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關(guān)于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5篇
語文教案,不僅注重語文知識的傳授和學習,更關(guān)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品格培養(yǎng),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念。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供大家參考學習。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精選篇1)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第一自然段。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我”思想感情的變化。
3、通過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體會閏土這個人物的特點。
4、初識魯迅,了解魯迅先生的文學成就。
二、教學重點:
閏土給我講的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瓜刺猹、看跳魚兒這四件事,在這四件事中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和外貌描寫,體會閏土這個人物形象。同學可以讓學生學習這種抓住人物的語言、外貌、動作的描寫介紹一個人物。
三、教學難點:
文章中出現(xiàn)的“四角的天空”,現(xiàn)在的學生很難體會和把握什么是四角的天空。通過解讀讓學生體會“我”對自己生活的不滿和對閏土生活的農(nóng)村生活的向往。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我國有這樣一位大文豪,他以筆為“武器”,同敵人戰(zhàn)斗了一生,被譽為“民族魂”。同學們,你們知道他是誰嗎?(魯迅,課件出示魯迅的畫像)你對他又有那些了解呢?
生:介紹魯迅的有關(guān)資料。(課后資料袋中的內(nèi)容)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魯迅先生寫的一篇文章------少年閏土(板書并齊讀課題)
(二 )品讀感悟,體味人物形象
1、理清文章脈絡(luò),初步感知
2、仔細研讀,感受人物形象
請同學們在課文中找一找:閏土給我講了幾件事,并把相關(guān)的語段找出來讀一讀。
3、研讀雪地捕鳥。體會閏土具有怎么樣的特點。
聰明能干。
4、對了,閏土介紹捕鳥的過程我們體會到他的聰明能干的特點,這部分中哪些地方能體會到他的聰明能干呢?(生標動詞)
掃,支,撒,看,拉,罩。
5、指導學生懷著這種敬佩的心情再來讀這部分對話,來仔細體會閏土的聰明能干。
6、小組合作,研討其他事件,進一步感悟閏土的形象。集體匯報交流。
(三)體會“我”的情感變化
1、出示課文插圖。師:閏土和我這兩個好朋友在說看瓜刺猹的時候是怎么樣說的呢?我們把這兩個小伙伴請出來(出示兩個小伙伴的插圖)。師:哪個是我,哪個是閏土?
2、聽了閏土的話,我又有那些感受呢?【出示第16自然段。】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4、指導朗讀
(四)領(lǐng)會文章表達
1、文章兩次寫到了閏土看瓜刺猹,兩處描寫有什么不同?
2、背誦第一自然段
(五)拓展延伸
推薦閱讀《中年閏土》
板書設(shè)計:
17、 少年閏土
雪地捕鳥
海邊拾貝
看跳魚兒
看瓜刺猹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精選篇2)
教學目標 :
1、理解課文內(nèi)容,初步學會分辨事物和聯(lián)想。
2、從貝多芬創(chuàng)作的《月光曲》的經(jīng)過,體會貝多芬的思想感情。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1-7自然段。
教學重難點:
貝多芬在即興創(chuàng)作《月光曲》過程中思想感情的變化
教學準備:《月光曲》磁帶、小黑板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1、師:先請同學們欣賞一段優(yōu)美動人的鋼琴曲(放音樂《月光曲》)
師隨著音樂誦讀:我們仿佛面對著寧靜的大海,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遍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云。
2、師:剛才聽到的這段曲子的名字叫《月光曲》,是由德國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譜寫的(板書課題和貝多芬),今天我們來學習這篇課文,去深切地感悟美妙的《月光曲》。
二、檢查預習
1、指名逐段讀課文(可讓學生推薦、也可讓學生自找小伙伴讀,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性)
2、師生共同評議。
3、提問:你們知道《月光曲》在哪兒最先創(chuàng)作出來的?什么時候?(據(jù)回答板書:畫茅屋□)
小結(jié):是?。偛胚@首美妙的鋼琴曲就是貝多芬在這所茅屋里為窮兄妹倆即興創(chuàng)作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其中那動人的故事。
三、導學(學習1-7自然段)
1、用你喜歡的方式讀1-7自然段,思考:貝多芬為什么會走近
(板書:近)茅屋,又走進(板書:進)茅屋呢?
2、組織討論近的原因,出示小黑板:
是貝多芬走近茅屋(相機板書:琴聲)
3、組織討論進的原因。
(1)指名回答。(師相機板書:談話)。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兄妹倆的對話。
(3)在說前加上修飾詞再讀,深切地體會兄妹深情。
(4)出示小黑板:
B、貝多芬聽到這里,心想:_______________,于是他就推開門,輕輕地走了進去
4、進了茅屋的貝多芬看見了什么?(指名答)
5、出示小黑板:
C、看到這些,貝多芬心想:_________________。
6、師:當貝多芬準備彈一首曲子給姑娘聽時,姑娘的反應(yīng)如何?
抓連忙一詞,這個詞你讀懂了什么?
7、指導朗讀姑娘的話。
8、出示小黑板:
D、貝多芬沒有回答,他心想:________________。他問盲姑娘
小結(jié):從剛才的練習可以看出,同學們對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已經(jīng)把握的很好,在平時的作文中,特別是在描寫人物時,應(yīng)注意對人物內(nèi)心活動的描寫,這梓會使得文章更精彩,對人物刻畫更細致!下面我們就動筆練一練。
四、練習
1、在課文四個地方補上貝多芬的心理活動筆寫四 A、貝多芬聽到琴聲,心想:________________,于段話。
2、分角色讀,貝多芬和自已寫的話、兄、妹、其它老師讀(配樂朗讀)
3、師生評議。聽了這段朗讀,你想說些什么呢?(師相機板書:真情)
五、小結(jié)
是??!多么濃厚的兄妹之情啊!貝多芬的一句話說的好,美好的音樂來自于美好的心靈,美好的音樂也存活于美好的心靈,讓這句話作為今天這節(jié)課的結(jié)束語吧!
最后,讓我們再一起去用心地聆聽這神奇的《月光曲》吧!(放音樂)
板書設(shè)計 :
月光曲
貝多芬 →→→→ 近 →→→→進――――
琴聲 談話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精選篇3)
[教材分析]
《月光曲》是人教版九年義務(wù)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教科書第十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講述了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在幽靜的萊茵河畔,不期聽到了盲姑娘的琴聲而受到觸動,不請而進的他看到窮兄妹倆又心生感動,便為其彈奏一曲,可他沒想到遇上了知音――一位對音樂癡迷且極富音樂理解力、有極高音樂素養(yǎng)的盲姑娘,因此內(nèi)心激動不已以至不答而彈,在那個月光如水、情感如潮的時刻,即興創(chuàng)作出了《月光曲》的傳奇故事。
《月光曲》一文語言美、情感美、意境美,融傳說、美景、深情于一爐。它是一篇如《月光曲》一般時而輕柔徐緩、時而沉重剛健、時而高昂激越的情感豐富的文章。課文按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而展開全文,與此同時,窮兄妹的思想感情與貝多芬的內(nèi)心創(chuàng)作情感也隨之跌宕起伏。雖然文章這一明兩暗三條線索相互滲透,交織并行,但文章有一條主線始終貫穿全文――那就是貝多芬創(chuàng)作《月光曲》過程中的情感起伏線。因此,引導學生抓住貝多芬的情感變化,體會《月光曲》的創(chuàng)作過程及資料便是本文教學的重點、難點之所在。
[教學目標]
基于上述對教學資料的分析,結(jié)合學生的知識結(jié)構(gòu)和認知水平,從新課程的理念出發(fā),我確立了如下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幽靜、入場券、蠟燭、純熟、琴鍵”等詞語。
2、背誦課文的8、9、10三個自然段。
(二)智能目標
1、理清課文線索,抓住貝多芬的感情變化,體會《月光曲》的創(chuàng)作過程及資料。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根據(jù)實在的事物,展開適當?shù)穆?lián)想,在讀寫結(jié)合訓練中,提高語言的運用潛力。
(三)情感目標
1、從貝多芬創(chuàng)作《月光曲》的傳說中,讓學生體會貝多芬對勞苦人民的同情和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熱愛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引導學生了解《月光曲》的創(chuàng)作過程,感悟貝多芬的情感變化。
2、難點:理解“人物的心境和樂曲的意境”的統(tǒng)一。
[設(shè)計理念及教學策略]
對于本課的教學,我確立了如下的設(shè)計理念,即:以情感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以讀書為根本。緊緊圍繞設(shè)計理念,我試圖實施以下三個方面的教學策略:
1、抓住“三不一謝”(“三不”即不期而聽動真情,不請而進遇知音,不答而彈醉知音;“一謝”即《月光曲》的創(chuàng)作究竟是兄妹倆要謝貝多芬,還是貝多芬謝兄妹倆)這一情感主線,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自主閱讀中完成知識、潛力、情感的主動建構(gòu)。
2、學科間融合,將音樂引入語文課堂,借音樂形象解讀語言文字,抓住重點詞句讓學生在讀中入境,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升華。
3、課內(nèi)外聯(lián)系,讀與寫結(jié)合,引導學生注意分辨事物和聯(lián)想,升華學生對《月光曲》的情感體驗,同時積累語言,提高語言的運用潛力。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激真情
1、課件出示,營造氛圍
多媒體出示貝多芬畫像和他的名言:“我的音樂只應(yīng)當為窮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這一點,該是多么幸福?!彪S后播放貝多芬的《月光曲》,并隨樂聲簡介貝多芬。
2、揭示課題,板書齊讀
(1)看來,同學們都沉浸在美妙的樂曲聲中了,你們明白這首鋼琴曲的名字嗎?
(生答:月光曲)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2)關(guān)于《月光曲》的創(chuàng)作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呢,你們想了解嗎?
[點評:真實的照片,極富感染力的語言,讓貝多芬――偉大的人民藝術(shù)家的形象一下子印入學生的腦海,心中油然升起一種崇敬之情,帶著這樣的情感走入文本,為后面的教學作了情感鋪墊。另外,和諧優(yōu)美的曲子,教師生動激情的語言,很快將學生從現(xiàn)實的課堂引向了兩百多年前的幽靜的萊茵河畔,營造了一個良好的閱讀期盼。]
二、庖丁解牛顯真情
下面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用心體會,看看自己能讀懂什么,有什么疑問?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同學們剛才認真地讀了課文,那么誰能用自己的話簡單地說一說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質(zhì)疑問難,以學定教
“為學患無疑,疑則進也?!蔽闹羞€有哪些地方?jīng)]讀懂?請?zhí)岢鰜?,同學幫你解決;同學不能解決的,老師幫你解決;老師也不能解決的,咱們再一塊討論。
學生可能會提出的問題:
a.彈得多純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貝多芬為什么不回答姑娘的話,而卻要為她再彈一曲呢!
b.貝多芬為什么連招呼也不打,就飛奔回客店把剛才彈的曲子記錄下來?
c.貝多芬為什么能夠即興創(chuàng)作出《月光曲》?
……
[點評:教師與學生共同是課程的開發(fā)者,教學更注重學生的自我建構(gòu)。學生是充滿好奇的,教師為了滿足學生的需要,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境,貼合以學定教的新理念。教師主角的改變,激發(fā)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又能促進學生的自我發(fā)展。]
3、相機板書,提煉問題
這些問題很有份量,都是大家認真思考后提出來的,并且都是圍繞《月光曲》的創(chuàng)作提出來的,那么,課文的哪一個地方是直接描述創(chuàng)作《月光曲》的?(8、9自然段)
4、直奔重點,體會意境
請大家自由地、深情地朗讀這兩段,把自己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也能夠讀給同桌或老師聽。
(1)借著這清幽的月光,情緒激動的貝多芬開始即興演奏了,當窮兄妹聽到這首曲子后,仿佛看到怎樣的畫面?請同學一邊讀課文一邊畫出有關(guān)的句子。
(2)他們看到了什么?誰來讀一讀文中的句子。
(3)同學們閉上眼睛來讀一讀這些句子,展開自己豐富的想象,試一試你能看到怎樣的圖畫。(生再讀想象)
(4)交流,讀了這些句子,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師引導板書:月光升起微波粼粼
月亮升高風卷巨浪
月光照耀波濤洶涌
(5)窮兄妹倆聽著這首曲子看到了這么美麗的畫面!讓我們閉上眼睛放飛想象,再一齊來欣賞這美麗的《月光曲》!
(播放音樂,師感情朗讀描述窮兄妹倆聯(lián)想的句子)
(6)同學們都來讀一讀這些句子,試一試從這三幅不同的畫面,你能體味到貝多芬琴聲的旋律怎樣變化?
(播放音樂,學生讀書)
(7)學生交流讀后體會。(師引導板書:輕柔緩緩沉重剛健高昂激蕩)
(8)讓我們再來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讀出音樂的旋律變化,讀出貝多芬的情感變化,讀出兄妹的驚喜。(生齊讀第九自然段)
[點評:這樣美的語言,這樣美的畫面,這樣美的旋律,這樣美的情感,怎樣讓學生真正有所體驗,的確需要點藝術(shù)。教師帶著學生先讀課文想象畫面,完成了語言到形象的一次轉(zhuǎn)換,之后又要求學生把想到的畫面還原成簡煉的語言,完成了由形象到語言的二次轉(zhuǎn)換,然后又引導學生邊聽音樂邊讀邊想畫面,體味琴聲的旋律怎樣變化。這樣,以圖畫再現(xiàn)情景,以音樂渲染情景,以語言描繪情景的方法被有機的結(jié)合起來。音樂、美術(shù)、語文三門學科成為了不可分割的整體,深深撼動了學生的心靈,從而水到渠成的突破了教學的重點。]
三、緊扣“三不”悟真情
如此完美的樂曲,貝多芬是在怎樣的心境和激情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呢?請同學們仔細研讀課文第2-7自然段,體會貝多芬的情感變化。
1、不期而聽動真情
(1)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從“幽靜”一詞能想到什么?
(生:光線不明亮,只有淡淡的月光,周圍很安靜)
(2)對,這樣的環(huán)境就叫“幽靜”。在這淡淡的月光下,幽靜的萊茵河畔,貝多芬聽到了斷斷續(xù)續(xù)的琴聲,想想他此刻的情緒該是怎樣的?
(師板書:不期而聽觸動)
(3)讀第三小節(jié),從兄妹倆的對話中你能體會到什么?
(4)假如你是貝多芬,聽了姑娘的琴聲和他們的對話你會有什么感受?你還會為他們做些什么?(師板書:不請而進感動)
[點評:換位思考,注重人文的情懷,生命的弘揚。]
2、不請而進遇知音
貝多芬說“我的音樂只應(yīng)當為窮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這一點該是多么幸福!盲姑娘善良的品質(zhì)和對音樂的熱愛,讓貝多芬為之觸動,正如你們所想,他推門進去要為這位盲姑娘彈奏一曲,滿足她的心愿。請同學們讀課文第四、五、六三個自然段。”
(1)“彈得多純熟??!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從盲姑娘的這句話中你能體會到什么?
(2)理解得好!貝多芬是著名的音樂家,他的演奏不只是技巧,而是憑感情。盲姑娘深深地感受到了他賦予樂曲的感情。在這么一個小鎮(zhèn)上,在一所茅屋里,貝多芬遇到了一個能夠多憑借音樂與他進行感情交流的人――知音,他此時的情緒必須是――(生:激動萬分,板書:激動)
(3)此時,貝多芬很自然地產(chǎn)生了“伯牙為子期而彈”的激情,他告訴對方自己是誰并不重要,他只想――(生:為姑娘再彈一曲,板書:不答而彈)
3、不答而彈醉知音
(1)突破難點,“兩境”統(tǒng)一
《月光曲》這一經(jīng)典絕唱醉倒了兄妹倆,我們明白,藝術(shù)家都是用自己創(chuàng)作的作品來抒發(fā)內(nèi)心感受的,詩人李白觀賞了雄奇的廬山瀑布,心中被壯麗的自然景觀所感,他就寫下了《望廬山瀑布》這千古名篇;畫家列賓看到艱苦掙扎的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就用色塊和線條描繪出《伏爾加河上的纖夫》這幅世界名畫;在那里貝多芬的《月光曲》難道是憑空想象嗎?
師連接左右板書,你從這種連接中悟出了什么?
(2)釋放情感,朗讀升華
生表演讀8、9自然段
[點評:“三不”即不期而聽動真情,不請而進遇知音,不答而彈醉知音,它既是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線索,又是貝多芬思想感情的起伏線,抓住了這條紅線,就串起了課文的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正所謂“提領(lǐng)一頓,百毛皆順。”而這條主線的提煉,正是教者反復研讀教材,另辟蹊徑的結(jié)果。]
四、誰謝誰來辯真情
窮兄妹倆醉了,久久沉醉在動人的樂曲中,而貝多芬更是萬分激動,飛奔回客店,連夜把這首曲子記了下來,由此成就了這首世界名曲――《月光曲》,那么對于這段傳奇的故事和這首世界名曲,究竟該誰來謝誰呢?
[點評:很多時候,教師要扮演“兩面派”的主角,挑起學生的思維矛盾,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得到更深層次的感悟。那里一“謝”擊起千層浪,同學們在言說中抒發(fā)著自己內(nèi)心對《月光曲》的獨特感受,同學們在爭辯中體味著貝多芬這位人民音樂家的高尚情懷,體味著窮兄妹倆熱愛音樂的癡情和善良。]
五、讀寫結(jié)合抒真情
是啊,窮兄妹要謝貝多芬這位偉大的藝術(shù)家讓他們享受了一次絕妙的音樂之旅,可“大恩不言謝”呀!貝多芬要謝窮兄妹,正是在那月輪初生,銀光遍撒的環(huán)境中,貝多芬為遇到知音而激情滿腔,他借著清幽的月光彈琴抒懷,一首有感于知音,寄情于月光的優(yōu)美的鋼琴曲才這樣誕生了。
貝多芬這位偉大的藝術(shù)家一生還創(chuàng)作了許多優(yōu)美的鋼琴曲,課后,同學們能夠再找一首貝多芬的曲子或你喜歡的其他曲子聽一聽,邊聽邊像你剛才這樣展開自己的想象,然后把你想到的景象寫下來,與大家共同交流。也能夠查找有關(guān)貝多芬的資料,將這位音樂家的故事記下來,再次感受他們高尚品格和音樂才能。
[點評:重“讀”輕“寫”是閱讀教學的一個弊端,而讀寫結(jié)合,則能促進學生化知為能,遷移應(yīng)用。此處設(shè)計不僅僅再次引導學生學會根據(jù)實在事物,展開適當?shù)穆?lián)想,而且還訓練了學生的語言運用潛力,把學生學習的空間拓展到了課外。]
[板書設(shè)計]
10月光曲
不期而聽觸動(輕柔徐緩)月亮升起微波粼粼
不請而進感動(沉重剛?。┰铝辽唢L卷巨浪
不答而彈激動(高昂激越)月亮照耀波濤洶涌
總評:
《月光曲》是一篇經(jīng)典課文,文質(zhì)兼美,然而就是這樣一篇美則美矣的文章,歷來讓教者難教,學者難學。難教之一:東西方文化背景之間存在著差異;難教之二:小學生的藝術(shù)思維與大藝術(shù)家的創(chuàng)作思維之間存在差異;難教之三:文章線索復雜。既有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線,又有窮兄妹倆的思想起伏線,還有貝多芬的內(nèi)情緒感起伏線。但是,差異也是一種課程資源。透過差異的表象,撥開線索的迷霧,我們發(fā)現(xiàn),既然《月光曲》是一個有關(guān)音樂創(chuàng)作的傳說,大凡藝術(shù)創(chuàng)作又是離不開一個“情”字的。而只要抓住貝多芬的內(nèi)情緒感起伏線就能夠抓住這個“情”字。劉老師的教學設(shè)計正是尋此蹊徑,圍繞一個“情”字,體現(xiàn)了如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一、抓住主線教學,體現(xiàn)以情為本。本課的五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真情→皰丁解牛顯真情→緊扣“三不”悟真情→誰謝誰來辯真情→讀寫結(jié)合抒真情,都緊緊抓住了情感主線。
二、關(guān)注以學定教,體現(xiàn)以生為本。在教學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啟發(fā)學生質(zhì)疑問難,關(guān)注學生的自我建構(gòu),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景,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問題以學定教,教師作為一名引導者,不著痕跡地把學生的問題引向?qū)ξ恼碌闹攸c段落的研讀。
三、重視學科融合,體現(xiàn)以讀為本。在對重點段第9自然段的研讀中,教師將美術(shù)、音樂引入語文課堂,借助形象、旋律來解讀語言文字,抓住重點詞句讓學生在讀中入境,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升華,引導學生在多種形式(如自由讀、齊讀、品讀、想象讀等)、多個層次的讀書實踐中,體悟語言,引發(fā)情感,產(chǎn)生共鳴,較好地體現(xiàn)了“以讀代講”、“以讀悟情”、“以讀達情”。
四、力求讀寫結(jié)合,拓展學習空間。為了讓學生化知為能,遷移應(yīng)用。教師讓學生再找一首貝多芬的曲子或自己喜歡的其他曲子,邊聽邊展開想象,與大家共同交流。這樣,力求讀寫結(jié)合,讓學生將課內(nèi)學習的觸角延伸到課外。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精選篇4)
【學習目標】
1.品讀優(yōu)美句子,理解丁香結(jié)的象征意義。
2.學習本文多角度描寫景物方法,仿寫作文。
3.比較古人寄寓在丁香結(jié)中的情感,學習作者豁達的胸懷。
【教具準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師:上節(jié)課,我們跟隨作者宗璞初步領(lǐng)略了美麗的丁香花,丁香花的形象已經(jīng)深深印刻在我們的心里,你喜歡哪部分,想不想把你喜歡的句段讀給大家聽?
指名讀自己喜歡的部分。
2.師:作者筆下的丁香花到底是什么樣子的?作者是怎樣描寫丁香花的?又賦予丁香花什么樣的情感呢?這節(jié)課,讓我們繼續(xù)學習第二課《丁香結(jié)》。
二、品讀釋疑
(一)研讀課文第一部分。
1.指名讀第1至3自然段。
2.思考:這三個自然段分別寫了哪里的丁香花,各是怎樣的?找出你喜歡的描寫丁香花的句子。
3.交流匯報。
第一自然段描寫了城里街旁、宅院里的丁香花:第二自然段描寫的是校園里的丁香花:第三自然段描寫的是我家屋外的三棵白丁香。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樹銀枝妝,星星般的小花綴滿枝頭,從墻上窺著行人,惹得人走過了,還要回頭望。
這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好在哪里?(這句話運用擬人的手法,寫丁香花呈現(xiàn)的樣貌,“探"“窺"兩個動詞形象地突出了丁香花的體態(tài)嬌小,姿態(tài)動人。)
(2)月光下,白得瀟酒,紫的朦朧。還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蘭,在夜色中也能讓人分辨出,這是丁香。
你從這句中,能知道什么? (丁香花的顏色、氣味。)在晚間能辨出是丁香花的原因是什么? (丁香花獨特的淡淡的幽雅的甜香,能使人一下子辨別出來.)
(3)每到春來,伏案時抬頭便看見檐前積雪。雪色映進窗來,香氣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輕靈的多,不那么渾濁笨拙了。從外面回來時,最先映入眼簾的,也是那一片瑩白,白下面透出參差的綠,然后才見那兩扇紅窗。我經(jīng)歷過的春光,幾乎都是和這幾樹丁香聯(lián)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樣小,卻不顯得單薄。許多小花形成一簇,許多簇花開滿一樹,遮掩著我的窗,照耀著我的文思和夢想。
“檐前積雪”指的`是什么? (丁香花。)“香氣直透毫端”說明了什么? (說明香氣非常濃郁。)為什么說“那十字小白花,那樣小,卻不顯得單薄”? (丁香花雖然微小卻繁多,單個的固然單薄,可是眾多的花聚到-起就形成許多簇,使整棵樹耀眼奪目.)
4.思考:想想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丁香花的?
(1)形狀:星星般的小花,許多小花形成一簇。
(2)顏色:紫色、白色:
(3)氣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
從感覺角度分析,形狀,顏色,氣味是哪種感覺? (視覺、 嗅覺)
作者賦予丁香什么樣的品格? (結(jié)合課文,圈劃出關(guān)鍵詞,總結(jié)歸納)
靈動優(yōu)雅、潔白無瑕,可愛芬芳6.再指名讀第1至3自然段。
(二)研讀課文第二部分。
1.指名讀第4至6自然段。思考:在這部分,哪些是作者對丁香花的具體描寫?哪些是作者對丁香結(jié)的感悟?
讀后小組里交流,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2.研讀第4自然段,感受雨中的丁香。
(在細雨迷蒙中,著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嫵媚?;▔厓芍熳仙?,如同印象派的畫,線條模糊了,直向窗外的瑩白滲過來。讓人覺得,丁香確實該和微雨連在一起。)
師:在這幾句中,雨中的丁香具有什么特點?作者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來表現(xiàn)雨中的丁香? (格外嫵媚, 作者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紫色的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畫,表現(xiàn)了雨中的丁香色彩仿佛流動一般,紫色與白色自然交融,給人極美的感受。)
3.研讀第5自然段。
(1)寫出了丁香什么特點?
①繁密耀目
②幽雅的甜香
③嬌俏靈動
④鮮潤嫵媚
(2)作者為什么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結(jié)?
作者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結(jié)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丁香花的花苞圓圓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盤花扣。二是丁香花負擔著解不開的愁怨。
4.研讀第5自然段。
(1)這段話主要講了什么?
(每個人一輩子都有許多不順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來,正因為如此,人生才多彩多姿。)
(2)作者對丁香結(jié)什么態(tài)度?你從哪里能看出來?
作者對丁香結(jié)的態(tài)度是從容、豁達、積極的。古人寄托在丁香結(jié)的情感是愁思,是憂怨,這從李商隱的《代贈二首》和李璟的《攤破浣溪沙》就可以體會到。而作者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結(jié)上的情感,以開闊的胸襟為今天的讀者開闊一個”丁香結(jié)”全新的藝術(shù)境界。
三、讀寫訓練,拓展延伸
1.如何運用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
運用借景抒情法,首先,必須對所寫的景物有細致的觀察和感受,要把景物描寫得逼真?zhèn)魃?,為抒情打好基礎(chǔ),做好依托。本文中從丁香的形狀(星星般的小花,許多小花形成一簇)、顏色、氣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等方面描寫,賦予丁香靈動優(yōu)雅、潔白無瑕、可愛芬芳的情感。其次,要把真切的感受融入所寫的景物之中,使景物具有濃厚的思想和感情蘊涵,做到情景交融。再次,要把立足點放在抒情上,因為借景抒情,關(guān)鍵在”借”,即寫景是次,抒情是主;寫景是手段,抒情是目的。要為抒情而寫景。
課文寥寥數(shù)百個字,丁香的魅力躍然紙上,作者描寫了城里街道旁、宅院里、城外校園里、他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丁香的不同形態(tài),表達自己對丁香的喜愛贊美之情,由物及情,最后寫到丁香結(jié)是每個人一輩子中都有的不順心的事,而我們能做的是采取樂觀豁達的心態(tài)去對待,自然能夠解開這個結(jié),由物及人,結(jié)構(gòu)清晰精致。
2.舉一例: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寫于1927年7月的散文名篇。由于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處于一片黑暗之中,作者“心里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作者在文章中描述了一幅清幽美妙的圖畫——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這“曲曲折折的荷塘,密密田田的荷葉,星星點點的荷花,淡淡的月色,脈脈的荷香”,都交融著作者那隱隱的、卻又深沉的孤獨與苦悶的心緒,這正是那個黑暗的時代在作者心靈上的折射,表現(xiàn)出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悅。
3.體會學習本文借情抒情的寫法,選擇你喜歡的一種花,寫一個小片段。
示例:
校園桂花?
在飄飄忽忽的秋雨中,校園的那株桂花開了!(首句點題。)它亭亭玉立于花壇之上,宛若披著輕柔薄紗的新娘。(從遠處寫桂花樹靜止的形態(tài)。)走近一瞧,銀灰色的?樹干托起一團綠云般的樹冠,密密肥實的葉片中點綴著一簇簇星星點點的米黃色的小花,好像秋天田野沉甸甸的稻穗,又似節(jié)日之夜金燦燦的焰火,煞是好看!(從近處寫樹干、樹冠、葉片、花朵的形狀、色彩。)清風徐來,桂枝瑟瑟,芳香四溢,把整個校園都熏醉了!(從視覺、嗅覺、味覺寫桂花的動態(tài)。)吸一口,甜津津的;掬一把,清爽爽的。(從味覺、膚覺寫花的香味。)只要你從這兒經(jīng)過,準會給你染上一身濃濃的馨香。古詩贊桂花:"月中有客曾分種,世上無花敢斗香。"可見,桂花的芳香在花的王國里是出了名的。(在嗅覺基礎(chǔ)上結(jié)合詩句寫出總的感受。)?
四、總結(jié)課文主旨
本文寫了什么?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作者描寫了城里街道旁、宅院里、城外校園里、他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丁香的不同形態(tài),表達自己對丁香的喜愛贊美之情,由物及情,最后寫到丁香結(jié)是每個人一輩子中都有的不順心的事,而我們能做的是采取樂觀豁達的心態(tài)去對待。
五、當堂檢測
1.完成課后練習第二題。
六、課后作業(yè)
板書設(shè)計
課后反思
《丁香結(jié)》是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一篇課文。在教學過程當中,我認為以下幾點處理的很好。
1.自由朗讀課文,面向全體,還學生讀書的時間,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讀書過程中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第二步學習生字詞,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能正確書寫字詞;第三步是借助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有了這三步,基本就掃清了文字障礙,為學生學習文本,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2.在充分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使學生從整體上感知文本的內(nèi)容;分段并概括段意,促使學生理清了課文的層次。通過這幾個環(huán)節(jié),從整體上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形成了一個清晰的脈絡(luò),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整體感知能力。
3.以問題作為牽引,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自主探究,注重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其中,本環(huán)節(jié)特別注重引導學生朗讀,通過朗讀,使學生對文本的內(nèi)容有更加清晰的認識,然后再著重引導學生抓關(guān)鍵的句段揣摩體會句子的含義,以期達到較為理想的學習效果。
但教學永遠是有缺憾的,在本課時的教學中,我認為還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主要存在于以下兩個方面:
1.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沒有發(fā)揮好。老師在教學中放手不夠,使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質(zhì)疑、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的鍛煉。
2.面對學生出色的表現(xiàn),我不能及時地找出更為合適的評價用語。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精選篇5)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準備流暢地朗讀課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與生活中的情趣。
2、欣賞丁香的美麗姿態(tài),學習作者從各個角度描繪丁香的方法。
3、賞析文中悟花的相關(guān)語句,理解作者樂觀豁達的人生境界。
教學重點:
繼續(xù)訓練朗讀,品味文中優(yōu)美而富有哲理的語言。
教學難點:
1、理解文中富有哲理的語句,體會其中蘊含的人生哲理。
2、深入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領(lǐng)會作者由事物引發(fā)聯(lián)想,抒發(fā)自己獨特感受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許多花草樹木在文學作品中都被賦予了某種品格,如梅花代表高潔、牡丹代表富貴,松柏喻指傲岸長青。
你能再舉出幾例嗎?那你知道丁香代表什么呢?
二、整體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散讀文章
要求:
(1)標明小節(jié)
(2)圈出讀不準的字音,不懂的詞句。
預設(shè):朦朧、參差、斗室、
(3)圏劃出文中與標題“丁香結(jié)”有關(guān)的句子。
2、散讀交流。
(1)理清字的讀音以及學生看不懂的詩句。
預設(shè):“芭蕉不展丁香結(jié)”:原詩是一首七絕,寫思婦之離愁。這兩句是說,芭蕉的蕉心尚未展開,丁香的花蕾叢生如結(jié);同是春風吹拂,而二人異地同心,都在為不得與對方相會而愁苦。
“丁香空結(jié)雨種愁”:這是一首傷春詞、春恨詞。詞的上片從落花無主著筆,寫春恨所以產(chǎn)生的觸媒;下片從思念難解立意,將春恨產(chǎn)生的根源揭示得含蓄而又深沉。
(2)“丁香結(jié)”有關(guān)的句子幾乎都集中在第4到6段。
預設(shè):這篇文章可以按照這個來分為兩層:第一層寫花,第二層寫結(jié)。
(3)結(jié)合文中插圖明確“丁香結(jié)”的意思。結(jié)合詩句了解古代賦予它“愁怨”的寓意。
3、那么作者要寫的是丁香結(jié),為什么還要寫前三節(jié)呢?讓我們重點來賞析文章的前三節(jié)。
三、細讀文章,賞“丁香之美”
1、散讀第1到3段。
(1)帶感情地朗讀,注意語速。
(2)找出你最喜歡的描寫丁香花的句子。簡要說說你喜歡它的理由。
預設(shè):“忽然呈出兩片雪白,頓使人眼前一亮”用雪白來代指丁香花,表現(xiàn)了花的潔白;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樹銀枝妝,星星般的小花綴滿枝頭,從墻上窺著行人,惹得人走過了,還要回頭望?!边@句表現(xiàn)了丁香花不同的姿態(tài);同時運用擬人使丁香花充滿了生機。
“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蘭,在夜色中也能讓人分辨出,這是丁香”從香味的角度表現(xiàn)出了丁香花的獨特。
2、交流學生喜愛的句子,感受作者筆下丁香花的生機和純潔。
3、總結(jié)作者描寫丁香花的特點。
富有生機:“星星般的小花綴滿枝頭”、“許多小花形成一簇,許多簇花開滿一樹”
純潔:“也是那一片瑩白”
四、品讀文章4到6段,感悟丁香結(jié)
1、回顧丁香結(jié)的寓意
預設(shè):人生的愁緒
2、再讀第6段,找找作者對丁香結(jié)的感悟與古人的不同之處。
(1)此處的丁香結(jié)指的是什么?
人生不如意的事情。
(2)作者應(yīng)對的態(tài)度是怎么樣的?可以從哪句話看出?
預設(shè):從“結(jié),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不然,豈不是太平淡無味了么?”這句話中可以看出積極樂觀面對人生中的困難與挫折。
(3)補充作者的生平,感受作者的樂觀。
這篇文章作者宗璞寫于一九八五年的清明節(jié),在三年前作者的弟弟去世,在八五年作者父親患重病失明,同時自己也患上了眼中的眼疾。在這樣的情況下作者雖然有愁苦,但她仍然積極面對這些挫折,從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曠達的心胸。
五、課堂小結(jié)
1、從題目入手,再到賞花--悟花的過程梳理文章結(jié)構(gòu)。
2、總結(jié)丁香結(jié)中寄寓的作者的生活感受與志趣。
六、布置作業(yè)
完成學案一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