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進補肉類食物
?。憾?a href='http://www.zh056.com/yangsheng/' target='_blank'>養(yǎng)生怎么進補?寒冷的冬季里,人體的生命活動將會由盛轉(zhuǎn)衰,中醫(yī)上認為此時正是“補冬”的好時候。冬季養(yǎng)生需要科學進行,那么冬季養(yǎng)生怎樣進補呢? 下面就讓學習啦小編告訴你冬季進補肉類食物,歡迎參閱
冬季肉類進補
豬肉--最補鐵的肉
豬肉肥瘦差別較大,肥肉中脂肪含量高,蛋白質(zhì)含量少,多吃容易導致高血脂和肥胖等疾病;蛋白質(zhì)大部分集中在瘦肉中,而且瘦肉中還含有血紅蛋白,可以起到補鐵的作用,能夠預防貧血。肉中的血紅蛋白比植物中的更好吸收,因此,吃瘦肉補鐵的效果要比吃蔬菜好。
由于豬肉的纖維組織比較柔軟,還含有大量的肌間脂肪,因此比牛肉更好消化吸收。中醫(yī)上認為,多吃豬肉中的瘦肉有滋陰潤燥的作用,對熱病傷津、燥咳、便秘等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雞肉--脂肪最少的肉
這里說的雞肉,是指去皮的雞肉,因為雞的脂肪幾乎都在雞皮。每100克去皮雞肉中含有24克蛋白質(zhì),卻只有0、7克脂肪。雞肉對營養(yǎng)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jīng)不調(diào)、貧血、虛弱等癥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不過,冬季的熱門進補食物--羊肉和狗肉并不適合每一個人。羊肉狗肉補陽氣,身體虛火大的人并不適合食用。冬季雖然要多進補多吃肉類,但選擇哪種肉要辨明體質(zhì),腎陰虛則需要滋陰,腎陽虛者需要補陽。
如果你總上虛火,常常出現(xiàn)口腔潰瘍、耳鳴腫痛、咽喉干痛、大便干結(jié)、排出困難或不盡的問題,需要滋陰。相反,則需要補腎陽。冬季煲湯以肉類食物為主。像羊肉煲、狗肉煲就屬于補腎陽的。而鴨肉、兔肉則屬于滋陰的食物。所以,火爆的羊肉煲、狗肉煲并不適合所有人,會讓部分人火上加火,讓身體燥熱不安,失眠煩躁,加重身體不適。
魚蝦--微量元素最多的肉
魚蝦中的微量元素極為豐富,含鈣、鋁、鐵、錳、銅、鈷、鎳、鋅、碘、氯、硫等,都是人體所必需的。水產(chǎn)品雖然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但是不宜多吃。受海洋污染的影響,水產(chǎn)品內(nèi)往往含有毒素和有害物質(zhì),過量食用易導致脾胃受損,引發(fā)胃腸道疾病。
羊肉--最滋補的肉
羊肉有助元陽、補精血、療肺虛之功效,對氣喘、氣管炎、肺病及虛寒的病人相當有益。還能益腎壯陽,補虛抗寒,強健身體,是冬令的滋養(yǎng)食療珍品。但需注意的是,羊肉畢竟性偏溫熱,并非人人皆宜。陰虛火旺、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關節(jié)炎、濕疹及發(fā)熱者應忌食。
以上的肉食都是大家常見而且大家都會經(jīng)常能吃到的,冬季養(yǎng)生吃什么肉我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食肉既可以補鈣、養(yǎng)生、還可以解饞,是不是準備行動了呢?
冬季養(yǎng)生的食材
枸杞:養(yǎng)肝明目
冬季是補腎的好季節(jié),而枸杞是補腎佳品。枸杞性味甘平,歸肝、腎經(jīng),能補腎益精、養(yǎng)肝明目、補血安神、生津止渴,對腎臟和肝臟都是寶。在空氣干冷的冬季,眼睛易干澀、流淚,常吃枸杞還能緩解這些癥狀。
一般來說,健康成人每天吃20克左右(約30顆)枸杞比較合適。枸杞最適合煮粥或煲湯,可將它和大棗、山藥等搭配。嫌麻煩的話,還有一種簡便吃法,即早晚嚼食,營養(yǎng)成分的吸收更充分,但嚼枸杞時要注意控制數(shù)量,最好減半(15顆左右),否則易滋補過度。枸杞補腎益精作用明顯,民間流傳有“君行千里,莫食枸杞”的諺語,性欲亢進的人不宜服用。需要注意的是,枸杞含糖量較高,糖尿病患者應控制用量。
大棗:補中益氣
大棗對身體好處不少,民間有“一日吃仨棗,一生不顯老”的說法。中醫(yī)認為,大棗性味甘溫,能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是冬季上佳的滋補品。它富含鐵元素,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病后體弱、貧血患者以及冬季手腳冰涼的女性都適合用大棗調(diào)理身體。建議把紅棗在鐵鍋里炒黑后泡水喝,可治療胃寒、胃痛。紅棗水里加入桂圓,可作為茶飲,有補血、補氣的功效。
值得注意的是,脾胃虛弱者生吃紅棗會分泌過多胃酸,導致胃痛,因此不妨做熟了再說,可取紅棗幾顆、黑木耳一把、冰糖適量,熬制黑木耳紅棗補血湯,或用紅棗、當歸、糙米熬粥。紅棗雖好,但棗皮纖維含量很高,不易被消化,一次吃太多容易胃脹,建議適量食用。
當歸:活血祛寒
天冷時食物能幫人體御寒,1800多年前的中醫(yī)經(jīng)典著作《金匱要略》中,就有一款特別適合寒冷季節(jié)食用的“當歸生姜羊肉湯”,主要成分之一當歸,被歷代醫(yī)家譽為“血中圣藥”。當歸性溫,入肝、心、脾經(jīng),有補血活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潤腸通便的作用。當歸并非只適合女性使用,凡是血虛、血瘀的病人,表現(xiàn)為血虛頭痛、頭暈心悸、面色萎黃、跌打損傷、皮膚感染、血虛腸燥便秘、虛寒腹痛等,都可一試。
這款湯中當歸有兩個搭檔,生姜能溫中散寒,發(fā)汗解表;羊肉則性質(zhì)溫熱,溫中補虛,是老少皆宜的食物。三者配合起來,可溫中補血、祛寒止痛。體質(zhì)虛寒、容易長凍瘡的人可在冬天將此湯作為藥膳日常食用。當歸雖適用范圍廣,但對火大的人、濕氣所致胃脹、腹脹以及長期腹瀉者并不適合。身體壯實的人,若僅為保健,也不要隨意食用當歸,否則容易上火,防病不成反致病。
白蘿卜:去火化痰
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姜”、“十一月蘿卜賽人參”。白蘿卜是冬季的時令蔬菜,也是養(yǎng)生的好食材。中醫(yī)把肺看做“嬌臟”,是外邪首先侵襲的地方,立冬后需特別呵護。白蘿卜性涼,味甘辛,歸肺、胃經(jīng),對肺胃有熱、痰多、氣脹食滯、消化不良、大小便不暢的人尤其適用。
在食用上,它有兩個最佳搭檔:如想發(fā)揮止咳效果,就將白蘿卜和冰糖搭配,共同達到除痰潤肺、和中止咳的作用;如想抑制咽喉發(fā)干、疼痛的癥狀,可把白蘿卜與青果煎煮后當茶飲,能很好地緩解肺胃熱盛引起的咽喉腫痛。
需要提醒的是,白蘿卜性涼,脾胃虛寒、慢性胃炎、胃潰瘍、大便偏稀者不宜大量食用。另外,蘿卜不宜和“補藥”同食,因其有下氣、消滯作用,行氣太過容易破氣,會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人參、黃芪等補氣類藥物的吸收。
紅糖:化瘀散寒
冬季強調(diào)溫補,紅糖性溫、味甘,入脾經(jīng),能“溫而補之,溫而通之,溫而散之”,具有化瘀散寒、暖胃健脾、緩解疼痛的功效。對體寒虛弱、造血功能下降的老人,尤其是大病初愈者,紅糖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是物美價廉的補品。而且,紅糖是未經(jīng)精煉的粗糖,保留較多維生素和鐵、鋅、錳等礦物質(zhì),營養(yǎng)價值較高。
紅糖與不同食物搭配,可達到不同的保健功效。比如,用紅糖煮荷包蛋,可使雞蛋和紅糖營養(yǎng)互補,讓人面色紅潤,有精神;用紅糖泡桂圓干服用,對改善睡眠有積極作用;熬粥放點紅糖,有益氣養(yǎng)血之效。
值得提醒的是,紅糖應根據(jù)季節(jié)變化來應用,現(xiàn)在正值冬季,可適當多用,但每日攝入量仍要控制在別超25克,到了夏天則要減少用量。
黃芪:益氣固表
冬日里,天氣驟寒,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fā)期隨之而來,體質(zhì)虛弱、容易感冒、畏寒怕冷的人也需增強體質(zhì)。中醫(yī)認為,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黃芪向來被認為是益氣固表的能手,其性微溫,歸肺、脾、肝、腎經(jīng),尤其擅長補氣,非常適合上述兩類人服用。黃芪有“補而不膩”的特點,適當服用有助增強體質(zhì),緩解乏力。
黃芪的用法比較多,可與各種肉類搭配。黃芪瘦肉湯可暖中祛寒,提高抗寒能力;黃芪燉牛肉可益氣補肺,養(yǎng)心安神;黃芪燉雞湯適合脾胃氣虛、肺氣虛弱的人,對緩解產(chǎn)后體虛、面色萎黃、易出虛汗等效果良好。根據(jù)個人情況,食用黃芪時還可再添點其他配料,如氣血兩虛的人可加點紅棗,希望養(yǎng)肝、潤肺的人可加少許枸杞,而脾胃虛弱、體倦乏力的人可加入適量茯苓。但有明顯陰虛、郁熱者,表現(xiàn)為手足心熱、兩脅脹悶、大便秘結(jié)等癥狀的人慎食。
芡實:健脾祛濕
芡實,又稱“雞頭米”、“雞頭”等,是滋補性強的食物,能健脾祛濕、固腎止瀉,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優(yōu)勢,適合“補冬”的傳統(tǒng)觀念。在蘇東坡的養(yǎng)生之道中,就強調(diào)吃芡實。
鮮芡實或干芡實泡水后可直接嚼服,也可將其和蓮子、茯苓、山藥一起煮成四神湯,具有健脾、利濕、補腎的功效,適合大部分人飲用。常熬夜、長痘痘、易嘴破、常便秘的人特別適合飲四神湯來滋陰、固脾胃,讓消化系統(tǒng)穩(wěn)定下來。值得提醒的是,芡實不能一次性食用太多,否則可能造成便秘。此外,把鮮芡實去皮后凍在冰箱里,可增加保存時間。
冬季進補肉類食物
上一篇:冬季養(yǎng)腎泡茶
下一篇:冬季養(yǎng)生泡腳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