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原創(chuàng)作品專欄>讀后感>

《了凡四訓》讀后感范文5篇

時間: 光寧1217 分享

  讀后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讀后感也可以叫做讀書筆記,是一種常用的應用文體,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簡單說就是看完書后的感觸。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了凡四訓》讀后感范文5篇,歡迎借鑒參考。

  《了凡四訓》讀后感范文5篇(一)

  我讀完這本書之后,感慨萬千,以前對人生迷茫無錯的我突然間豁然開朗,尋得了一條通天的人生大道,這條大道是如此清晰,如此的光明,令我十分感動,信心倍增。

  《了凡四訓》是明朝袁了凡先生為教育后代子孫而寫的一本家訓,原名《戒子文》,后來在民間廣為流傳。此書分為四部分: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其中講述了袁了凡一生改變命運的經(jīng)過,舉出了許多因行善而得善報、改變命運的實例,闡述了積德行善的種.種方法,鼓勵人們積極改過修身,力行善道,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在了凡先生一生的故事中令我感觸最深的是云谷禪師和了凡先生的對話,他說,人的命數(shù)確實是有的,但這是對于凡夫俗子,對于極善的人,和極惡的人,命數(shù)都是不能約束他們的。極善的人即使命中注定要貧窮短命,但因為他行了善事,那么這善事的力量就能使他由貧窮短命變成富貴長壽;相反,極惡的人即使命中注定要富貴長壽,但因為他行了惡事,那么這惡事的力量就能使他由富貴長壽變成貧窮短命。

  了凡先生認為,人有先天的命運與后天的命運兩種,先天的命運了凡先生認為,人有先天的命運與后天的命運兩種,先天的命運是父母祖宗上天給的,是先天注定的。而后天的命運則是由先天的命運轉變而成,有的人一生無所作為則后天命運終生沒有變化;有的人善于修持完善自己,積德行善,則他的后天命運就會向更好的方向轉變;而有的人不善于修持完善自己,甚至作惡多端,則他的后天命運就會向壞的方向轉變。

  此書分為四章,有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等四篇,了凡先生用親身實踐向人們證明,命運原本就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總結了自己一生的經(jīng)驗教訓,撰寫了這本探求立命之學的訓誡之書。書中立命篇,就是說要創(chuàng)造命運,而不是讓命運來束縛自己。立命之學,是討論立命的學問,講解立命的道理。袁了凡先生將自己所經(jīng)歷,所見到改造命運種.種的考驗,告訴他的兒子袁天啟;要袁天啟不被命運束縛住,并且應竭力行善,勿以善小而不為;也必須努力斷惡,勿以惡小而為之。了凡先生認為,人有先天的命運與后天的命運兩種,先天的命運了凡先生認為,人有先天的命運與后天的命運兩種,先天的命運是父母祖宗上天給的,是先天注定的。而后天的命運則是由先天的命運轉變而成,有的人一生無所作為則后天命運終生沒有變化;有的人善于修持完善自己,積德行善,則他的后天命運就會向更好的方向轉變;而有的人不善于修持完善自己,甚至作惡多端,則他的后天命運就會向壞的方向轉變。

  第二篇講的是改過的方法。小的過失,尚且要改;那么大的罪孽,自然就不會再造了。一個人改過,如果能具備書中所說的羞恥心,敬畏心,勇猛心這三種心,那么就能有過錯立刻改了,就像春天的薄冰,碰到太陽光一樣,還怕不融化嗎?但要改過,有三種方法。一種是從事實上改,一種是從道理上改,一種是從心念。第三篇所說的,都是積善的方法,發(fā)慈悲心,廣積陰德。善一定要積很多,才能發(fā)生大作用。而且所積的善最好是別人所不知道的陰德,才能夠扭轉命運。然而行

  善積德都以慈悲心為根本。有了慈悲心,你才能有博愛的胸懷,去接受大家,去感化大家。第四篇專講謙虛的好處,謙虛的效驗。仔細的研究,不囫圇吞棗,那就必定能夠得到很大的利益。人在社會上,不能不和他人來往,所以必須要知道做人的方法,而做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謙虛了。一個人能謙虛,在社會上一定會得到大眾廣泛的支持與信任,學問也會進步,做人做事交朋友等等樣樣都會進步。如此所有種.種的好處,都從謙虛上得來,所以稱為謙德。

  我們一般認為,人在一生中,通過加強鍛煉有一個好的身體,通過刻苦的學習有一身好的本事,有了這兩樣,人就會有了幸福和長壽。這當然是對的,而且是完美人生所必須的兩樣東西,人們在年輕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在追求這兩樣東西,但是,人是有社會屬性的,你的行為、語言和思想對你的周邊社會時刻都在產(chǎn)生著影響,你的周邊社會也每時每刻都對你的行為、語言和思想產(chǎn)生著反饋,而這些來自于外界的反饋無不與你的言行有關,你好的善的言行就會得到好的反饋,即使你是一個能力有限的人,你的人生道路也會得以拓寬和通暢;而你的不好的惡劣的言行就會得到不好的反饋,即使你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你的人生道路也會變得狹窄和不暢。這一道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jīng)無數(shù)次的被檢驗。

  人的能力和人的道德是兩回事,我們的祖先把他們五千年來的聰明才智和道德美德留給了我們,使得中華民族長久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這是我們的驕傲。但是,當今的一些國人,盲目的追逐物質的享受而忽略了獨立自主的創(chuàng)造,盲目的追求外國的時尚而忽略了自己

  民族的風格,尤其是盲目的追逐金錢而忽略了傳統(tǒng)的道德美德。他們的言行盲目,內心浮躁,他們經(jīng)常會拿著一知半解就去挑戰(zhàn)權威,對本該尊敬的師長很不以為然,把本該孝敬的長輩視作他們的奴仆,內心已空虛到瘋狂的忘我的追逐明星,真不知他們哪一天會愛上侵略者部隊里的靚仔大兵,他們視為所欲為為自由,視侵害他人為搞笑,視放縱為瀟灑,視另類為酷,這樣的人即使他有很高的學歷對社會又有何用,他們不危害社會就算燒了高香了。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有才無德的人,更不要說那些無才也無德的人了,這樣的人你能喜歡嗎?你愿意做他的同事或好友嗎?你愿意接納這樣的人做你的員工嗎?如果大家都不喜歡他們,他們的人生道路會寬廣嗎?

  在了凡先生一生的故事中令我感觸最深的是云谷禪師和了凡先生的對話,他說,人的命數(shù)確實是有的,但這是對于凡夫俗子,對于極善的人,和極惡的人,命數(shù)都是不能約束他們的。極善的人即使命中注定要貧窮短命,但因為他行了善事,那么這善事的力量就能使他由貧窮短命變成富貴長壽;相反,極惡的人即使命中注定要富貴長壽,但因為他行了惡事,那么這惡事的力量就能使他由富貴長壽變成貧窮短命。所以人的命數(shù)是沒有一定的,如果一個人不行善,也沒有違犯過失,那么他就只能順著他的命數(shù)向前走,半點都不自由啊!只有力行善事,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聯(lián)想到實際,我覺得改過行善最重要的是要修心,從念頭上做起,做到意念清凈,不起一絲毫的妄念,順和自己的本性,做到真誠,才能成功。人的一切惡行歸根結底都來源于心里,如果一個人不生惡念,

  那又談何造惡呢?要修心,就必須在心中培養(yǎng)扶持正念,在平時嚴格要求自己,時常反省自己的過錯,別人冒犯我,那是別人的過錯,于己無干,不怨別人。古人道:舉頭三尺有神明。敬畏天理,心體光明,無愧于一切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君子豪杰?,F(xiàn)代的社會之所以很少見到君子豪杰,是因為社會能干擾人清凈本心的因素太多了,世人已經(jīng)很少有人能保持意念的清凈了,也很少有人能深信因果報應之事了。

  看完這本書,合上書頁時也卸下了塵世的偽裝,誠實的審視自己也許這就是機緣吧?在一個平凡的午后我與這本書相遇了,這個巧妙的邂逅也注定了我的人生將走向不同的道路。

  《了凡四訓》讀后感范文5篇(二)

  《了凡四訓》為明代袁了凡所著訓子善書,闡明"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思想。全文分為四個篇章:立命之學、 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后三篇是了凡先生為改變命運所開的三劑良藥。作者以自己改造命運的經(jīng)驗來"現(xiàn)身說法",年輕時他請一位孔先生算命,何年何月參加考試、考第幾名、中不中、當什么官、何時娶妻、幾個孩子、享壽幾何。不知道是否純屬巧合,袁了凡先生算命后的前20年情況全部被證實算準,于是他相信今后的命運也將會一一驗證,開始聽天由命,不再努力奮斗,早早開啟坐吃等死的節(jié)奏。直至遇到云谷禪師,禪師告訴他一種化解命運格局的方法才破局,考上了舉人,最后還活到了七十四歲,遠遠超過孔先生算的五十三歲。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和科學文化的進步,這樣的說法雖然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但總體頗為可信,非常值得當代人學習借鑒。

  ——堅定自己可以改變命運的信心。其實,我不是懷疑"神算子"的水平,如果沒有后面改變命運的良方舉措和實際行動,袁了凡先生的人生軌跡還真有可能被全部算定。但算命先生再厲害,也只能算準命運中變化中的計劃,算不準計劃中的變化,如果變化遠遠超過計劃,就相當于量變引起質變,偏離原來的人生命運軌跡就是理所當然的事。這是客觀規(guī)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更不會按照算命先生的預測來演繹坐實。換句話說,能被算出來的命,都是凡夫俗子的命。

  小時候身處思想落后的農(nóng)村,算命和命運之說很流行,鄉(xiāng)親們一遇到天災人禍或不順的事都說"這就是命啊!",聽天由命的思想普遍存在。雖然事實上起到了一定社會穩(wěn)定、安撫人心的作用,但也是醫(yī)學專用自己、消極怠慢的源頭。父親小時候學習成績很好,初一時考過全年級第二名,但因為家庭貧困初二輟學,參軍復員后回家種地當農(nóng)民。他堅信知識改變命運,于是在極度貧窮的情況下想盡一切辦法供我們三兄弟上學。說實話,當時由于眼界狹窄、見識短淺,并不知道自己好好讀書考上大學會怎么樣,但現(xiàn)實生活中繁重體力勞動的農(nóng)活與低下收入的不成比例現(xiàn)象已經(jīng)持續(xù)多年,那種讓人幾乎看不到希望的絕望悲觀狀況,讓"鯉魚跳農(nóng)門"的誘惑既是壓力也是動力。后來我和弟弟都考上了大學,成為朝思暮想的工人階級一份子,擺脫了"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F(xiàn)在呢?面對事業(yè)發(fā)展的"瓶頸",我也堅信這不是最終的結果。反思自己,還存在很多性格上的缺點和能力上的不足,所以當前最要緊的是提升自己綜合素養(yǎng),功夫下到位了,事業(yè)發(fā)展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越努力越幸運,做一個有準備的人,才能搶抓遲早到來的人生機遇。我堅信,只有改變自己,做更好的自己,才配擁有更精彩的人生、更美好的未來。

  在堅信"命自我立"的前提下,該如何"立命"呢?立命需要先立志。 人無志不立,事無恒不成。王陽明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墨子說:志不強者智不達",諸葛亮說:"志當存高遠",明成祖朱棣說:"人須立志,志立則功就。天下古今之人,未有無志而建功",王勃說:"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這些名人名言都深刻地說明立志的重要性。北宋儒家大師張載的"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思想境界更是高人一籌,激勵了文天祥、岳飛、夏完淳、曾國藩等無數(shù)后來的仁人志士。志向是初心,是夢想,是動力,是最想實現(xiàn)的長期目標。如果沒有志向,人們就會荒廢自己的本心,不思進取,安于現(xiàn)狀,必將一事無成或者抱憾終身,白發(fā)蒼蒼時便悔之晚矣。然而,還得注意一點:有志之人立常志,無志之人常立志。如果一個人沒有主心骨和遠大目標,朝令夕改、見異思遷,看似忙忙碌碌,也終將成不了大事。

  了凡先生也在文中寫道:"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而造福由我。"所以說,沒有遠大志向的人,不配談改良命運,甚至可能將原來的好運氣消磨殆盡,迎來更糟糕的命運結局。

  ——堅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認為,善惡有報并不是封建迷信,而是馬克思主義辯證思維因果關系論的現(xiàn)實體現(xiàn)。有的人看不透,舉例說某某一生干了不少壞事,不也是有權有勢無病無災安康長壽?其實,因果報應不一定非得在本人身上體現(xiàn),還有可能在他的子孫身上體現(xiàn)。這也正應了一句古話:遠報兒孫近報身。就拿我家來說,身為公社民兵連連長,他寧愿辭職也不忍心對村里無辜的"地富反壞右"家屬進行迫害;父親曾經(jīng)至少救過5名落水孩童的性命,他們雖然都窮苦一生,但福報就是后代出了兩名大學生,我11歲在河中游泳精疲力盡時被一位村民救過,正好印證了"積善之家必有余慶"這句名言。

  為什么沒單獨寫"改過之法"?因為在我看來,改過就是一種積善。有錯不改,不僅是缺乏文中的"發(fā)恥心、發(fā)畏心、發(fā)勇心",還是缺乏善心的表現(xiàn)。凡是缺點、過錯、謬誤,不管是性格上的、還是決策上的、亦或是操作上的,多多少少都會對單位、對家庭或者對個人產(chǎn)生一些負面影響、物質精神損失。如果被別人指出來或者自己意識到了,卻不下決心去整改,屬于典型的"破罐子破摔""死不悔改""我行我素""茍且茍安"的做法。其潛臺詞一般就是"吹毛求疵,誰還沒個過錯啊?""我就不改,你能咬我啊?""改變起來太麻煩了,就這樣得過且過吧!""懶得改,習慣就好!"有這樣任性念頭的人,往往很自私,或者套用時髦的網(wǎng)絡用語叫"精致的利己主義",你能指望他是良善之輩么?即使本質不壞、不是大奸大惡之徒,但往往也是毛病多多的平庸之輩,經(jīng)不起道德和時間的考驗。南懷瑾大師講過一句話:"戰(zhàn)勝天下是英雄,征服自己是圣人".征服自己,首先就是要克服自己的惰性,不斷修正自己的缺點、改變自己的錯誤。道理上很簡單,就是管好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每一個念頭,因為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善人不講掙錢,專講掙命。什麼叫做掙命呢? 就是我們?yōu)槿俗鍪?,要做到被人佩服,命就長了,這就是掙到命了。因此,積善改過可以看做是一個事物的正反面,改過主要從自我改進、完善提升的角度來說,而積善主要是從幫助別人的角度來說的。

  易經(jīng)上說:"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了凡四訓》列舉了十種隨緣濟眾、行善之舉:與人為善、愛敬存心、成人之美、勸人為善、救人危急、興建大利、舍財作福、護持正法、敬重尊長、愛惜物命。所幸自己也曾有過為災區(qū)捐款、開車免費搭載乘客、拾金不昧、義務勞動、公益活動等善行,今后更應該多多行善、積累福報,雖然可能做不到像叢飛、古天樂、周潤發(fā)那樣傾囊而出,像消防英雄那樣赴湯蹈火,但力所能及的善事還是可以主動多做的。大家活學活用,推而廣之,積善不難也。

  ——堅持謙虛謹慎、厚德載物的人生態(tài)度。老祖宗教育我們"滿招損,謙受益""天道虧盈而益謙""虛已者進德之基",然而不少現(xiàn)代人稍微有點成就便自命不凡、傲視一切,帶來的結果往往不是人緣差就是前途毀。在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一切向錢看的歷史背景下,我們追求的東西太多太滿,漸漸迷失自己本性,這恰恰是改革開放后西方文化入侵的結果。怎么辦?還得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中尋找答案。《了凡四訓》告訴我們:惟謙受福。在做學問上,要虛懷若谷,認識到知識永無止境,敢于承認自己的鄙薄無知;為人處世的時候,要禮讓三分,不能得理不饒人;追名逐利的時候,要反思自己德位是否相配、功祿是否相稱,君子憂道不憂貧;修身養(yǎng)德的時候,要戒驕戒躁,與時俱進,堅持"忠誠干凈擔當",凡事以德為先、以德服人。至于厚德載物,什么是"德"?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就是說做人應如水,水滋潤萬物,但從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樣的品格才最接近道,這樣做的人就是最有道德的人。以利己之心幫助別人,然后要求感恩回報,這是交易;以無私之心幫助別人不圖回報,就叫做"德".你幫助到的人越多,所得到的回報越少,你的德就越厚,就可以稱作德高望重了。

  《了凡四訓》以無可辯駁的事實告訴我們,人的命運是可以改變的,方法就是改過、積善、謙德。真的很感謝領導向我推薦了這本書,讓我提醒自己要"常在有時思無時,莫在無時思有時",發(fā)恥心、畏心、勇心,積善改過,謙虛養(yǎng)德,讓不甘平凡的自己爭取贏得更好的命運。在提倡文化自信的今天,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好好讀這本書,依照古圣賢的教導,讓我們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道路上走的更加順暢通達、更加團結友愛、更加和諧文明!

  《了凡四訓》讀后感范文5篇(三)

  《了凡四訓》旨在教會人們作為人而生于世間的四種為人之道,即立命、改過、積善、謙德。

  讀立命之學,讓我想到這么幾個詞:“天命所歸”、“我命由我不由天”、“天作孽猶可違 自作孽不可活”。所謂天命,我認為不過是人腦形成的意識形態(tài)。從科學角度來看,為人處事是遵循的人類設定的標準和方法,而非天命。但是,我輩皆凡夫俗子,有時候不得不以天命作為精神慰藉,倒也情有可原。

  立命之學告訴我不要相信什么命中注定之類的話,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該怎么做,只要是正確的事情,那就去做好了,千難萬險坦然面對,即使最后不成功,也只是自己做的還不夠,而不是天命使然。

  修心之言,即要心無所惡,心里不能有雜念,勝而不驕敗而不餒,時刻保持一種包容、平和的心態(tài),凡事做到問心無愧。

  讀改過之法,何為過,每個人對過錯的判斷標準不同,因此要先知錯方能改過,如何知錯改過,作者告訴我們要有恥心、畏心、勇心。

  有羞恥之心。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古往今來有無數(shù)例子,就在我身邊,作為我的老板還是一名女性,都可以虛心聽取意見主動自我批評,而我這么low的一個菜鳥,怎么好意思不去虛心學習的呢?三人行必有我?guī)?,要能常??吹絼e人的優(yōu)點,恥于自己的不足,如此方能知錯改過。

  有畏懼之心。舉頭三尺有神明,不要認為自己做了壞事沒人知道,人在做天在看,錯而不思悔改必終食惡果。

  有勇敢之心。要勇于承認錯誤,要勇于改正錯誤。我認為能做到這一點真的很難能可貴,尤其是作為一個老板、一個官員、一個領袖。記得小的時候看過一個故事,講述一個日本餐飲店,主動請客人提意見,然后改正,慢慢的這家店生意越來越好。雖說這種事很普遍了,但是由于是很小的時候印在腦海里的,所以它形成了我對謙虛且勇于聽取別人意見的早期認識。

  我認為每一次改過都是一次自我提升,同時更是對自己內心修為的一次磨練。一個人如何能夠擁有寬廣的胸懷,如何擁有一顆包容的心,是需要不斷磨練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心若止水波瀾不驚,這些內心修為的至高境界,是需要一點點培養(yǎng)。

  讀積善之方,多行善事,必有善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這里講了很多故事,都是行善事得善報的。不過有一點感覺有些別扭,故事里很多都是父母輩積累善緣,子孫輩得到善報。可能是我的宗族觀念不強,更希望是今世緣今世報。

  后面講到對于善的判斷,什么是真假、端曲、陰陽、是非、偏正、半滿、大小、難易,這些種.種需要慢慢消化。由此可見,無論對待人還是事,都不能片面和武斷。為人要低調,做事要謹慎。

  讀謙德之效,特別喜歡下面這段:

  古語云:“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貴者,必得富貴。”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而造福由我。

  人要有志向,同時要時刻保持謙虛的態(tài)度,凡事多為他人著想,自會得到福澤庇佑。然而,當今社會,人們都在為了生活而奔波勞碌,所謂的志向,早已屈從于生活壓力,甚至不曾記得自己有過志向。

  ……突然感覺有些可悲,真的很羨慕那些有夢想的人,即使千難萬險即使頭破血流,起碼曾經(jīng)為自己活過。哇,不能這么想下去,會抑郁的,活著還是要灑脫一些。沒有夢想又如何,志向不清晰又如何,作為兒子孝順父母,作為弟弟姐弟和睦,作為丈夫敬愛妻子,作為朋友互幫互助,作為員工愛崗敬業(yè),作為公民熱愛祖國,多行善事多結善緣,不枉此生,足矣。

  通讀了凡四訓,感覺人的思想境界沒有最好只有更高。不過,很多地方都提到鬼神之說,我雖不信但也不否定。權且把它當作一種精神寄托,用來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舉止,用來指引自己的為人處事,用來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

  《了凡四訓》讀后感范文5篇(四)

  暑假去了西安的終南山,父母認識一位讓我們全家都很敬重的白老師,他送給我家一本書,書名叫《了凡四訓》,并囑咐我們認真閱讀。我認真讀了好幾遍,我覺得看完這本書我學到了書本上沒有學到的知識,今天我就來分享一下我看完這本書的心得。

  《了凡四訓》,是明代著名思想家袁了凡給自己兒子寫得告誡書,被稱為“中國歷史第一善書”和“東方勵志書”。這本書中 ,了凡先生以畢生的學問和修養(yǎng),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告誡兒子不要被命運束縛,命是可以改變的,要自強不息。

  這本書包含了“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方”四訓。這里主要說了,了凡先生自幼喪父,母親讓他棄學從醫(yī),學醫(yī)可以養(yǎng)生,也可以救人,了凡先生聽從了母親的意見。有一天,他去慈云寺遇到了一位老者,姓孔,云南人, 老者修髯偉貌,飄飄若仙??紫壬嬖V了凡先生命里為官,并告訴他“你縣考可以考第十四名,府考可以考第七十一名,提學考可以考第九名。”第二年了凡先生趕考,結果孔先生的話都一一應驗??紫壬€告訴了凡先生,他以后是個大官,五十三歲那年因病而終,可惜沒有孩子。了凡先生相信了孔先生的話。知道自己五十三歲就要死了,所以了凡先生也無所求,無所思了。每個人生下來都不是圣人,哪里沒有過錯的呢?了凡先生決定從今天起改掉過錯,每日行善。了他做了很多好事,包括做官時,減免稅負,關心百姓疾苦,是百姓敬重的好官。最后了凡先生不但有兒子,而且還活到了七十多歲。

  讀了這本書使我明白了“積善之家,必有余慶”,就是說樂于助人,好施舍的人,這樣才能把壞的命運變成好的命運。了凡先生告誡后人要有善心 德心 孝心。作為一個小學生更要學會這些。什么是善心,就是要樂于助人;德心我認為就是做一個有道德,公有德心的人。比如很多人會亂丟垃圾,我絕對不會亂扔垃圾,現(xiàn)在40度的高溫,清潔工爺爺奶奶們冒著酷暑,在烈日下清掃大街,我請求所有人不要再隨地亂扔垃圾,有的開車的叔叔阿姨會把垃圾隨手扔在大馬路的中間,他們就沒有德心,清潔工們會冒著生命危險去撿垃圾,只要一個小小的舉動就可以給別人一份愛心;以后不管在哪里吃飯,我絕對不會浪費糧食,在學校吃多少打多少,不能吃不完就倒掉,因為,在山區(qū)偏遠的農(nóng)村還有很多和我們一樣大的孩子中午都沒飯吃,我希望可以盡我小小的力量幫助到他們;孝心,就是知道孝順父母,知道感恩。感恩我的家人把我?guī)У竭@個世界上,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感恩老師教我們學習知識,上課認真聽講,不讓老師操心。

  日日謙善,日日進步;這個是我以后必須每天都要做到的,我希望我身邊的每個人都能讀懂這本書,并明白書中的真諦。

  《了凡四訓》讀后感范文5篇(五)

  讀此書,從她說起,一位宛若仙子的女子,與我甚是要好,2013機緣巧合結緣佛教,2014暑假回家鄉(xiāng)與她見面,言談間對生的從容、對死的坦然讓我刮目,臨別送我?guī)妆緯?,其中一?--《了凡四訓》,暑假期間得空細細品讀,頗有些許沉淀,借此機以為記。

  一、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也能夠被創(chuàng)造

  了凡先生在少年時,遇到一位孔先生替他算命,算他一生的壽命到五十三歲,命中無子,當官的話可以做到縣長。他每年拿國家多少待遇,考試第幾名,都算得很準,了凡先生一對照,一點都沒錯,所以就深信不疑。既然一生的命都已定,所以心就定了,沒有妄想。世間人追求功名、財富,而了凡先生沒有這個念頭,因為他曉得命里沒有的,求也求不到,所以干脆就不想了。

  后來,他和云谷禪師在禪堂里,坐了三天三夜,沒有打一個妄想。禪師很佩服他,說道:“你的功夫了不起,一般人做不到。”他回答說:“我的命被人算定了,打妄想也沒有用。”云谷禪師聽了哈哈大笑說:“我以為你是圣人,原來你還是個凡夫。”隨后,云谷禪師的一番教導,使得他頓悟。于是,他立志改變自己的命運,不但考取了進士,而且還有了兩個兒子,活到了74歲。

  這正是《了凡四訓》所講,“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貴者,必得富貴。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而造福由我”。

  二、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發(fā)心去改,善莫大焉

  《了凡四訓》與佛經(jīng)有著相似之處,目的皆在“與人為善”、“護善念”。那么,又應如何“護善念”呢?這就需要平定你的心,去掉“貪嗔癡慢疑”這“五毒”,不被名利富貴等物欲所動心,將堅定的正念、正信堅持下去。

  只要一心一意地發(fā)善心,做善事,正的念頭出現(xiàn)在前,那么邪惡的念頭,自然就污染不上我們的心靈。即便是有過錯,有過失,只要發(fā)心發(fā)愿去用心改正,一樣能回歸自然,回歸到我們最真實最善良的一面。

  三、虛心使人進步,謙虛是成功的助力器

  “滿招損,謙受益”,這句訓誡一直成為世人的座右銘。在《了凡四訓》一書中,同樣闡釋了“謙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須使我存心制行,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而虛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時時憐我,方有受福之基。彼氣盈者,必非遠器,縱發(fā)亦無受用。稍有識見之士,必不忍自狹其量,而自拒其福也,況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尤修業(yè)者所必不可少者也。”這是說,人若謙虛,神明相佑,人若驕滿,神明相拒。

  縱覽《了凡四訓》一書,才發(fā)覺它不僅包括待人接物的技巧,也有安身立命的方法,還有應對人生、處理情感、生活的策略,不失為一本全面周到的佳作。在反復品讀《了凡四訓》一書之后,定能走出生活中的種.種陰霾。

  路漫漫,把每一天當成修行。

相關文章:

1.了凡四訓讀后感5篇

2.了凡四訓讀后感范文5篇

3.了凡四訓讀后感400字范文 讀了凡四訓有感

4.關于了凡四訓讀后感5篇

5.了凡四訓讀后感1000字范文5篇

《了凡四訓》讀后感范文5篇

讀后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讀后感也可以叫做讀書筆記,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精選文章

  • 《封神演義》讀后感范文5篇
    《封神演義》讀后感范文5篇

    讀后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讀后感也可以叫做讀書筆記,是一種常用的應用

  • 《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800字3篇優(yōu)秀范文
    《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800字3篇優(yōu)秀范文

    讀書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以下的讀后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觀后感一 讀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后,我感到義憤填膺! 圓明園是我國清朝時期有屈一

  • 《聊齋志異》讀后感800字3篇優(yōu)秀作文
    《聊齋志異》讀后感800字3篇優(yōu)秀作文

    讀書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以下的讀后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觀后感一 《聊齋志異》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創(chuàng)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全書題材廣泛,內容

  • 看海明威《老人與?!酚^后感800字
    看海明威《老人與?!酚^后感800字

    讀書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以下的讀后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觀后感一 《老人與海》是美國作家海明威的著作,憑借此書他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書中描寫

9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