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絲讀后感2000字作文
苔絲是個悲劇式的人物,究竟誰應(yīng)當(dāng)為這一悲劇負責(zé)呢?恐怕許多讀者都會認為,罪魁禍?zhǔn)资菒汗魃贍攣喞卓恕6谖铱磥?,?dǎo)致這一悲劇起因的固然是亞雷克,但導(dǎo)致悲劇結(jié)局的還有苔絲名義上的丈夫克萊爾。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的小編為你們整理的文章,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苔絲讀后感2000字
前一段日子,讀完了《苔絲》——流著眼淚讀完的。
這是我第二次讀這篇小說了,可從次數(shù)上來看雖是第二次,實質(zhì)上只能說是第一次,或者說是一次多一點點。我第一次看這篇小說的時候才只是一個小學(xué)生,對文學(xué)作品的理解能力有限,而且讀得也很粗略,那時,我對《苔絲》的唯一印象就是挺好看的,苔絲這個人物挺可憐的,除此以外便所剩無幾了,根本沒有把自己融入整個情節(jié)中去,根本沒有對苔絲這個悲劇性的人物作過任何有意識的評價,根本沒有想過苔絲一步一步走向毀滅是與其性格,與她所處的環(huán)境是如此密不可分。這一次閱讀,我不敢說我已經(jīng)看懂了,但我對整個情節(jié)有了比以往更深刻的了解。
《苔絲》的作者托馬斯·哈代在這篇小說中體現(xiàn)出了他悲觀的宿命論,主人公苔絲陷入悲慘境地,但她無論如何掙扎都無濟于事,改變不了命運的安排與戲弄,最后走上絕路。但她走上絕路,絕不像某些低俗小說那樣一味追求情節(jié)曲折而硬讓主人公死去,而是有其一定的必然性。在故事的開端,當(dāng)苔絲的父親約翰·德比被告知自己這樣一個貧窮小販竟是古代德伯家族——一個十分高貴顯要的家庭的后裔后,她的父母要她去有錢的德伯太太家攀親戚,她天性純樸,厭惡趨炎附勢,不同意去,但后來,她由于擔(dān)心喝得酩酊大醉的父親半夜外出送蜂密進城會出現(xiàn)意外,才與弟弟一起替父親跑一次腿,然而途中卻出現(xiàn)了意外——她家唯一一匹趕車的馬被軋死了,失去一匹馬對他們這樣一個貧困的家庭來說就是失去了用以維持生活的工具。在埋葬這匹衰老枯瘦的馬時,幾個孩子們都放聲大哭,苔絲沒有,“他臉色蒼白,沒有表情,似乎認為她自己是謀殺者”,書中是這樣描寫的。然后她帶著一種負罪感――是她自己的疏忽大意才使家庭的生活出現(xiàn)了危機,和她對父母的孝順,對弟弟妹妹們的關(guān)愛,以及她強烈的責(zé)任感——必須使家庭擺脫困境的責(zé)任感,去了德伯太太家攀親戚,也導(dǎo)致了她被亞歷克·德伯玷污,給她日后的生活蒙上了一層抹不去的陰影。她的孩子在死前,她堅持要讓這個不清白的小小的肉欲的產(chǎn)物受洗禮,也是強烈的責(zé)任感趨使她這樣做的。如此說來,苔絲性格中最不容忽視的一點便是她強烈的責(zé)任感了,正如苔絲堅決地要把與亞歷克·德伯的那一段不快的往事告訴她所深愛,并且也深愛她的丈夫安吉爾一樣,她原本可以完完全全地把這件事隱藏起來,說像她母親教她的,然而,苔絲沒有,她把這件事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安吉爾,書里這樣寫道:“她說得很輕,但很堅決。”苔絲把這件事告訴了安吉爾,而不愿意隱瞞事實,致使安吉爾承受不住打擊而與她分居,也正是源于她那責(zé)任心,不是嗎?現(xiàn)在看整篇文章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段吧,就是苔絲殺了亞歷克后追上安吉爾的時候:“……克萊爾停住腳步,以詢問的目光望著苔絲。‘安吉爾’,苔絲說,好像她一直等待著他們停步時克萊爾會這樣看著她,‘你知道我為什么要追你嗎?我要告訴你我把他殺了!’她這么說的時候臉上露出令人同情的慘淡微笑。”“令人同情的慘淡微笑”,你能想象一個人在殺了人后所露出的這種表情嗎?如她自己所說的“我殺了他——也不知道是怎么把他殺死的。不過,安吉爾,為了你,也為了我自己,我非這么做不可。”顯然,苔絲把殺死亞歷克看成是她應(yīng)盡的責(zé)任,是她必須完成的任務(wù),為她自己,也為她丈夫。亞歷克是籠罩在她心頭的陰影,亞歷克死了,她只覺得如釋重負,只覺得自己是完成了任務(wù),所以她急著要告訴她丈夫,這大概也就是她臉上會露出微笑,而不是殺過人后的慌亂、驚恐無措。因而在她生命的最后五天——與安吉爾在一起的五天——一生中最幸福的五天中過的生活是恬靜的,她的心情也是平靜的,她對待死亡的坦然也感染了逮捕她的人,“她站起身來,整了整衣服向前走去;那些人還一個也沒有起步。‘我準(zhǔn)備好了’,她平靜地說。”我想,苔絲或許是帶著幸福,甚至是帶著滿足感死去的,因為她覺得她死了,再也看不見安吉爾會看不起她了。這從她被逮捕前所說的話中是可以看出來的。
至此為止,我所說的都是苔絲,也許你會問起安吉爾為什么會接受不了苔絲曾被亞歷克玷污并產(chǎn)有一子這一殘酷事實而提出與她分居,他不是很愛苔絲嗎?難道他對苔絲的愛并不是高尚的嗎?那么,我要說,他是因為太愛苔絲了,他心目中的苔絲是如此美麗,如此善良,是一切純潔的象征,他忍受不了他眼中所見,心目所想的苔絲有任何過錯,他努力扼殺自己對苔絲的感情,他覺得那個屬于他的苔絲已經(jīng)不存在了,在他眼前的,已經(jīng)不是他以前所深戀的苔絲,而是有著苔絲形貌的另一個女人。新婚之夜,也就是苔絲把往事告訴他的那個夜晚,也就是他們開始分居的那個夜晚,他曾夢游,抱著苔絲走到了樹林中,把苔輕輕放在一口棺材中,看過這篇小說的人一定不會忘記他當(dāng)時所一直重復(fù)說的那一句話:“死了,死了,苔絲,我的妻子死了,死了。”在他的心中,最最美好的那個苔絲死了,不存在了,他的悲痛,他的絕情,他的棄苔絲而去的行為,正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失去了當(dāng)初最真最純的苔絲。
至于亞歷克,我不想多說,他給苔絲帶來的災(zāi)難是顯而易見的,他對苔絲所做的一切,根本不是出自他對苔絲的愛,因為愛是高尚的,他對苔絲只有情欲可言,絲毫沒有愛的根據(jù)。然而,苔絲并沒有因為亞歷克給她帶來的打擊而不純潔,她自始至終都是那么的純潔,善良,都顯得那么美麗。
上文也就是我對《苔絲》的一點感想,寫好后,一陣輕松,這些話,一直是我在閱讀過程中想要說的,在這里一吐為快,真是爽心。
《德伯家的苔絲》
今天,我讀了《德伯家的苔絲》這篇小說,使我受益匪淺。這篇課文主要講了:艱苦黯淡的鄉(xiāng)村生活,蘊藏著苔絲的夢想和希望。十六歲的苔絲,在家人虛幻的期望下,攀附豪門貴親。她躍身成為了幸福的貴婦人,接著從此墮入萬劫不復(fù)的痛苦深淵。
故事的情節(jié)并不復(fù)雜:純樸美麗的農(nóng)村故娘苔絲來到貴族德伯維爾家當(dāng)女傭,被惡棍少爺亞雷克誘騙失身懷孕,因而受到鄰里的恥笑和指責(zé),從此開始陷入痛苦的深淵。后來苔絲遇到了出身富裕牧師家庭的克萊爾,兩人真心相愛。新婚之夜苔絲將自己過去的悲慘遭遇告訴了克萊爾,沒想到換來的卻是克萊爾的無情離去。苔絲吃盡了難以想象的各種苦頭,卻沒有得到克萊爾的原諒和任何消息。為潦困的生活所迫,絕望中的苔絲再次落入亞雷克手中。此后醒悟了的克萊爾重新找到了苔絲,苔絲追悔莫及。為了與心上的愛人克萊爾生活在一起,苔絲殺死了毀掉自己一生的亞雷克。幾天后苔絲被捕,以殺人罪被判處絞刑,克萊爾則遵照苔絲的遺愿,帶著她的妹妹麗莎開始了新的生活。
在我讀過的外國小說中,《苔絲》大概是最具詩化最吸引人的作品了。作者對19世紀(jì)英國西南部農(nóng)村自然景色的優(yōu)美描述,字里行間無不浸透著濃郁的詩情畫意。尤其是他采用了詩歌的藝術(shù)手法,將自然界的優(yōu)美景色與人物的細膩感情結(jié)合起來描寫:通過自然景色來揭示人的心境,又通過人的心境來使自然景象充滿人的情感,這種巧妙的結(jié)合產(chǎn)生出詩的意境,因而具有很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使人讀來真覺得是一種愜意的享受。
小說中哈代以生動的筆觸,深摯的情感塑造出了一個善良美麗的少女苔絲:宛若“一個清新、純潔的大自然的女兒”,“在氣質(zhì)和體貌兩方面都表現(xiàn)出一種尊貴的端莊,儼然是個皇后”,“她周身洋溢著詩意,一舉一動都是詩,把詩人只在紙上寫寫的詩,活生生地顯現(xiàn)出來了”。雖然苔絲是個失貞的女人,甚至最后淪為了殺人犯,但作者還是大膽地摒棄了世俗的觀念,贊揚她為“一個純潔的女人”,“遠遠勝過別的處女的清新”。
亞雷克只是赤裸裸的剝奪了苔絲的貞潔,從肉體上揭開了悲劇的序幕;克萊爾卻在新婚之夜拋棄了苔絲,從精神上導(dǎo)致了悲劇的發(fā)展,并最終使這場悲劇落下了幃幕。倘若克萊爾沒有拋棄苔絲,沒有披著那層虛偽的道德面紗,也就不會有這場悲劇的發(fā)展與結(jié)局。
苔絲讀后感2000字
我對《苔絲》的唯一印象就是挺好看的,苔絲這個人物挺可憐的,除此以外便所剩無幾了,根本沒有把自己融入整個情節(jié)中去,根本沒有對苔絲這個悲劇性的人物作過任何有意識的評價,根本沒有想過苔絲一步一步走向毀滅是與其性格,與她所處的環(huán)境是如此密不可分。這一次閱讀,我不敢說我已經(jīng)看懂了,但我對整個情節(jié)有了比以往更深刻的了解。
苔絲的一切都是靜靜的。五月節(jié)的舞會上她靜靜地看著自己鐘情的男子挑選了另外的姑娘,又靜靜地哀怨。在德伯家的農(nóng)場她靜靜承受亞雷的玩弄,又靜靜地離開。在奶牛廠里她靜靜地愛著安璣,又靜靜地等待安璣回來。就連她的掙扎與反抗,都是那么沉默,悄無聲息。
她有著貴族血統(tǒng),又生在淳樸的鄉(xiāng)村之中,這一切造就了她的純潔和質(zhì)樸的優(yōu)雅。哈代賦予了她至真至美的個性,她是大自然的女兒。她的生命就如同一棵傲立的小樹,雖然有寒冬落葉,但等到春暖時,又是枝葉喧鬧。而命運無情的利鋸,讓她最終倒下,再也無法站起。
苔絲自始至終都是純潔美好的,一如她的外表。女人珍視美麗,而美麗給女人帶來的,卻往往不是幸運。世人也珍愛美麗,可是卻沒有人真正知道怎樣去愛。
我們不能武斷地說亞雷不愛苔絲,愛美之心,就算不是對靈魂的欣賞,也無可厚非。他曾經(jīng)有一點想要保護她,也想過要柔和地對她好,慢慢地進入她的內(nèi)心。他的語言雖然粗魯俗氣,但細細品讀,其中也不乏對苔絲溫柔的心疼。但同時亞雷的紈绔習(xí)氣又讓人嗤之以鼻,他最大的錯誤就在于只知占有,不懂尊重,生活所迫的苔絲,想推開他卻不能。亞雷侮辱苔絲的那個晚上,他本來并沒有意要這樣做,只是在月光下的苔絲令他不能自禁,半推半就中苔絲被亞雷所踐踏和侮辱。事后亞雷提出可以給予苔絲情婦式的豢養(yǎng),這個承諾對于一個粗俗的商人,也許已經(jīng)是很勇敢的擔(dān)當(dāng)了吧,但對于苔絲,這個表面沉默而內(nèi)心倔強的無以復(fù)加的女性,這確是不折不扣的侮辱。
安璣走后,亞雷又找到苔絲,再次提出豢養(yǎng)她,這是出于占有的欲望還是內(nèi)心對苔絲的愛戀呢?我們不得而知,但在苔絲已經(jīng)窘迫得走投無路的時候,他是落井下石,也是拉了一把苔絲,給了苔絲一家一條生路。亞雷是精神上的虐待者,她是把苔絲推向深淵的直接兇手。
安璣,有著良好教育的正人君子,與苔絲深深相愛,他的愛的確比亞雷高尚的多,但是他的所做作為,對于苔絲的毀滅,卻有著比亞雷更甚的推動作用。
作為一名女性讀者,怎么能夠忽略哈代對苔絲與安璣戀愛的浪漫描寫呢?在漲了水的河道上,安璣一步一步慢慢把苔絲抱過河去的情景,讓一代代的讀者怦然心動,那種青澀與純潔,是那樣的自然和貼近生活。安璣對苔絲的愛,是君子之愛,他愛的是苔絲的內(nèi)心,苔絲內(nèi)心的純潔和憂郁的結(jié)合,正是吸引安璣之處,這種內(nèi)心的場域,是亞雷這樣的淺薄之人所永遠無法達到的,這樣的區(qū)別,也正是苔絲深愛安璣卻從不對亞雷施舍一點溫柔的原因。然而,這個能觸及最深刻愛情的男子,卻因為嚴重的感情上的潔癖和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把自己的愛人按壓在沒有空氣的深水之境。
可憐的苔絲啊!父母因為生活的重壓,可以把自己作為交換物質(zhì)的籌碼;垂涎于自己美貌的亞雷,也可以輕而易舉地傷害苔絲的身體,但苔絲圣母般的靈魂仿佛有著天生的自我凈化功能,她沒有在這些苦難面前低頭。但安璣,不是苔絲靈魂的伴侶嗎?為什么還難以包容一顆被傷害過摧殘過的心靈?在我看來,安璣就是苔絲毀滅的最大推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