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歸來觀后感1500字范文
電影歸來觀后感1500字范文
《歸來》改編自嚴歌苓的小說《陸犯焉識》,男主人公的名字叫做陸焉識,下面是學習啦的小編為你們整理的文章,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歸來觀后感
張藝謀最終還是應了他不菲的大名兒,深謀遠慮亦或老謀深算的心機都給了這天拉開序幕的《歸來》。
大部分國人都不會否認中國詩人感嘆人生不完美的功力,“人生若只如初見”“夢中相聚笑,覺見半床月”“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以情,以景,以樂,更加殘酷的來烘托出自己內心的殘缺。
大哥說他喜歡楊過,更喜歡楊過引用《三國演義》里的那句“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說他是個悲觀主義,他不置可否仍說他只是喜歡。
就像我一向很喜歡燕公子在他微博置頂帖發(fā)的那一段話“我一點不漂亮,可能你也一樣;我從沒考過第一名,可能你也一樣;我唱歌走音畫畫不及格800米沒達標,可能你也一樣;我以前加班沒有加班費替老板背黑鍋,可能你也一樣;我曾被男朋友騙錢還被他甩了,可能你也一樣;我減肥從未成功吃素無法堅持,可能你也一樣;那么我這天還沒被打倒,可能你也一樣。”
我們沒有那樣的幸運,從生下來那一刻就注定能夠做一事便成一事,大多數(shù)人并沒有潛力持續(xù)性的擁有人生的光環(huán),小時候夢想拯救世界,長大以后才發(fā)現(xiàn)我們并沒有什么超潛力,大部分人擁有的都是如此的平凡,可我相信,不能被否認的其實是:平凡的我們終究也能在這個世界大放光彩。
好像《歸來》這部影片,平淡到了極點。表面看起來也許它像是一部放置于特殊時代的中年感情故事,爛熟的劇情,女主角失戀,男主角默默的守護。可于平淡之中,更像是導演用了整整2個小時來訴說自己藏在內心,守候了一輩子的秘密。冗長的筆調,平淡無奇的鏡頭,永遠都不可能給予的寬恕和諒解,沉默地近似于無聲的控訴。
老謀子塑造了很多的主角,那個因為深愛著老婆和女兒,逃跑回家只為想見他們一面寧愿淪落為乞丐的男人;女兒好強想做舞蹈班最好的舞者;勤勞堅強的老婆獨自支撐起家里的那一片天;或者是借著權勢就想欺負他人的方師傅,舞蹈團團長,還有那些自以為在農場實施“管教”的“人上人”。
女兒以為出賣一向沒有陪伴在身邊的“走資派”父親就能獲得舞蹈主演的主角而告發(fā)了父親,媽媽覺得女兒告密背叛了父親和自己而將她趕出家門。最后有一天,男人平反回到家,方師傅因為濫用權勢被抓去審核,卻發(fā)現(xiàn),一切都再也回不到原點。
原先方師傅原先也有老婆和兒子在等著他回�夜?輳?窖墑兌倉皇竅胍?掀�孩子熱炕頭,他最后明白,不論“好壞”,只是身而為人,大家最初的理想也只但是是再簡單的溫暖。
為什么一切最后都變了模樣?馮婉瑜認不出眼前的男子是那個以前深愛的伴侶,仍舊每月5日去火車站接那個人歸來,送到身邊的溫暖,也再不得圓滿,中間空蕩蕩的只剩下那離開的20年和沒有歸期的盼望。
究竟是誰剝奪走了本就應是一家人日夜相守的溫情?陸焉識對老婆說,誰能不犯錯誤呢?讓她原諒年少無知的女兒以前的過錯,馮婉瑜最后讓女兒回家一齊同住,而時代造成的父親對女兒的虧欠,女兒對母親的虧欠,又該如何?
馮婉瑜以前說,她永遠都不會原諒她的女兒。我們永遠都沒有辦法原諒那些為了自身利益就活生生地從我們身邊掠奪走我們辛勤創(chuàng)造出來的完美的人事物,哪怕他是我們最愛的至親,亦或是所謂一個時代的過錯。
如果他們承諾給你一個更完美的世界,卻又剝奪走你畢生勤勞創(chuàng)造出的財富和溫暖;如果他們像那個管教者一樣教唆你要犧牲愛自己的人來獲取所謂的“地位”,最終卻食言而肥并給帶給你更殘酷的結局。我們是不是就應停下機械的四肢而開始反思?
而那些虧欠的,永遠回不來,那些被奪走的歲月,也永遠不會被原諒,只剩下停不住的雪花,孱弱的肢體,滿地的蒼白,和不圓滿的圓滿。
電影歸來觀后感
跟電影《歸來》里一樣,一個人的力量在龐大時代中,被賦予一種什么意義,也許與此刻張藝謀的心境是不謀而合的。他曾提到,歸來的是一種平靜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也許,這種歸來是用他自己覺得最舒服的角度,去講述一個大時代下的小故事,我相信我們也不一定時時刻刻都需要去直面什么歷史,但是也絕不代表著遺忘。沒說,也沒忘。
時代是所有人一起走過的,沒有誰能夠拍著胸脯說對此負責,見證、經歷、反思,電影也許可以提供這個功能,但是,創(chuàng)作者的角度不一定要堅定的站在普世價值觀上,不用那么尖銳,也可以少一些批判,至于影射現(xiàn)實云云,我相信,至少,觀眾在大銀幕前流的眼淚,已經給了自己一個答案。
不管是商業(yè)與藝術的平衡,還是用最流行的互聯(lián)網思維去做電影,在考慮這些因素之前,其實張藝謀的創(chuàng)作很“隨機”,取“歸來”之義,盡“悅己”之心。在市場為王的時代,把大數(shù)據、把互聯(lián)網暫且先放在一邊,這本身就需要很大的勇氣,但跟越來越年輕化的觀眾群體,并不存在本質的沖突。
《歸來》改編自嚴歌苓的小說《陸犯焉識》,男主人公的名字叫做陸焉識,從字面上解讀可能有幾層含義,一,有一位陸姓犯人,名叫焉識;二,有一位姓陸的犯人,你可認得?三,陸焉識語同“路焉識”,意為回家的路你可認得?一個家庭在動蕩離亂中所收到的創(chuàng)傷,在書名和主人公名字上可見一斑。
影片開場,陸焉識在火車站天橋下,等待多年未見的妻子,就在二人互相認出對方后,有人收到風聲來抓陸焉始,未相見又是離別。沒有多余的臺詞,沒做過多煽情處理,火車轟鳴,撕扯,分離。每一次歸來,都需要背負極大的代價,而且代價是越來越重,以至于最后演變成了一場荒誕戲劇。
動亂發(fā)生后被逮捕,被迫離開尚需照顧的家人,是父親背叛家庭;女兒為了自己的前途舉報陸焉識歸來的線索,是女兒背叛父親;多年后陸焉識歸來,婉瑜竟完全記不起焉識的容貌,是妻子背叛丈夫。這樣的關系絕不是由他們自由選擇,是被動的,同樣也是不可抗拒的,這樣荒誕的情節(jié)由這個大背景下的社會環(huán)境勾勒,三組關系足以架構起這個時代的切面。
即使動亂過后,陸焉識恢復了正常的身份,但已經沒有辦法再以主人的身份在這個家庭中生活,只有陪伴,用各種方法陪在妻子身邊,冒充修琴師傅、念信人,甚至最后陪妻子去車站接那個永遠不會歸來的“陸焉識”,就這樣,用自己那一點點微薄的力量去彌補這個時代犯下的錯誤。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電影也被提煉成一封告白的情書。最終,一定會歸來,就像從未遠離。陸焉識用剩下的時光一直陪伴在妻子身邊,即使這樣的陪伴對妻子來說毫無意義。張藝謀也以自己獨特的姿態(tài)陪伴著中國電影,但是,這樣很有意義。
歸來電影觀后感
對于《歸來》,我第一次看它是在公映后不久,那時只當看了個“熱鬧”,還不太懂影片所要表達什么,很快也忘了這部電影。有緣在這學期影視鑒賞課上再次看到《歸來》,結合兩次所想也略微找到了自己的感覺,似乎我對于一部電影的欣賞與理解也歸來了。
先不得不說下這位我個人也挺喜歡的導演。張藝謀是“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電影集民族文化、社會思考、文化尋根和電影創(chuàng)新于一體。(他執(zhí)著挖掘電影語言的潛力、追求構圖的力度、意想的豐富和色彩的飽滿,通過反常規(guī)的銀幕造型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達到獨特的藝術境界。)張導是攝影出身,而攝影在電影創(chuàng)作中,地位非凡,不僅涉及美學,涉及技術,還涉及鏡頭和調度,涉及表現(xiàn)人物內心和情緒,真正的好攝影幾乎控制著每個鏡頭的質量,所以張導的大多電影中唯美的畫面感十足,讓欣賞者百看不厭。當然,《歸來》是張大師時隔多年回歸文藝風格,對于他來說也是一種歸來吧!
電影主要說:與家人音訊隔絕多年的勞改犯陸焉識,因思念心切在一次農場轉遷途中逃跑回家。由于時代因素,被女兒阻止了他回家與妻子見面,一隔又是多年?!啊苯Y束后,陸焉識終于回家,卻發(fā)現(xiàn)家中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女兒丹丹放棄了自己的芭蕾夢想,成為一名普通的女工;而更讓陸焉識深受打擊的是,他深愛的妻子馮婉瑜,因患病已然不再認識眼前的他。深厚的感情、生活的變故,迫使陸焉識做出了對他來說最荒誕卻又最合理的人生選擇。
雖然有人評價說,張導自信地對文學骨架大刀闊斧改造而建立劇本時,戲劇和文學的薄弱便暴露得一覽無余,覺得《歸來》絲毫沒有沖突力量。但是,我私下認為,就算這部電影不是各方面都合情合理,但它在對觀看者的敘述中,讓我們發(fā)自內心的傷感與深思,以藝術反觀生活,讓我們多多少少在自己人生閱歷里長了些智慧。
陸焉識在西北大荒草漠上被改造了二十年。精神的匱乏、政治的嚴苛等惡劣環(huán)境,終使他身上滿布的舊時代文人華貴的自尊碎了一地。枯寂中對繁華半生的反思,更讓他確認了內心對婉喻的深愛,并且在回憶里她成為他完美的歸宿。他歸來了,而記憶中的馮婉瑜又成了什么樣呢?《歸來》里的一句話--““”結束后,飽經思念的陸焉識和馮婉瑜終于可以團聚,婉瑜失憶,陸焉識想盡辦法也沒能讓她想起來。”二十多年的人生況味,近乎半生的孤獨心酸,似乎歸來的是陸焉識,永不歸來的也是陸焉識?;蛟S馮婉瑜是對的,“你不是陸焉識。”她能做的,只有在車站舉著寫著他名字的牌子,一天天的等,直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爛。
我特別被電影最后的場景打動了:雪天的車站,陸焉識拿著寫著自己名字的牌子,陪著馮婉瑜一起望向車站里走出的人群。有人說,“真正的愛并非相互凝視,而是共同朝向一個方向望去。”不知這里是不是有這個意思,但是我想他們早就將愛情修煉成了最完美的親情。其實在我們每個旁觀者的心里都會構造一個自己希望的好的結局,然而這在影片里沒有。把原本可以美好的東西毀滅,這便是悲劇吧。
張導在悲愴與無奈中描繪了一個愛情故事,這個故事的原因是那個讓人無奈的時代。最后一幕的平靜也可能真不是心靈的平靜,而是無奈的接受現(xiàn)狀。此時這不僅是個愛情悲劇,更是個時代悲劇,我不知道這一句話合不合適,只是覺得我們之前在對近代史的反思中,這句話似乎成了永恒的回答。不過,對于一段過往,我們確實得靜下來認真反思,是人們遷就了時代,還是時代控制了我們,因為我們總要找到生活的歸屬感,坦蕩追求自己的幸福。胡性能說,直到演職人員的名字出現(xiàn)在黑色的銀幕上,他依舊被摁牢在座位上,被故事的余味所控制。我們在這種中國式的愛情及思想的中國式表達中,雖平平淡淡的,但心里怎么說,也得是久久不能平靜吧。
(胡性能影評中的一段:“一個人在精神深處期待著陸焉識能夠回到她的過去;另外一個人在現(xiàn)實里守候馮婉瑜能夠回到他的當下和未來。彼此的堅持恰恰讓兩人無法在清醒的現(xiàn)實中重逢,這是兩條鐵軌相互守望的愛情,感人卻又無望??沒有山盟海誓,沒有玫瑰花,也沒有卿卿我我的境頭,刪繁就簡的情感呈現(xiàn)是那樣的含蓄內斂,中國式的愛情以及思想的中國式表達,讓簡約的劇情分泌出巨大的能量,直到演職人員的名字出現(xiàn)在黑色的銀幕上,我依舊被摁牢在座位上,被故事的余味所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