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習(xí)啦 > 語文學(xué)習(xí) > 民俗文化 > 俚語 > 經(jīng)典有趣的廣東粵語俚語俗語

經(jīng)典有趣的廣東粵語俚語俗語

時間: 玉珊879 分享

經(jīng)典有趣的廣東粵語俚語俗語

  粵語俚語是具有幽默有趣,生動簡練的特點,你們真的哪些粵語俚語?下面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粵語俚語,感興趣的,過來看看吧。

  經(jīng)典的粵語俚語

  【省牛黃】 牛黃是名貴中藥,即牛膽結(jié)石。據(jù)說舊時宰牛工人為他人宰牛時,發(fā)現(xiàn)牛黃而私自匿取之,即使牛主追要也不給,謂之省牛黃。后泛指強取他人東西的行為。

  【穿煲】 沙鍋,廣州叫沙煲。秘密自行暴露或被揭破,廣州話謂之穿煲。相當(dāng)于普通話“露餡”的含義。

  【貼錯門神】 建國前,廣州民間也興貼門神,左右門兩像臉面相向,貼反了則相背。老百姓借此以喻人事,指夫婦或原來相好者,因事失和,互不理睬。

  【做鬼頭】 貶義俚語。出賣朋友、或暗中告密、栽贓害人的人,謂之鬼頭仔;干這類勾當(dāng)?shù)男袨橹^之“做鬼頭”,或簡稱“做鬼”。

  【倒瀉籮蟹】 傳統(tǒng)俚諺。“籮”,北方謂之“筐”、“簍”。傾倒了裝螃蟹的籮,蟹群亂走四散,收拾的困難和麻煩可想而知,借此喻狼狽不堪、手無足措的情景。

  【捉字虱】 指有意挑剔別人文字、語言中某些用得不準(zhǔn)確、有歧義或有疏漏的詞語,刁難或嘲諷對方,或進(jìn)行詭辯。

  【滋油】 土詞,相當(dāng)于從容不迫、慢慢吞吞,可疊用,“滋滋油油”。由于發(fā)音近似“豬油”,加之原來部分南海、順德原籍人鄉(xiāng)音影響,因而有時被故意以“豬油”作雙關(guān)語代之使用。如:俗諺“好似食成擔(dān)豬油”,意即指人行動過于慢條斯理。

  【揸拿】 “揸”相當(dāng)于“抓”,手持、手握,同義動詞疊用,引申為“把握”、“可靠”。建國前市面涼茶檔廣告歌謠:“神農(nóng)茶、神農(nóng)茶,清熱解毒有揸拿”;意即“有把握”、“靠得住”。

  【擺烏龍】 烏龍指辦事糊涂、事理顛倒、是非不分、張冠李戴、敷衍了事之類。“烏”者,黑也,寓不清不楚意。

  【滾友】 水沸時在鍋中先有聲然后發(fā)泡對流,廣州人借此形象以比喻人,指其人的行為似沸水對流般到處竄來竄去、挑動事端、制造是非,以圖達(dá)到某種個人目的。其行為謂之滾,其人謂之滾友。

  【縮水】 指棉織品、布料之類,浸水晾干,比原來尺寸短了、窄了,俗語謂之縮水,近年人們又借此作引申義,指貨幣貶值為“銀紙縮水”。

  【縮紗】 集體進(jìn)行某種活動,參加者中途自行退出或見危難而逃避。義同退縮。

  【生猛】、【生勾勾】 形容詞?;钌?,尤指活動得很精神、很帶勁的。如“生猛海鮮”。“勾勾”為“生”的形容性詞尾,只加強“生”的表義而本身并無實義。“生勾勾”指人指物均可,隱含不要當(dāng)他(它)死或病了(或熟了)。如:“老王還生勾勾。”

  粵語俚語精選

  【有數(shù)為】 “為數(shù)”為生意人術(shù)語,意為盤算、結(jié)算、核估盈虧。“有數(shù)為”義為“劃得來”。

  【架勢】 形容詞,義含威風(fēng)、豪華、富麗、財大氣粗、排場等。

  【扭偈】 第二字音gai2,加啟切,動詞。原指小孩子借故淘氣、執(zhí)意要求什么。現(xiàn)仍照用。又可引申用于成人,指故意抬扛、設(shè)障礙以達(dá)目的。

  【扭紋柴】 “扭紋”與上目同義;扭紋柴則借柴喻人,義略同扭偈。

  【拋浪頭】 貶義語,動詞。指虛張聲勢,狐假虎威,以嚇懾或壓欺對手。

  【吹漲】 市井爛語,有教養(yǎng)者不用。動詞,帶挑釁性或泄憤性,含義約為“……奈……何!”主動、被動語氣均可用;如:“邊個(誰人)都吹唔漲(誰也奈何他不得)!”

  【走鬼】 原為動賓詞組,指小販見警察來而趕快躲逃,源于40年代以前的香港。本謂之“走鬼佬”(英人),漸簡化為“走鬼”;近年變?yōu)閷S忻~,指廣州街上無牌小販。

  【冷手執(zhí)個熱煎堆】 煎堆是舊時春節(jié)家家戶戶自制的油炸年宵品,此俗諺意為意外機會,冷不防執(zhí)得個新鮮熱辣的煎堆,實用于指意外獲得好物品、機會、人才等。

  【拍拖】 原指河面機動小輪(俗稱火船仔)靠攏木船,帶之并行,謂之拍拖。“拍”者“并攏”也,“拖”者帶著牽著走也。借以喻人,指男女牽手同行,尤指談戀愛者。

  【事頭】 名詞,舊時泛指雇主,相當(dāng)于北方話的老板(老闆)。

  【老細(xì)】 由香港輸入的對資本家、老瞕等的通稱。

  【炒魷魚】 作名詞,是粵菜菜式之一。歷來被泛用作動詞,義為解雇、辭退。源于舊時代,雇工被辭退時自己卷起隨身衣被鋪蓋便離開,卷成包袱;而“魷魚”炒熟后恰成卷筒狀。

  【吹漲】 市井爛語,有教養(yǎng)者不用。動詞,帶挑釁性或泄憤性,含義約為“……奈……何!”主動、被動語氣均可用;如:“邊個(誰人)都吹唔漲(誰也奈何他不得)!”

  【走鬼】 原為動賓詞組,指小販見警察來而趕快躲逃,源于40年代以前的香港。本謂之“走鬼佬”(英人),漸簡化為“走鬼”;近年變?yōu)閷S忻~,指廣州街上無牌小販。

  【冷手執(zhí)個熱煎堆】 煎堆是舊時春節(jié)家家戶戶自制的油炸年宵品,此俗諺意為意外機會,冷不防執(zhí)得個新鮮熱辣的煎堆,實用于指意外獲得好物品、機會、人才等。

  【拍拖】 原指河面機動小輪(俗稱火船仔)靠攏木船,帶之并行,謂之拍拖。“拍”者“并攏”也,“拖”者帶著牽著走也。借以喻人,指男女牽手同行,尤指談戀愛者。

  【事頭】 名詞,舊時泛指雇主,相當(dāng)于北方話的老板(老闆)。

  【老細(xì)】 由香港輸入的對資本家、老瞕等的通稱。

  趣的廣東粵語俚語

  【下闌】 原指飲食服務(wù)業(yè)中的下腳料,如雞腳、菜頭菜尾、鍋巴、客筵吃剩菜肴之類。舊時按慣例均歸伙計公有作為小費之類分享,漸擴大到指一切殘余邊角料。比如:“呢把(這捆)菜心,條條食得,癥乜下闌!”

  【口花花】 多嘴,隨便信口開河亂說一通,帶貶意。

  【大石責(zé)死蟹】 “責(zé)”只取其音,本字原為“石乇”,古字,罕見,故不沿用;義為壓。比喻小人物、下級,被大人物、上級利用地位、權(quán)勢強制或壓迫接受某種處置,含無可奈何和并不甘心的不滿情緒。可用于自謂或謂人。

  【易話為】 易辦,好商量。比如:甲求乙籌借十萬元辦公司,乙說:“十萬喈!易話為!”

  【沙膽】 與“斗膽”同義同用法。如:“你好沙膽!”

  【化學(xué)】 作為俚詞,是形容詞,指徒有其表一觸即壞,或不頂用,不耐用,名不符實。

  【牛精】 形容詞,指一個人的脾性暴躁、橫蠻,動輒發(fā)火罵人甚至要打人。

  【手作仔】 名詞,建國前通用,今少用,義為手工操作的勞動者,是干手藝活人員的泛稱。如泥水、木匠、補鑊、鐵工、雜活等。

  【牙擦】 形容一個人愛表現(xiàn)自己,爭說搶言,口不讓人,甚至表現(xiàn)為囂張、狂妄等作風(fēng)。有時還可說成“牙擦擦”。

  【牙煙】 形容詞,危險的。如:“路窄車多,搭單車尾,太牙煙。”

  【無搭霎】 意含兒兒戲戲、似真似假。不認(rèn)真、無章法、太隨隨便便,態(tài)度不嚴(yán)肅等等。

  【車大炮】 有廣狹二義。廣義,談天,聊天,相當(dāng)于四川人的“擺龍門陣”;狹義,說謊,吹牛。

  【掟葫蘆】 掟音丁柄切(deη),摔、擲。義同車大炮、吹牛皮。

  【扎扎跳】 意為坐立不安,躁動不定,一般因受刺激或遭突然事故所致。

  【勻循】 指事物分布或結(jié)構(gòu)狀態(tài),義為均勻。也借指人的精神狀態(tài),如:“傻傻得勻循又好呀!”

  【無厘頭】 從香港傳入的流行俚語,形容詞,義為“沒來由的”、“不知所謂的”、“沒意義”、“不實際”的。

  【符】“符”原指道家“符篆”、“符咒”,畫成某種圖案符號或兼寫上“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之類的文字,用以“作法治邪”、“請仙”及其他迷信活動。廣州老百姓受道教、迷信影響者向來不少,于是產(chǎn)生了表示有術(shù)可治者謂之“有符”,無術(shù)可治者謂之“癥符”。引申義為一點辦法也沒有。

  【專登】 義近“故意”、“特意”、“存心”等,如:“ 系專登激我皍”(他是故意氣我的)。


猜你喜歡:

1.俚語大全

2.廣州話俚語大全

3.粵語俚語

4.常見英文俚語

190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