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詩詞的風格特點簡析_蘇軾的詩詞代表作有哪些
蘇軾詩詞的風格特點簡析_蘇軾的詩詞代表作有哪些
蘇軾是北宋文壇革新的杰出領袖,也是宋代乃至中國歷史上一個全能的文學天才。每個詩詞作者都有自己的風格特點,那么蘇軾詩詞的風格特點是怎樣的?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蘇軾詩詞的風格特點,希望對你有用!
蘇軾詩詞的風格特點
一、氣勢恢弘、激情磅礴的豪放風格
蘇軾開創(chuàng)了豪放詞風,是豪放詞的代表,他能夠借助瑰麗恢宏的意象來抒發(fā)慷慨豪情,將充沛激昂或悲壯蒼涼的激情融入詞中,并開拓了詞的寫作范圍。
(一)氣勢磅礴、場景宏闊雄壯
氣勢恢弘。蘇詞的豪放詞有氣勢豪邁飛動、場景宏闊雄壯的特點。如:《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這是一首著名的豪放詞,磅礴的氣勢、壯美的場景、雄渾的境界,正是豪放詞風的體現(xiàn)。詞的上片寫景,描寫赤壁的景色,前三句,仿佛是描述遠景,長江水浩浩蕩蕩,滔天波浪如大浪淘沙,送走了一代風流人物;次三句,描寫近景,目光投向赤壁古戰(zhàn)場;上片最后兩句,是上片景物描寫的總結(jié)。下片懷古,詞人抓住周瑜年輕有為的主要特征,塑造了他雄姿英發(fā)的英雄形象,并由此聯(lián)想到自己華發(fā)早生,功業(yè)無成,不免產(chǎn)生人生如夢之感??傮w來看,這首詞從江水的東流,感受到時光的逝去,進而把江山與人物合寫,使“江山如畫”與“風流人物”都
得到形象的表現(xiàn),寫得雄渾豪放,氣象恢弘,堪稱歷代詠史懷古詩詞之絕唱,亦開后世豪放一派之先河,給人以撼魂蕩魄的藝術力量。這類詞還如《水調(diào)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握詮》(落日繡簾卷)等。
(二)直抒胸臆,自由豪放
豪情奔放。蘇軾的詞注重抒情言志,直抒胸臆,自由豪放。如:《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欲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詞中抒寫了作者出獵的豪興和報國的熱情,充滿豪邁奮發(fā)之氣,抒發(fā)自己報國殺敵的志向,具有一種英雄氣慨。上片開篇寫“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出手不凡,一個“狂”字貫穿全篇。接下去的四句,寫出獵的場面,詞人左手牽黃犬,右臂駕蒼鷹,表現(xiàn)了獵者威武豪邁的氣概。作者以少年英主孫權(quán)自比,更顯出其“狂”勁和豪興。下片由實而虛,進一步寫詞人“少年狂”的胸懷,抒發(fā)由打獵激發(fā)起來的壯志豪情。“酒酣胸膽尚開張”,蘇軾為豪放不羈,在此加上“酒酣”,就顯得更加豪情洋溢了。
這類詞還有《南鄉(xiāng)子》(旌旗滿江湖)、《滿江紅寄鄂州朱使君壽昌》(江漢西來)等。
(三)拓展了詞境,涌入了生活波濤
內(nèi)容廣泛。蘇軾的詞題材眾多,凡詩文所能寫的內(nèi)容均可入詞。如:《浣溪沙》五首,他第一次把農(nóng)事寫入詞里。其三“麻葉層層葉光,誰家煮繭一村香?”有著濃郁的生活氣息;“捋春搗, 欠饑腸,問言豆葉幾時黃,”反映了民間的疾苦。其四“簌簌衣中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及其五“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何時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熏,使君元是此中人。”其四、其五兩首詞展示了普普通通的農(nóng)村生活畫面,讀來清新可愛。蘇軾以前,還沒有文人采用過這類題材,蘇軾能把他的創(chuàng)作視野擴展到農(nóng)村方面,是他在題材和詞境方面的拓展。
此類詞還如《浣溪沙》(徐門石潭謝雨),《阮郎歸初夏》(綠槐高柳咽新蟬)、《臨江仙》(夜歸臨皋)等。
二、委婉纏綿、清麗柔的婉約風格
蘇軾打破了他以前婉約詞以艷情為題材的范圍,以自己的才情將婉約詞推向了高雅的文學殿堂,在內(nèi)容上去浮艷多雅致,形式蘊藉雅正,語言秀麗清新,情思曲折真切。
(一)詠物詞具有物我相融的境界
詠物是蘇軾婉約詞的主體之一,達到了物我相融的極高境界,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歌詠,表達詞人的具體感受。如:《西江月》“玉骨那愁瘴霧,冰肌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幺鳳。素面常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這首詞借詠梅花,抒發(fā)自己的哀傷之情。上闋寫梅花的神貌,下闋寫梅花的形貌。在詞中,作者雖寫的是梅花,但能使人很自然地聯(lián)想到其侍妾王朝云來。表面看是贊賞梅花不畏瘴霧,實質(zhì)上是懷念朝云對自己的深情。兩者相契合,達到了詠物詞物我交融的極致。
蘇軾主張神似而不滿“形似”,他的詠物詞《水龍吟 次韻章質(zhì)夫楊花詞》(似花還似非花)。藝術構(gòu)思十分精妙,正是他這種藝術見解的實踐。“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作者筆下之楊花,變化多姿,形象飛動,有比興、有寄托,把詠物、寫人、抒情結(jié)合起來。在詠花的同時,亦勾勒了一個少婦的形象。上片,劈頭一句“似花還似非花”,入手擒題,首先捕捉住了楊花的
特點。楊花與桃李等一般的花相同,因春風吹拂而開放,亦隨春謝而零落;但又不同于桃李花,無芬芳氣息,無艷麗色彩,無誘人姿態(tài),只有在離樹飄墜之后方被人注意。這里,詞人遺貌取神,跳出物象之外。“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這三句寫楊花墜落時的情態(tài),更進一步跳出物象,把楊花寫成一個刻骨相思而嬌慵厭厭的思婦。“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緊承“困眼”,再以楊花之神魂,進一步寫其因思成夢,夢中歷盡苦辛,萬里尋夫,竟被無情的黃鶯驚醒,使她連夢幻中的希望也被毀滅。作者既沒脫離物象,亦沒為物所物,似物似人,似人似物。楊花有思,思婦有情,其實都傾注了作者飄泊異鄉(xiāng)思歸之情,其妙處是物——人——我三者結(jié)合。下片結(jié)尾三句:“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近承“流水”,遙應“尋郎”,把思婦傷春之情推到了頂點。楊花與“離人淚”合寫,起到了畫龍點睛作用。這“離人淚”字面上寫思婦傷春,而仔細尋味,卻既反映了章質(zhì)夫及其家人離別、思念之意,也包含了作者自己飄泊、沉淪的感慨以及作為被棄置之人的“惜春”而又無可奈何的幽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