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旅游攻略大全(3)
這是松崗鄉(xiāng)唯一的一條街道,國道317穿街而過,這里的建筑風格已經(jīng)和九寨相差很大了,雖然看起來還是石塊堆砌而成,但是屋子的四個角已經(jīng)突出起來。
高高矗立的碉樓,就像是一把利劍刺向蒼天。
路的兩邊長著不少開著這種花的野草。
不管在哪里,只要有花蜜的地方,就可以看見蜜蜂。
順著這條小河,就能看到莫斯都巖畫,河水清冊透明,這樣的水里面有魚嗎?
車沒辦法走了,我們?nèi)齻€人都下車,像看看巖畫到底什么樣子!
可愛的小花總是點綴我們的旅途。
四川省政府已經(jīng)把莫斯都巖畫作為文物單位保護起來,
簡單粗獷的線條勾勒出古人類在這里活動是的情景。
這張石塊上可以看見蟲,魚,日,月的圖案。
以后沒有這么自然簡單的路到達這里了,聽說很快就會修一條柏油路到達巖畫的位置。
大渡河兩岸的巖石冷峻而嚴肅的站立在這里,冰涼的表面很多液體流過的痕跡。
巨大的巖石靜靜的矗立在這里,奔騰的大渡河從山腳蜂擁而過。
趁著在路邊休息的時候,給劉師傅的愛車照了一張。
六點半的時候到達了金川縣城,我們住在一個叫“瀾峰賓館”的酒店,價格是240元一晚。
7月25日的行程是金川——丹巴——八美——塔公草原——新都橋,早上八點出發(fā),首先見到的是路邊無盡的梨子樹。
這是金川著名的青梨,一串串的梨兒掛在枝頭,讓**口水。
還有這紅彤彤的花椒,這可是他們重要的經(jīng)濟來源。
這么誘人的青梨,怎能不拍幾張呢!
金川到丹巴的道路還是相當不錯的,就是路面不寬。
乾隆平定大小金川的御碑就在這些臺階的上面。
莊嚴矗立的石碑給你訴說一個遙遠的故事!眼前仿佛飄過一縷縷戰(zhàn)爭的硝煙,耳旁似乎還回響著沖鋒陷陣的吶喊。
碑亭邊靜立的四角碉無聲的守衛(wèi)著這塊萬水千山從北京運過來的石碑。
這座小亭子是典型的北京漢式建筑,也是借此宣示皇家的威嚴吧!
長城似的垛口和城門是不是提醒我們和平是要戰(zhàn)爭才能取得的!
走到馬爾邦鄉(xiāng)的時候,天空變得陰沉沉的,拍的照片也暗暗地,這就是中國碉王,高度是50.9米吧,拍得不清楚,本想爬到碉腳去看看,誰知豆大的雨點稀里嘩啦落下來,我們趕緊跑回車里,繼續(xù)往西而行。
在局里丹巴縣城三公里的地方,我們右拐上山,來到了一個叫甲居藏寨的地方,這是我們站在藏族大門邊,往下拍的一張,中江的河流就是大渡河的支流,或許是因為下過雨的原因,河水顯得很渾濁,三三兩兩的民居分布在河兩岸的山坡上。
現(xiàn)在的藏寨已經(jīng)采用了鋼筋水泥作為輔助的材料,或許是因為這樣能夠增加屋子的牢固程度。
有人說,甲居的每一棟屋子都像是一位坐著的修行者,在這充滿天地靈氣的地方,修行也充滿自然地靈動。
綠樹掩映間,紅墻,白角,經(jīng)幡
紅白黃三色的充分結合,給屋子襯托出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
來了還是得留個影唄!
過了丹巴縣城,從這里海拔又往上,下一站是八美,從山谷升到草原。路面還是柏油的,這讓我們少了很多旅途的勞累。
煙雨蒙蒙!
走了半個多小時,天又放晴了!善變的天氣!
遮在云霧里的就是亞拉雪山!
這個牌匾的左手邊有一條泥路,越野車可以一直開到雪山腳。考慮到路況和氣溫,我們沒有走那條路上去。
半山坡上掛滿了經(jīng)幡,為什么是在這個位置而不是前面的山口,我的估計是因為這里正對著雪山。
公路在曲曲折折的往上延伸,延伸到美麗的八美。
這個就是山區(qū)和草原的分界點——疙瘩梁子!
天還是陰陰的,下了車都覺得涼悠悠的,難得的一個沒有出汗的夏天。
一轉彎,景色忽然之間大變,剛才還有的高大的喬木一下子幾乎看不見了,替代的是綿綿的草地,牦牛出現(xiàn)在草地悠然的吃草。
有點像回到了若爾蓋,青青的牧草,悠閑的牦牛。
剛好路邊有個地方可以稍微休息一下,,后面有一臺摩托車在用水沖洗剎車盤,左后邊的山坡上又見到了簡易的屋子,屋子后照樣掛著鮮艷的經(jīng)幡。
這是誰家的牦牛!他們怡然自得的霸占了公路,對著我們這些陌生的來客,它們視而不見。
對面這個寧靜的小村莊就是十一世__的出生地。我找不到合適的辭藻來形容這個美麗的地方,我們靜靜的站在路邊的山坡,默默的看著,那一刻,心里是那么的寧靜,城市生活中的一切在那時變得一點也不重要。
路邊的地里種著茂盛的青稞,這是我們這一路見過的生長的最好的青稞。
如果在這里生活,那會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我們從路的那頭下來,扯得左邊還有一個很簡陋的衛(wèi)生間,這是我們那天行程里面見到的唯一一個衛(wèi)生間。
這里已經(jīng)是塔公草原的范圍,他和若爾蓋草原的景色略有區(qū)別,若爾蓋溫柔嫻靜,這里是個性鮮明,疏疏落落的灌木和喬木點綴在這碧綠的草原上,增加了草原的靈動。塔公的藏語意思是“菩薩喜歡的地方”,這里最出名的是惠遠寺和塔公寺,我們觸犯引起宗教禁忌,不敢用相機拍下這兩個地方。
這是八美石林的介紹。
似突兀而出,似鷹擊長空,如雨浸深壑,尖處如冰川刀刃,深處如臨萬丈深淵。一道山崖突然映入眼簾,面河的一邊似刀削斧鑿,一個熟悉的身影慢慢的隨著道路的移轉進去視線
絢麗的色彩,莊嚴地表情,精致的畫筆,飄揚的經(jīng)幡,四周圍著的六字真言,山上淡淡的云霧就像是云霄殿的五彩祥云。在我們整個的四川行程之中,這是唯一的一副釋迦牟尼的巖畫,看得出是精雕細琢,作畫之人是盡心而作,四川的藏傳佛教很少有在巖壁作畫的習慣,這算是唯一的代表。過了塔公寺不久,道路的兩邊就出現(xiàn)很多參天大樹,一顆挨著一顆,就像忠誠的衛(wèi)士。
石塊仍然是主要的建筑材料,可見自古人們就知道充分的利用自然界的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來改善居住的條件。
不知道是什么年代栽種的樹木,已經(jīng)長大這么大,最少也應該有六七十年的時間,或許這是藏區(qū)解放的時候就已經(jīng)栽下的,栽下這些樹的難道是進藏的解放軍?
看著紅紅的招牌《臧家客棧》,隨著游客的增加,這些藏族同胞充分把自家的屋子利用起來,也算增加經(jīng)濟收入的一種方式吧,有意思的是左邊的院墻外有一個簡易廁所,寫著大大的幾個字“廁所收費一元”看來經(jīng)濟浪潮已經(jīng)吹到了這里!
這里已經(jīng)是攝影家的天堂——新都橋,走到這里的時候,天空又已經(jīng)變藍了,云層感覺就在頭頂飄著,散亂的云影投射在山坡,草地,形成一團一團錯落有致的光影。
安靜是這里的主題。
藍天,白云,枯樹,青草,綠地,靜謐。我們在新都橋住了一晚,靜靜的享受這安寧的夜晚,星星就懸掛在頭頂,低到你覺得稍微跳起來,就能抓下一大把來,銀河從地平線的左邊一直流到地平線的右邊,大大小小的星星爭先恐后的眨著眼睛,唯恐比別人少亮了一點,可惜我們不知道怎樣來拍那燦爛的星空,只能給大家口述了。 26日的行程是新都橋——康定——雅佳埂——海螺溝,從新都橋往康定就必須得翻越折多山,路程不遠,只是全部都是之字形的回頭彎,路面都是柏油的,沒有感覺到朋友們說的驚險刺激??刀ǖ拿麣馐锹曊鸷M猓墒强雌饋硪埠蛣e的小城市一樣,估計是因為它在川藏線的位置才這么出名吧,我們沒有進城,在城外就往右拐,直上雅家梗。
雅家梗的路面不是很好,估計這路面有點久了,很多地方已經(jīng)壞掉,有點地方路基還有塌陷。
我們又走到天邊了,眼前就是蜂擁的白云,白云后面就是深藍的天空。
雅家梗上的路牌,從康定城邊翻上雅家梗,已經(jīng)是20公里了,
好在3830米的海拔沒有什么高原反應,看到稍遠才出漫游的白云,才感覺這里的高度,無一例外的是這個位置肯定又掛了不少的經(jīng)幡,
一片紅色跳進眼中,在這海拔接近四千米的地方,就已經(jīng)有了很多的紅石頭。
為什么會是這個樣子呢?是不是有人專門拿顏料涂抹的呢?
劉師傅說這里的石頭如果翻個面,等過一段時間,原來埋在地下的沒有紅色的部分也會變成紅色的。但是你把它帶回家,它的紅色又會慢慢消失掉的。
有紅色,也有綠色,這原本沒有生命的石頭也像樹木一樣有了生命。
這里的太陽沒有草原上那么烈,曬到皮膚上沒有那種燒灼一般的感覺。
這條路的車非常少,可以隨處停下,盡情的玩耍。
紫色的小花隨著我們?yōu)M雅家梗這一路。山就這樣可愛起來。
不覺得它有什么特別,普普通通,就像我們兩個一樣,只是這眾多游客中的一個,可是還是把它拍下來,也許是因為我們大家都是普通的事物吧。
站在這里,拍下的就是紅石灘
紅色的石頭,從遠處的山峰一直蔓延到腳下的山溝,輕輕的山泉從紅石中恣意的流淌
喜歡它的自然,喜歡它的原始。
本來計劃的是27日游玩海螺溝,泡溫泉,可是因為10日的大暴雨造成的泥石流,影響到了景區(qū)里的交通安全,所以海螺溝暫時關閉,要檢修到8月1日再從新開放,讓我們遺憾而回,不過這也讓我心里隱隱有了再走一遍這條線路的想法。我的照片拍得不好,沒有一張達到讓人精神一震的效果,然而時隔快一年,翻看這一路走來的照片,心卻隨時飛到那時那景,那遠離喧囂,遠離霧霾,遠離蜂擁的人潮的地方。
PS:感謝這一路一直陪我們的劉師傅,從飛機落到成都開始,一直到最后離開成都,一路的交通,住宿,餐飲,都是他幫我們安排,讓我們少了后顧之憂。劉師傅每天的行程安排張弛有度,一路走下來,也沒有覺得舟車勞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