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牙泉形成的原因
月牙泉位于甘肅省敦煌,形狀酷似新月而成名,清代正名為月牙泉。不過很多人都不太了解月牙泉是怎么形成的。以下就是學習啦小編做的整理,希望對你們有用。
形成月牙泉的原因
一曰古河道殘留湖。認為月牙泉是附近黨河的一段古河道,很久以前,黨河改道,大部分古河道被流沙淹沒,僅月牙泉一段地勢較低,由于地下潛流出露,匯集成湖。湖水不斷得到地下潛流的補給,因而不會枯竭。20世紀50年代測量,月牙泉水面東西長218米,南北最寬處54米,平均水深5米,最深處7米有余。
二曰斷層滲泉。認為月牙泉南側(cè)有一東西向的斷層,斷層上盤抬高了地下含水層,下盤降到附近潛水面時,潛流通出成泉。
三曰風蝕湖。即原始風蝕洼地隨風蝕作用的加劇,當達到潛水面深度時,在新月形沙丘內(nèi)灣形成泉湖。由于環(huán)繞月牙泉的沙山南北高,中間低,自東吹進環(huán)山洼地風會向上方走,風力作用下的沙子總是沿山梁和沙面向上卷,因而沙子不會刮到泉里,沙山也總保持似脊似刃的形狀,這才形成沙泉共存的奇景。
四曰人工挖掘。認為月牙泉形狀與半輪新月惟妙惟肖,好似人工刻意修飾的結(jié)果,加之古籍中有“沙井”的記載,既然稱井必須是人力勞作的結(jié)果。
月牙泉的位置
敦煌月牙泉位于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位于敦煌市西南5公里處(坐標 :北緯 40°05′11.98″ ,東經(jīng) 94°40′09.99″ ):是一處神奇的漫漫沙漠中的湖水奇觀。鳴沙山下,泉水形成一湖,在沙丘環(huán)抱之中,酷似一彎新月而得名月牙泉。
鳴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對孿生姐妹,“山以靈而故鳴,水以神而益秀”。游人無論從山頂鳥瞰,還是泉邊暢游,都會騁懷神往。確有“鳴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
近年隨著旅游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當?shù)卣貙︼L景區(qū)采取了各種建設(shè)和保護措施,使其面貌大為改觀,同時還開展了沙療、涌滑沙、滑翔跳傘,騎駝遨游等沙漠娛樂項目,使游人趣味盎然,絡(luò)繹不絕。
月牙泉的傳說
關(guān)于月牙泉、鳴沙山的形成還有一個故事:從前,這里沒有鳴沙山也沒有月牙泉,而有一座雷音寺。有一年四月初八,寺里舉行一年一度的浴佛節(jié),善男信女都在寺里燒香敬佛,頂禮膜拜。當佛事活動進行到“灑圣水”時,住持方丈端出一碗雷音寺祖?zhèn)魇ニ旁谒聫R門前。忽聽一位外道術(shù)士大聲挑戰(zhàn),要與住持方丈斗法比高低。只見術(shù)士揮劍作法,口中念念有詞,霎時間,天昏地暗,狂風大作,黃沙鋪天蓋地地而來,把雷音寺埋在沙底。奇怪的是寺廟門前那碗圣水卻安然無恙,還放在原地,術(shù)士又使出渾身法術(shù)往碗內(nèi)填沙,但任憑妖術(shù)多大,碗內(nèi)始終不進一顆沙粒。直至碗周圍形成一座沙山,圣水碗還是安然如故。術(shù)士無奈,只好悻悻離去。剛走了幾步,忽聽轟隆一聲,那碗圣水半邊傾斜變成一彎清泉,術(shù)士變成一灘黑色頑石。原來這碗圣水本是佛祖釋迦牟尼賜予雷音寺住持,世代相傳,專為人們消病除災的,故稱“圣水”。由于外道術(shù)士作孽殘害生靈,便顯靈懲罰,使碗傾泉涌,形成了月牙泉。
月牙泉的旅游景點
沙漠奇觀
它不僅有舉世聞名的文物寶庫——莫高窟,還有“大漠孤煙、邊墻障,古道駝鈴,清泉綠洲”等多姿多采的自然風貌和人文景觀。其中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名勝區(qū),就是敦煌諸多自然景觀中的姣姣者。古往今來以“沙漠奇觀”著稱于世,被譽為“塞外風光之一絕”。
莫高窟
莫高窟九層樓 它和鳴沙山東的莫高窟藝術(shù)景觀、融為一體是敦煌城南一脈相連的“三大奇跡”。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勝地。
鳴沙山
鳴沙山位距城南五公里,因沙動成響而得名。山為流沙積成,沙分紅、黃、綠、白、黑五色。漢代稱沙角山,又名神沙山,晉代始稱鳴沙山。其山東西綿亙40余公里,南北寬約20余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沙壟相銜,盤桓回環(huán)。沙隨足落,經(jīng)宿復初,此種景觀實屬世界所罕見。
月牙泉處于鳴沙山環(huán)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彎新月而得名。古稱沙井,又名藥泉,一度訛傳渥洼池,清代正名月牙泉。面積13.2畝,平均水深4.2米。水質(zhì)甘冽,澄清如鏡。流沙與泉水之間僅數(shù)十米。但雖遇烈風而泉不被流沙所掩沒,地處戈壁而泉水不濁不涸。這種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獨特地貌,確為“天下奇觀”。
月牙泉的歷史概況
古有“沙井”之稱,在城南7公里鳴沙山北麓。東西長218米,南北寬54米,平均水深5米左右。泉形逼肖月牙,漣漪縈回。泉內(nèi)生長有眼子草和輪藻植物,南岸有茂密的蘆葦,四周被流沙環(huán)抱,雖遇強風而泉不為沙所掩蓋。因“泉映月而無塵”、“亙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為奇觀。相傳泉內(nèi)生長有鐵背魚、七星草,專醫(yī)疑難雜癥,食之可長生不老,故又有“藥泉”之稱。
據(jù)說,月牙泉早在漢代就是游覽勝地。唐代這里有船舸,泉邊廟宇。泉南岸原有一組古樸雅肅、錯落有致的建筑群,從東向西計有娘娘殿、龍王宮、菩薩殿、藥王洞、雷神臺等百余間。各主要殿宇有彩塑百尊以上,所繪壁畫數(shù)百幅。重要殿堂均懸置匾額、碑刻,如“第一泉”、“別有天地”、“半規(guī)泉”、“勢接昆侖”、“掌握乾坤”等,書法雅俊,堪稱上品。當時這里亭臺樓閣,廟貌輝煌,宮廳柱廊,臨水而設(shè)。林木蓊郁,泉光與山色相映,古剎神廟,繞以常年香火。歷代騷客游玩,吟詩詠賦,揮毫者不乏其人。史載,漢元鼎四年(前113年),漢武帝得天馬于渥洼池中,后人疑月牙泉即漢渥洼池,遂立一石碑曰“漢渥洼池”。“四面風沙飛野馬,一潭之影幻游龍”。由是,奇特的月牙泉更增添了傳奇色彩。
看了月牙泉形成的原因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