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的傳承發(fā)展歷程介紹
每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都有它的來源,也有它的起源,同時還有它的傳承與發(fā)展,那么你知道端午節(jié)的傳承發(fā)展歷程是怎樣的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端午節(jié)的傳承發(fā)展歷程介紹_端午節(jié)是如何傳承與發(fā)展的,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目錄▼▼
端午節(jié)的傳承發(fā)展歷程介紹
先秦時期
據河姆渡遺址等的史前文化表明,早在七千年前(或更早),就有了競渡所用的獨木舟和木槳。據專家考證,進行龍舟競渡的先決條件必須是在產稻米和多河港的地區(qū),這正是我國南方地區(qū)的特色。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表明:上古先民以“龍”為圖騰,在當時端午其實是拜祭龍祖的節(jié)日。古人紀年、紀月、紀日、紀時通用天干地支,午月午日謂之“重午”,而午日又為“陽辰”,所以端午也稱為“端陽”。
漢時期
漢代是中國統(tǒng)一后第一個大發(fā)展時期,南北的經濟文化交流使風俗習慣也互相融合。漢代時南北統(tǒng)一,歷法變動,朝廷為了方便過節(jié),規(guī)定每年的端午節(jié)改為陰歷五月五日。就現有文獻記載來看,兩漢時的北方端午風俗主要以避惡為主。
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于戰(zhàn)爭頻繁,人們飽嘗戰(zhàn)亂之苦,所以最重視的端午習俗莫過于“辟兵繒”了。風俗作為一種社會生活方式來說,隨著社會發(fā)展,一方面要受到上層的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另一方面歷史上許多仁人志士的活動,也必然會在風俗生活中積淀。因此,本來端午節(jié)起源于民間的原始崇拜,但是到了漢末魏晉時,就又被賦予紀念歷史人物的內容。
隋唐時期
隋唐時期,端午節(jié)從風俗形式上都繼承了前朝。且節(jié)日風俗活動,大多演變?yōu)楣?jié)日娛樂活動,充滿了節(jié)日的歡樂。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詩序》中記述:皇宮端午日盛況,召來儒雅臣僚,大張筵席,“廣殿肅而清氣生,列樹深而長風至”。
唐代端午龍舟競渡尤其值得一道。在唐代全盛時期,經濟繁榮,人民生活相對穩(wěn)定,在節(jié)日娛樂方面,一方面是上行下效,蔚成風氣,另一方面對民間的一些風俗活動也受到官府的支持。因此,競渡之風尤為鼎盛。
宋代
宋代以后,端午節(jié)許多風俗有了新變化。漢魏時以朱索、桃印施于門戶,止惡氣驅瘟避邪,而宋代卻講究貼天師符。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云:“端午,都人畫天師像以賣?!边€有合泥作張?zhí)鞄?,以艾為頭,以蒜為拳,置于門戶上。
宋代,端午節(jié)風俗也被遼、金兩國吸收。在端午節(jié)還有拜天之禮、射柳之俗及擊鞠娛樂活動。
明清時期
到了明代,端午節(jié)又吸收了金人射柳之風俗。明代把端午又稱“女兒節(jié)”。《帝京景物略》云:“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飾小閨女,簪以榴花,曰‘女兒節(jié)’?!辈粌H節(jié)日名稱有異宋代,而且民間風俗也有變化。北方無江水之便,也就不存在競渡。
明清時期,端午風俗活動形式變化雖不大,但是規(guī)模卻愈來愈盛行。尤其南方的龍舟競渡,成為轟動一時的盛舉。據《武陵競渡略》記載,龍舟競渡已不限于端午一天。而是“四月八日揭篷打船,五日一日新船下水,五日十日十五日劃船賭賽,十八日送標”。
近現代
自民國以來,經過幾十年的移風易俗,端午節(jié)許多舊的所謂“迷信風俗”已被人們有意無意地遺忘了,但端午節(jié)仍是民間深受歡迎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粽子是不可缺少的佳節(jié)食品。
2006年5月20日,端午節(jié)民俗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7年12月7日國務院第198次常務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jié)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正式將端午節(jié)列為國家法定假日,規(guī)定農歷端午當日放假1天。
2009年5月,中國已啟動端午節(jié)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程序,申報的遺產名稱為“中國端午節(jié)” 。2009年9月30日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9月30日在阿聯(lián)酋阿布扎比審議并批準了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76個項目,中國“端午節(jié)”名列其中。這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jié)日。
端午節(jié)的由來介紹
端午節(jié)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由驅毒避邪的節(jié)令習俗衍生出各地豐富多彩的祭祀、游藝、保健等民間活動,主要有祭祀屈原、紀念伍子胥、插艾蒿、掛菖蒲、喝雄黃酒、吃粽子、龍舟競渡、除五毒等。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lián)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jié)也稱詩人節(jié))。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y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
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fā)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一詞最早出現于西晉名臣周處的《風土記》,該文獻成了現代人們查考端午節(jié)等傳統(tǒng)節(jié)日習俗的重要參考。端午節(jié)起源于何時──長期以來眾說紛紜,說法不一,爭論不休。關于端午節(jié)起源的主要觀點有四種:據考證,端午的"龍舟競渡"習俗,早在屈原之前已經存在。古代南方百越的吳越一帶于春秋之前就有在農歷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
即使在屈原本人的詩作中,也可以反映出當時競渡的風俗來,如《楚辭˙涉江》中就有:“乘舲船余上沅兮,齊吳榜以擊汰。船容與而不進兮,淹回水而凝滯。朝發(fā)枉渚兮,夕宿辰陽?!鼻说倪@種狹長而輕小的舲船實質上也就是當時一種競度所用的船。
端午節(jié)有哪些習俗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
其實,“龍舟競渡”早在戰(zhàn)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jié)目。
后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qū)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彩,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
我國以下地區(qū),端午習俗繽紛多彩。貴州地區(qū)苗族人民在農歷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jié)”,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谷豐登。云南地區(qū)的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jié)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巖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qū),劃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qū),每年端節(jié)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我國臺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的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F在臺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我國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劃龍舟也先后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并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
端午食粽
端午節(jié)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tǒng)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堿,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堿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jié)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蹦媳背瘯r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于粽里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后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佩香囊
端午節(jié)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于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懸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jié),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并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制成花環(huán)、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fā)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y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fā)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jié)也是自古相傳的“衛(wèi)生節(jié)”,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端午節(jié)上山采藥,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端午節(jié)的含義介紹
含義一
端午亦稱端五,是我國最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岸恕钡囊馑己汀俺酢毕嗤Q“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
含義二
端午節(jié),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本名端五節(jié),又叫端陽節(jié)、重五節(jié)、重午節(jié)、天中節(jié)、天長節(jié)。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農歷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月初五就叫做端午。
其他含義
1、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時,居三毒之端,所端午節(jié)又叫“五月端”。
2、因唐太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為了避諱,改五為午,從此,端午之稱更加普遍。又因其月日數相同,人們又稱端午節(jié)為“重五節(jié)”或“重午節(jié)”。
傳統(tǒng)的端午節(jié)又稱什么節(jié)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jié)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jié)、重五節(jié),五月節(jié)、浴蘭節(jié)、女兒節(jié),天中節(jié)、地臘、詩人節(jié)、龍舟節(jié)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jié)的習俗還是同多于異的。
端陽節(jié):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五月初五為“端陽節(jié)”。
重午節(jié):“午”,屬十二地支,農歷五月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節(jié)又名“重午節(jié)”或“重五節(jié)”,有些地方也叫“五月節(jié)”。
龍舟節(jié):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一項重要活動,在中國南方十分流行,尤其是廣東地區(qū),廣東地區(qū)稱之為扒龍船。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會末期。賽龍舟歷史悠久,已流傳兩千多年,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多是在喜慶節(jié)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傳出國外后,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并形成了國際比賽。
女兒節(jié):明沈榜《宛署雜記》:“五月女兒節(jié),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tài)極研。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為女兒節(jié)。”
端禮節(jié):在湘南地區(qū)沿古俗,于在在夏日來臨之時的“五月初五”,在門上掛艾葉,用艾葉洗澡驅蚊的一個洗禮。人們認為經過洗禮,可以驅走瘧疾,能夠安全的渡過這個夏日多蚊的季節(jié)。
當五汛:在上海部分農村,靠杭州灣北岸一帶區(qū)域,如奉賢、南匯等地區(qū),習慣上稱“端五節(jié)”為“當五汛”。
天中節(jié):此名稱根據陰陽術數而來。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覽志余·卷二十·熙朝樂事》:“端午為天中節(jié),是因為午日太陽行至中天,達到最高點,午時尤然,故稱之為天中節(jié)”。日本以五月五日為“男兒節(jié)”,可能也是據天中節(jié)而來,因其認為只有男子秉承天地中通之氣。
浴蘭節(jié):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fā)季節(jié),古人以蘭草湯沐浴去污為俗。漢代《大戴禮》云:“午日以蘭湯沐浴”。
解粽節(jié):古人端午吃粽時,有比較各人解下粽葉的長度,長者為勝的游戲,故又有“解粽節(jié)”之稱。
女兒節(jié):明沈榜《宛署雜記》:“五月女兒節(jié),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tài)極研。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為女兒節(jié)?!?/p>
端禮節(jié):在湘南地區(qū)沿古俗,于夏日來臨之時的“五月初五”,在門上掛艾葉,用艾葉洗澡驅蚊的一個洗禮。人們認為經過洗禮,可以驅走瘧疾,能夠安全渡過這個夏日多蚊的季節(jié)。
菖蒲節(jié):端午節(jié)除是古代圖騰祭祀節(jié)外亦是“祛病防疫”的節(jié)日。古人認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時五毒盡出,因此端午風俗多為驅邪避毒,如在門上懸掛菖蒲、艾葉等,故端午節(jié)也稱“菖蒲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