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各學科學習方法 > 化學學習方法 >

中高考必備化學學習方法

時間: 徐球0 分享

化學上常見的記憶法有比較分析法、歸納推理、歌訣記憶法、了解記憶法和試驗記憶法等幾種。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中高考必備化學學習方法技巧,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高考必備化學學習方法

中高考必備化學學習方法(篇1)

一、觀察法:

例題一:

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NaOH+HCl=NaCl+H2O,在這個化學反應方程式中,我們只有先觀察一下化學反應方程式左右兩邊的原子個數,我們很快就能發(fā)現化學反應方程式兩個的原子個數是相等的,也就說已配平了,我們在按照要求去寫完化學反應方程式后,先要觀察一下,看看左右兩邊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的原子個數是否相等,如不相等再考慮如下的幾種方法。

二、MnO2

奇數配偶數法

例題二:

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2H2O2===2H2O+O2↑,在這個化學反應方程式中,右邊的H2O中的氧原子是奇數,左邊的H2O2的氧原子是偶數,所以我們先在水面添上化學計量數2,這樣氫原子是四個,所以在H2O2前就要添上計量數2,這種方法是初中化學中最常見的化學反應配平方法,這一類化學反應方程式配平時,先是看兩邊的原子中右下角的系數,(要記住化學式中各個原子右下角的系數是不能改動的)看兩邊的原子存不存在一個是奇數一個是偶數,如存在則可以用此種方法,而且最主要的是先找一找氧原子有沒有這種情況。

三,點燃

待定系數法

高溫

例題三:

酒精燃燒的化學反應方程式:C2H5OH+3O2===CO2+3H2O,在這一化學反應方程式中,我們先把C2H5OH的化學計量數定為1,那個CO2前就只能添化學計量數2,H2O前添化學計量數3,右邊有7個氧原子,由于C2H5OH提供了一個氧原子,所以由氧氣提供的氧原子就只要6個,所以在氧原子前面添上化學計量數3,化學方程式就配平了,這種方法對于配平有機物(碳氫氧化合物)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時很方便。這種方法主要是先把有機物的化學計量數定為1,然后再配平碳和氫原子,再后來配平氧原子。

四,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3CO+Fe2O3===2Fe+3CO2

在這個化學反應方程式中,仔細研究我們可以看到還原劑CO的計量數就是氧化鐵中氧原子的個數,根據這一規(guī)律這類化學反應方程式都可以這樣來配平,再比如:4CO+Fe3O4==3Fe+4CO2, CO+FeO==Fe+CO2中還原劑CO的化學計量數都與氧化劑中的氧原子個數都一樣,解決了氧化劑的化學計量數,其它物質的化學計量數也就容易解決了。

初中化學反應方程式的配平要求不會太高,也不會太難,如你能熟練掌握上述四種方法,我相信你中考中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便沒有問題了。

中高考必備化學學習方法(篇2)

王龍(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系學生,江西省高考理科狀元):

化學被稱為理科中的文科。題目量較多,單題分較少,因此波動性不大,比之數、理較為穩(wěn)定。它需要識記許多內容,包括基本知識、元素及其單質、化合物性質、基本解題方法等,皆具有某些文科的特點。但它也具有相當的靈活性,如物質推斷題中,你好像看到一個摩術師在向你展示其技藝而你不知其所以然。我的化學老師說,學習化學要首先對各物質性質非常熟悉,因為一些題(如物質推斷題)并不能用邏輯推理方式,由果推因,只能由一些特征現象“猜”出物質或元素,這就需要對知識很熟悉。在熟悉的基礎上要分門別類,列出知識框表,當然這就要求能深刻理解各個概念,否則分類就沒有明確標準。就這樣一個框套一個框,許多小體系組成若干中體系,再結合,直至整個體系。如我通常用元素周期表來形成最基本框架,下面細分,哪些族氧化能力強,哪些物質可作半導體……同時記住一些特殊現象,如CuSO4和H2S可生成H2SO4,用弱酸H2S產生強酸。這方面內容一般老師都會講,而且比我清楚得多,最好能向老師講教。

相關資料:高考每月 大事備忘 高考模擬試題 歷年高考真題 大學查詢數據庫

胡湛智(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學生,貴州省高考理科狀元):

化學大概是大家感覺比較好的科目,它和數學、物理一樣,要把聽課、鉆研課本、做習題有機地結合起來?;瘜W中有幾個板塊:基本理論、元素化合物、電化學、有機化學等。我認為學好化學要注意多記、多用、多理解,化學題重復出現的概率比較大,重要題型最好能在理解的基礎上記住,許多化學反應的特征比較明顯,記牢之對于解推斷題將會有很大幫助。在平時多做題時要注意總結很多有用的小結論,并經常用一用,這在高考時對提高速度有很大幫助。高考化學試題中選擇題占87分之多,因此多解、快解選擇題是取得好分數的致勝因素。如何才能做得快呢?這就需要你從大量解題的訓練中找出一些小竅門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45克水蒸氣和4.4克二氧化碳混合后氣體的平均分子量為多少?①45.1,②17.2,③9,④19。如果拿到題馬上開始算,大約要2~3分鐘,如果你用上自己的小竅門,注意到該混和氣體的平均分子量只能在18~44之間,那你可只用二秒鐘時間就選出正確答案。類似這樣的小竅門還很多,希望大家多留心,注意尋找用熟,迅速提高??挤謹?。

另外,學好復習好化學并在考試中取勝的一個經驗是學會“猜”。這種“猜”實際上是一種層次較高的推斷,要有一定的基礎,做的題多了熟能生巧,自然會獲得一種“靈感”,自己可以創(chuàng)造“猜”法,因為它是你勤勞學習的結晶,不是亂猜。我用“猜”法解題,通常比正規(guī)解法快幾倍,尤其是解決推斷題和選擇題,正確率很高。當然即使是一看題就知道答案也要進行檢驗。最后,對化學試卷中出現的新題型要高度重視并加以研究,它們通常代表著出題的新趨勢,高考中很有可能會觸及的,值得認真玩味。

中高考必備化學學習方法(篇3)

化學學科的特點是碎、散、多、雜,難記易忘。復習時,要注意指導學生總結歸納,構建網絡,找出規(guī)律,力求做到"記住-理解-會用"。高三化學復習內容可分為一般知識和重點知識,復習中必須根據大綱和考綱,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進行準確定位,以提高復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既要全面復習,不留死角,更要突出重點。指導學生歸納結總時,對不同的內容可采取不同的方式:

1、課堂引導歸納

對于中學化學的主干知識和重點內容,如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電化學、物質結構、化學反應速率及化學平衡、電解質溶液、有機化學、化學實驗等,課堂上教師應引導和啟發(fā)學生共同討論,尋找規(guī)律,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通過網絡的建立,揭示概念之間的關系,找到相關概念之間的區(qū)別與聯系,有重點有針對性地復習,加強對知識的理解,讓學生真正得到感悟、并學會遷移,最終達到靈活運用。

2、布置歸納型作業(yè)

對于中學化學的一般知識或通過學生努力能夠自主完成的內容,可以通過書面作業(yè)的形式讓學生自己總結, 自主構建知識網絡,從而形成一定的知識體系。如置換反應的種類及典型反應, 可以指導學生在作業(yè)上按金屬置換出金屬、金屬置換出非金屬、非金屬置換出非金屬、非金屬置換出金屬等形式進行總結,又如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質,可以指導學生在作業(yè)上以“單質→氧化物(氫化物)→酸(堿)→鹽”為線,構建知識網絡,完成各部轉化的化學方程式。這類作業(yè)有很多,如“比較金屬或非金屬活動性強弱方法的歸納”、 “判斷弱電解質方法的歸納” 、“工業(yè)化學原理及典型反應” 、“常見氣體的制備”等。在復習中,讓學生課后自己歸納,再在學生歸納的基礎上,適當評價和引導。事實證明,這樣做的效果比較理想,從學生所交的作業(yè)可以看出,學生在課后經過認真思考、討論、查閱資料得出結論,歸納得準確且全面,有時還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高考必備化學學習方法(篇4)

1.手腦并用原則

(1)要明確化學學習是認識過程,艱苦的腦力勞動,別人是代替不了的。

(2)對教師來說,一方面要使學生能主動地學習,就要不斷地使他們明確學習目的,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動機。引導學生認識到從事化學研究既有宏觀的物質及其變化的現象、事實,又有微觀粒子的組成、結構和運動變化,還要學習各種基本技能。認識到學習時動手、動眼、動口又動腦的重要。自覺地全神貫注讀、做、想練結合。并注意指導學生改進動腦又動手的方法,提高學生觀察、思維、想象等能力。另一方面,要從心理學、生理學和信息論等方面,提高對主動學習的認識。如信息論認為,學習是信息通過各種感觀進入大腦,進行編碼、轉換、儲存、組合、反饋等一系列過程。就信息輸入來說,有強有弱,當學習者高度主動自覺時,大腦皮層處于興奮狀態(tài),就能主動調節(jié)感受器官,接受各種輸入信息。如果學習不主動,信息沒有很好輸入,后面的信息處理就要發(fā)生很多問題。因此,要通過例子,使學生認識被動地學,只看老師做,聽老師講,而不開動腦筋想是學不好的。實驗不動手做,也掌握不了基本技能的。學習中遇到問題,通過思考解決不了時,就主動請老師、同學幫助解決,做到勤學好問。

2.系統(tǒng)化和結構化原則

系統(tǒng)化和結構化原則,就是要求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在頭腦中形成一定的體系,成為他們的知識總體中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不是孤立的、不相聯系的。因為只有系統(tǒng)化、結構化的知識,才易于轉化成為能力,便于應用和學會學習的科學方法。它是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的飛躍之后,在理解的基礎上,主觀能動努力下逐步形成的。

這是知識的進一步理解和加深,也是實驗中運用知識前的必要過程。因此,在教和學中,要把概念的形成與知識系統(tǒng)化有機聯系起來,加強各部分化學基礎知識內部之間,以及化學與物理、數學、生物之間的邏輯聯系。注意從宏觀到微觀,以物質結構等理論的指導,揭露物質及其變化的內在本質。并在平時就要十分重視和做好從已知到未知,新舊聯系的系統(tǒng)化工作。使所學知識成為小系統(tǒng)、小結構,然后逐步成為大系統(tǒng)、大結構,達到系統(tǒng)化、結構化的要求。

3.學習與發(fā)展相統(tǒng)一原則

學習與發(fā)展相統(tǒng)一原則中的發(fā)展,包括能力、個性、辨證唯物主義觀點和愛國主義思想等多個方面。根據化學學科特點,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觀點問題。已有專門章節(jié)論述,這里就不多討論。要強調的是,這個原則要求在化學教學過程中,采取各種途徑、方法、引導學生在學習中,有意識地,從自己實際出發(fā),提高能力,培養(yǎng)觀點。

例如,自學能力較差,就要加強閱讀練習,學會從閱讀方法等方面入手,爭取老師、同學的幫助逐步提高。對教師來說,學生的發(fā)展是不一樣的。因此,要對學生的能力、觀點、個性等方面作深入的調查研究,針對學生情況,發(fā)揚長處,克服缺點,因材施教。使學生不斷發(fā)展,在更善于學習中,把學習效率與質量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4.及時強化原則

及時強化是學習和發(fā)展的需要。如,元素符號、分子式、化學方程式等化學用語是化學特有的。教學實踐表明,化學用語沒有學會和記住,是造成學生學習質量不高、學習發(fā)生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及時強化,才能遷移應用。強化不是消極的重復和記憶,而是積極的為了進一步的學習與應用。它包括了知識的理解加深,使之系統(tǒng)化及時記住該記的內容,等等。

強化要及時,方式方法可多種多樣。以平時為主,以課內外學習自我強化為主,而這又是在教師有計劃地安排檢查下進行的。

在課內外所采用的閱讀教材、口頭和書面練習,實驗及討論等各種實踐活動都要給學生具體的幫助和檢查督促,在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上下功夫。

中高考必備化學學習方法(篇5)

升入初三的同學將接觸一門嶄新的學科化學,化學這門課,概念多,符號多,實驗多,計算也不少。初學化學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建議下面從四個方面談談初三化學學習的基本方法。

一、要重視基礎知識

化學知識的結構和英語有某些類似之處。我們在學英語的過程中知道,要懂得句子的意思就要掌握單詞,要掌握單詞就要掌握好字母和音標。打個不太貼切的比喻:化學知識中的句子就是化學式:字母就是元素符號:音標就是化合價。這些就是我們學好化學必須熟練掌握的基礎知識,掌握了它們,就為以后學習元素化合物及酸堿鹽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要講究方法記憶

俗話說得法者事半而功倍。初學化學時需要記憶的知識較多,因此,只有掌握了良好的記憶方法,才能使我們的化學學習事半功倍,才能提高學習效率。下面介紹幾種記憶方法。

1.重復是記憶的基本方法

對一些化學概念,如元素符號、化學式、某些定義等反復記憶,多次加深印象,是有效記憶最基本的方法。

2.理解是記憶的前提

所謂理解,就是對某一問題不但能回答是什么,而且能回答為什么。例如,知道某物質的結構后,還應理解這種結構的意義。這就容易記清該物質的性質,進而記憶該物質的制法與用途。所以,對任何問題都要力求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

3.以舊帶新記憶

不要孤立地去記憶新學的知識,而應將新舊知識有機地聯系起來記憶。如學習氧化還原反應,要聯系前面所學化合價的知識來記憶,這樣既鞏固了舊知識,又加深了對新知識的理解。

4.諧音記憶法

對有些知識,我們可以用諧音法來加以記憶。例如,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順序:氧、硅、鋁、鐵、鈣、鈉、鉀、鎂、氫可以編成這樣的諧音:一個姓楊(氧)的姑(硅)娘,買了一個(鋁)(鐵)合金的鍋蓋(鈣),拿(鈉)回家(鉀),又美(鎂)又輕(氫)。

5.歌訣記憶法

對必須熟記的知識,如能濃縮成歌訣,朗朗上口,則十分好記。如對元素化合價可編成:一價鉀鈉氫氯銀,二價氧鈣鋇鎂鋅,鋁三硅四硫二四六,三五價上有氮磷,鐵二三來碳二四,銅汞一二價上尋。又如對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要點可編成:先通氫,后點燈,停止加熱再停氫。

三、要重視實驗

做好實驗是學好化學的基礎,因此要認真對待。每次實驗前首先要明確該次實驗的目的是什么,然后牢記實驗裝置的要點,按照操作步驟,細致認真地操作。其次要學會觀察實驗,留心觀察反應物的狀態(tài)、生成物的顏色狀態(tài)、反應的條件、反應過程中出現的現象才能作出正確的結論。如做鎂的燃燒實驗時,不但要注意觀察發(fā)生耀眼的白光和放出大量熱等現象,更要注意觀察鎂燃燒后生成的白色固體。因為這白色固體是氧化鎂,是不同于鎂的物質,因此鎂的燃燒是化學變化。此外,做好實驗記錄,實驗完畢寫好實驗報告,都是不可忽視的。

四、要注重小結定期復習

化學易學,易懂,易忘,很多初學化學的同學都有此體會。要想牢固掌握所學的知識,每學完一章或一個單元后要及時小結,系統(tǒng)復習。

做小結時,首先要把課堂筆記整理好,然后進行歸類,列出總結提綱或表格。例如,初中化學第一章小結提綱如下:

1.基本概念;

2.重要的化學反應;

3.重要的反應類型;

4.重要的實驗;

5.化學的基本定律;

6.重要的化學計算。

在做好小結的同時要注意定期復習。復習是防止遺忘的最有效的手段,最好趁熱打鐵。也就是說,當天的功課當天復習,這樣遺忘的程度小,學習效果好。對于前面學過的知識,也要不時抽空瀏覽一遍,學而時習之,這樣才能使知識掌握得牢固。

1760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