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新聞資訊 > 熱門專題 > 群眾路線 > 心得體會 >

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重大意義心得體會

時間: 張凡1 分享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6月18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出席會議并發(fā)表重要講話,對全黨開展教育實踐活動進行部署。指出,教育實踐活動要著眼于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為總要求。
   在中國發(fā)展進入爬坡過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面對黨內脫離群眾大量存在的嚴峻形勢,黨中央集中部署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十分必要,也非常緊迫。
   “群眾路線”的概念是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給紅軍第四軍前委的指示信》中第一次提出,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在長期斗爭加以完善和補充,并最終成為我們黨的根本路線、根本的領導作風和工作方法。 歷史的實踐證明,堅持走群眾路線,使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群眾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贏得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鼎力支持和堅決擁護,而正是這種血肉聯(lián)系和鼎力支持,使中國共產黨獲得無窮的發(fā)展力量,并最終帶領中國人民取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奪取中國革命勝利,成為中國的執(zhí)政黨。
   群眾路線是黨的執(zhí)政之基,發(fā)展之源,脫離群眾,無異于魚兒離開水,靈魂離開了身體,長此以往,黨的威信不復存在,黨的執(zhí)政地位必然不保,無數革命先輩所創(chuàng)下的基業(yè)必然付之東流。曾經強大的蘇聯(lián)因何會轟然倒下,根本原因就在于蘇共的執(zhí)政方針嚴重的脫離群眾,在人民群眾連基本生活所需都無法滿足的情況下,卻不惜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擴張軍備與歐美進行軍備競賽,當人民群眾在辛勤勞動卻無法得到生活條件的改善的情況下,蘇共內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盛行。此時貌似強大的蘇共的執(zhí)政之基已經完全被腐蝕,執(zhí)政黨的威信已經徹底喪失,沒有群眾支持,失去群眾信任,蘇共如同沒有根基的大廈,轟然倒塌。蘇共的教訓告訴我們,作為一個政黨,脫離群眾,他的命運只有滅亡。
   黨中央部署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既是一種自我反省,又是一種自我促進,更是一種自我拯救。每一個黨員干部都應該自我反省。自己是否常照鏡子,在工作中生活中時刻以遵守黨的章程、黨的紀律,是否能身體力行維護法律之尊嚴,是否存在脫離群眾的現象,在工作中是否存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侈糜爛的不良工作作風。如果有就應當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敢于承認工作的不足,勇于承擔應當擔負的責任,洗去身上不良的作風和陋習,虛心接受群眾的批評,聽取他們的意見,洗心革面之后重新回到為人民謀利益謀福祉的本職工作上去。筆者認為這對于那些脫離群眾的干部來說是一次難得機會,如果在這次活動依然不思進取、不思悔改、心存僥幸,那么或許就會真的回不了頭,估計到頭來不僅地位不保,而且還會身敗名裂。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古訓如此,事實如此。作為中國執(zhí)政黨,執(zhí)政的基礎是群眾,發(fā)展的動力源自群眾,一粥一飯來自群眾。黨和政府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既是對黨的好傳統(tǒng)好作風的繼承和發(fā)揚,又是為懲前毖后,治病救人,使黨的肌體更加健康,黨群關系更加緊密,從而使我們這個國家發(fā)展的更好。
38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