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呼蘭河傳讀后感范文
《呼蘭河傳》這本書不僅讓我知道了呼蘭河一帶的風(fēng)土人情,“看”到了可愛的小蕭紅,更讓我了解了偏遠地區(qū)人們的迷信以及各種陋習(xí)的可怕之處。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初二呼蘭河傳讀后感范文,供大家參考。
初二呼蘭河傳讀后感范文1
“它是一篇敘事詩,一片多彩的風(fēng)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薄┒?/p>
讀了《呼蘭河傳》后,感觸頗深。作者蕭紅以平淡的語言、真摯的情感,用童年的視角將我引入一個全新的世界,帶給我不一樣的感受。
在那個小城里,“人與城”“少女與老人”“生者與逝者”“愚昧與人性”交織在一起。讀著它,會感受到一條悠悠的小河,緩緩地從容地流淌著,時而濺起幾朵機智的幽默的浪花。如此平緩的語言,就像一個純樸的女孩兒正向她的小朋友講敘她所迷戀的地方,真切直率,卻令人神往。就是用這樣的文字,刻畫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不諳世事的“我”、慈祥和藹的祖父、性情古怪的有二伯、可憐的小團圓媳婦和淳樸善良的馮歪嘴子。
小團圓媳婦,剛被接到胡家的時候,臉龐是黑黑的,眼睛是笑笑的,可是不久,因為婆婆的毒打,人們的愚昧無知,封建迷信社會的壓迫,這么活潑可愛的小人兒死去了。
“他們的父母生他們下來,沒有什么希望,就是希望他們吃飽穿暖,但他們吃不飽穿不暖,逆來了,順受了,順來的事卻一輩子都沒有?!笔捈t道。這樣話看似隨口道來,卻寫出了窮人唏噓世道不濟,沒有憤怒的控訴,字里行間卻在鞭撻著當(dāng)時社會,勾略出了窮人凄涼麻木的生活狀態(tài)。
小團圓媳婦的故事寒冷、悲愴、寂寞、蒼涼,但有些人和事,在這迷信封建的社會中不被包括,仍透露出些許的溫暖。例如,馮歪嘴子。
在馮歪嘴子成親后,他的幸福生活遭到了鄰人們的羨慕和嫉妒,謠言層出不窮,他受盡了奚落和嘲諷。然而他的妻子在生下第二個孩子后不久死去,當(dāng)大家又準備看他笑話時,他卻鎮(zhèn)定下來,他覺得在這世界上一定要生根,要將兩個孩子撫養(yǎng)大。在他看到大兒子已會拉驢飲水,小兒子也會拍手笑時,他看到了活著的希望。馮歪嘴子是生活的強者,是抗爭者。他的身上閃耀著戰(zhàn)斗的韌性。
蕭紅描繪了一個童話的王國,雖然語言仍不失其質(zhì)樸,卻著了重濃的色彩,色調(diào)斑斕,生機躍動,彩蝶飛舞,金光閃耀。而我也正漫步其間,接受靈魂的陶冶。正是這美麗的花園,組成了作者童年的快樂,自由的生活、造就了作者的熱情奔放,而又堅強剛毅的性格。
《呼蘭河傳》帶給我們的是一種歷經(jīng)百媚世俗的滄桑感,是在艱苦環(huán)境中敢于拼搏的斗爭精神。同時警示我們遠離封建迷信、摒棄封建習(xí)俗。
這是一部散文敘事大作,也像一首敘事詩。有的故事是那么的辛酸幽怨,苦不堪言,有的故事帶給我們希望與光明。書中精彩光亮之處比比皆是,層出不窮。
“就像太陽照在瞎子身上,瞎子看不見陽光,但瞎子卻感到實在的溫暖了?!?/p>
初二呼蘭河傳讀后感范文2
讀了蕭紅的《呼蘭河傳》,我才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上還有那么多的封建迷信:跳大神、放河燈、娘娘廟大會 ……這些迷信多半是毫無用處的,跳大神,跳或不跳都沒用,反正病也治不好;放河燈,你放或不放都沒事兒,反正世上也沒有鬼;七月十五生的孩子是野鬼投生的,簡直是荒廖透頂……而且,這些都是自己嚇自己。封建迷信真是折磨人啊!
書中的小團圓媳婦,就是一名封建迷信的受害者。她只有12歲,長得卻有十六、七歲那么高,大方天真,嫁入胡家之后,婆婆一有不順心的事就拿她來出氣,不停地打她。她若反抗,婆婆反而會把她打得更慘。有一次,她還用燒熱的鐵向小團圓媳婦的腳趾上烙,烙了一個大印子,這是何等的殘忍!她生病了,婆婆也不請醫(yī)生用正規(guī)的藥去醫(yī)治,只是一味地將封建迷信繼續(xù)下去,跳大神、請云游真人……甚至讓小團圓媳婦當(dāng)眾用極燙的水洗澡,并且要洗三次!這是何等的愚昧!她洗一次昏一次,而且婆婆想讓小團圓媳婦活下去的原因竟是:她若死了,我就無人可出氣了。這是何等的自私!這種肆意踐踏生命的行徑真是令人發(fā)指。
這里的花園,小黃瓜,大倭瓜,玉米,蟲子,小鳥,蝴蝶,都是那么美,那么充滿童趣。如果我在那里面,一定會玩上一整天。但如果我經(jīng)歷了小團圓媳婦的悲慘遭遇,我一定會苦不堪言。總之,生活是靠自己,而不是靠大神來跳幾下或放幾盞河燈等迷信活動,你就會風(fēng)平浪靜。
但封建迷信畢竟是那個年代的舊思想,新時代的我們更加崇尚科學(xué),生活是多么的美好,所以,我們應(yīng)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學(xué)習(xí)。
初二呼蘭河傳讀后感范文3
暑假里,我看了一本上世紀40年代的著名作家蕭紅寫的書,書的名字是《呼蘭河傳》。這本書還被著名作家矛盾評為: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fēng)圖畫,一串凄婉的歌謠。作者蕭紅用灰色、輕松和真實的筆調(diào)描繪出了她小時候在祖父家呼蘭河所經(jīng)歷的種.種事情,從這本書里,我看到了蕭紅和她那和藹的祖父度過的美好時光,看到了中國最敗落的時期的人們,過著清貧安康的日子卻又擺脫不開迷信的影子。
在這本書中,充滿了人們對妖魔鬼怪的懼怕,對大自然的順從,其中有最顯著的一個事例:呼蘭河這個鎮(zhèn)子里,只有幾條主要的大路,通往集市或是其他鄉(xiāng)鎮(zhèn),其他幾條都是一些小路,其中有一條小路,路兩旁只有幾家零零碎碎的店鋪,什么開磨坊的,做豆腐的,生意也十分;冷清,因為這條路的中間有一個大坑,這個大坑在這里已經(jīng)有多久了,沒人說得清楚,只是這個大坑隔斷了一條路,卻也沒有人去管它,人們寧愿多走一些路,也不遠去管這個坑,所以許多年下來,這個坑一直也沒有人來填平,因為大家都覺得,突然有個坑出來,肯定是天意,如果填平了這個大坑,不是違背了老天爺了嗎,所以,也就對它熟視無睹了。
這本書里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什么那戶人家有人病倒了,或者倒閉了,就請鎮(zhèn)里的巫師來跳大神,跳完了大神,最后還是照樣病著,照樣倒閉,或許人們只是找個安慰罷了。小時候的蕭紅在家里并不是重點,有時還會是媽媽嘮叨的對象,看完了人家的跳大神,回到家里在閣樓里翻東西,跟祖父在院子里割菜,成了蕭紅的童年生活。
初二呼蘭河傳讀后感范文4
《呼蘭河傳》是我這個寒假看的一本書。原來,我覺得很沒有意思,但是越看越起勁,不久我就被拉進書里的情景了。
《呼蘭河傳》講的是一個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東北小鎮(zhèn)呼蘭的風(fēng)土人情里以及發(fā)生的一些事情,這些事情是作者蕭紅記憶的碎片,她利用這些碎片編織成她記憶空間里的夢幻,所以寫出了這本書。書寫著她溫暖的回憶,慰藉著自己孤獨的心靈。這本書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泥坑。
泥坑在小鎮(zhèn)里稱得上是一個又有福利又有危險的泥坑,福利有兩條--第一條:常常抬車抬馬,淹雞淹鴨,鬧得非常熱鬧,可使居民說長道短,得以消遣。第二條:是豬肉的問題,若沒有這泥坑子,可怎么吃瘟豬肉呢?吃是可以吃的,但是可怎么說呢?真正說是吃的瘟豬肉,豈不太不講衛(wèi)生了嗎?有這泥坑子可就好辦,可以使瘟豬肉變成淹豬,居民們買起肉來,第一經(jīng)濟,第二也不算什么衛(wèi)生。說到危險,事情可多著了,不下雨那泥漿好像粥一樣,下了雨,這泥坑就變成河了。有時泥坑一些,就有些車夫去冒險過泥坑,可一個車夫的馬掉到泥坑里去了,旁人全部來施救,要花好大力氣才救上來。如果有人吃了它(泥坑)的苦頭,沖得滿身都是泥。
這個小鎮(zhèn)不關(guān)心那些討飯的乞丐們,這點讓我感覺很不好。
有一次,一個人看見一群狗在那里咬什么東西,便問仆人:"那群狗在咬什么啊?"仆人走過去回答:“它們在咬一個討飯的。”“哦,知道了?!蹦侨苏f。說完也就咬完了。
《呼蘭河傳》讓我知道了那里的風(fēng)土人情。我愛呼蘭小鎮(zhèn)!
初二呼蘭河傳讀后感范文5
讀完了蕭紅的《呼蘭河傳》,我知道了蕭紅童年在呼蘭河留下的故事。
作者蕭紅細膩地寫下了呼蘭河是一個并不熱鬧的一個小村莊,敘述地寫出了她的家和那美麗而沉寂的大公園。祖父,二伯……在蕭紅的筆下讓我知道了那個小村莊的民俗風(fēng)情和那些小團圓媳婦被婆婆折磨得病怏怏的。
作者蕭紅告訴大家,她的童年既快樂又寂寞。在蕭紅家的大花園里,她的快樂童年回憶全部都裝在這個大花園里了。她和祖父一起在這個大花園里笑聲總是在蕩漾。她和祖父的故事很多,比如,祖父鏟地,但蕭紅不會,拿不動那鋤頭桿,于是祖父便把鋤頭桿拔下來,讓蕭紅單拿個“頭”來鏟。因為不知那個是苗那個是草,所以用鋤頭亂勾一陣,把菲菜當(dāng)野草割掉了。還有蕭紅看見祖父在澆菜,蕭紅搶過來澆,但她并不是往菜上澆,而是往天空澆,還說:“下雨咯!!”
呼蘭河里還有很多有趣和令人發(fā)笑的故事。特別是呼蘭河四月十八娘娘廟大會發(fā)生的事情:娘娘廟大會那一天,女子和婦女參加的最多。如果是還沒有生小孩的婦女去的話,只要在子孫娘娘的雕像背后釘一個紐扣,給她在腳上綁一條帶子,耳朵上掛一只耳環(huán),給她戴一副眼鏡,把她旁邊的泥娃娃給偷著抱走一個。據(jù)說這樣做,來年都會生兒子的。還有賣帶子的也特別多,婦人們都爭著去買,她們相信,買了帶子,就會把兒子給帶來了。若是未出嫁的女兒,也誤買了這東西,那就會變成大家的笑料。
呼蘭河雖然沒有什么幽美的故事,但處處都是故事。
初二呼蘭河傳讀后感范文相關(guān)文章:
初二呼蘭河傳讀后感范文
上一篇:呼蘭河傳讀后感600字
下一篇:初一呼蘭河傳讀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