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小學學習方法 > 六年級方法 > 六年級語文 >

語文預習的方法有哪些

時間: 文瓊21297 分享

  一名學生要掌握好教師所教的知識,就必須做好課前的預習工作。課前預習做得好,在課堂上就能質疑問難,大膽發(fā)言,積極參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語文預習的方法有哪些,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做好課前預習的方法

  讀――預習的第一步。

  先把新課輕聲地讀幾遍,了解課文所寫的內容和表達的中心;接著根據作者的寫作順序,給課文劃分段落層次;然后在初步弄清文章結構的基礎上,思考文中的重點字詞句,體會作者是怎樣運用這些字詞句來表達中心思想的;再綜合起來,想想整篇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寫作特點。通過思考,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為后面的學習、理解課文作一些輔墊。

  當然,預習課文不只是讀讀、想想,還要注意查找資料。預習課文時,使用工具書、網絡,查找、搜集有關資料、圖片。遇到沒有學過的生字、新詞,或以前學過現(xiàn)已回生的字詞。要了解這些字詞的讀音、意思或用法,就要運用字典、詞典這些無聲的老師。現(xiàn)在學生最常用的工具書有《新華字典》《現(xiàn)代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預習課文時通過自己查閱工具書,就能掃除語言文字的障礙,較牢固地掌握這些字詞的讀音、意思和用法。

  預習中還有重要一環(huán)――動筆畫。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要求熟讀課文,動手把生字、新詞、難句、重要內容和疑惑的問題用符號標劃出來,便于理解應用和考查。(1)標出課文的自然段;(2)劃出生字詞語;(3)劃出重點句子,如“中心句”“過渡句”“總結句”“修辭句”,以及含義深刻的句子。在標劃過程中,并注意用不同的符號進行標記。比如:文中的生字生詞可以用“――”標出,給不懂讀音的字標上拼音,不理解的詞寫上注釋;容易寫錯的字用“□”標記;重點的字詞加圈加點,需要著重理解的詞語用“△”標明,描寫優(yōu)美的句子用“……”,含義深的句子畫上線,有疑難的地方打個問號等。加以標記,在課中注意掌握,學習效果可以說是事半功倍。

  古人云:“學貴有疑”。預習時還要認真閱讀課文,積極思考問題。在預習課文時,思考問題,并進行質疑,這是一種主動學習的行為。學而多思、思而有辯、學而有疑、疑而有問。因此在預習的過程中找出課文中最令人感動的地方,融入自己的理解;初步學會用簡潔的文字給課文加批注,提出不懂的問題,課上和大家一起討論解決,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思維能力。課后的思考與練習對預習也很有幫助。思考題往往體現(xiàn)了作者的思路、課文的重難點。預習時,看看并想想這些題目,可以幫助理清課文的條理,了解課文的重難點。練習題則側重詞句段的訓練,富有啟發(fā)性。預習完課文試著口頭做一做,可檢查預習的效果。

  語文教學中預習的重要性

  1.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fā)展的社會背景下,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已經成為了教師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掌握技能和方法遠比掌握知識更加重要。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過度重視知識傳授的教學模式,往往會影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而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自主預習,將預習作為學生的家庭作業(yè)之一,讓學生在鞏固舊知識之后,自主預習教師下節(jié)課要講解的內容,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具有重要促進作用的。

  2.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效率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將這句話放在小學語文的課前預習中,我們可以說:有效的預習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成功的一半。誠然,預習是教師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預習,可以提前對要學習的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和感悟

  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基本可以掌握教學的關鍵內容,在學生預習的背景下,教師的課堂教學所起的作用不是對知識的剖析,而是對學生既有知識的鞏固。同時,教師還可以結合教學的內容,對相關的知識點進行拓展,不斷提高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在這個過程中,認真預習的學生能夠緊跟教師教學步伐,獲取更多的知識,促進學習效率的提升。

  教會學生語文預習的方法

  一、明確學習目標

  指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讓學生去弄明白學習本課的目的,明確課文的具體要求。使學生在預習和學習中有一個明確的努力方向,從而減少盲目性和隨意性。要明確文本的學習目標,必須要注意到兩個方面:一是課文前面的預習提示。這個內容大多是對課文內容的概述和歸納,或對學習文本提出一些要求,注意到了這一點,預習起課文就會感到有了努力的方向了。二是課后的練習題。這些練習題大多都是緊緊圍繞課文的主要內容而設計的。如果對這些練習題進行思考,對課文主要內容的理解就容易得多了。但許多同學在預習中,往往對這兩個方面熟視無睹,以為是無足輕重的,結果對課文的預習就收不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教師一定要指導學生在預習中要很好地重視這兩個方面。

  二、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學生每接觸到新的課文,往往對新課文的作者及寫作背景都感到陌生而好奇。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閱讀課文下的注釋了解作者。大多數課文沒有介紹寫作背景,教師就要引導學生查找有關資料,或者到互聯(lián)網上了解作者和寫作背景,在預習中做到這點是很不容易的,而對作者和寫作背景有所了解之后,對學生來說,理解課文內容是會有很大的幫助的。

  三、自學文中生字詞

  這是預習中學生較為注重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似乎可以不用多加注意就可以放手讓學生獨立去完成。而實際當中,往往就是這部分內容,學生最容易麻痹大意,最容易出現(xiàn)馬虎對待的現(xiàn)象。因此,這一環(huán)節(jié)同樣需要教師規(guī)范性的指導,學生不僅要注意自學生字詞語的音、形、義,還要學會辯析詞語的感情色彩。對一些帶有典故出處的詞語還要弄清詞語的出處,原義及引申義,養(yǎng)成勤動手勤查詞典的良好習慣。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和自學精神。

  四、劃分段落層次并歸納內容

  這是預習過程中大部分學生最感頭疼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最能體現(xiàn)一個學生自學能力強弱的環(huán)節(jié)。對大多數學生來說也是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教師在指導歸納各部分內容時應教給一定的方法,如找中心句,濃縮段落,細分層次,使學生通過思考對文章的內容有確切的理解,或者能夠用自己的語言來歸納段落層次的意思,這樣讓學生真正能夠進得去又出得來,思維得到有效的訓練。課堂講課時教師又著重對這一環(huán)節(jié)加以檢查,抓具體,抓落實,讓學生真正動手動腦,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真切的理解和體會,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運用語言的概括能力。


相關文章:

1.家長小學語文課前預習方法

2.小學三年級語文預習方法有哪些

3.初中語文預習方法

4.關于語文課前預習的方法

5.淺談小學語文預習方法

38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