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原創(chuàng)作品專欄>科普知識>

《黃帝內(nèi)經(jīng)素論》第三十一篇:熱論(六)

時間: 陳響897 分享

  LS23——《熱病第二十三》自然巡航之遷斷校注釋譯說明

  ‖LS23─C0301→C1801‖→‖LS21—C1201‖→‖SW31‖遷移說明:

  1、 原篇《熱病》無問無答,非獨立論文,湊篇之簡,宜遷出;

  2、 《太素》置于卷第二十五《熱病說》,且在原《評熱病論》之后。此節(jié)顯見為熱病之決及相應刺法,不從其分類;

  3、 《甲乙》置于卷七第一(中)《六經(jīng)受病發(fā)傷寒熱病》,正接于《靈樞.寒熱病》LS21—C1201“病始于手臂者……止之于陰。”句后,從之;

  4、 所論均為熱病刺法,并入《熱論》本位,以答帝問“治之奈何?”如此則主題相符,義理相通;另,《熱病》LS23—C1501“熱病已得汗,而脈尚燥熱”句,被《評熱病論》SW33—Q0205“且夫《熱論》曰: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明言引自《熱論》,即可相互印證:前者在《熱論》,后者在《評熱病論》,此亦該句隨遷《熱論》之強信。

  C0301熱病三日:

  1、《內(nèi)經(jīng)校釋》引《類經(jīng)》二十一卷第四十注:“此下所言熱病,即傷寒時疫也。”

  2、本句所言,實《熱論》SW31-Q0201→Q0203熱病尚未入臟之刺法和解論。

  C0301實其陰:

  1、姚春鵬注本譯:“并充實三陰經(jīng)。”

  2、《內(nèi)經(jīng)校釋》譯:“也應配用充實陰經(jīng)的針法。”

  C0301身熱甚,陰陽皆靜者:

  1、《靈樞懸解》卷九《熱病》注:“身熱甚,陰陽皆靜者,所謂病熱而身脈靜也(《素問.陰陽應象論》語。)”

  2、身體熱甚,脈動活躍方為正常,而此言陰陽皆靜,當為異常。據(jù)《玉機真臟論》SW19—D2203“病熱脈靜……皆難治”、《平人氣象論》SW18—Q0125“風熱而脈靜……皆難治。”

  可知:皆有難治之死征。

  C0302熱病七日、八日:本句言《熱論》SW32-Q0208→Q0209六日不死而熱病始衰之刺法。

  C0302喘:《說文》:“喘,疾息也。”觀氣喘,望診法也。

  C0302短:

  1、 姚春鵬注本、《內(nèi)經(jīng)校釋》均作“眩”,《內(nèi)經(jīng)校釋》校曰:“原作‘短’,據(jù)《甲乙》卷七第一中、《脈經(jīng)》卷七第十三及《太素》卷二十五熱病說改?!短亍窏钭ⅲ?lsquo;脈喘動頭眩。’”

  2、 《靈樞懸解》、《靈樞集注》均作“短”,從之作“短”,即氣短。

  C0303脈代者,一日死:

  1、《內(nèi)經(jīng)注評》注:“脈代即代脈,表現(xiàn)為有更代的脈象,在數(shù)動脈動之中,有一次較長時間的歇止。”

  2、《說文》:“代,更也。凡以此易彼,以后續(xù)前,皆曰代。”此言脈動時有停滯。

  C0401苛軫鼻:

  1、 姚春鵬注:“鼻部生小疹。苛,細小。軫,通疹。”

  2、 《內(nèi)經(jīng)注評》引馬蒔注:“軫當作疹,《海篇》有此字,身體苛重,鼻上生疹。”

  3、 《說文》:“苛,小草也。”即細小;軫,zhen3,通疹,小疹??凛F鼻,即鼻生小疹。

  C0401不得,索之火:

  1、《內(nèi)經(jīng)校釋》注:“有些注家,比如馬蒔、張志聰及張介賓等均認為是‘不得,索之火’,將其解釋為如刺之,而病不得退,則當求之于火,即益心火以制肺金。詳酌其義,似屬不妥,因肺經(jīng)病,邪在表皮毛,當淺刺皮毛為治;肺熱,反益心火,非其治也。當以《太素》卷二十五熱病說楊注:‘此皮毛病,求之肺腧,不得求之心腧,以其心火克肺金也。’及劉衡如《靈樞經(jīng)》校勘本校語,作‘不得索之火’為是。”

  2、從馬蒔、張志聰、張介賓之斷句及解經(jīng),原因如下:

  其一、《黃帝內(nèi)經(jīng)》一字千金,一字一義,除特殊名詞外,全書盡為單字,故“不得”非復詞,不然以“勿”代“不得”入經(jīng),足以達意;

  其二、皮膚有病,索之于肺金之主氣,從主氣治之不愈,轉(zhuǎn)而尋求從火勝金方向治療,義理尤通,圣意頓明。

  C0501澀:

  1、《內(nèi)經(jīng)注評》注:“歷代注家有三種解釋。楊上善:‘皮膚粗澀也。’馬蒔:‘其身澀滯’,形容動作不靈活;張景岳:‘澀,燥澀也。’從下文皮膚之論看,宜從張景岳。”

  2、干澀。

  C0501倚:

  1、 《內(nèi)經(jīng)校釋》作“煩”并校:“據(jù)《甲乙》卷七第一中改?!短亍肪矶鍩岵≌f作‘倚’。”

  2、 張景岳注:“倚,無力也。”從之。

  C0701四逆:

  1、 姚春鵬注:“四肢厥逆。”

  2、 《靈樞懸解》卷九《熱病》注:“四逆(四肢厥逆)。”

  3、 四逆,實指前文手足躁動之四肢異常。厥逆為《厥論》所論之異常厥證,即死證,故不可解作“厥逆。”

  C0701筋躄:

  1、 姚春鵬注:“肝主筋,筋躄則足不能行。張景岳:‘筋躄者,足不能行也。’”

  2、 躄,bi4,跛腳。 此即前文“手足躁”,四肢躁動之異常。

  C0801瘈、疭:

  1、《靈樞懸解》卷九《熱病》注:“瘈,筋急。疭,筋緩。”

  2、瘈,chi4,即瘛,瘈態(tài)為收,即抽筋;疭,zong4,疭態(tài)為縱,即弛縱。

  C1101顳颥:

  1、 黃元御注:“顳颥即鬢骨,位當足少陽之腦空。”

  2、 顳,nie4;颥,ru2。

  C1101衄:nu4,流鼻血。

  C1101厥熱病:

  1、 黃元御注:“厥熱病者,邪熱上逆之病也。”

  2、 《厥論》SW45—Q0101“陰氣衰于下,則為熱厥。”即為本解。

  C1101寒熱痔:

  1、張景岳云:“寒熱痔三字,于上下文義不相續(xù),似為衍文。”

  2、《靈樞懸解》卷九《熱病》本句無“寒熱痔”三字。

  3、《內(nèi)經(jīng)注評》注:“各家注解不同。張隱庵云:“為外感風溫之熱,內(nèi)因飽食而熱,外內(nèi)不解,則往來寒熱而為痔矣。”

  4、《靈樞集注》張隱庵注:“邪傷肝也,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如外感風淫之熱,內(nèi)因飽食而熱,外內(nèi)不解,則往來寒熱而為痔矣。”

  5、熱厥,皆為內(nèi)部寒熱失衡所致,其與寒熱證病理相近,故治當用寒熱痔法。且譯作:采用治寒熱痔之法。

  C1201于其腧:《靈樞懸解》卷九《熱病》注:“于其腧者,體重取脾腧之太白,腸熱取腸腧之三間也。”

  C1201下諸指間:《靈樞懸解》卷九《熱病》注:“下諸指間,謂足經(jīng)諸指之穴也。”

  C1201胃胳:

  1、《內(nèi)經(jīng)校釋》作“絡”,并校:“原作‘胳’,據(jù)《太素》卷二十五熱病說、《脈經(jīng)》卷七第十三及七第一中改。”

  2、《內(nèi)經(jīng)注評》注:“《甲乙經(jīng)》和《黃帝內(nèi)經(jīng)太素》‘胳’均作‘絡’……這里的胃絡,也就是指胃經(jīng)的絡穴豐隆而言。”

  3、《靈樞懸解》黃元御注:“索氣于胃絡,得氣者,陽明之絡曰豐隆,別走太陰,故索氣于此,而得脾氣也。”

  C1401內(nèi)踝上橫脈:

  1、《內(nèi)經(jīng)注評》注:“指三陰交穴。”

  2、《靈樞懸解》卷九《熱病》注:“內(nèi)踝上橫脈,足太陰之三陰交也。”

  3、《靈樞集注》張隱庵注:“內(nèi)踝上橫脈,即足太陰之三陰交。”

  C1701不可刺者:

  1、《甲乙》卷七《六經(jīng)受病發(fā)傷寒熱病》將“不可刺者”直接改作“死候”,失矣。“不可刺者”,雖言刺之無益,未必它法不宜。

  2、《靈樞集注》注:“凡此九者,邪熱甚而正氣已絕,刺之無益也。”

  C1701噦:yue3,干嘔。

  C1701齒噤齘:噤,jin1,牙齒打顫;齘,xie4,磨牙。齒噤齘,即牙齒打顫磨牙。

  C1801五十九刺:

  1、《靈樞懸解》卷九《熱病》注:“共計五十九穴,此與《素問.水熱穴論》熱病五十九腧穴多不同,另是一法。”

  2、本節(jié)所論,凡五十九穴,穴數(shù)正確。五十九穴詳見《水熱穴論》之五十九穴。

  C1801痏:

  1、《內(nèi)經(jīng)校釋》注:“指針瘢,針孔。此指針刺的穴位?!额惤?jīng)》二十一卷第四十注:‘有刺必有瘢,故即以痏為數(shù)’。”

  2、《靈樞集注》注:“痏葉瘢,針瘢也。”

  3、《素問直解.通評虛實論》SW28-D2402注:“痏,針眼如小瘡也。”高士宗之注甚明,從之。

  C1801發(fā)際二:原作“發(fā)際一”,《靈樞懸解》卷九《熱病》作“發(fā)際二”并注:“發(fā)際二,前發(fā)際,督脈之神庭;后發(fā)際,督脈之風府,前后共二穴。”從黃元御作“發(fā)際二”,而正合五十九熱穴之數(shù)。

  公眾號:其人頌經(jīng)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


387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