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優(yōu)秀教案設計
高二語文優(yōu)秀教案設計【5篇】
語文教案需要設計教學活動,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這些教學活動可以是多樣化的,包括課堂講授、小組合作、討論互動、任務型學習等。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高二語文優(yōu)秀教案設計,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高二語文優(yōu)秀教案設計(精選篇1)
一、關于教材
《涉江采芙蓉》是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單元《古詩三首》中的一首。這首古體詩不論是藝術上,還是在思想上都已經(jīng)達到了十分純熟的境界?!豆旁娛攀住吩谥袊糯姼璧乃囆g手法上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在高中語文古詩教學中也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因此,它十分重要。
二、關于學情
這首詩歌在內容上難度不大,可以做多角度解讀。新課程標準鼓勵學生作個性化解讀,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就此作些探討。
學生通過小學、初中的系統(tǒng)學習和本冊古詩部分的集中學習,有了一定的古詩鑒賞能力,對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也有了一些積淀,興趣漸濃,這是進一步引導學生熱愛古代詩歌、學習古代詩歌的一個前提。
三、關于教學方法
1、聯(lián)想想象法
2、意象分析法
3、探究合作法
四、關于教具
1、有關《古詩十九首》的投影片
2、課文配樂朗讀
3、課文意境視頻資料
五、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1、以鐘嶸《詩品》“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的品論導入。
2、提問:大家知道這個評價說的是什么嗎?它指的是《古詩十九首》的語言已經(jīng)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了。今天,我們將要學習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體味一下這“一字千金”的語言魅力。
(二)文學常識介紹
《古詩十九首》是梁代蕭統(tǒng)《文選》“雜詩”類的一個標題,包括漢代無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詩。清代沈德潛說:“古詩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辭,一時之作。大率逐臣棄妻,朋友闊絕,游子他鄉(xiāng),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顯言,或反復言。初無奇辟之思,驚險之句,而西京古詩,皆在其下?!痹u價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漢陸機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東晉的陶淵明,南朝宋代的鮑照等,也都有學習“古詩”手法、風格的《擬古詩》。
(三)詩歌鑒賞品味
1、詩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達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方式是試圖采摘芙蓉,目的是“遺”遠方的'“同心”者)
明確:中國人民很早對于自然就有很深的愛好,對自然的愛與對人的愛往往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給最親愛的人的禮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銀珠寶,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別時總是折一枝柳條送給遠行的人,遠行的人為了表示對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驛使就托帶一枝梅花給他。這種生活情調是簡樸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維的《相思》所寫:“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辈苫ㄕ哿@正是古人傳情達意的方式,一方面是傳達了對親朋的關懷、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對親朋的美好祝愿。
2、詩歌描寫“多芳草”的“蘭澤”有什么藝術作用?
明確:這是環(huán)境描寫,意在從側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潔和所表達感情的純潔和美好。
3、三、四句一問一答,在詩歌中具有怎樣的表達作用?
明確:詩歌講究“起、承、轉、合”,這兩句在結構上是暗轉過渡,為表現(xiàn)主人公的情緒由歡欣洋溢轉變?yōu)橄旅娴腳_作鋪墊。
4、詩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遠道”的嗎?如果不是,詩人為什么要這樣寫?
提示:“所思”是時時刻刻在他心頭的,“涉江采芙蓉”也是為了她,如果詩首就開門見山地把她表出,詩就平淡無味了。這句話是全詩發(fā)展的頂點,頂點同時也是轉折點,一方面替上文的發(fā)展暫時作一結束,一方面為下文的發(fā)展作一伏線,所以照例是要擺在中間的。
5、五、六句的“還顧”、“漫浩浩”具有怎樣的表達作用?
明確:“還顧”一詞,動作性和畫面感很強,可以清晰地表現(xiàn)了主人公孤獨、憂愁、悵惘的形象和心情?!奥坪啤币辉~是寫主人公與環(huán)顧所見“舊鄉(xiāng)”的距離,給人以路途綿延無盡的感覺。這兩個詞含蓄地傳達了主人公極度痛苦的心情,可是,這兩句并沒有直接點明主人公的痛苦,這樣就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具有含蓄不盡的藝術效果。
6、最后兩句除了表達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還能體會到什么?
明確:還能讓人深切地感受到兩個彼此相愛的人的真摯篤厚的感情。因愛之深才思之深,因愛之長久才有“終老”之“憂傷”。
7、試對這首詩的藝術特點加以概括。
明確:一是意境高潔、清幽;二是含蓄不盡,余味悠長。
高二語文優(yōu)秀教案設計(精選篇2)
《登高》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詩人杜甫的有關常識;
2、掌握由詩歌意象品味詩歌意境的技巧;
過程與方法:
3.掌握詩歌吟誦的基本方法,學習鑒賞詩歌的方法步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4、賞析情景交融的藝術特點,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和憂思;
【教學重點】品讀詩歌的語言,分析詩中的形象特征,體味詩人的情感。
【教學難點】賞析情景交融、氣象宏偉的藝術特點,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與憂思。
【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我先給大家講個故事,大家要認真思考,聽出這個故事渲染的是怎樣一種情境,并希望大家把故事的中心用簡明、連貫的語言記錄下來。
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個秋天,重陽節(jié)前后,在夔州,長江邊上,秋風凜烈地吹著,吹得萬木凋零,漫山遍野是衰敗、枯黃的樹葉。江水急劇地翻滾,孤鳥在空中久久地盤旋,遠處還不時傳來幾聲猿的哀鳴。這時,有一位老人,衣衫襤褸,蓬頭垢面,步履瞞珊,躍跌撞撞地朝山上走來,他疾病纏身,有肺病、瘧疾、風痹。而且“右臂偏枯耳半聾”了。
重陽節(jié),是登高祈求長壽的日子。可是,這位老人,一生坎坷,窮困潦倒,似乎走到生命的晚秋。此時,國家正處在戰(zhàn)亂之中,他遠離家鄉(xiāng),孤獨地漂泊。面對萬里江天,面對衰敗的枯樹,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頭,寫下了一首“七律之冠”:
(師深情地朗讀)
風急天高猿嘯哀,緒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二、通過鑒賞對仗工整的形式美,來指導誦讀、背誦。
——請同學以詩中的某一聯(lián)為例,研討對仗工整的形式美。
例句:首聯(lián)不僅上下兩句對,而且還有句中對,上句天對風,高對急;下句沙對渚,白對清,對仗極其工整。
律詩,從格律上說,只要求頷聯(lián)、頸聯(lián)對仗。經(jīng)過仔細玩味,該詩則“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全詩八句皆對,顯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因此,同學們在誦讀或背誦時應注意體會這一點。
三、詩文賞析:
1、譯詩
風猛天高猿叫聲悲哀,島清沙白鳥飛翔徘徊。
無邊的秋葉刷刷落下,沒頭的長江滾滾奔來。
萬里漂泊悲傷居他鄉(xiāng),年老多病一人登高臺。
國衰國破可恨白發(fā)增。窮困潦倒?jié)峋埔餐YI。
2、首聯(lián)和頷聯(lián)寫了幾種景物,分別有什么特點?
答:風、天、猿、渚、沙、鳥、落木(指紛紛飄落的干枯的樹葉)和長江。
特點是急風、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回鳥、落木蕭蕭和長江滾滾。
3、我們把這些寄寓了作者情感的景物叫做“意象”。接下來我們看看詩人是如何把自己的“悲愁”情感通過秋景體現(xiàn)出來的。來吧,點擊字體就有分析!
答:急風,是說風很大,而且又是秋天的風,這樣的風更冷。急風凜冽,不僅吹在詩人身上,更是吹在詩人的心里。
天高闊遠,在茫茫天地之間,詩人更覺自己的渺小,無限悲涼之情涌上詩人的心頭。
猿的啼叫是哀傷的。哀猿聲聲,使詩人悲涼的心境更添一層。
清渚和白沙,從色調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調,更顯環(huán)境的冷清和凄涼。詩人觸景生情,自然內心也倍感凄涼。
回鳥,這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鳥,也可能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鳥,它到處盤旋,形單影只。落木即落葉,到了秋天,樹葉紛紛落下,意味著生命的終結??吹铰淙~詩人也感到自己到了生命的盡頭,內心無限凄涼。
滾滾長江東逝水,東逝的流水會讓人想到韶光易逝、人生苦短。
4、詩人的“悲”除了體現(xiàn)在首聯(lián)、頷聯(lián)描寫的秋景上之外,還體現(xiàn)在哪里?
答:還集中體現(xiàn)在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萬里悲秋常作客:詩人長年漂泊他鄉(xiāng),壯志難酬,處境艱難。“萬里”寫出流浪之遠,“常”寫出流浪時間之長。
補充:安史之亂時,李白從48歲開始流浪,一直到58歲去世,11年來安無定所。
百年多病獨登臺:詩人年老了又身纏重病。詩人孤身一人去登臺,倍感凄涼。
補充:詩人這個時候已患肺結核、瘧疾和風濕病,一只手不能動彈,處境堪憂。
5、如何理解尾聯(lián)中的“艱難”一詞?
答:“艱難”兼指國家命運和自身命運。國家動亂(安史之亂),詩人漂泊在外,生活艱難,壯志難酬。
補充:詩人自身處境艱難,還處處為國為民憂心,讓我們看到了詩人憂國憂民的崇高品質。
6、“潦倒新停濁酒杯”一句是怎么體現(xiàn)詩人內心愁苦的?
答:想借酒消愁,可是又患重病,不得不戒酒,本想一醉解千愁,終沒有遂愿,心中萬千愁緒無法排解,真是愁上加愁。
7、總結:
這首詩以“悲”字為核心,貫穿全詩。詩人由內心傷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觸景生悲,由觸景生悲到借酒消悲,由借酒消悲到倍增新悲。全詩起于“悲”而終于“悲”,悲景起筆,悲情落筆。真是怎一個“悲”字了得啊!
四、檢測:
1、古人詩歌中寫到“高猿長嘯”,大都抒發(fā)文人的悲傷,你能舉幾個例子嗎?
如:空谷傳響,哀轉久絕、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酈道元《水經(jīng)注》。
2、__筆下也有一只鳥: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請同學們想一想,__筆下的鳥與詩人筆下的有什么不同?
答:這是一只展翅高飛、壯志凌云的鳥(鷹擊長空);而杜甫筆下的鳥是一只無家可歸、低沉徘徊、孤獨哀傷的鳥(回鳥徘徊)。
3、請同學以尾聯(lián)為例,研討對仗工整的形式美。
如:尾聯(lián)艱難對潦倒,形容詞相對,苦恨對新停,偏正式動詞相對,繁對濁,又是單音節(jié)形容詞相對,霜鬢對酒杯,偏正式名詞相對。可見,尾聯(lián)也對仗工整。加之頷聯(lián)、頸聯(lián)本身要求對仗,所以,全詩八句皆對,顯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這也是該詩被譽為“七律之冠”的原因之一。
4、填空: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國古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人稱(“詩圣”)。他的詩歌被譽為(“詩史”)。杜詩風格,基本上是(“沉郁頓挫”),語言和篇章結構又富于變化,講求煉字煉句。代表作有(“三吏”)“三別”等
高二語文優(yōu)秀教案設計(精選篇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結構,理出作者觀點。
2、結合練習,品味佳句,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
3、通過品味佳句獨立見解的能力。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求真求是“咬文嚼字”的精神。
教學難點:
借鑒的分析方法,培養(yǎng)求異創(chuàng)新的思維方式,并運用到寫作中去。
教學設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shù):
二課時
第一課時:
A、導入
下面兩個句子中,哪個更符合林黛玉的形象特征?說明理由。
兩彎似蹙非蹙的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的含情目。
兩彎似蹙非蹙的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的含露目。
明確:學生也許會有不同的想法和見解,只要自圓其說即可,教師應該給以相應的鼓勵。
總結:師提出自己的觀點——比較認同第二種描寫。
理由:1、含露者,是說黛玉的兩眼常似濕潤,就好象仙露明珠,就象文中后面的“淚光點點,嬌喘微微”用意相同。
2、從林黛玉一生的悲劇來看,她的前生是一棵絳株草,來到人世間就是為了償還眼淚的,可以說她就是水做的,而“泣”和“露”正是對她悲劇人生的準確表述。
3、“蹙”是皺眉的意思,皺眉應該是身體不適或者心里不痛快的時候的一種表情,也正合了后面的描寫。而似喜非喜,林妹妹的喜從何呢?
對于《紅樓夢》這部巨著來說,這20個字只不過是滄海一粟,但是只要我們仔細斟酌就會發(fā)現(xiàn),這短短的幾個字卻可以把林妹妹的一生都概括在內了。如果說魯迅作品的每一頁都擠滿了研究者的腦袋,那么《紅樓夢》中的每個字每個標點符號都浸透著紅學家的心血,可見咬文嚼字的重要,下面我們就看看朱光潛先生是怎樣咬文嚼字的呢?
B、介紹作者
1、找同學介紹作者。
2、補充總結:朱光潛先生是我國美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他精通英語,法語,德語,在晚年80歲的時候還自學了俄語,并且一生翻譯了很多的著作。在治學方面,朱先生走的是研究和翻譯的路子,信奉“三此”主義,即此身,此時,此地。(解釋三此,給學生以啟發(fā)。)
研習課文
一、讓學生查閱工具書,解釋咬文嚼字的意思。
總結:
《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有三個解釋:
A、過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摳字眼而不領會精神實質)。
B、形容賣弄才學
C、形容強詞奪理或狡辯。
二、原來的意義是貶義的,朱先生在文中卻反其道而行之,大膽的提出了新的觀點,讓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快速瀏覽課文,找出答案。
總結:(1)在文學,無論閱讀或寫作,必須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謹嚴。
(2)咬文嚼字,表面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實際上就是調整思想和情感。
三、朱先生是怎樣咬文嚼字的呢?1—5段中,作者都舉了哪些例子證明自己的觀點,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一下。
郭老改字院(1)、郭沫若改字——文字與感情有關
若虛改“李廣射虎”(2)、王若虛改《史記》——文字與情感有關
韓愈“推敲”(3)、韓愈改詩——文字與意境有關
四、找朗讀好的同學讀第一段。
找出郭沫若改臺詞的例子:
“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你這沒有骨氣的文人”
“你有革命家的風度”“你這革命家的風度”
1、“你是個沒有骨氣的文人”改為“你這個沒有骨氣的文人”好在何處?(讓同學們在下面大聲的讀這兩句,體會不同)
總結:
“你是什么”只是單純的敘述語,沒有任何感情色彩,“你這什么”便是堅決的判斷,增強了語氣。所以是什么發(fā)生了改變?情感才隨之而變。引導:句式。
2、對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風度”,改為“你這革命家的風度”,作者是怎樣評價?
總結:
(1)“你這”式語法大半表示深惡痛絕,在贊美時并不適宜。
(2)“是”在邏輯上是聯(lián)接詞,相當于等號;“有”的性質全不同。
3、朱先生想告訴我怎樣的道理?
明確:語言表達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關系,不同的語言形式表達不同的思想感情。所以無論閱讀或寫作,必須要咬文嚼字,必須有一字不肯放松的精神。
五、找同學讀第3段。
1、翻譯《史記》李廣射虎一段,和改動以后的兩段。
明確:原文——見到草中有大石,誤以為是虎就射它,射中了石頭,箭頭進入石中,走近一看,原來是石頭。就又再射大石,最終也未能再射入石中了。
2、改動前后有什么變化?
明確:原文屬于細節(jié)描寫,比較生動;改動以后,優(yōu)點是變得簡潔,缺點是沒有了細節(jié)描寫,只是簡單的敘述,缺乏生動的感覺?!妒酚洝肥俏覈谝徊考o傳體通史,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三千年的歷史,其中對人物的刻畫和描寫更是開“史家之絕唱”,比如學過的《鴻門宴》對樊噲的描寫,怒發(fā)沖冠,非常形象,仿佛就在我們的面前。古人有“用墨如潑”和“惜墨如金”兩種用筆方法,所以什么時候惜,什么時候潑,大家在寫作的時候一定要自信斟酌。
六、找同學讀第5段。(重點分析)
1、朱先生是怎樣“推敲”的?
僧推月下門
自掩自推真自在,人言冷寂我獨閑
僧敲月下門
隨緣剝啄驚宿鳥,月下來僧擾夢清
如果這首詩的作者不是賈島而是你,你覺得哪個字更好?
明確:學生可以說推,敲,也可以說其他的字,只要自圓其說即可。
這段文字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明確: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實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寫作過程中文字的斟酌,只要符合想要表達的情感就可,這種選擇沒有只有更適合。
小結:以上作者從句式、字數(shù)、字眼三個角度闡述了咬文嚼字的重要,總的來說他是想告訴我們什么呢?
總結:語言要和思想情感的表達結合起來,在寫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思考題:下面兩種意境,你比較喜歡哪一種?
輕風拂細柳,淡月失梅花。
————蘇小妹
輕風舞細柳,淡月隱梅花。
—————蘇軾
高二語文優(yōu)秀教案設計(精選篇4)
教學目的:
1、了解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
2、欣賞傳神生動的語言描寫
教學重點:
1、探究人物性格
2、掌握描寫方法。
教學過程:
一、第95回梗概:馬謖立下軍令狀,自告奮勇去守街亭。司馬懿指揮大軍把馬謖的軍營圍困在一座土山上,蜀軍不戰(zhàn)自亂,街亭失守,魏延、王平等各路人也頻頻失利。司馬懿兵到西城,諸葛亮臨危不懼,用空城計嚇退了司馬懿。
第96回梗概:馬謖自縛后前來請罪,為了嚴明軍紀,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然后又上表劉禪,自貶三級。曹休準備進攻吳國,鄱陽太守周魴到曹營詐降,以自刎、斷發(fā)之舉騙取了曹休的信任,結果曹休中計大敗。
二、介紹作家作品。見《點津》167頁。
三、請用《三國演義》的章回體形式,給課文的四部分命一個小標題。
四、分析人物形象。
1、作者寫馬謖主要采用了那些手法?
2、作者寫諸葛亮采用了哪些手法?
五、作業(yè)。點津上習題。
美文賞析
孔明分撥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兵去西城縣搬運糧草,忽然使余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十五,望西城蜂擁而來!”時孔明身邊無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軍,已分一半先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眾官聽得這個消息,盡皆失色??酌鞯浅峭粔m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酌鱾髁睿獭皩㈧浩毂M皆隱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語者,斬之!大開四門,每一門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笨酌髂伺Q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于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
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軍,自飛馬遠遠望之。果見孔明坐于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zhí)麈尾。
城門內外,有二十余百姓,低頭灑掃,傍若無人。懿看畢大疑,便到中軍,教后軍作前軍,前軍作后軍,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曰:“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態(tài)?父親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我兵若進,中其計也。汝輩豈知?宜速退?!庇谑莾陕繁M皆退去??酌饕娢很娺h去,撫掌而笑。
眾官無不駭然,乃問孔明曰:“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tǒng)十五萬精兵到此,見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平生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險,蓋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軍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興、苞二人在彼等候。”眾皆驚服曰:“丞相之機,神鬼莫測。若某等之見,必棄城而走矣?!笨酌髟唬骸拔岜褂卸灏?,若棄城而走,必不能遠遁。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后人有詩贊曰:瑤琴三尺勝雄師,諸葛西城退敵時。十五萬人回馬處,土人指點到今疑。言訖,拍手大笑,曰:“吾若為司馬懿,必不便退也?!彼煜铝睿涛鞒前傩?,隨軍入漢中:司馬懿必將復來。于是孔明離西城望漢中而走。
賞析:有人說,一味小心的人不能做大事,也只有小心的人才能做大事。這句話看似矛盾,而實際上卻講出了事情的本質所在,這一點從諸葛亮的空城計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來??酌饕簧斏?,這次忽然用了極冒險的計策,似乎不合乎常理,而他就是用的'這種不合常理迷惑了司馬懿的推理。
孔明分兵拒司馬,馬謖奉命守街亭
司馬設伏取蜀兵,馬謖大意失街亭
亡羊補牢時已晚,發(fā)號施令別打算
趙云神勇保軍資,孔明揮淚斬馬謖
作者寫馬謖主要采用了那些手法?
(提示:直接描寫主要是語言情態(tài)描寫:主要是馬謖的三“笑”
“某自幼熟讀兵書,頗知兵法。豈一街亭不能守耶?”
“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處,魏兵如何敢來!”——一“笑”
“汝真女子之見!……若魏兵到來,吾教他片甲不回!”——二“笑”
“汝莫亂道!……吾素讀兵書,丞相諸事尚問于我,汝奈何相阻耶?”
“彼若有命,不來圍山!”——三“笑”
……此一些語言充分展現(xiàn)出一個自視甚高、輕敵麻痹、夸夸其談、目中無人的謀士形象。
再就是間接描寫:
一是通過寫王平的謹慎謙恭反襯馬謖的自驕蠻橫;二是通過寫諸葛亮的自責沉著側面襯托馬謖的無知幼稚;三是通過寫司馬氏父子的機謹善謀和笑反襯馬謖的無能。)
作者寫諸葛亮采用了哪些手段?
1、襯托手法:
①以司馬懿的態(tài)度反襯:
懿嘆曰:“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
②以王平的正確建議來襯托:
“吾累隨丞相經(jīng)陣,每到之處,丞相盡意指教。今觀此山,乃絕地也。若魏兵斷我汲水之道,軍士不戰(zhàn)自亂矣。”
2、直接描寫:
①小心謹慎:馬謖熟讀兵法,派他守街亭;王平做事謹慎,派王平協(xié)助馬謖
②知彼知己,機智多謀:料到司馬懿必取街亭,早作防備;查看布兵圖樣,知馬謖無知;街亭失守,穩(wěn)妥撤兵漢中。
③勇于自責:街亭失守后說:“大事去矣,此吾之過也!”
④有情有義,賞罰分明,不徇私情:自己喜歡馬謖,盡管馬謖自縛來見,還是揮淚斬馬謖,但答應替他撫養(yǎng)子女。
高二語文優(yōu)秀教案設計(精選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了解張衡一生在科學、文學、政治等方面對人類文明發(fā)展做出的杰出貢獻,學習張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專研的精神。
(2)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實詞、虛詞、句式和文化常識。
(3)掌握敘述、說明的方法及詳略得當?shù)奶幚矸椒ā?/p>
2、過程與方法
(1)指導學生準確朗讀,從而培養(yǎng)語言感知能力。
(2)結合語境分析語句,從而積累文言知識,培養(yǎng)學生語境意識。
(3)對人物進行概括評價,從中體會傳記詳略剪裁作用。
3、知識與能力
(1)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意識。
(2)學習張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專研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分析語句積累重點實詞、虛詞和文言句式。
2、分析評價張衡的品德和精神。
【教學策略】
1、設計藝術:以郭沫若對張衡的評價——“全面發(fā)展”的人為切入點
2、重難點突破方法:誦讀法、討論法、點撥法。
【教學計劃】
兩課時:課時主要以誦讀法為主,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整體感知本文的內容和結構,初步了解張衡的品格及文學才能。第二課時在深入理解文句的基礎上認識張衡在科學技術上的輝煌成就和杰出的政治才干。
【教學內容】
熟讀全文,整體感知,把握大意。認識張衡的品格及文學才能。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從中國歷史博物館里陳列的候風地動儀模型說起。
二、作者簡介
范曄(398—445)南朝宋順陽(在今河南浙川東)人。他根據(jù)前人撰述的幾十種有關后漢的歷史著作編寫成的《后漢書》,起于劉秀起兵王莽,終于漢獻帝禪位于曹丕,詳載了東漢195年的歷史,與司馬遷的《史記》、班固的《漢書》、陳壽的《三國志》合稱“四史”,盛行于世。對我國的文學、史學有很大影響。
三、誦讀課文
1、自讀
要求:讀準字音、句讀、圈畫誦讀疑難點。
2、范讀
正音:善屬文(zhǔ)連辟公府(bì)鄧騭(zhì)璇璣(xuán)算罔論(wǎng)
傍行(páng)河間相(jiān)乞骸骨(hái)
準確句讀
四、問題設置
1、郭沫若曾評價張衡:“如此全面發(fā)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見”,為什么說他是“全面發(fā)展的”?
討論明確:(1)品格(2)文學(3)科學(4)政治
2、理清提綱:
明確:部分(1節(jié)):介紹張衡品格和文學才能。
第二部分(2—4節(jié)):介紹張衡的科學成就。
第三部分(5、6節(jié)):介紹張衡的政治才干。
3、學生結合注釋梳理文句(段)
4、質疑、點撥
實詞:屬、貫、辟、奇、就
虛詞:乃衡乃擬班固《兩都》作《二京賦》
精思傅會,十年乃成。
句式: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
衡少善屬文,游于三輔
5、分析評價
結合語句,分析張衡有那些品格和才能?
明確:雖才高于世,而無矯尚之情。
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
五、深入探討
認識了張衡的品格和文學成就,這對你有哪些啟示?
(1)、廣泛學習
(2)、不要驕傲自滿
(3)、從容淡靜
(答案多元,學生言之成理即可。)
六、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熟讀了這篇傳記,對文章內容做了整體感知,初步認識到張衡的“全面發(fā)展”,重點研讀了段,充分認識張衡的品格和才能,并從中獲得了很多啟示。我們不妨用一副對聯(lián)對其品格和才能:
七、作業(yè)
以“人性與才華”為題寫一段議論性文字
八、板書設計
張衡傳
一、品格、文學(1節(jié))
二、科學成就(2—4節(jié))
三、政治才干(5、6節(jié))
九、學科組長點評:
這節(jié)課注意了實詞、虛詞、文言句式的落實,通過教與學的過程,滲透給學生閱讀文言文的方法,同時對學生進行了人生觀的教育,成功地完成了教學的三維目標。整堂課圍繞學生的自主閱讀活動進行,在思考交流中提高能力。
朗讀方式新穎,讓學生在理解中讀書,在讀中發(fā)現(xiàn)問題,帶著問題聽教師的泛讀。這種形式,避開了教師感染影響,實現(xiàn)了學生自主閱讀的計劃,教師的泛讀只起到訂正作用。
多元解讀的環(huán)節(jié)調動學生思維,豐富學生頭腦,實現(xiàn)課堂資源共享,符合新課標的要求,對學生的能力是有很大幫助的,長期堅持利于課堂的操作,利于思維的培養(yǎng),利于成績的提高。
九、區(qū)縣教研員點評
十、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共安排了兩課時,按一般的教學設計,課時疏通文句,整體感知。第二節(jié)課進行內容分析。我考慮到那樣設計會割裂文句與內容的結合,所以做了一下調整,本節(jié)課沒有疏通全文,只是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疏通并分析理解段,認識了張衡的品格和文學成就。開始擔心時間緊張,教學目標完不成,因為學生做了充分的預習,朗讀和整體閱讀又較為容易,所以一節(jié)課下來,時間夠用。
本節(jié)課我圍繞學生的自主閱讀活動進行,學生通過自己朗讀,討論探究,多元解讀,完成了師生與文本的對話,培養(yǎng)了學生學的能力和閱讀習慣。在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時,我時刻注意教師引導的方式,有預設的問題,也有應變的問題,這一點基本達到了預期目的。不過,指導的語言有待錘煉,技巧有待提高。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積累重點文言詞句,認識張衡在科學技術上的輝煌成就和杰出的政治才干。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理清了課文結構,了解了張衡的品格和文學才能,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了解張衡在科學上的成就和政治才干。
二、問題設置
1、張衡在科學上有哪些成就?
討論明確:
(1)作渾天儀。
(2)著《靈憲》《算罔論》。
(3)鑄造地動儀。
2、默讀課文3—5段,思考作者介紹張衡的科學成就時,寫作方法有何不同?
(1)質疑、點撥:
實詞:雅、征、再、遷、員、尊、發(fā)、制、方面、怪、征
虛詞:以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
句式:
①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
②驗之以事,合契若神。
③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
④后數(shù)日驛至,果地震隴西。
(2)明確:第二段寫張衡善機巧,拜郎中,遷太史令,作渾天儀,著《靈憲》、《算罔論》,以記敘為主。
第四段從時間、名稱、質地、大小、形狀、功用、驗證等方面介紹候風地動儀,以說明為主,輔以記敘。
這樣詳略得當?shù)陌才?,使文章重點突出,人物特點鮮明。
3、默讀課文6、7段,疏通文句,思考文中通過哪兩件事表現(xiàn)張衡的政治才干的?
(1)質疑、點撥
實詞:損、疾、目、出、不軌、下車、乞骸骨
虛詞:為閹豎恐終為其患,遂共讒之。
又多豪右,共為不軌。
句式:帝引在帷幄,諷議左右。
(2)明確:
一是《思玄賦》的由來——“政事漸損,上疏陳事,諷議左右,閹豎讒之,衡常思圖身之事,以為吉兇倚仗,幽微難明”,表現(xiàn)了張衡憂國憂民、小心謹慎的形象。
二是出任河間相時與奸黨作斗爭一事?!爸瓮?,整法度”表現(xiàn)其治理嚴厲,“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表現(xiàn)其政治智慧,“上下肅然,稱為政理”表現(xiàn)其卓然政績。
4、選擇恰當?shù)脑~語對張衡的品格、文學才能、科學成就和政治才干給予評價。
明確:(板書)
(可貴的)品格(輝煌的)科學成就(卓越的)文學才能(杰出的)政治才干
三、深入探討
本文寫了張衡的品格、文學才能、科學成就和政治才干四個方面的內容,它們之間有何聯(lián)系?這對我們有何啟示?
1、首先,“才高于世”方能“舉孝廉”“連辟公府”,“作《二京賦》”方能“鄧騭奇其才,累召”,“善機巧”“善術學”方能“拜郎中,遷為太史令”方能“作渾天儀”“造候風地動儀”,其特長與其官職二者互為因果。
另外,其科學發(fā)明、理論著作也與其“無驕尚之情”“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的性情密不可分,這種性情利于潛心科研。
又如:“才高于世”方能“致思于天文陰陽歷算”,“著《靈憲》、《算罔論》”方能將從政的感觸“宣寄”而作《思玄賦》。
2、從全面發(fā)展的,提高綜合素質的角度談,言之成理即可。
四、課堂小結
本文用錘煉的語言,從品格、文學才能、科學成就和政治才干四個方面介紹了張衡,重點突出他科技方面的成就與貢獻,層次清晰,從中讓我們充分認識全面發(fā)展,提高綜合素質的重要性。
五、作業(yè)
1、結合課本,積累有關古代官職變遷詞語。
2、自選角度,用一副對聯(lián)評價張衡。
六、板書設計
可貴的品格輝煌的科學成就
/
張衡
/
卓越的文學才能杰出的政治才干
(全面發(fā)展)
七、學科組長點評:
聽完這節(jié)課,我的感受就是“實在”,整節(jié)課學生在活動中獲得了知識,提高了能力。
關于這節(jié)課的設計理念,一是三個維度目標的落實,一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確立。本節(jié)課既重視了文言詞句的積累,又兼顧了文章內容的分析理解;師生合作融洽,學生動腦思,動口說,活動充分,從中獲得了學習文言文的方法;課堂上教師通過調動學生的情緒,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學習,并通過作品人物的價值感化學生。這一切目標都是師生通過共同解讀文本,研究討論完成的,實實在在,沒有“花招兒”。
另外,文言文與現(xiàn)實生活距離較遠,學生容易產(chǎn)生懼怕或厭煩心理,關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確立很有難度。本節(jié)課學生沒有絲毫畏難情緒,課堂很是活躍,這與教師設置問題的梯度有關,先疏通文句再設疑思考,由篩選信息到討論概括,由淺入深,由易至難。
這節(jié)課對文言文如何教的問題做了一下探討,那就是語言與內容結合的問題,如何結合緊密的問題,這也正是語文教師所關注的事,應該說這節(jié)課對文言文的教法起了提示作用,但有許多需要商討的地方,如課文內容分兩節(jié)課理解是否可行。
八、區(qū)縣教研員點評
九、教學反思:
新課程教學提出了三維目標,注重學生的主體活動,強調學習過程和方法的培養(yǎng),強調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滲透。學生學習方式為自主、合作、探究。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自主閱讀活動為基礎,創(chuàng)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情境。力求將文言文閱讀課上成語言與內容相結合的課型,不搞串講,疏通文句也是要學生自己進行,教師只起點撥作用。然而,這種課型給教師提出很高的要求,既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又要廣泛涉獵與課文相關的知識,還要考慮學生情緒的調動。教完這一課,感覺學生確實是在活動中獲得知識,在活動中提高能力。值得我深入思考的問題就是學生的創(chuàng)新閱讀、個性閱讀、拓展閱讀的開展。
十、精彩片斷
集體的智慧,才是長河流水
——《張衡傳》的精彩片段
師:上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張衡的品格和文學才能,而我們所知道的都是他的科學成就,那么張衡在科學上有那些成就?
生:(齊)作渾天儀,鑄造地動儀。
師:大家說得很準確,請再列舉一些例證。
生1:善機巧,善術學。
生2:我認為他說得是特長,不是成就。
師:很好,剛才那位同學談的的確是張衡的特長,特長與成就不是同一概念,那么你能說一下他還有什么成就嗎?
生:著《靈憲》《算罔論》。
師:好,這位同學回答得很準確,張衡除了制作渾天儀,鑄造地動儀這兩種儀器外,其科學成就還有《靈憲》《算罔論》這兩部科學理論著作。制作指南車,飛行數(shù)里的木鳥,測定太陽和月球的角直徑,觀測統(tǒng)計出中原地區(qū)能看到的恒星2500顆,共著有科學、哲學、文學著作32篇。下面我們共同來疏通文意,看看作者介紹張衡的科學成就時,寫作方式有何不同?
(生自讀課文,疏通文句。教師巡視。)
師:時間到了,大家也都讀完了?,F(xiàn)在是我們共同質疑解疑的時間,哪位同學在詞語、句式方面有疑問提出來,我們共同解決。
(師生互動,質疑解疑,歸納重點詞句)
生(6人):實詞:雅、征、再、遷、員、尊、發(fā)、制、方面、怪、征
生(1人):虛詞:以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
生(4人):句式:
①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
②驗之以事,合契若神。
③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
④后數(shù)日驛至,果地震隴西。
師:(點撥)我們學習文言文要注意多多積累文言詞語、句式,下面請同學回答在讀課文的時候是否發(fā)現(xiàn)兩段寫作方式的不同?
生:詳略不同。
師:能具體分析一下嗎?
生:作者介紹作渾天儀和著《靈憲》《算罔論》,用的筆墨較少,寫得較為簡略,而介紹候風地動儀較為詳細。
師:好,這位同學從剪裁的角度分析了兩段文字的不同之處,我認為寫作方式的差別不僅這一點,誰還能發(fā)現(xiàn)其他方面的不同?
生1:表達方式。
生2:第二段記敘,第四段說明。
師:這兩位同學說的精煉得當,不過我覺得還不夠完美,你認為呢?
(生思考,不能回答。)
師:第四段僅用了說明這一種表達方式嗎?
生:還輔以記敘。
師:好,介紹張衡鑄造地動儀以說明為主,輔以記敘。下面我們看看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對候風地動儀作較為詳盡說明的?
生:從時間、名稱、質地、大小、形狀、功用、驗證等方面介紹候風地動儀。
師:請大家結合文句概括。
(生讀相應語句)
師:作者為什么做這樣詳略的安排?
生1:因為候風地動儀是張衡在科學上輝煌的成就。
生2:使文章重點突出,人物特點鮮明
師:張衡憑借不慕名利的高尚品德,為我們樹立了學習榜樣,而他的刻苦專研的精神更值得我們學習。張衡一生為我國的科學文化事業(yè)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是我國古代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謙虛謹慎、勤學不倦?!叭绱ㄖ?,不舍晝夜”,幾十年如同一日,在所從事的事業(yè)中表現(xiàn)出了一絲不茍、精益求精、不畏強權、勇于進取的研究風格。
為了紀念張衡的功績,人們將月球背面的一環(huán)形山命名為“張衡環(huán)形山”,將小行星1802命名為“張衡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