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各學科學習方法 > 語文學習 > 高中語文詩詞鑒賞及解題技巧總結

高中語文詩詞鑒賞及解題技巧總結

時間: 鞏詩71232 分享

高中語文詩詞鑒賞及解題技巧總結

  語文的古詩鑒賞題讓許多同學頭疼,解答這一類題目有哪些技巧呢?來一起看看吧。

  高中語文詩歌鑒賞答題方法

  (1)用高度概括的語言來概括詩歌塑造了什么形象。詩歌中常見的人物形象有:不慕權貴、豪放灑脫、傲岸不羈的形象;心憂天下、愈憂民的形象;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隱者形象;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形象;矢志報國、慷慨憤世的形象;友人送別、思念故鄉(xiāng)的形象;獻身邊塞、反對征伐的形象等。考生在平時復習時,應對這些形象做些積累。

  (2)結合詩句中相關的語句具體分析這一形象的特征,概括時應忠于原文,不可臆造。

  (3)結合詩人的人生經歷或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分析詩歌中的人物形象對詩歌表情達意所起到的作用。

  表現手法照應、倒裝、鋪墊、鋪排、抑揚(先抑后揚、先揚后抑)、正側結合、虛實結合、動靜結合、化動為靜(以動襯靜)、以小見大、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卒章顯志、言此意彼、意在言外、寓褒于貶、明褒實貶、欲擒故縱、畫龍點睛、重章疊句、意象組合、白描與工筆、以樂景寫哀情、借古諷今、運用典故、以小見大、開門見山、含蓄蘊藉等。

  總論情與景關系:

  修辭手法比喻、借代、比擬、夸張、對偶、排比、設問、反問、對比、象征、通感、雙關、修辭手法:手法用典、疊詞、互文、列錦等。

  1、鑒賞古詩,應該充分考慮它們創(chuàng)造形象的特點。

  2、理解詩意,借助想象和聯想再現形象。

  3、詩歌塑造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

  4、剖析作者思想。

  5、詩中賞畫看畫面形、色、動、靜,欣賞詩的畫面美

  6、畫中品詩由形象畫面的色調,把握詩人的情感思想

  高中詩歌鑒賞常考題型的答題技巧

  一、煉字型

  1、提問方式: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么字?為什么?

  2、提問變體: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煉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并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4、答題模式: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個更好;②解釋該字在句中的語表義和語里義;③展開聯想和想像,把這個你認為“好”的字還原句中描摹景象;④點出該字表達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樣的意境。

  二、分析意境型

  1、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2、提問變體:①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②從“情”和“景”的角度對某首詩或詞作一賞析。

  3、解答分析: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題型。所謂意境,是指寄托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分析詩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點,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與志的“契合點”。

  4、答題模式:①找出詩中的物象、意象;②展開聯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③點明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能用兩個雙音節(jié)形容詞概括出來,如:雄渾壯闊、恬靜優(yōu)美、孤寂冷清、蕭瑟凄愴等;④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或給人什么樣的啟示和思考。

  三、分析句意型

  1、提問方式:這句詩好在哪里?

  2、提問變體:這句詩有什么含義和作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

  3、解答分析:一句詩可能是寫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寫人的。寫人的方法包括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外貌描寫以及細節(jié)描寫等。理解一句詩一定要聯系上下句并結合全詩進行。

  4、答題模式:①闡明語表義,有時要發(fā)掘它的深層意思;②分析詩句在寫景或抒情或寫人方面的表達作用。③簡要說明藝術效果。

  四、分析語言特色型

  1、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2、提問變體:①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②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

  3、解答分析: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這類題要求學生最好能知人論事,因為不同的作者語言風格不一樣,如李白雄渾飄逸而杜甫則是沉郁頓挫。但有時候我們不熟悉作者也可以從詩中讀出語言風格,有的曉暢明快,有的民歌風味十足等等。

  4、答題模式:①用一兩個詞或一兩句話,準確點明語言特色(簡練傳神、凝練沉郁、入木三分、煉字精巧、一字傳神、對仗工穩(wěn)、語近情遙、莊諧俱見……);②結合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③闡述詩中用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五、分析主旨型題

  1、提問方式:這首詩表現了怎樣的主旨?

  2、提問變體:請分析某句詩蘊含了作者當時何種心情。

  3、解答分析:分析主旨往往需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⑴涉及的文化常識、生活常識、歷史典故、神話傳說和自然現象;⑵某一詩句的大意或;⑶詩人的思想傾向、政治主張、志向追求、生活經歷;⑷時代背景、社會現實。

  4、答題模式:①分析具體詩句寫了什么;②抒發(fā)了什么情感,暗寓了什么。

  六、分析技巧型題

  1、提問方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

  2、提問變體:①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手法)。

  ②詩人是怎樣抒發(fā)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表現手法是詩人用以抒發(fā)感情的手段方法。要準確答題,首先必須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現手法;其次,要對詩句進行全面多角度分析。

  4、答題模式:①準確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修辭手法:正反對比、巧用比喻、妙用比擬、夸張得體等。表現手法:襯托、對比、虛實、大小等);②結合詩句分析,何以見得是用了這種手法;③這種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或旨意。

6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