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習(xí)啦>學(xué)習(xí)方法>各學(xué)科學(xué)習(xí)方法>閱讀答案>

愚公移山課內(nèi)外對比閱讀答案

時間: 維維0 分享

在語文閱讀中,比較常見的是將內(nèi)容或者形式相近兩篇文章放在一起進行對比閱讀。通過對比閱讀,我們有目的地將其有關(guān)內(nèi)容不斷進行分析、比較、對照,從而在差異中使認識更加充分、深刻。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愚公移山課內(nèi)外對比閱讀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甲】愚公移山

大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陽,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訉O荷擔(dān)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

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乙]蜀之鄙有二僧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③一缽④足矣。”富者曰:“吾數(shù)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⑤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釋]①鄙:邊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h東的海上。③瓶:水瓶。④缽;和尚用來盛飯食的器皿。⑤顧:難道,反而。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思。(4分)

①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箕畚: ②汝之不惠 惠:

③帝感其誠 感: ④越明年 越: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懼其不已也/其真無馬邪 B.而山不加增/水落而石出者

C.以告富者/先帝不以臣卑鄙 D.吾欲之南誨/輟耕之壟上

3.翻譯下面句子。(3分)

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4.對[甲]文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愚公之妻“獻疑”,智叟“笑而止之”,這可看出兩人都堅決反對愚公移山。

B.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可見愚公移山受到眾人擁護。

C.文章運用了對比和襯托的寫作手法來突出人物形象。

D.文章通過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堅強毅力。

5.甲乙兩文告訴我們一個共同的道理是什么?兩文的結(jié)尾形式有什么不同?(3分)

答案:

1.①用箕畚 ②通“慧”,聰明 ③被……感動 ④到、及

2.D(A.人稱代詞,他/表反問,可譯為“難道” B.連詞,表轉(zhuǎn)折/連詞,表承接 C.把/因為 D.都是“去、往”的意思。)

3.從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漢水的南岸,再也沒有高山阻隔了。(“漢”“陰”“隴”“斷”譯錯一處扣1分,扣完3分為止。)

4.A(愚公之妻只是有疑,而不是堅決反對。)

5.①人要立志,并付諸行動。(1分)②甲文以神話結(jié)尾,(1分)乙文以議論結(jié)尾。(1分)

愚公移山課內(nèi)外對比閱讀答案相關(guān)文章:

閱讀理解題目大全及答案

語文閱讀理解題目及答案大全

《讀書》閱讀答案

《燈》閱讀答案

語文閱讀理解題目答案

《冰心》閱讀答案

《磨》及閱讀答案

《訪蘭》賈平凹閱讀答案

讀書閱讀答案現(xiàn)代文

“魯迅”閱讀答案

7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