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隨筆:在熟悉的地方看到風景
生活隨筆:在熟悉的地方看到風景
畢業(yè)多年,同學聚餐,聊起工作,卻紛紛“吐槽”:工作繁瑣、事無巨細不說,感覺每天都在重復(fù)勞動,疲憊不堪,也沒什么成就感……聊到興起處,有人甚至以《圍城》里的那句話來說明自己工作的沒意思,“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
想起了一位詩人的話,“熟悉的地方?jīng)]有風景”。有人曾對風景區(qū)的一位工作人員說,羨慕你每天都能與這么美麗的景色相伴。工作人員的回答卻令人意外:山上的風景雖好,但那是對游客而言的,于他而言,天天看著大山,早已無感不說,山上的生活還單調(diào)冷清,有什么值得羨慕的?結(jié)論迥異,固然有視角不同的原因,但更有熟悉程度的差異。一定意義上,越是熟悉的地方,就越是缺少想象力,越容易產(chǎn)生審美疲勞。生活中,我們之所以羨慕“詩與遠方”,不正也因為想從熟悉的日常中超脫出來,去尋找那一片陌生卻富有想象空間的天地嗎?
毫無疑問,遠方總是有別樣的風景,只不過,熟悉的地方真的就沒有風景嗎?漫畫大師豐子愷曾在自己最熟悉的畫畫領(lǐng)域鬧過這樣一個“笑話”。他揮毫畫了幅《倘使羊識字》的“賣羊圖”,圖中,一個人牽著兩頭羊來到羊肉館,準備把羊賣掉。一位農(nóng)民看到后,卻接連搖頭,笑著說:“多畫了一條繩子。”兩條繩子牽兩只羊,哪里多了?豐子愷不解。對方答道:“牽羊只需要牽頭,不管多少只,只要一條繩子就夠了!”豐子愷嘆服。生命中永遠有個“更”字。再熟悉的地方,也有未曾發(fā)現(xiàn)的角落,而這些角落很有可能是撬動生活、工作的一個“支點”。當我們在抱怨工作沒有意思、不夠有趣、缺少激情之時,是否也該反思,工作已經(jīng)做到了極致嗎?還有哪些細節(jié)值得打磨?
事實上,即便是那些看起來熟悉的事情,也并不必然就是我們想象的那樣。黑格爾在《小邏輯》里有一句名言,“熟知不等于真知”。原因就在于,最熟悉的地方往往最容易讓人產(chǎn)生思維慣性,從而產(chǎn)生“認識誤差”。
《閱微草堂筆記》載有一個“尋石獸”的故事。一座臨河的寺廟前有兩尊石獸,一年因暴雨成災(zāi),寺廟山門倒塌,石獸沉入河中。十余年后,重修寺廟之際,人們沿著河水,在下游找了十余里,都未見其蹤影。一位講學先生“聞而笑知”,認為石獸不是木頭,水沖不走,而且石重沙輕,石獸必然會往下沉,而不是被沖到下游??此朴欣恚瑓s被一位老兵一語道破,石重沙輕不錯,流水沖不動石獸也不錯,但河水會把石獸下面的泥沙沖走,形成一個坎,石獸就會向前翻倒,久而久之,石獸就會像翻跟頭一樣“反溯流逆上”。結(jié)果,“如其言,果得于數(shù)里外”。講學先生雖然熟知水流、石獸和砂石特性,卻知其一,卻不知其二,結(jié)果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同樣,我們熟悉的工作和生活就像一個多面體,每個人或許只看到了其中的一面,而誤以為這一面就是生活的全部,殊不知,還有別的模樣。
回到開頭,什么樣的工作和生活才有意思?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答案,但如果你能“在熟悉的地方看到風景”,或許對“有意思”會有一番不一樣的見解。北京東四大街上有一家“廣義修筆店”,里面有位修了70年鋼筆的“倔老頭”,張廣義。修了那么久的鋼筆,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不但沒有讓老先生心生厭煩,反而成了一種嗜好,哪怕他人出再高的價格盤店,哪怕只剩下一個人需要,他也會“任性”地把店開下去。原因很簡單,那么多年下來,早已對鋼筆產(chǎn)生了一種樸素的感情,“發(fā)自內(nèi)心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這種感覺很自在”。越鉆研,越有感。“干一行,愛一行”,說的大概就是如此吧。一句話,從存在,到自在,再到自為,需要一雙能在熟悉的地方看到風景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