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課堂感悟:將虛幻的“完美”剔除
教師課堂感悟:將虛幻的“完美”剔除
在真正的課堂上,一個有頭腦、有思想的老師,絕對不會按照某些僵死的“課堂標準”來上課。相反,守住自己對課堂的理解,剔除虛幻的“完美”,保持鮮明的個性,這才是課堂教學中應該努力追求的。
妄想
一節(jié)課處處完美
在一次業(yè)務學習中,偶然聽到了邯鄲教師進修學校校長、特級教師周喜平老師的一個說法,他說——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發(fā)表在雜志上,論述了高效課堂的若干條標準,我自己認為太詳細、太科學了,但是,誰妄想能用一節(jié)課符合這所有的標準,那就是天方夜譚。
周校長講話詼諧幽默,看似調侃式地否定自己精心炮制的高效課堂“標準”,實則是在闡述一個真理:
別奢望一節(jié)課處處完美。
可我們在平時的教學導向中,似乎在追求完美。
尤其是公開課,大抵有一個共性:完美,或者接近完美。
課堂氣氛要熱熱鬧鬧,課堂環(huán)節(jié)要順暢自然,一切都在計劃之內,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甚至追求教師的最后一句話和下課鈴聲同步響起,不差分毫。
這樣的課,角色和臺詞都是課前準備好的,教師只要做好導演就行,怎么看都越來越像唱戲。這樣的“完美”有多大的價值呢?很多老師一心追求這種“完美”,可學來學去,改來改去,卻見不到自己的水平有實質性的提高。
我想,與這種“完美”中滲透的虛偽不無關系。我們不否定,這樣的公開課中滲透著一定的較為先進的教學理念,有值得借鑒之處,但由于缺乏將這種先進的教學理念轉變?yōu)榻虒W實踐的真實的過程,這種課的價值自然就大打折扣。
如果在現(xiàn)實的課堂中,一個教師總抱著追求如此“完美”的態(tài)度去面對課堂教學,恐怕就像做著一個永遠不會實現(xiàn)的夢,在殘酷的現(xiàn)實面前,一定會倍受“打擊”,久而久之,就會對教學失去信心。
只要熱愛
有遺憾的課堂是走向高效的途徑
其實,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一位教師不管教學能力多強,即便是準備足夠充分,課堂上也總會有缺憾的地方。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才能面對真實的課堂,才會擺正心態(tài),去尋求更合理的走向高效的途徑。
在和老師們交流的過程中,總不乏聽到老師們對課堂教學的不滿意,這種不滿意就體現(xiàn)在,自己的課沒有對課堂的方方面面做出最全面的預期。就知識而言,沒有能夠囊括本節(jié)課的所有知識以及可能涉及延伸的知識;就學生反應而言,沒有對學生的各種反應做出假想和對策研究;就教師而言,自己的肢體、語言乃至于節(jié)奏感,沒有淋漓盡致,沒能把周圍同行教師的各種優(yōu)點集于一身,從而成為一個集大成者……等等。
固然,一個教師有這樣的追求和理想,精神值得鼓勵。但這樣的課堂,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會有?我想只有存在于教師的理想中,甚至只是一個夢想。除了偶爾能在“名家”千錘百煉地公開課課堂上偶爾一見,絕對不可能也不會存在于真實的課堂教學中。
就現(xiàn)實而言,每堂課所面對的學生不同,基礎不同,思維方式不同,反應強弱不同,不可能做到完美,必然會有一些不盡完善的地方。
我們可以在某些方面做得更出色一些,譬如教師的激情感染了課堂,或者學生的活動開展充分體現(xiàn)了主體的作用,或者課堂的教學設計簡潔實用,環(huán)環(huán)相扣,有很好的效果,等等,但如果非要強硬地奢求一堂課在各個方面都“完美無瑕”,反倒容易讓課堂失去創(chuàng)意,從而變得千篇一律,如此,又如何能夠使課堂出現(xiàn)一些“意外”,甚至走到“岔路”上,發(fā)現(xiàn)在預設中無法欣賞的風景?從這個角度而言,處處完美,也就成了“死板僵化”的代名詞,也就使課堂失去了變化的可能。
沒有變化的課堂
必然是失去吸引力的課堂
當然,教師在課堂上追求“完美”,有些時候也是形勢所迫。我看到很多學校都出臺了自己學校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如果說弄出個“標準”來,是為了給課堂教學改革指出明確、清晰的方向,讓大家知道該如何努力,應該無可厚非,可偏偏有些領導,把這個“標準”當作了僵死的尺子,條分縷析地去衡量具體的每一節(jié)課,并依據(jù)是否達到標準來賦分。譬如,標準中明確規(guī)定,教師上課必須要用多媒體課件,可這節(jié)課老師偏重于學生的交流互動,根本沒有使用多媒體的必要,對不起,不管你有多少理由,沒有用就是沒有用,該項不達標,只能得零分。這樣就逼著老師上課時背負著“標準”的重壓,為了符合“標準”而去上課,這兒也要顧及,那兒也怕丟落,最終導致個性盡失。
此外,我參加過無數(shù)次的聽課評課活動,發(fā)現(xiàn)那些擁有“話語權”的業(yè)務高手或者領導們,聽完課后,不是強調尊重和發(fā)現(xiàn),而往往容易居高臨下,頤指氣使,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挑毛病、找差距上。過多地求全責備,你說這樣,他說那樣,結果讓講課老師無所適從,只好什么意見都采納,上出不倫不類、毫無個性色彩的“四不像”課。這樣的做法對年輕教師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
因此,在真正的課堂上,一個有頭腦、有思想的老師,絕對不會按照某些僵死的“課堂標準”來上課。相反,守住自己對課堂的理解,剔除虛幻的“完美”,保持鮮明的個性,這才是課堂教學中應該努力追求的。
【本文作者:王福強(微信公眾號:王福強的小院)】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