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壓是怎么形成的
電壓是怎么形成的
安全電壓指人體較長時間接觸而不致發(fā)生觸電危險的電壓。那么你知道電壓是怎么形成的嗎?學習啦小編在此整理了電壓的形成原理,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
電壓的形成原理
電壓來源于電荷之間的相互吸引和排斥。
電壓,也稱作電勢差或電位差,是衡量單位電荷在靜電場中由于電勢不同所產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此概念與水位高低所造成的“水壓”相似。需要指出的是,“電壓”一詞一般只用于電路當中,“電勢差”和“電位差”則普遍應用于一切電現象當中。電壓的國際單位是伏特(V)。1伏特等于對每1庫侖的電荷做了1焦耳的功,即1 V = 1 J/C。電壓的國際單位制為伏特(V),常用的單位還有毫伏(mV)、微伏(μV)、千伏(kV)等。
電壓分類及電阻簡介
電壓可分為高電壓,低電壓和安全電壓。
高低壓的區(qū)別是:以電氣設備的對地的電壓值為依據的。對地電壓高于1000伏的為高壓。對地電壓小于或等于1000伏的為低壓。
其中安全電壓指人體較長時間接觸而不致發(fā)生觸電危險的電壓。 按照國家標準《GB3805-83》安全電壓規(guī)定了為防止觸電事故而采用的,由特定電源供電的的電壓系列。我國對工頻安全電壓規(guī)定了以下五個等級,即42V,36V,24V,12V以及6V。
電阻,因為物質對電流產生的阻礙作用,所以稱其該作用下的電阻物質。電阻將會導致電子流通量的變化,電阻越小,電子流通量越大,反之亦然。沒有電阻或電阻很小的物質稱其為電導體,簡稱導體。不能形成電流傳輸的物質稱為電絕緣體,簡稱絕緣體。
在物理學中,用電阻(Resistance)來表示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導體的電阻越大,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不同的導體,電阻一般不同,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特性。電阻元件是對電流呈現阻礙作用的耗能元件。
電壓表簡介
電壓表是測量電壓的一種儀器,常用電壓表——伏特表符號:V,在靈敏電流計里面有一個永磁體,在電流計的兩個接線柱之間串聯一個由導線構成的線圈,線圈放置在永磁體的磁場中,并通過傳動裝置與表的指針相連。大部分電壓表都分為兩個量程。電壓表有三個接線柱,一個負接線柱,兩個正接線柱,電壓表的正極與電路的正極連接,負極與電路的負極連接。電壓表必須與被測用電器并聯。電壓表是個相當大的電阻器,理想的認為是斷路,在并聯電路中并聯了電壓表(跟別的用電器并聯)和用電器,如果在干路中沒有其他的用電器,可以認為測量電源電壓。
傳統(tǒng)的指針式電壓表和電流表都是根據一個原理就是電流的磁效應制作的,電流越大,所產生的磁力越大,表現出的就是電壓表上的指針的擺幅越大,電壓表內有一個磁鐵和一個導線線圈,通過電流后,會使線圈產生磁場,線圈通電后在磁鐵的作用下會旋轉,這就是電流表、電壓表的表頭部分。
由于電壓表要與被測電阻并聯,所以如果直接用靈敏電流計當電壓表用,表中的電流過大,會燒壞電表,這時需要在電壓表的內部電路中串聯一個很大的電阻,這樣改造后,當電壓表再并聯在電路中時,由于電阻的作用,加在電表兩端的電壓絕大部分都被這個串聯的電阻分擔了,所以通過電表的電流實際上很小,所以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直流電壓表的符號要在V下加一個“_”,交流電壓表的符號要再V下加一個波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