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隨筆:再說“碼字”那點事兒
我自小是個不善言談的人,參加工作之后,才有所改觀,雖在陌生人面前仍放不太開,熟人面前卻成了地道的話佬。即便如此,在老家人的印象中依然是那個見面不敢主動跟人打招呼的“大葫蘆種”。那幾年的不善言談倒也有它的益處:那就是喜歡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用文字的方式記錄下來。寫寫日記,寫寫隨筆。高二時,對伙房的炊事員怨氣很大,于是草成一篇諷刺意味極濃的《習慣》,劉煥軍老師竟把它當作范文來讀,這激起了我對寫作極大的興趣。后來的練筆也以寫小雜文為主,也曾偷偷投過稿,妄想有朝一日,能有豆腐塊發(fā)在某報上,但都是希望地寄出,然后是漫長等待之后的失望,但寫作之夢并未因此而泯滅。再后來,高四復讀時,寫的一篇《懺悔》被葉金樓老師相中,用蠟紙刻版,印發(fā)給了全班的同學,當時,真有點受寵若驚。那是一篇寫父親的文章,抒發(fā)了高考的失利使自己覺著愧對父親辛勞的一種情懷,前幾年還見過寫有這篇文章的隨筆本,如今再想尋它亦是不能,父親至今沒讀過這篇我高中時寫他的習作。
工作不同于上學,再沒那么單純,雜七雜八的煩心事,單位的、家里的,已使自己沒有了寫個只言片語的心緒和欲望,擱筆愈久,愈發(fā)不想重拾。斗轉星移,科技發(fā)展,手機進入了尋常百姓的生活。每逢春節(jié),拜年短信鋪天蓋地地襲來,但多是群發(fā)的、現成的,我對這些充滿喜氣味道的千篇一律的短信不敢恭維,就寫了一些接地氣的原創(chuàng)短信,發(fā)給同事同學,得到了他們的一致認可,從此,每年寫一篇拜年短信,最多中秋節(jié)或教師節(jié)再加上一篇,就成了自己的原創(chuàng)生活的開始。
兒子上大學后,我也用上了4G手機,接觸了微信,加上去了鄉(xiāng)下支教,少了伺候孩子上學的忙亂和當班主任的心煩,心里寧靜了許多,這才又重拾寫作,記錄自己的心路里程。起初寫下來,偶爾發(fā)發(fā)朋友圈,后來又申請了公眾號,起了一個“景森原創(chuàng)”的名字,每周發(fā)一篇自己的原創(chuàng)文章,竟引來了不少朋友的圍觀,好多人還不吝點贊,這更鼓舞了我的碼字勇氣。我的學生董飛龍鼓勵我給《諸城文學》投稿,我試著往紙刊和公眾號編輯那里投遞了幾篇,卻是杳無音信,正在我心灰意冷的時候,一封電子郵件使我眼前一亮,那是《諸城文學》公眾號曲鴿老師的一封回信:“不好意思劉老師,過年一直在忙東忙西,郵箱一直沒顧得打開,公眾號也一直沒有更新,年后緊接著又上班,各種安排……今天看到郵箱里您的這么多春節(jié)稿件,很是汗顏……贊一個,文筆優(yōu)美情感細膩的有心人,我會盡快更新一期,放上您的大作!”不久之后,我的《濃濃的年味 濃濃的情》如期推出,點擊量創(chuàng)下本公眾號之最,這又重新燃起了我寫作的希望。后來,同事于海波老師把我拉入了“諸城作協群”,在群中領略了很多文學前輩的風采,開闊了視野。我又斗膽嘗試向好多平臺投稿,好多文章陸續(xù)在《作家地帶》、《一線作家》、《第五季微刊》、《重頭戲》、《樓蘭居》、《齊魯文學》、《茗酒薈》、《最愛鄉(xiāng)情》、《婺江文學》等微刊發(fā)表。在暑假中,我寫了多篇親情美食的文章,在微信共享中,無意中被《中國食品報》執(zhí)行主編劉玉波老師讀到,他看中了我的文筆舒暢和滿滿都是追憶,決定在食品報“傳統好美食”欄目陸續(xù)刊載,劉老師的抬愛對我來說,無疑是知遇之恩,無以回報,惟愿寫出更美的文章,才能對得起以劉老師為代表的貴人。
我的文章的確是滿滿的回憶,憶童年,少年,憶老物件,憶舊趣事,老習俗,老家規(guī), 憶牽掛的故鄉(xiāng)和親情。好多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因為共鳴而特別喜歡,他們在文末紛紛留言表達閱后感受,甚至主動點贊打賞,或轉發(fā)出去,與更多的人共享,在此,我就不一一寫出他(她)們的名字了,我把他(她)們的好,默默記在心里,以此作為自己創(chuàng)作的不竭動力和源泉。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愿懷著一顆赤誠之心,小心地采擷著文字的縷縷清香,呈送您的面前,共同追憶那不再的童年和難回的故鄉(xiāng),讓我們在這浮躁的世界中,浸潤心靈,守住寧靜。
【本文作者: 劉景森(微信公眾號:景森原創(chu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