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人物的歷史故事
著名人物的歷史故事
著名人物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的東西。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砹酥宋锏臍v史故事,希望能幫助到你。
著名人物的歷史故事一
1901年,16歲的鄧紹昌與廣安淡家壩(今廣安恒升鎮(zhèn))淡氏姑娘結(jié)婚。淡家也是廣安世家大族,清代家庭中便有人在湖北省通城、江蘇省嘉定和甘肅省渭原出任知縣。淡氏18歲嫁到鄧家,1902年 他們的女兒鄧先烈出生。1904年8月22日(清光緒三十年七月十二日),一個幼小的生命“呱呱”的啼哭聲,從離“德政坊”百米開外的瓦屋里傳向世間。他,就是鄧小平。 當(dāng)兒子誕生后,鄧紹昌似乎看到了一線光芒,捕捉到了他的力量和希望之所在,他希望他的兒子能像先祖那樣建功立業(yè),希望兒子能超過先祖成為“賢才”、“人圣”。 按照鄧家輩分族牒“以仁存心、克紹先型、培成國用、燕爾昌榮”,鄧小平屬“先”字輩?!班囅仁ァ?amp;mdash;—這個給予剛剛落地的嬰兒的名字,飽含著鄧紹昌的苦心的希冀。 鄧小平在家雖然只有16年時間,但父母對其影響甚大,母親淡氏信奉“逢惡不怕,逢善莫欺”的古訓(xùn),寬厚待人,鄰里糾紛多請她去調(diào)解。鄧小平對母親十分敬重,他曾深情地說:“當(dāng)時那個家庭能夠維持生活下去,全靠母親?!?919年下半年,鄧小平離開家鄉(xiāng),從此一去不返,淡氏十分掛念,辛勤的勞作和對遠(yuǎn)在異國他鄉(xiāng)兒子的長久思念,終致積勞抑郁成疾,于1926年過早辭世。 鄧紹昌在外面也很寬容和善,在家里卻很嚴(yán)厲。他對子女們尤其嚴(yán)格,近乎苛求。鄧小平在協(xié)興小學(xué)堂讀書時,有一次學(xué)業(yè)考試,因為連續(xù)幾天生病沒有能去上課,考試成績列在第二名。鄧紹昌聞得此事,異常生氣,回家后將兒子狠狠地打了一頓,直到鄧小平的祖母出來解圍才罷手。從鄧小平祖上的脈絡(luò)可以看出,無論是鄧氏家族的家庭遺風(fēng),還是父輩們的前瞻預(yù)測和把握大局的能力,都給了鄧小平很大的影響。 在鄧小平斷奶以后,祖母就一直把他帶在身邊。睡覺時祖母常把他摟在懷里,一邊用手輕輕地拍著,一邊哼著廣安的兒歌:“月兒彎彎照樓臺,打個呵欠瞌睡來,瞌睡蟲,我的乖乖,哎喲哎喲。瞌睡蟲,我的乖乖……”一天又一天,小平都是在奶奶的兒歌中酣然熟睡的。
著名人物的歷史故事二
1947年,雷鋒的媽媽死后,7歲的小雷鋒成了孤兒,貧苦的叔祖母收下了這個可憐的孩子。叔祖母家的日子也過得緊緊巴巴,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雷鋒年紀(jì)雖小,但生活的磨難,使他過早地懂事和成熟了。為了減輕叔祖母家的負(fù)擔(dān),小雷鋒經(jīng)常上山去砍柴、放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每當(dāng)小雷鋒可憐巴巴的身影在哪家門口出現(xiàn),哪家就叫他:“庚伢子,來吃口飯吧!”小雷鋒膽怯地靠攏桌子,他往嘴里扒著飯,眼淚禁不住撲撲簌簌地往下掉。小雷鋒再也不忍心給叔祖母家和鄉(xiāng)鄰們增加負(fù)擔(dān)了。1948年一開春,他就瞞著叔祖母開始沿門乞討去了。 討飯,有誰能體味到其中的滋味?穿得破爛不堪的小雷鋒,打著一雙赤腳,拿著一個破碗,背著一個黑布袋,一家一家地哀求著,“爺爺,奶奶,伯伯,嬸嬸行行好吧!給一點吃的吧!”那凄楚的聲音,那饑餓的目光,那黑糊糊枯瘦如柴的小手,令人心酸淚流。有一次,可憐的小雷鋒東家西一家的討了一天,也沒有討到什么吃的東西,餓得他兩腿打顫,虛汗直淌。他壯起膽子向一扇朱紅大門走去,還沒等他喊開門,一條惡狗就竄了過來,對著小雷鋒狂叫不止,嚇得小鋒一邊用木棍打一邊跑。這時地主婆從屋里走出來,看見小雷鋒用木棍打他的狗,便破口大罵:“你這小叫花子,好大的膽……”說著便唆狗咬雷鋒,小雷鋒哪里躲得過,惡狗猛撲過來,一口咬住了雷鋒的大腿,頓時鮮血直流。小雷鋒疼痛難忍,大哭起來…… 也不知在外流浪了多久,一天,小雷鋒終于回來了。他老遠(yuǎn)就喊:“叔祖母!”叔祖母趕緊從屋里奔出來:“是庚訝子回來了吧?”叔祖母仔細(xì)一看,見庚訝子瘦得不成人樣,一身又臟又臭,叔祖母一陣心酸,一把摟住小雷鋒的頭泣不成聲他說:“訝子,你再莫去討飯了,我們喝粥多放一碗水,有叔祖母在,就不會把你餓死的。”聽了叔祖母的話,小雷鋒在外受的苦和委屈一下涌上心頭,他撲在叔祖母的懷里大聲地痛哭起來。 1955年下半年,鄉(xiāng)里組織掃盲,決定把沒進過學(xué)堂門的婆婆姥姥及中年青年人組織起來辦夜校。消息傳開,人們的積極性可高了,報名非常踴躍,可就是沒有物色好老師,這可急壞了我這個當(dāng)鄉(xiāng)長的。雷鋒當(dāng)時已是六年級的學(xué)生了,他聽到辦夜校的消息后,想到了自己能進學(xué)堂是多虧了黨和毛主席,現(xiàn)在鄉(xiāng)里辦夜校,應(yīng)該把自己所學(xué)的知識傳播給每一位鄉(xiāng)親。他便約了他的好朋友小芳一道來找我?!芭硎迨?,我們幫鄉(xiāng)里教夜校,好不好?”“你們能行嗎?”我仔細(xì)地端詳他們?!霸囈辉嚢?我教語文,小芳教算術(shù)和珠算。” 夜校辦起來了。教室就在黃花塘鐘二嬸的堂屋內(nèi)。夜校上課的第一個晚上,荷葉壩完小的老師和我都來了,我們擔(dān)心雷鋒是否能上好課,就在后面聽他講。雷鋒將自己入學(xué)第一課學(xué)會的“毛主席萬歲”教鄉(xiāng)親們寫,像老師為他上課一樣反復(fù)講筆畫的名稱和筆順,然后帶領(lǐng)大家寫:“一撇、一橫、一橫、一豎彎鉤…… 在雷鋒的耐心教導(dǎo)下,鄉(xiāng)親們都學(xué)會了寫“毛主席萬歲”。雷鋒望著鄉(xiāng)親們寫的字,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領(lǐng)略到了教夜校的光榮,他感受到了鄉(xiāng)親們的信賴;他為自己正在為建設(shè)社會主義祖國出力而感到無比幸福、欣慰。從此,每當(dāng)晚飯后,雷鋒便挨家挨戶地叫他的“學(xué)生”去夜校上課,成了夜校出色的“小先生”。 夜校沒有固定教材,教什么,怎么教、這可難倒了他們。雷鋒左思右想,想出了一個好主意,將農(nóng)村常用字、農(nóng)村俗語編成了順口溜,如:“鐘二叔打車子,一車二百斤”啦,“李一嬸插田,二天兩畝”啦,“白菜蘿卜,扁豆黃瓜”啦,這種教材和教法,很受夜校學(xué)員的歡迎。 有一次,小芳上珠算課,一位大哥哥與小芳吵了起來,這可氣壞了小芳,她這位“小老師”哭了起來,不肯再教了。雷鋒理直氣壯地批評了那位大哥哥,其他的叔叔嬸嬸也幫他們說話。雷鋒又耐心地勸導(dǎo)小芳,鼓勵她繼續(xù)干下去。 經(jīng)過他們不懈的努力,很快就有了收獲,不識字的開始識字了,不會算的初步能算了。后來,我們鄉(xiāng)里有了自己的小文書,有了自己的小會計。在年底,縣里組織夜校檢查評比時,雷鋒他們辦的夜校名列全縣榜首。鄉(xiāng)親們都稱贊道:“雷庚訝子這位小先生還真能干哩!”面對鄉(xiāng)親們的夸獎,雷鋒總是說:“距離黨和毛主席的要求,我們還相差很遠(yuǎn),以后一定努力做好每一件事?!?/p>
著名人物的歷史故事三
不求甚解陶淵明出生于東晉末期。爺爺陶茂官曾做到武昌太守,只是老爹陶逸命運不濟,在安城(今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賓陽一帶)太守任上死得早。那陣子小淵明才八歲,靠著祖蔭和上輩子留下的一些田產(chǎn),緊緊巴巴地過日腳。人倒是長大了,可家業(yè)荒得也差不多了;所幸讀了一肚子經(jīng)史典籍,寫得一手妙筆驚俗的好詩文,也很有一股子濟世救民的大抱負(fù)。只可惜,咱這位飽學(xué)的陶姓五柳先生太過于好酒了。都快到而立之年了,顯見得窮困潦倒,居處壁裂頂漏,穿著補丁摞補丁的短褐爛衫,三天兩頭揭不開鍋,哪還有錢打得起酒呀!好在先生人緣不賴,口碑甚佳,親朋故舊全都樂意招待他;他也滿有酒德,雖說到了人家酒不喝罄不算完,可是喝多醉也不鬧哄,總能自覺地返回自家去。 說到陶淵明性嗜酒,人們不能不感嘆他的外公孟嘉。陶淵明的外公行為沖淡自然,頗有老莊之風(fēng),臨事機變?yōu)⒚摚允⒌路?,甚得仕宦器識。其人天生擅酒,早年桓溫掛帥征蜀,連戰(zhàn)皆捷,打到巴楚龍山,正趕上重陽節(jié),便大擺酒席歡宴群僚。酒宴上孟嘉是一杯接一杯地豪飲,山風(fēng)吹落了頭盔也毫無反應(yīng);有人欲提醒他,桓溫立刻語示左右,切莫驚動,想看看他醉后的舉止形態(tài)到底如何。只見孟嘉又喝了好一會兒即起身如廁,桓溫立命侍從揀起頭盔放置孟嘉坐處,又令快手文人書寫諷喻之辭擱于盔邊。孟嘉返回,見盔邊的文字后取過紙筆邊飲邊答,須臾而就,其文字迅捷華美,絕無醉意,令桓溫及四座無不嘆服。眾所周知,我國向有“杜康造酒劉伶醉,一醉三年”的傳說,而這位劉伶即是晉代最知名的豪飲酒狂,只是劉伶每飲必醉,因此得了頂“醉鬼”的堂皇桂冠。如此看來,陶淵明的外公比之于其前輩劉伶,能飲“多不亂”,真可謂青出于藍(lán),更勝于藍(lán)了!陶淵明無疑自母體育胎時,就得了外公孟嘉“酣飲”因子的遺傳。 其實對陶淵明的人生影響的人,還得說是他的曾祖父——東晉勛臣、一代儒將,官拜大司馬的陶侃。 陶侃生于東吳末葉。吳亡,舉家遷徙潯陽。不意晉世更亂,荒淫的西晉武帝司馬炎將滅亡的魏、蜀、吳三國后妃美人及達(dá)官貴胄的佳麗統(tǒng)統(tǒng)搶入后宮,蓄養(yǎng)椒房成千上萬,忙活得老東西上哪屋睡覺都不會抉擇了,竟然坐輛羊拉的彩車,任羊停在哪房門前就在哪房中鬼混;尤其令國人匪夷所思的是司馬炎立太子,居然挑了個先天癡呆的傻兒子,也就是后來被兇殘歹毒、亂政專殺、滿世界拉面首填其欲壑的又黑又丑的惡皇后賈南風(fēng)鴆死的親夫晉惠帝司馬衷;傻皇帝的確傻得可人,拉尿不知,饑飽不懂,禽畜不分,任人捏咕。他在位二十來年,賈南風(fēng)日夜折騰,司馬家諸王也不含糊,爭權(quán)奪勢的“八王之亂”足足打了近二十年,黎民百姓遭浩劫天殃,難覓生路,只有黃泉一條道好走。水深火熱中,年輕志高的陶侃與賢惠的寡母過著貧苦艱辛的日子。為了陶侃的前程,慈母甚至剪斷長發(fā)換錢待客,祈望客官能為兒子延譽,使之所學(xué)有歸,得展抱負(fù)。陶侃崇尚儒學(xué),纖密好問,能文善斷,事母至孝,于國忠勇,從一個小小的縣吏,憑著勤奮干練直升至龍驤將軍。他不畏權(quán)貴,在武昌任上,聞聽長江屢屢有過往商船遭強匪搶劫,傷民無數(shù),搞得郡里恐怖,人心凄惶,便挑選數(shù)十高手扮作商人隨船預(yù)伏,果然擒獲強匪二十多人,一審竟是皇親、西陽郡王司馬羕命將士化裝所為,同時審出了歷次搶劫財物的豪巨。案情是弄清了,可衙中人嚇壞了,都勸陶侃趕緊放人賠罪了事。陶侃卻大義凜然地說:“我為朝廷保境安民,漫說他郡王親兵犯法,就是羽林軍違法,我也一樣治罪!”當(dāng)即將所擒“盜匪”梟首示眾,并親率官軍包圍郡王府,逼司馬羕交出了所搶的財物,把個司馬羕治得服服帖帖。陶侃統(tǒng)軍四十余年,所率大軍南征北戰(zhàn),平叛定亂,拯救東晉皇室于危傾,卻居功不傲,勤政理民。他雄毅有權(quán),明悟達(dá)觀,行軍不擾百姓,服夷政出寬泛。當(dāng)時名流如謝安等人,無不贊“陶公機神明鑒似魏武(曹操),忠順勤勞似孔明(諸葛亮)”,陶侃受封長沙郡公、大司馬,都督八州諸軍事等顯職高位,朝野俱皆嘆服……陶侃勛德如此炳耀,卻獨有一奇,就是在酒鬼輩出、酒徒糜爛的兩晉時代,獨其能節(jié)制少飲,無論任何場合,誰人相勸,決不過限。人問其故,他含淚答說:“年輕時,我因醉酒失態(tài),慈母痛心不已。其后母親仙逝,我跪靈立約發(fā)誓,決不因酒誤事,故而不敢越軌?!? 不難看出,陶淵明身上明顯地附著先人的影子。他景仰曾祖,亦欽慕外公,骨子里既有儒家濟世救民的理想,又有道家無為遁世的無奈。他也曾經(jīng)苦苦奔走于官場。然而東晉已然成了只爛透的地瓜蛋,從內(nèi)里往外淌著腐水,裸露著敗相,顯見得難容忠耿正直的才干志士。因此“少有高趣”的陶淵明進入仕途,遇上個有點兒人味的主兒拉巴他一下,也只是給他個閑差,蹭碗飯吃罷了。就這樣蹉跎過了不惑之年,才當(dāng)上個僅僅坐了八十一天的彭澤縣令。 東晉的彭澤縣城在今天江西九江市東面的湖口縣柳德昭村,北邊靠著長江,南面卡著鄱陽湖的湖口,過了湖,往西南翻過廬山就是陶淵明的家鄉(xiāng)。這時的陶淵明雖說早已看透了皇家官場的黑暗腐朽,但為了養(yǎng)家糊口,也為了給家鄉(xiāng)百姓做點兒好事,他還是到了縣官任上。到了任,他并沒急著應(yīng)付縣內(nèi)的官紳豪富,而是一身粗布衣裳悄悄地察訪民情去了。誰都知道陶淵明最愛喝酒,而今喝得更邪乎,且沾嘴一準(zhǔn)兒醉,而且還成心要讓人們看見自己的醉態(tài)。他這種沾酒就“醉”的形象在今天看來,決不是好事??墒窃跂|晉茍延殘喘的年月,大多正直而有才能的官員無不用酒來澆滅胸中的窩火,同時又用沉迷醉酒來麻痹皇帝及其走狗的猜忌和監(jiān)視,讓他們覺得自己不過是個酒肉之徒,既沒野心,也無反心,從而放松對自己的疑戒,達(dá)到保護自己的目的。 這天,走得天已盡黑的陶淵明,早已錯過了飯點。夜半時分,又累又餓的陶淵明和一個隨從吏員總算走到了縣城西門外的江橋鎮(zhèn),發(fā)現(xiàn)鎮(zhèn)邊一家豆腐店還亮著燈。二人敲開門進去,原來店家正在磨豆腐。陶淵明說明了來意,店家一聽是自己心儀已久的大詩人陶縣令,忙置酒備辦了幾樣豆腐菜,端上來歉疚地說:“家里窮,沒有魚肉,幾盤豆腐小菜,請大人將就著用吧!”望著面前潔白如玉的豆腐和紅根嫩綠的拌菠菜,陶淵明不禁脫口贊道:“清香白玉版,紅嘴綠鸚哥。妙不可言呀!”并邀請店家同坐共飲,不住地夸贊酒香醇正,豆腐筋道味美,還問了豆腐的制作、品種和店家的生計情況,直勁兒說這酒喝得痛快,不會醉人,走時連聲道謝,堅持付足了酒飯錢,感動得店家直呼陶大人清廉,陶大人真是青天呀!而陶淵明卻搖搖頭,指著店家新做的豆腐慨嘆道:“豆腐,我七尺男兒尚不如你清白!在這渾濁骯臟的官場,我還要‘為五斗米折腰’,屈事那些權(quán)貴小人,真是愧對百姓啊!”沒過多久,店家果然聽到陶縣令掛印歸隱田園去了。原來上頭派了個芝麻粒兒大的狗官兒下來視察,非要陶淵明官服官帽穿戴齊整,恭恭敬敬地去拜見他。陶淵明心說,什么玩意兒!要我穿戴好拜他狗東西,干脆說你想要我壓榨百姓,拿肉包子喂你這條惡狗,得了唄!陶淵明一氣,就摔了烏紗帽,攜妻小回家鄉(xiāng)去了。 陶淵明回到家鄉(xiāng),親自下田耕種收獲,安貧樂勞,自食其力,飽享田園風(fēng)光之趣。但他仍舊懷有強烈的憂國憂民之情,農(nóng)耕之余亦勤于筆耕,寫了不少傳揚后世的好文章。其中他十分得意的一篇就是《桃花源記》,那上面表述的即是他一心向往的遠(yuǎn)古無懷氏和葛天氏時代那種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的淳樸自然、平等無欺的理想世界。
著名人物的歷史故事四
魏源是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改革家、史學(xué)家、地理學(xué)家和文學(xué)家。人們常常稱贊他博古通今、造詣精深。人們所不知道的,是與他同時代的另一位英才。 再高幾厘米就會倒塌這位英才的名字叫石昌化。 魏源15歲在縣試中,認(rèn)識了小他一歲的競爭對手石昌化。主考官發(fā)現(xiàn)這兩人年齡雖小,文章都屬上佳。因為難分伯仲,便將他倆同時“拔置前茅,贊為雙璧”。第二年,魏源和石昌化又同時參加了“府試”,分別獲得冠軍、亞軍。 魏源能成功,絕對是“梅花香自苦寒來”。他的愛好就是讀書,甚至因為在書房里待得太久,連自己家的仆人都認(rèn)不出來了。 石昌化在認(rèn)識魏源后,感到自己的見識與學(xué)問與魏源還有一段差距。一心爭強好勝的他開始琢磨,自己該如何縮短差距,趕上魏源呢? 石昌化開始給自己加碼:魏源讀書讀到三更,那我就讀到五更。魏源讀到五更,那我就通宵熬夜。如此拼命的他沒想到,“梅花沒香苦寒枯”。由于過分刻苦,石昌化患風(fēng)寒引發(fā)癆病,進而嘔血。 身體垮了,學(xué)業(yè)也就無從繼續(xù),這個早年與魏源站在同一起跑線的神童,因為過分苛求自己,失去了參加殿試的機會,“以病劇而不得與魏同捷”。 魏源不努力,絕對成不了魏源,石昌化過于努力,卻只成為歷的一個無名小卒。 你知道大樹能長多高嗎?科學(xué)家說,一棵大樹再怎么具有生命力,也只能長到122米到130米,不是大地?fù)尾黄鹚?,而是它自己撐不起自己。?30米的極限,再長一米,甚至哪怕幾厘米,都可能自己壓垮自己,轟然倒塌。其實在人生中,讀書、工作、理想都是如此。要十分努力,卻不可超出自己的能量極限,尤其不能把別人的高度當(dāng)成自己一定要達(dá)到的高度,否則往往不成功,卻逼苦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