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原創(chuàng)作品專欄>隨筆寫作>

高考文綜歷史備考模擬試題

時間: 邱妹0 分享

十年寒窗埋頭苦讀,一朝高考做如意郎,愿你如大鵬一日隨風起,扶搖而上九萬里。在考試的日子里,愿你吃的舒心,睡的溫馨,考的順心,笑得開心。高考順利!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呖嘉木C歷史備考模擬試題,希望大家喜歡!

一、(每題4分,共35題,共140分)

下圖是以北極為中心的俯視圖,A、B為赤道上的兩點,AB直線距離為地球赤道半徑,此時地球處于近日點附近。據此完成1~2題。

1. 若非陰影部分為1月7日,陰影部分為1月8日,則北京時間為

A.7日0時 B.8日16時 C.7日16時 D.8日8時

2. 此時,一艘由倫敦駛往上海的海輪正途經北印度洋海區(qū),船員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這一天,正午桅桿影子朝正南方向 B.這一天,船員經歷的晝長于夜

C.這一天,該地日出地方時晚于6:00 D.這一天,船在行駛過程中順風順水

下圖為廣州市連續(xù)兩天日出日落相關數據,讀圖回答3~4題。

3. 與圖中顯示的信息最接近的節(jié)氣是

A.春分 B.冬至 C.秋分 D.夏至

4. 圖示今日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和移動方向是

A.南半球,向北移 B.北半球,向北移

C.北半球,向南移 D.南半球,向南移

讀我國某區(qū)域年等降水量線分布圖,完成下列5~6題。

5. 甲、乙兩地降水量的差值可能是

A.100mm B.190mm C.320mm D.410mm

6. 影響甲處附近年等降水量線密集的主要因素是

A.植被因素 B.地形因素 C. 緯度位置 D.大氣環(huán)流

下圖是“我國某天氣系統(tǒng)在某地過境時的氣壓與風速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圖”,分析判斷7~8題。

7. 該天氣現象是

A.東南沿海臺風天氣 B.冬天大風寒潮天氣

C.華北地區(qū)沙塵暴天氣 D.長江流域伏旱天氣

8. 該天氣系統(tǒng)是

A.快行冷鋒 B.反氣旋 C.熱帶氣旋 D.準靜止鋒

讀下圖,回答9~11題

9. 關于圖中兩條河流特征相同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均自北向南流 B.均有凌汛現象

C.均為季節(jié)性積雪融水補給 D.夏季降水量較多

10.關于甲、乙兩圖所示區(qū)域自然現象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區(qū)域地球自轉線 速度大于乙區(qū)域

B.甲區(qū)域晝夜長短變化幅度大于乙區(qū)域

C.兩區(qū)域地形類型均以高原為主

D.兩區(qū)域植被類型均以草原為主

11.關于兩河流沿岸地區(qū)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兩河流航運價值高,沿途經濟發(fā)達

B.兩河流均為世界古文明發(fā)源地,多名勝古跡

C.甲河流所經地區(qū)地形平坦,為重要的農產區(qū)

D.乙河流上建有世界上的水電站

12.漢代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李斯列 傳》中有一段關于秦朝的評論說:“秦無尺土之封,不立子弟為王,功臣為諸侯者,使后無戰(zhàn)攻之患。”下列對題目材料信息的本質理解,最準是

A.肯定了秦朝統(tǒng)一的歷史意義

B.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體制建設的功效

C.敏銳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

D.指出分封制與郡縣制最主要的不同點

13.“在共和國晚期,特別是在羅馬帝國時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項原則,即被告在被確認犯罪之前是無罪的,被告有權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對質?!边@項“原則”

A.反映了羅馬法的本質內涵是民主精神

B.體現了羅馬法依照法律進行判決的原則

C.推動了羅馬法由習慣法向成文法轉變

D.確保了羅馬境內居民權利的平等

14.某學者指出,在“改革與革命的賽跑”中,當改革的路被堵死,革命的爆發(fā)也就是時勢使然了。與其說“革命”是下層“激進”的結果,不如說是被上層“頑固”逼迫出來的。好在革命后,在革命黨、立憲派、袁世凱與清廷的四方博弈中,以極少的犧牲達成了和解。可見,該學者認為

A.辛亥革命的爆發(fā)純屬偶然

B.清廷改革失策加速革命爆發(fā)

C.革命是拯救中國的出路

D.清末“新政”改革毫無成效

15.《新全球史》中指出:“總的說,康乾盛世并不是真正的繁榮,鴉片戰(zhàn)爭也不是徹徹底底的災難?!逼渲?,“鴉片也不是徹徹底的災難”指的是

A.擴大西方對華貿易 ,一定程度上緩解失業(yè)

B.直接加強了中西科技、思想、文化交流

C.沖擊了小農經濟,推動了中國近代化

D.喪失了關稅自主權,便于列強傾銷商晶

16.據統(tǒng)計1912~1913年,北京政府頒布的有關發(fā)展實業(yè)的條例、章程、細則、法規(guī)等達86項之多。這些法規(guī)和政策對整個經濟發(fā)展的主要作用是

A.保證民族工業(yè)長期穩(wěn)定發(fā)展 B.民族工業(yè)生產布局日趨平衡

C.規(guī)范了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的秩序 D.民族工業(yè)生產結構日趨合理   17.1957年西歐六國簽訂《羅馬條約》。對此,美國總統(tǒng)艾森豪威爾在會見法國代表團時說:“(歐洲)共同市場建成的那一天,將是自由世界最美好的日子之一,甚至要比贏得戰(zhàn)爭(‘冷戰(zhàn)’)勝利的那一天更加美好?!泵绹С帧肮餐袌觥狈从车膶嵸|問題是

A.美國希望歐洲一體化為其推行霸權主義服務

B.歐洲一體化旨在擺脫美蘇“冷戰(zhàn)”的威脅

C.歐洲一體化增強了其對抗美國的實力

D.“冷戰(zhàn)”的形成是歐洲一體化的必備條件

18.某學者認為中國人文精神的基本旨趣是實現人內在的某種理想人格。那么如果要“實現人的一種徹底的精神自由”,下列主張與之相符合的是

A.老莊道家的“乘物游心,親近自然”

B.孔孟儒家的“修齊治平,內圣外王”

C.韓非法家的“抱法處勢,道法者治”

D.墨家的“兼愛非攻,上同而不下比”

19. 1655年法國科學家帕斯卡寫道:“人只不過是一株蘆葦,本質上是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 一株會思考的蘆葦?!晕覀兯械淖饑蓝荚谟谒伎肌ㄟ^思考,我們理解世界?!边@一思想反映了.

A.文藝復興中的人文主義 B.宗教改革中的因信稱義

C.啟蒙運動中的理性主義 D.工業(yè)革命后的空想社會主義

20.1917年4月17日列寧在《論無產階級在這次革命中的任務》中指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已經結束……資產階級民主制已喪失了實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睘榇耍麨椴紶柺簿S克黨制定的任務是

A.暴力____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政權

B.由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

C. 沒收壟斷資本,實行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

D. 選舉產生蘇維埃政府,行使人民民主權利

21.布熱津斯基在《大棋局》中寫道:“在20世紀的最 后10年中,世界事務發(fā)生了結構性的變化?!边@里的“結構性的變化”主要表現在

A.多極化的世界格局已經形成 B.第三世界開始崛起

C.當前世界局勢總體趨于緊張 D.兩極格局結束,多極化趨勢加強

22.王安石在變法之初就設置“制置三司條例司”,將財政經濟的規(guī)劃、決策權從三司獨立出來,同時要求“一歲用度及郊祀大費,皆編制定式”。這一措施體現了王安石

A.將整頓吏治作為變法中心 B.借變法之機剝奪了三司財權

C.以積極節(jié)流作為理財思路 D.重視財政運行機制改革

23.《后漢書》載:“建武年間,(任延)詔征為九真太守?!耪嫠滓陨浍C為業(yè),不知牛耕,民常告糴交址,每致困乏。延乃令鑄作田器,教之墾辟。田疇歲歲開廣,百姓充給?!边@段記載反映了當地

A.推廣曲轅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積

B.開始注重精耕細作提高農業(yè)產量

C.自然資源的貧乏導致生活貧困

D.農民意識的落后導致生活貧困

24.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履新后,為改進工作作風,推出了“八項規(guī)定”、“六項禁令”。在這一背景下,某高檔白酒的均衡價格由點E移到E′。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下圖中能正確反映這一變化的是

25.8月我國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增速為2.7%,通貨膨脹的壓力仍然存在。能夠從根本上緩解這一壓力的措施是

A.引導消費者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B.國 家應多印發(fā)紙幣

C.發(fā)展生產,保障有效供給   D.加強市場監(jiān)管,打擊市場炒作

26.2013年的“”網購狂歡讓金融、物流快遞的業(yè)務量迅猛增長,與此同時需求信息的不真實性沿供應鏈逆流而上,產生逐級放大的現象,亦造成資源浪費。材料表明

A.消費有時決定生產 B.消費反作用于生產

C.消費需要理性原則 D.市場秩序亟待規(guī)范

27.民營 經濟發(fā)展經常遭遇“玻璃門”現象:表面上看法律允許外資進入的領域民營資本也完全可以進入,一切是晶瑩剔透、暢通無阻的。但當民營企業(yè)真正進入時會撞到“玻璃門”上,輕者被退回來,重者“頭破血流”。為此要

①保證民營經濟對國民經濟的控制力、影響力

②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

③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fā)展

④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fā)展公有制經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8.2013年5月起,廣東公布各市最低工資標準,全省月最低工資標準分為1550元(廣州市)、1310元(珠海、佛山、東莞、中山四市)、1130元(汕頭、惠州、江門、肇慶四市)、1010元(韶關、陽江、湛江、茂名、清遠等十一市)四類,平均增幅19.1%。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是

A.獲得勞動權益的基礎 B.初次分配重視公平的措施

C.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 D.再分配更注重效率的體現

29.如果一個人的境況由于變革而變好,因而他能夠補償另一個人的損失而且還有剩余,那么整體的效益就改進了,這就是福利經濟學的“卡爾多改進”準則。下列措施符合該準則的是

①鼓勵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 ②健全轉移支付能力

③增加對低收入人群的專項貸款 ④完善社會保障機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人生因夢想而高飛,70年代恢復高考制度,上大學成為那個時代青年人的夢想。今天 有人夢想在城市立足,有人渴望回歸田園;有人夢想更好的社會保障與更美麗的生態(tài);有人夢想充分的政治參與---從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人們夢想差異的文化原因有

①文化是一定時代經濟和政治的反映 ②人們的文化需求具有多樣化、多方面、多層次的特點 ③各地文化帶有明顯的區(qū)域性特征 ④社會存在的變化發(fā)展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發(fā)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1.“橫平豎直寫字”與“堂堂正正做人”緊密相連,漢字的一筆一畫都蘊含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和情感,從形意到聲韻組合都極富美感,這在世界文化領域是的。這主要體現了中華文化

A.源遠流長 B.具有包容性 C.博大精深 D.具有地域性

32.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下列對“中國精神”認識正確的是

①這種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魄

②這種精神自古就有,經久不衰

③這種精神折射出中國人民的團結統(tǒng)一、自強不息

④有了這種精神就能實現中國夢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3.某視頻中,一只小貓頭鷹被人用大手輕輕撫摸,它瞪大了眼睛,顯得傻氣而乖巧,

網友皆呼“萌”。但科學研究表明,它的“萌態(tài)”是因恐懼而身體僵硬、動作緩慢。 這

給我們的啟示是

A. 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B. 要在普遍聯系中把握事物

C. 人為事物的聯系具有主觀性

D. 既要看到現象,更要把握事物的本質

34.近幾年,社會各界對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呼聲日趨強烈。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建立城鄉(xiāng)統(tǒng)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在符合規(guī)劃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實行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這一改革旨在

A.調整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部分

B.調整生產 關系中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 部分

C.推行我國農村土地等生產資料邁向私有化

D.推動社會主義社會的對抗性矛盾的解決

35.右圖漫畫《庇護》,諷喻了當今社會的一些現象

①只注意事物發(fā)展的曲折性,而忽視其前進性

②只注意事物發(fā)展的前進性,而忽視其曲折性

③只注意愿望與效果的同一性,而忽視其斗爭性

④只注意愿望與效果的斗爭性,而忽視其同一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6題,共160分)

36.(28分)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當前,油價高漲、交通擁堵、環(huán)境污染、能源短缺等問題凸顯,汽車消費者日趨理性,提倡環(huán)保消費和前瞻消費。這種新的消費觀念催生出低油耗、低排放、一車多能的時尚新車型,并逐步引領汽車消費的新趨勢。

材料三:在發(fā)達國家,企業(yè)內工人工資一般會占企業(yè)運營成本的50%左右,而在中國則不到10%。在發(fā)達國家,勞動報酬在國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在55%以 上,在中國則不到42%,并呈逐年下降趨勢;資本回報的比重卻節(jié)節(jié)上揚。

(1)圖6、圖7反映了哪些經濟信息?(6分)

(2)結合材料二,運用《經濟生活》中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的知識,分析消費新趨勢對汽車行業(yè)的影響。(12分)

(3)結合材料三,從《經濟生活》角度分析如何解決上述問題。(10分)

37、(24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習近平指出,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我們必須堅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辦法推進改革。可以說,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而深化。35年來,我們用改革的辦法解決了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中的一系列問題。同時,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會產生。制度總是需要不斷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

材料二:有專家指出,實施創(chuàng)新驅 動發(fā)展戰(zhàn)略,堅持走中國特色的自主創(chuàng)新之路,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chuàng)新,提高原始創(chuàng)新、集成創(chuàng)新和引進消化再創(chuàng)新能力關系著改革的成敗。

( 1)結合材料一,運用所學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知識分析改革的必然性。(12分)

(2)結合材料二,運用《文化生活》中“文化創(chuàng)新”的知識,說說應如何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12分)

38.(26分)城市是社會發(fā)展的一個窗口。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西方學者比較中世紀的中國和西方的城市后認為:中國城市處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審判上表現出隨意性。相比之下,歐洲的城市則更為自治和獨立。大多數城市都有憲章和民法法典保護公民的法律權利。歐洲城市中的商業(yè)影響也要強大得多。而中國城市工商業(yè)中,國家起了主導作用,諸如國家制鐵廠和皇家陶瓷廠(官窯),食鹽貿易的許可證制度等等。

——A.麥迪森《中國經濟的長期表現》

材料二:近代中國出現的新興城市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qū)。其中,香港、青島等長期為列強占據:上海、天津、漢口籌被辟為通商口岸,出現了畸形繁榮的商業(yè)區(qū):近代工礦企業(yè)、商業(yè)的發(fā)展,推動了唐山、無錫等城市的興起:鄭州、石家莊等因地處鐵路樞紐得到很大的發(fā)展。

一一摘編自周谷城《現代中國社會變遷概論》

(1)依據材料一,分別概括中世紀中國和西方城市的特點。(12分)

(2)依據材料二:分析中國近代城市興起的原因。(6分)并簡要分析其影響。(8分)

39.(26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一戰(zhàn)以來,國際局勢風云變幻,身處其中的中國外交也經歷了發(fā)展與演化的歷程。

材料一:1919年以來,中國外交呈現出10年一小變、30年一大變的周期性變化。每隔30年左右為一個大周期,迄今已經歷了三個周期,這三個周期的起點分別為1919年、1949年和1979年。在每個周期,中國的外交政策都會出現戰(zhàn)略性調整。中國外交的這種周期性變化是中國與國際上其他力量實力對比的變化以及國內形勢與國際局勢聯動的必然結果。

——摘編自劉勝湘《中國外交周期與外交轉型》

材料二:人們總喜歡用單極化、兩極化和多極化來稱謂過去、現在或將來的世界格局。但這往往導致人們忽視這三種格局之間的復雜關系,把三者關系簡單化……其實,所謂單極化、兩極化和多極化都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指一個時期、一個階段內的主要力量格局或主要發(fā)展趨勢,但這三種概念都是相對的,在某種情況下是可以并存的,看不到三者之間存在某種內在聯系,甚至把三者相互對立起來,把三者視為非此即彼的關系,可能是片面的。

——葉自成《對中國多極化戰(zhàn)略的歷史與理論反思

(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第三個周期中國外交政策的“戰(zhàn)略性調整”是什么?(8分)

(2)依據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試分析第三個周期中國外交政策的“戰(zhàn)略性調整”是……國內形勢與國際局勢聯動的必然結果”的原因。(8分)

(3)結合所學知識,評述材料二的觀點。(要求:觀點明確,論從史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10分)

40. 本大題共6小題。(共38分)

讀中國局部地圖完成:(18分)

(1)山脈G西側的地形單元為_____________;山脈F名稱 ,它是 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6分)

(2)鐵路名稱:a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d 。(6分)

(3)黃河干流從②到③河段,水量迅速減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讀某地區(qū)等高線圖,回答下列回答(20分)。

(4)A地區(qū)是 (地形區(qū)具體名稱);該地區(qū)河流的主要補給形式及汛期分別是 、 。 (6分)

(5)試說明B地區(qū)有利于農作物生長的主要自然原因。(6分)

(6)A地區(qū)沙漠廣布,與西亞北非地區(qū)的沙漠相比,類型和成因有何不同?(8分)

41.本大題共4小題。(18分)

讀印度東北部某水稻種植區(qū)多年降水量(單位:mm)資料和印度圖,回答問題。

年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65年 0 13 10 36 15 130 405 290 170 64 3 5

1966年 28 10 18 0 53 112 371 356 264 81 76 8

1967年 13 20 10 36 15 130 405 290 170 64 3 5

1968年 15 56 18 20 13 28 322 510 109 52 0 0

1969年 25 25 3 0 0 8 218 244 158 0 20 10

(1)從表中數據歸納出該地降水的特點。(6分)

(2)一年中各月降水量均在50mm以上的時段為雨季。該地在1965年-1969年間最長的雨季為______個月。分析說明形成雨季長短差異顯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1969年當地水稻歉收,影響當年收成的主要氣象災害是________________。(2分)

(4)分析下圖中水稻分布區(qū)的有利 自然條件。(6分)

高考文綜歷史備考模擬試題相關文章

1.高考文綜備考模擬試題及答案

2.2020高考文綜備考模擬試題及答案

3.高考文綜歷史題型及答案

4.2017年高考文綜歷史試題及答案

5.高考文綜歷史部分的答題技巧

6.高考文綜卷歷史部分解題技巧

7.2017年高考模擬歷史試題文綜

8.高考文綜歷史論述題解答應對策略

9.2017高考文綜歷史試題及答案

10.全國文綜高考歷史試題

443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