。最后是全班進行交流組內(nèi)解決不了的問題,達到了局部帶動整體的目的。在層層遞進中,使學困生掌握了基礎知識,優(yōu)等生講解了知識,從而達到了“學困生能吃飽,優(yōu)等生能吃好”的目的。
語文新課標指出“學生應初步具備收集處理的有信息的能力”,課前我收集了一些灰雀料提供給學生,雖然這樣做加強了語文學科與其它學科的知識整合。從課堂教學的反饋來看,讓學生自己多渠道、多途徑地收集資料,效果會更好。
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小組間的積極有效的評價,較好地激起學生的熱情,促進他們更認真傾聽別人發(fā)言,欣賞別人優(yōu)點,或質(zhì)疑爭論,在課堂上形成一種積極交流、雙向互動的局面,有利于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使學生在評價中互相取長補短,快樂成長。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篇8
這篇略讀課文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最后一課,是一首現(xiàn)代詩,語言精練優(yōu)美,富有韻味,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聲響,用詩的語言,贊美了秋天。教學時, 沒必要太注重文章的內(nèi)容, 把每句、每段都搞清楚, 應放手讓學生自己運用精讀課文獲得的方法, 把課文讀懂;著重是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詩歌,領悟到詞句表達的精妙,體會詩中濃濃的秋情,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
本班學生思維活躍,具備獨立識字的能力,掌握了初步的理解詞語的方法,能夠運用邊讀邊想的方法理解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展開豐富的想象,學習仿寫詩歌還不是很多。
教學的重點是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歌,從秋天的聲音中想象秋天景色的美好,體會秋天獨特的韻味。而體會詩歌的意義,鼓勵學生仿照詩歌的形式用自己最美的語言寫贊美秋天的詩文是本文教學的難點。。
課堂上,教學環(huán)節(jié)分為六大塊:
㈠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㈡回憶略讀課文的學習方法——三讀法
㈢將自學提示框里的話轉(zhuǎn)化為本節(jié)課學習目標目標
㈣按三讀法展開三輪先學后教,交流檢測
第一輪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讀幾遍,運用學過的方法理解生詞。比賽讀文,看誰讀得正確、流利。
第二輪自讀課文,勾畫詩中描寫了哪些聲音?詩句美在哪里?
課堂上通過課件展示,那些有關秋天的落葉、蟋蟀、大雁、豐收等圖片,豐富了學生的視野,打開了想象的大門,為學生體會秋天的美好提供了幫助。
㈤拓展想象,升華拓展。學生學習語言的目的就是為了運用語言,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們將會在練筆中,寫出秋的韻味和風情。每人寫一小段即可,四人小組合成一首。然后請小組代表把合作寫的詩,在平臺上展示出來,并有感情地朗讀給同學聽。
㈥布置作業(yè)
1、為自己寫的詩配上畫。
2、搜集有關秋的詩歌。
3、感受秋天寫詩:《看看,秋的色彩》或《聞聞,秋的味道》
反思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覺得這幾方面感受較深:
首先,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 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我采用的情境教學法和想象閱讀法讓學生在聽中想象,說中積累,讀中感悟,寫中運用。讓學生在在各項實踐活動中,語文能力得到整體訓練與提高。
其次,品讀1——3節(jié)詩,然后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節(jié)邊讀邊想象畫面,接下來是說畫面與感受,并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該節(jié)詩歌。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以讀為本、以讀想象、以讀悟情”。最后通過師生評議,個別讀,比賽讀,一起感受秋天的美好,突出重點。
第三,走進秋,走進大自然這遼闊的音樂廳,你還能聽到哪些秋的聲音?仿照詩歌用最美的語言贊美秋天。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突破了難點。雖然孩子們寫出來的作品還很稚嫩,還需要推敲,但這種實踐是新課標所倡導的,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
不足之處是朗讀指導沒有配上合適的音樂或示范帶,沒有出現(xiàn)朗讀展示的高潮,沒有體現(xiàn)好詩歌教學的特點的。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篇9
(一)培養(yǎng)審美情趣,激發(fā)愛校情感
寫作文的目的不僅在寫,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做人原則。那么說明文的寫作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呢?本次作文在這方面作了一下嘗試西師大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我們的學?!方虒W反思教學反思。利用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情趣,從而激發(fā)他們的愛校情感。因為在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中,處處都蘊藏著豐富的審美內(nèi)涵,校園中的自然美,教室里的裝飾美,教學中的創(chuàng)造美,以及師生的儀表美、情感美、語言美等,無不對學生審美觀的形成產(chǎn)生著重要的影響。然而,天天處于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生可能對此熟視無睹。但通過這樣的活動會重新喚醒他們激情,他們會重新發(fā)現(xiàn)我們的校園是如此美麗,身心受到很大的感染,自己在這樣的優(yōu)美環(huán)境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促使自己的言行與特定的校園環(huán)境相協(xié)調(diào),并且產(chǎn)生對自己校園的熱愛之情。蘇霍姆林斯基說:“用環(huán)境、用學生自己創(chuàng)造的周圍情景、用豐富集體精神生活的一切東西進行教育,這是教育過程中最微妙的領域之一?!?/p>
(二)讓優(yōu)美的語言美化我們的說明文
談到語言美,人們會想到優(yōu)美的敘述、生動的描寫,大家也總是覺得語言美與說明文好像是沒什么必然的聯(lián)系,認為說明文頂多也就語言準確樸素罷了。在說明文教學中,很多教師重內(nèi)容而輕形式,對于語言藝術往往一帶而過,甚至絕口不提。這種做法,如入寶山而空手回,說明文的魅力,也在學生的心目中大打折扣??鬃釉疲骸把灾疅o文,行而不遠”。我認為越是簡單樸素的語言越值得我們?nèi)ンw味,真正文質(zhì)兼美的說明文,也是很注重語言美的
只要加以引導,學生同樣會寫出文筆優(yōu)美的說明文。選取的三例學生作文就足以說明這一點。
從以上兩個方面論述,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說明文寫作中也有許多值得品味的方面,但說明文中值得品味的又何止這倆方面。說明文的道德情操、愛國思想、生活常識、條理清晰的理性思維等等,哪一樣不值得我們?nèi)ゼ毤毜钠肺?、玩賞,“茅草根雖細,卻能越嚼越有味”,只要我們深入挖掘,聯(lián)系實踐,(《母親的恩情》教學反思)努力從質(zhì)樸中尋求不樸素的東西來,實現(xiàn)說明文寫作教學的“美麗化”為時不遠。我們有理由相信,在說明文寫作教學中大有可為的,如果廣大教師都能樹立這樣的觀念,我們必定能改變目前說明文寫作教學中的諸多弊端。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篇10
《拉薩的天空》是一篇意境優(yōu)美的散文,作者以其細膩的筆觸和華美的語言描寫了拉薩天空的湛藍、透亮。表達了一種向往和喜愛的情愫。課文語言精美,用詞準確、生動,比喻貼切,對拉薩的天空描寫細致而且形象,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能力,激發(fā)學生審美情趣的好文章。教學中,我讓學生充分感受美景、細細品讀語言,讓學生在與文本的對話中,很自然地感受拉薩天空的美和藍。
一、圖片展示,激發(fā)興趣
對于置身城市中的孩子而言,天空顯得不無特別之處。學生剛接觸這篇美文,雖然讀來滿口余香,但感情方面還是顯得陌生和遙遠。通觀全文,一個“藍”字貫穿始終,湛藍、藍寶石、藍天、藍得令人神往、藍晶晶,作者濃墨重彩去描繪眼中溢滿的“藍”,讓人無限神游于拉薩的天空上。此時,水到渠成地通過多媒體,展現(xiàn)拉薩天空藍的圖片,使得抽象的課文內(nèi)容形象化了,靜態(tài)的課文內(nèi)容動態(tài)化了,平面的課文內(nèi)容立體化了,美侖美奐的畫面一下子拉近了學生和文本之間的距離。叫人不由得對拉薩產(chǎn)生喜愛情感,為課文的下一步學習奠定了情感基礎。
二、抓住比喻句,品讀“藍”
課文中出現(xiàn)了2個比喻句,第一個出現(xiàn)在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將湛藍、透亮的天空比作了用清水洗過的藍寶石,在教學中,我適時引導學生抓住比喻這種修辭手法的特點,即比喻的事物和被比的事物是有相似的地方的,讓學生通過畫面和美美地朗讀想象兩者的'相似點,學生很自然地能夠說出天空藍得深、濃、純,從而更好的理解了“湛藍”這個詞,而用清水洗過的藍寶石又體現(xiàn)了這天藍得沒有雜質(zhì),純凈至極。在多次品讀中,拉薩天空的主要特點“藍”不言而喻。最后通過美美地背誦,升華感悟,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接下來,仍然抓住比喻句,簡單過渡到最后一個自然段,將拉薩的天空比作圣地的窗簾,比喻貼切、生動。學生更充滿了濃厚的興趣,想去拉開窗簾走進拉薩看一看。
三、找喜歡的語句,感知文本,以讀促悟
教學的本質(zhì)是對話?!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睘榱梭w現(xiàn)這一全新的閱讀理念,我的教學設計立足于“閱讀文本”,引領學生反復觸摸文本語言,“披文入境”、“潛心會文”,實現(xiàn)教學的和諧互動,使閱讀教學過程變成一種動態(tài)性的、生成性的對話過程,在教學第2-4自然段時,通過讓學生找、劃自己喜歡的句子,把時間完全交給學生,讓他們在自主學習的氛圍中,帶著自己獨特的閱讀體驗,通過讀、談的方式來體會拉薩天空的美,讓他們學會感悟文本的語言。這種方式較好地實現(xiàn)了新課改中的教師角色轉(zhuǎn)換。教師與學生平等對話,為學生學習創(chuàng)造了溫馨和諧的氛圍。
以上教學設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有不足之處:
一、預設不夠合理成熟
1、原想通過找比喻句的方式,自然過渡文本,實則三年級的學生剛接觸這種修辭手法,想要一下子找準確,確實不易。學生更容易與“掬一捧藍天可以洗臉”這樣的夸張手法混淆,1分鐘可以解決的問題,到了孩子這兒就是3-4分鐘,且效果并不明顯,達到了副作用。這不太明顯的比喻句其實可以放入學生找、劃的句子中,進一步感受拉薩天空的“藍”,教師可簡單告知,作者運用了貼切的比喻,將拉薩的天空比作圣地的窗簾,生動、形象。這樣學生更容易接受比喻手法,品讀優(yōu)美語言的同時又升華了對拉薩天空獨特特點的理解。
2、通過找喜歡的句子,想使課堂生成更加靈活。而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喜歡的句子往往是自己容易理解的句子,如文章的3、4自然段,通俗易懂,語言也很優(yōu)美,孩子自然首選這些句子作為自己喜歡的句子。而這和我原本的預設相悖,本文重點是文章第二自然段,對于這一段的理解相比后文,學生理解起來有些困難,于是在品讀到此句時,下課鈴就打響了。教學環(huán)節(jié)預設不夠細致,導致在課堂教學中,教學時間把握失控,頭重腳輕,顯得很不和諧。若能緊扣住“藍”這一主線,讓學生去找一找,劃一劃具體描寫描寫拉薩天空藍的語句,抓住關鍵詞展開想象,或許效果更佳。學生也很容易找到“純凈”、“明潔”這樣的關鍵詞。
二、品讀不夠到位、透徹
文中有這么一句“有貼著山頂?shù)陌自朴骋r,湛藍的天空顯得越發(fā)純凈;有拉薩河畔草地的對照,湛藍的天空顯得更加明潔。”如果讓學生光從字里行間去理解含義,去體驗作者的情感,是比較困難的。我抓住了排比修辭手法和找近義詞的方法讓學生記住了這一句,課后試想,這種記憶很有成效,但只是暫時的,還是應該通過語言本身來感悟記憶。通過圖片的展示,抓住兩個關鍵詞“純凈”、“明潔”,感受“湛藍”,再抓住“越發(fā)”和“更加”二詞,出示圖片,只見藍天之上,白云悠悠,白云下邊就是一座雄偉的山峰,山前是一片綠茵茵的草地,草地邊緣則有一條清亮亮的小河緩緩地流過。引導學生看圖進行對比,瞧,拉薩的藍天與白云、藍天與綠草,色調(diào)上產(chǎn)生的對比多么強烈,多么明朗,拉薩天空的純凈、明潔在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拿起書本細細地讀文,孩子們就深深地沉入了拉薩美麗的風景中,仿佛身臨其境,喜愛之情油然而生。接著通過范讀、指讀、評讀、配樂讀等方式,讓學生邊聽邊體會,邊讀邊感悟,使課堂上的每一位學生都感受到文本所描述的情境,把自己融入到課文的情節(jié)中去,我想這樣的教學設計更加的人性化,操作起來也會是事半功倍的。
三、教師課堂語言需要精煉。
上課語言羅嗦,語言不夠精簡。雖然在課堂中,我已經(jīng)有意識在改變,但效果不太明顯,仍需要繼續(xù)努力,通過一次次的磨練,盡可能的讓課堂成為學生主動學習的陣地,而不是一味地灌輸。
四、課堂應關注每一位學生
關注學生,尤其是學困生方面還做得不夠,這樣優(yōu)美的文章,也應讓他們參與進來,通過優(yōu)美地朗讀,展示孩子的特長和進步,更好地激勵學生,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教師應該調(diào)整好心態(tài),關注每個孩子的發(fā)展,我想這樣的目標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攜手共創(chuàng)。
課堂教學藝術,本身就是一門需要不斷完美的藝術,我在不斷的反思中前行,去探索更為扎實有效的教學方法,讓自己的課堂不斷迸發(fā)出蓬勃的活力與朝氣!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篇11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也是做好一件事的前提條件。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我也在自己的課堂上不斷地摸索著、嘗試著?!督鹕牟莸亍肥且黄錆M童真童趣的課文,特別是文中描寫“我”和弟弟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絨毛的情節(jié),真實生動,使人會不由自主地產(chǎn)生會心的微笑。
我在教學《金色的草地》一文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兄弟倆在盡情玩耍的情景,深刻地體會童真童趣。我特意指導學生進行表演?!艾F(xiàn)在我想給大家創(chuàng)設一次當演員的機會,高興嗎?”同學們頓時雀躍起來?!笆紫葢撁鞔_,我們表演課本劇是不是為了痛快地玩一會兒?”同學們的頭搖得像撥浪鼓?!拔覀儽硌轂榈氖亲哌M文中,更深入地體會人物的情感。要想當好演員,首先要記住臺詞……”于是我就讓學生采取多種形式的朗讀反復感知,使其對整個故事情節(jié)達到能復述的程度。然后讓學生討論兩個孩子的情感變化,讓學生認真地研讀“劇本”,探究“角色”,讓四個人小組合作,自主地選擇角色、進行排練,要求學生能投入劇本,進入角色,在表演的過程中,要融入自己的理解、情感。
三年級的孩子還有些好動,很難在課堂四十分里做到始終如一地專心聽講。這就要求我們老師有更多的方法去吸引孩子,調(diào)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讓孩子在平和、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故意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一個玩的時機,給孩子一次玩的機會,也不失為一項好的舉措。當然,我們教師要把握好分寸,要讓孩子玩得其所,玩得有價值。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篇12
一、知識與技能:
1.會認6個生宇,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名堂、浪費、鏡片、看守、定時、清閑、放大鏡、細微、閱讀、隨意、調(diào)節(jié)、簡單、顯微鏡、擠來擠去、微生物、拜訪、玩具”等詞語。
2.有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fā)明顯微鏡和發(fā)現(xiàn)微生物的,從而激發(fā)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增強創(chuàng)造意識。
4.寫玩中的樂趣和收獲。
二、過程與方法:
1.自讀,自由選擇讀的方式。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nèi)容。
2.布置收集有關微生物的資料,引導讀課后資料袋,了解常識。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fā)明顯微鏡和發(fā)現(xiàn)微生物的,從而激發(fā)好奇心和求知欲,啟發(fā)生活中的細心觀察,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增強創(chuàng)造意識,養(yǎng)成好習慣。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樣從玩中發(fā)明了顯微鏡和發(fā)現(xiàn)了微生物的,并交流從中受到的啟發(fā);
2.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獲。
【教學準備】
1.課前發(fā)動學生搜集有關在玩中獲得的樂趣或收獲資料。
2.了解顯微鏡的知識,收集有關微生物的資料。
3.生字、詞卡片。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結(jié)構。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質(zhì)疑導入
1.同學們,你們愛玩嗎?都玩什么?玩??墒刮覀兊玫皆S多快樂;玩耍常常被有些大人認為是浪費時間,不物正業(yè)的事,然而在科學史上有很多偉大的發(fā)現(xiàn)都是在玩耍中發(fā)現(xiàn)的。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15.玩出了名堂》
2.讀了這個課題,你有什么想問的嗎?師邊聽邊板書、歸類。
二、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1.同學們都很會思考,相信通過深入的學習課文,這些問題都能得到解決。接下來要先請同學們自學課文,小黑板出示自學要求。
2.剛才大家自學得很認真,這些詞語,你們會讀嗎?(出示課件:要認的生字組成的詞語)
3.詞語讀得真不錯,這篇課文當中還藏著幾個多音字呢,請你快速默讀課文,把這些多音字找出來,(出示課件:看、磨、待、調(diào))
4.這兩個多音字都在課文里,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吧,讀的時候要注意把這幾個多音字讀準。
三、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自由讀文,注意正確、通順。用你喜歡的方式讀一讀。
2.我想知道文中所說的放大鏡和顯微鏡是什么?
3.放大鏡和顯微鏡的作用就是將物體放大,放大鏡能將物體放大,顯微鏡能將物體放得更大,
4.接下來讓我們再把課文連起來讀一讀,看看這一次是否能把課文讀得流利。
5.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
6.那么老師就請五位同學來輪讀。其他同學認真聽,聽他們讀得是否正確?
7.他們讀得怎么樣?
8.老師發(fā)現(xiàn)第三自然段有一個句子特別難讀。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老師先給大家讀一讀,請大家認真聽。(出示課件:第三段的最后的一句話)。
9.接下來請同學們帶著問題去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你能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嗎?
10.剛剛開始,有些同學對課題提出一些問題,我們共同來解決,逐個提出并自由舉手發(fā)言。誰能說說課文主要說什么?(列文胡克通過玩放大鏡發(fā)明了顯微鏡,并且發(fā)現(xiàn)了微生物。)。
11.交流各自收集到的資料。
12.你讀課文非常仔細,同學們,列文胡克是怎么玩出名堂的?為什么說他玩出的名堂是大名堂呢?讓我們下節(jié)課再一起去研究吧。
四、寫字指導
1.我們首先要解決寫字的問題,小黑板出示要求會寫的字:“堂、鏡、閑”
等字。
2.交流如何識記這些字。
3.非常好,強調(diào)“腿、鏡、待、調(diào)、訪、閑”等字結(jié)構。讓我們把這些生字再來讀一讀,注意要把生字的音讀正確。
4.同學們,你們覺得要寫好這些生字應特別注意些什么?接下來我們來寫字吧。(先把每個生字在田字格里寫兩遍,再把詞語表中的詞語抄寫一遍。)
五、課堂小結(jié),引伸
同學們,你們想知道列文胡克是怎么玩出名堂的嗎,為什么說他玩出的名堂是大名堂呢?讓我們下節(jié)課再一起去學習課文吧。
六、作業(yè):生字組詞;抄寫多音字。
第二課時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fā)明顯微鏡和發(fā)現(xiàn)微生物的。
2.引導從具體的語句中體會列文虎克認真觀察、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第二課時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第十五課的生字和詞語。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誰能來回憶一下,課文主要寫了些什么呢?
2.聽寫本課詞語。
二、品讀感悟
1.學習第一自然段。指名讀,齊讀。
2.議論一下,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嗎?
3.學習2~4自然段。邊讀邊找出具體描寫列文胡克是怎么玩的句子,把它畫下來。
4.誰來說說列文胡克開始是怎么玩的?
5.原來一開始列文胡克是把厚玻璃磨成放大鏡,這個內(nèi)容是由課文的哪一段來寫的呀?(出示課件:第三自然段。)
6.那么我們一起來讀讀第三自然段,看看列文胡克是怎么做放大鏡的?
7.那后來他又是怎么玩的呢?(出示課件:后來,他突然想到,把兩片放大鏡放在一起會怎么樣呢?他一試,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
8.這句話中的“突然想到”,說明了些什么呢?(說明列文胡克雖然在玩,但他同時也是在思考的。)
9.看來列文胡克是一邊玩一邊還在思考,這就是我們課文的第四自然段,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兩句話吧。
10.列文胡克又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出示課件:列文胡克又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呢?)(出示課件:他越玩越帶勁,就把一片放大鏡固定,另一片放大鏡可以隨意調(diào)節(jié),這樣,就做成了一架簡單的顯微鏡。通過顯微鏡,他看見水里有許多小生命在擠來擠去;他看見了牙齒里從未看見過的小東西;他還看到了一個小人國,一個平時我們看不見的世界)
11.列文胡克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以后,他的心情是怎么樣的呢?(他一定特別激動,因為他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
12.那么同學們,讓我們帶著激動的、新奇的心情再來讀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吧。
13.大家讀得可真有感情呀!的確讀出了列文胡克當時激動的心情。
14.大家看看文中為啥要加這么多的引號?(出示課件:為什么這里的“小人國”,“居民”都打了引號呢?誰能幫幫老師?)。(出示課件:小人國是指列文胡克在顯微鏡里看到的另一個世界,而小人國中的居民就是指微生物。并不是指我們現(xiàn)在的人類,所以要加上引號。)
15.課文的第五自然段其實已經(jīng)告訴我們了,小人國里的居民其實就是指微生物。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資料袋(出示課件:資料袋)
16.同學們,課文中寫道:列文胡克玩放大鏡玩出了大名堂,(出示課件:為什么說列文胡克玩放大鏡玩出了大名堂呢?)請同學們讀讀三到五自然段,再好好想一想吧。
17.讀到這,你有什么體會?
(出示課件:列文胡克通過玩放大鏡,發(fā)明了顯微鏡,而且通過顯微鏡,他最早發(fā)現(xiàn)了微生物,發(fā)現(xiàn)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所以說他玩出了大名堂。)
18.又想對列文胡克說些什么呢?
19.看得出來,同學們都很佩服列文胡克。列文胡克受到了英國皇家學會的尊重,連英國女王和俄國沙皇也去拜訪他,欣賞他的玩具,就讓我們帶著對列文胡克的敬佩之情來讀讀課文的第五自然段吧!
三、拓展。
1.現(xiàn)在,你們對玩又有新的看法了嗎?
2.在中外歷史上,有許多科學家正是因為具備了這些可貴的品質(zhì),最終也取得了大名堂。你知道還有誰嗎?(出示課件:愛迪生發(fā)明電燈、富蘭克林發(fā)明避雷針、萊特兄弟發(fā)明飛機等)
四、課堂總結(jié)。
看一看,玩耍常常被認為是浪費時間的行為,但在科學史上,有許多偉大的發(fā)現(xiàn)是在玩耍中產(chǎn)生的。我們要玩,在玩中也要去思考,去觀察,這樣你可能就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
五、作業(yè):那么在課后,就請同學們寫一寫玩中的樂趣和收獲吧。
【板書設計】
15.玩出了名堂
看想收獲
玩鏡片——做放大鏡——玩放大鏡——做顯微鏡——發(fā)現(xiàn)微生物
(善于觀察、善于思考)
【教學反思】
對于三年級的小孩子們,這是一篇較結(jié)近他們生活實際的課文。這是一個有趣的故事,說的是荷蘭人列文虎克喜歡玩鏡片,做成放大鏡玩,接著又做成簡單的顯微鏡,進而發(fā)現(xiàn)了微生物世界。全文緊扣題貫穿一個“玩”字,啟發(fā)孩子們學習列文虎克的這種在平時的玩耍、游戲中細心觀察、善于思考的習慣。
我在實際教學中,先讓孩子們了解有關顯微鏡的知識,收集有關微生物的資料,然后以課題入手讓學生質(zhì)疑,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走進教學。
在識字、寫字教學中注意培養(yǎng)孩子們獨立識字的能力,用自主識字的方式進行,重點提醒多音字、形近字、同音字等。
放手讓孩子們自由選擇讀的方式,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文時我主要讓學生在理解中注意一下幾點:
教學中,我注意引導課文以“玩”為線索,每段都是寫“玩”,并且提醒孩子們與“名堂”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起。以“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作為貫穿全文的一個問題。讓學生們帶著問題去閱讀。
另外在教學中,我注意了重點研讀課文的重點:三、四自然段,從三個方面寫列文虎克是怎樣玩出了名堂的:邊看門,邊磨鏡片,玩出放大鏡,發(fā)明顯微鏡,發(fā)現(xiàn)微生物。
教學中,我知道引導學生從故事中受到啟發(fā),學習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本課的重中之重。我引導孩子們聯(lián)系以前學過的課文,開拓思路,及時延伸、交流,進而趁熱打鐵讓孩子們寫一寫玩中的樂趣和收獲,鼓勵自由選擇寫的形式,寫出自己的樂趣和收獲。
課堂教學中,我力求結(jié)合這段時間里在“國標學習”中的所學所得,時時用“大語文”觀,用發(fā)展的眼光對待我的語文教學,以提高孩子們的整體語文素養(yǎng)為目的去對待我的語文教學,對待我的學生們。
總之我們要努力地成為學生歡迎的老師,就一定要有一定的專業(yè)修養(yǎng),也要有一定的積極心態(tài)。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高,需要我們認真地學習有關的理論知識,讓知識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讓理論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此文來自)實踐,也才可以使學生獲取更多有趣、有效、有用的知識,從而真正實現(xiàn)“學以致用”。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也力求能學以致用,讓“國標學習”進駐我的語文教學,扎根我的語文教學。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篇13
《趙州橋》這篇課文主要介紹了舉世聞名的趙州橋的特點,贊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我在教學中注意了以下教學策略的實施:
一、以讀為主
閱讀是現(xiàn)在讀文教學中的一個主旋律,本課教學中,我也把朗讀擺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強調(diào)“從讀中感悟”。要想讓學生真正理解一篇課文的內(nèi)容和它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光靠教師在講臺上一句一句的講解是起不到多大的效果的。所以要想學生理解得徹底,一個重要的手段便是讀。例如第一自然段的教學,“同學們,你們平時喜歡用什么方法來讀課文呢?”“我喜歡大聲朗讀!”“聲情并茂,不錯!”“我喜歡一個字一個字地點著讀!”“一字不落,也不錯!”“我喜歡默讀!”“看得仔細,也很好!”“好那就請同學們選擇你自己喜歡的方式來朗讀這一段,并找一找本段主要寫了什么?”(初讀)學生很快便找到了本段交代了:趙州橋的地理位置、設計者和建造的年代?!澳菫槭裁匆榻B這些呢?除此之外你還讀到了什么?”(再讀)“作者是想給我們一個大體的介紹,我還知道了,趙州橋是一座世界聞名的石拱橋?!薄昂芎?,那有誰能告訴我世界聞名說明了什么?”“說明了這座橋十分的有名!”“哦?有這么多的橋,為什么這座石拱橋舉世聞名呢?”(讀一讀,劃一劃)“因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設計并參加建造的,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1400多年了?!薄斑@是一句句子,其中包括了建造時間和設計者,那么是否因為這是李春設計并參加建造而使它出名還是因為其它什么原因呢?請找出一些詞語概括?!保ㄔ僮x此句)學生劃出了“隋朝”、“已經(jīng)有1400多年了”?!罢埬阌靡粋€詞來概括這二個詞說明了趙州橋建造的什么特點?”
(教師出示句子填空)-----------------是趙州橋“世界聞名”的原因之一?!熬嘟駷橹挂呀?jīng)很久了”;“歷史悠久”;“古老”;“年代久遠”,我再請學生把這些詞填入到空格中,注意句子的通順性。然后全班評議決定使用年代久遠(歷史悠久)。這樣邊讀邊理解,層層深入,讓學生自讀自悟、邊讀邊思、相互討論中去學習朗讀,去理解詞語,去培養(yǎng)語感。
二、多種學習方式并存,自主選擇
此篇文章中,第二自然段是重點段落,我決定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再進行指導?!巴瑢W們讀課文的方式有很多,相信你們一定還有許多不同的理解課文的方法比如說:劃重點詞句,畫畫等!接下來就請你們采用不同的方法來自已學習第二自然段!”“老師,我是用劃重點詞語的方法來學習的。我找到了‘趙州橋橋長50多米,有9米多寬;全部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這些句子來說明趙州橋的結(jié)構。”“嗯,你找得真不錯!還有同學用了別的方法嗎?”“老師,我用了畫圖的方法?!薄澳蔷驼埬闵蟻斫o我們展示一下吧!”“嗯,你畫的趙州橋真是惟妙惟肖,那你能不能告訴我,為什么你不把這四個小橋洞畫在一起呢?”“那樣看起來就不舒服了!”“哦,原來趙州橋在設計時還體現(xiàn)了一種對稱的美!同學們,你們還能找到生活中哪些對稱的物品呢?”“蝴蝶!”“不錯!”“天平秤!”“你真聰明!”“人!”“對!我們生邊其實還有許許多多對稱的物品,希望我們同學以后能夠多留心地來觀察它們!”(至于這樣的設計有什么樣的作用,這些內(nèi)容書上都寫得較為清楚,所以我沒有花大力氣去講,只作了簡單的分析)。接下來,我請學生對趙州橋的設計作一個評價。學生的評價是:“很了不起”;“哦!了不起你是僅僅指橋嗎?”“我覺得設計者和建造者也很了不起!”“為什么呢?”“因為以前沒有卡車、挖土機這些機器幫助,全都是靠當時的勞動人民自己的雙手來建造的!”“嗯,聽了你的介紹之后老師也十分佩服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老師,我覺得古代的人很偉大也很聰明!”“嗯,老師也跟你有同感!”這時全班都有了共鳴,師生共同來探討工程的不易和出色,人民的力量和智慧。讓學生從中體會我國悠久的文明,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
這種學習不僅讓學生學習到了知識,更學會了學習方法,從課本當中去感悟更多,這才是最重要,也是我們語文教學中應該教給學生的。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篇14
《海濱小城》是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片閱讀課文。本單元以“祖國河山”為主體編排了四篇課文。旨在讓學生領略祖國各地美好的風光,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19課《海濱小城》為本單元第三篇課文,字里行間流露著對海濱小城的熱愛之情。
本單元的單元導讀提示本單元語文要素有兩點:
1、借助關鍵語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
2、習作的時候,試著圍繞一個意思寫。本單元安排的幾篇課文,在落實語文要素貫穿學習方面方法來看18課《富饒的西沙群島》第五自然段,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旁邊泡泡提示:我能發(fā)現(xiàn)這段話是圍繞一個意思來寫的,以這種形式提示學生關注關鍵語句。19課《海濱小城》的課后第二題:有些句子很重要,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一段話的意思。你能從課文中找出來嗎?是引導學生從段落中找出關鍵語句,從18課的關注到19課的找出,要求有所提高。所以在設計本課時,我進口語文要素把教學重難點放在了讓學生能找出第四到第六自然段的關鍵語句,并借助關鍵語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上。在教學本課時,我能圍繞教學重難點展開教學設計。
本節(jié)課優(yōu)點如下:
1、課前通過圍繞“昌吉真是個好地方”看圖交流,較好地拉近了與孩子們之間的距離。同時讓孩子初步感受圍繞一個意思,怎樣去說一段話。貼合本課的語文要素訓練點。
2、注重寫字教學。在版書課題中,重點指導書寫“濱”,理解“濱”的意思,是水邊的意思,海濱就是海邊,拓展到河邊就是河濱,湖邊就是湖濱。從認讀、書寫、擴詞、到理解意思,融為一體效果較好。而且三年級上冊為二年級到三年級的過渡階段和中段語文的起始階段,教師在設計本課時,并沒有將字詞教學弱化。能以學生的學情定教,不僅板書了學生認讀比較有困難的新詞,多音字。而且通過課件出示的三組詞語,按照海上小城公園分類出示,并且在詞語中配有海濱小城特有的一些事物的圖片出示,一方面讓孩子能認讀詞語,另一方面,因為學生對海濱小城比較陌生,詞語以這樣的形式呈現(xiàn)在背景圖上,讓學生能夠直觀的感受到海濱小城的事物,既認讀了詞語,又了解了這些陌生事物,對學生理解文本內(nèi)容做了很好的鋪墊。字詞教學由詞到句,體現(xiàn)了由易到難的過程。對滿載的載和栽種的栽,也進行了扎實的讀與寫的教學。總之,本課字詞教學是扎實的。
3、課題預測有創(chuàng)新。第四單元為閱讀策略單元:學習預測,本節(jié)課由課題海濱小城預測都會寫哪些內(nèi)容,將單元要素的學習不僅限于一個單元,而是貫穿后續(xù)單元的學習。將前面學的內(nèi)容在后面得以得以鞏固。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篇15
課堂上把重點放在了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體會出槐鄉(xiāng)孩子的懂事、吃苦耐勞和以苦為樂的特點,因為是略讀課文,所以我就只提了一個問題,槐鄉(xiāng)的孩子與我們有什么不同呢?讓學生通過各種方式的讀說自已讀了課文后的的體會。
學生在回答時,大都抓住了“勤勞的槐鄉(xiāng)孩子是不向爸爸媽媽伸手要錢的,他們上學的錢是用槐米換來的?!奔盎编l(xiāng)孩子的勤勞,對此學生感受最深,槐鄉(xiāng)孩子以苦為樂的精神,是靠我點出來了,當時有部分學生說第三段寫的槐鄉(xiāng)孩子干活時的樣子寫得很好,當時天很熱他們還在干活。我就趁機引導學生朗讀體會當時天氣的熱,又讀一讀描寫干活時的句子,學生體會到孩子們勞動時是很快樂的。學生已經(jīng)能夠通過讀文理解文中的內(nèi)函,但總結(jié)的能力不行,大都是只看到點,看不到面。反思本節(jié)課,雖然課文都是由學生具體讀,但都是我直接參與指導方法等,是我一步步引著走的,屬于半放半扶。
下次的略讀課我打算完全放手,由各學習小組的組長和學生一起學習。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篇16
《國徽》是一首瑯瑯上口的敘事兒童詩,充滿情趣,從學生身邊的小事出發(fā),用敘述的手法描繪了三個畫面,寫出了小朋友對國徽的熱愛和崇敬。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本節(jié)課的設計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思路,注意為學生提供“讀”的機會,讓學生在讀中去感悟、去學習。
一、重視字詞教學。首先,注意引導學生結(jié)合生活實際,然后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的意思。例如“閃爍”“遼闊”,然后借助生活實際讓學生想象什么很遼闊,什么在閃爍?
二、“讀”是語文教學的生命線。朗讀應貫穿教學的全過程。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耙宰x為本”,既是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回歸”,又是把準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和基本理念的體現(xiàn)?!秶铡愤@篇課文,從學生身邊的小事出發(fā),引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這節(jié)課我以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為主導,以多種方法地讀(自由讀、小組讀、男生讀、女生讀、師生合讀)為憑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使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去感受和體會文章的愛國情感。
三、語文和生活是緊密相連。語文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是課程改革的一大特點。在教學中,我抓住詩歌中小男孩做的小事引導學生聯(lián)系到自己,讓學生說一說“怎樣做才能為國徽添光彩?”讓學生置身于實際生活中,知道也可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表達對國徽、對祖國的熱愛,使學生覺得語文和生活是緊密相連的,從而培養(yǎng)他們愛語文學語文的熱情。
四、積極為學生搭建交流的平臺。整個教學過程,充分體現(xiàn)學生自主參與、教師積極引導的融洽的師生關系。學生先說自己平時是怎樣為國徽增光的,然后把自己講的寫下來,最后讀給同桌聽,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fā)展,讓學生感受成就與成功,尋找分享與快樂的感覺。
五、重視培養(yǎng)學生收集資料的習慣。學生通過主動收集資料,就可以知道“國徽”是一個國家的標志和象征,它和國旗一樣,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尊嚴。
教學始終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雖然我注意了評價方式的多樣化,但是我的評價語言還不夠生動,為了給孩子們帶來更多的快樂,還需加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