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30周腿腳腫脹是什么原因
懷孕眾所周知是一件積極麻煩的事情,有很多的痛苦和注意事項,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懷孕30周腿腳腫脹的原因和孕婦腿腫的減輕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懷孕30周腿腳腫脹的原因
下肢水腫一般是由于妊娠后下肢血液回流受阻,引起的水腫,妊娠合并高血壓和也會引起水腫,建議到醫(yī)院做一下產檢 ,檢查血壓是否正常,尿液檢測等,如果排除妊高癥。
孕婦腿腫的減輕方法
1、增加飲食中蛋白質的攝入,減少食鹽及含鈉食品的進食量。
2、增加臥床休息時間,以使下肢以回流改善。站立時注意不時地變換姿勢,使腿部得到輪流休 息。坐著和躺著時,可將腳抬高,以使腎血流量增加,增加尿量,減輕水腫。
3、經常戶外散步,用適當的運動來促進下肢血液循環(huán)。
4、服裝要寬松舒適,特別是下裝要更寬松一些,鞋子要柔軟輕便。
5、食用冬瓜、西瓜、鯽魚、初秋的老鴨可以消腫,很適合體質燥熱、容易水腫的孕媽媽。
妊高癥的病因
即以往所說的妊娠中毒癥、先兆子癇等,是孕婦特有的病癥,多數發(fā)生在妊娠20周與產后兩周,約占所有孕婦的5%。其中一部分還伴有蛋白尿或水腫出現,稱之為妊娠高血壓綜合癥,病情嚴重者會產生頭痛、視力模糊、上腹痛等癥狀,若沒有適當治療,可能會引起全身性痙攣甚至昏迷。本病的病理變化主要為全身小動脈痙攣。病變可累及多個器官,嚴重時可導致心、肝、腎、腦等主要器官缺氧、水腫、壞死,甚至功能衰竭。部分患者還會遺留慢性高血壓及腎病等后遺癥。避免孕婦患妊娠高血壓綜合征,重在預防,
(1)子宮胎盤缺血 多胎妊娠,羊水過多,初產婦,子宮膨大過度,腹壁緊張等,都會使宮腔壓力增大,子宮胎盤血流量減少或減慢,引起缺血缺氧,血管痙攣而致血壓升高。也有人認為,胎盤或蛻膜組織缺血缺氧后,可產生一種加壓物質,引起血管痙攣,使血壓升高。
(2)免疫與遺傳 臨床上經產婦妊高征較少見。妊高征之女患妊高征者較多。有人認為與孕婦隱性基因或隱性免疫反應基因有關。
(3)前列腺素缺乏 前列腺素類物質能使血管擴張,一般體內加壓物質和降壓物質處于平衡狀態(tài),使血壓維持在一定水平。血管擴張物質前列腺素減少了,血管壁對加壓物質的反應性增高,于是血壓升高。
妊高癥的預防
1、實行產前檢查,做好孕期保健工作。妊娠早期應測量1次血壓,作為孕期的基礎血壓,以后定期檢查,尤其是在妊娠36周以后,應每周觀察血壓及體重的變化、有無蛋白尿及頭暈等自覺癥狀。
2、加強孕期營養(yǎng)及休息。加強妊娠中、晚期營養(yǎng),尤其是蛋白質、多種維生素、葉酸、鐵劑的補充,對預防妊娠高血壓綜合征[1]有一定作用。因為母體營養(yǎng)缺乏、低蛋白血癥或嚴重貧血者,其妊高征發(fā)生率增高。
3、重視誘發(fā)因素,治療原發(fā)病。仔細想一想家族史,孕婦的外祖母、母親或嬸妹間是否曾經患妊高征,如果有這種情況,就要考慮遺傳因素了。孕婦如果孕前患過原發(fā)性高血壓、慢性腎炎及糖尿病等均易發(fā)生妊高癥。妊娠如果發(fā)生在寒冷的冬天,更應加強產前檢查,及早處理。
預防妊高征的發(fā)生,關鍵在于做好孕期保健工作,了解血壓水平(妊前和早孕時血壓水平)。每次產前檢查除測量血壓外,還應測量體重,檢查尿內是否有蛋白。對有妊高征家族史、既往有慢性持續(xù)性高血壓、腎病、糖尿病及多胎妊娠、羊水過多的孕婦更應注意。在妊娠中期和末期每天口服阿司匹林50~150毫克,可使妊高征的危險性減少65%。
對口服避孕藥的婦女,要進行血壓監(jiān)測,及時發(fā)現血壓升高。如果血壓升高,應停止服藥,改用其他避孕方法,防止高血壓的發(fā)生。同時要進行體檢,服用避孕藥前必須進行血壓、體重、乳房、肝、腎和婦科檢查,作為服藥前的對照水平,如發(fā)現不能口服避孕藥則不用,并應注意定期測血壓。一般第一年每3個月檢查血壓1次,以后每半年檢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