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高中學習方法 > 高一學習方法 > 高一語文 >

部編版高一語文荷塘月色課文及知識點

時間: 夢熒0 分享

高一語文《荷塘月色》一文,是1927年朱自清在社會劇蕩、前路暗淡之時,悄然蟄居清華園里,為抒譴心中郁悶惆悵而寫成的。以下是小編準備的一些部編版高一語文荷塘月色課文及知識點,僅供參考。

部編版高一語文荷塘月色課文及知識點

高一下冊語文第1課《荷塘月色》課文原文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墻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jīng)聽不見了;妻在屋里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周,長著許多樹,蓊蓊(wěng)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duó)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個世界里。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xiàn)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niǎo,nuó)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ē)玲(英語violin小提琴的譯音)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熱鬧的,要數(shù)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采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里可以約略知道。采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蕩著小船,唱著艷歌去的。采蓮人不用說很多,還有看采蓮的人。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jié),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jié)。梁元帝《采蓮賦》里說得好:

于是妖童媛(yuàn)女,蕩舟心許;鷁(yì)首徐回,兼?zhèn)饔鸨?櫂(zhào)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余,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jū)。

可見當時嬉游的光景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xiàn)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于是又記起,《西州曲》里的句子: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么聲息也沒有了,妻已睡熟好久了。

高一下冊語文第1課《荷塘月色》

知識點

一、重點詞語

蓊蓊郁郁 彌望 裊娜 羞澀 渺茫

霎時 宛然 脈脈 酣眠 參差 斑駁

峭楞楞 倩影 梵婀玲 妖童媛女

鹢首徐回 棹 纖腰 斂裾 嬉游

消受 獨處 瑣屑 踱步

二、文學常識

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詩人、散文家、學者,又是民主戰(zhàn)士、愛國知識分子,作品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倫敦雜記》,收在《朱自清文集》里。散文名篇有《背影》、《綠》、《匆匆》、《荷塘月色》、《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

常見誤區(qū)提醒

《荷塘月色》中的語言特點:

朱自清的語言風格獨特,大量使用現(xiàn)代口語詞匯,樸素自然,給人以親切感;又適當 融合文言詞句,使文字更加洗練;疊詞疊字的運用,增強了語言的節(jié)奏感?!帮L華從樸素中來,腴厚從平淡中來”是他語言風格的精確概括。他散文中的語言沒有刻 意雕琢的詞句,寫得平淡、樸素,而平凡的字句在他的筆下卻仿佛突然有了生命一般,讓人感到新奇,不禁驚嘆!

在口語基礎(chǔ)上刻意出新,毫 無雕飾之感。在遣詞用字上更有如神之筆,點活了月光和霧氣的“瀉”與“浮”二字;把量詞活用為形容詞的“一絲”、“一帶”、 “一道”、“一兩點”等,都生動地起了豐富、潤飾、強化形象的作用。疊詞的運用,更是朱先生的擅長,例如,以“田田”形容荷葉的密度,以“層層”刻畫它的 深度,用“曲曲折折”表示荷塘的廣度,用“蓊蓊郁郁”極寫樹木的繁茂,都產(chǎn)生了鮮明的實觀效應(yīng),讀起來節(jié)奏明朗、韻律協(xié)調(diào)。

高一下冊第1課《荷塘月色》練習題

一、基礎(chǔ)部分

1.下列加粗字讀音全對的一項是()

A.載客(zǎi)遁辭(dùn)隕星(yǔn)國殤(shāng)

B.輻射(fú)貯存(chǔ)蚩尤(chī)鹢首(yì)

C.膨脹(péng)炫目(xuàn)生吞活剝(bāo)惋惜(wǎn)

D.一瞥(piē)棒槌(chuí)良莠不齊(yǒu)繾綣(quǎn)

2.選出沒有錯別字的一項()

A.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

B.迷迷糊糊地哼著氓歌。

C.樹縫里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彩的,是瞌睡人的眼。

D.這令我到底掂著江南了。

3.選出對下列加粗詞語解說有誤的一項()

A.采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

“似乎”有不確定之意,表明采蓮的歷史久遠,但何時開始不十分確定。

B.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郁郁的。

“蓊蓊郁郁”是后置定語,突出了樹的茂盛,也更加突出荷塘的幽僻。

C.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

“總”表明在這樣的日子里月光就會另有一番樣子。

D.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

“大意”在這里是大概的輪廓的意思,可見當時的朦朧靜謐。

4.下列四個句子都用了“像”字,其中不表示比喻的是()

A.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

B.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

C.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

D.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的'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

5.依次填入下列各橫線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

①當一個七歲的小孩倒在血泊中時,___________的巴勒斯坦人們向以色列軍警投擲大量的石塊。

②南陵制藥廠推出的這個新藥的藥方,是綜合了幾個流傳的民間秘方___________而來的。

③四十年后再回此地,他___________的記憶被激活了,許多的人和事又清晰地浮現(xiàn)在腦海中。

A.激憤衍化淡薄B.激憤演化淡泊

C.激奮衍化淡泊D.激奮演化淡薄

6.“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對這一句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平常的自己”指被哀愁困苦的自己。

B.“另一世界”是指超脫了困苦的自由而美好的世界。

C.“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是指因美好的景象熏陶,自己也覺得超脫了許多。

D.整個句子流露出作者希望借對眼前幽雅淡靜景色的欣賞,來擺脫心中苦悶的感情。

二、閱讀部分

閱讀下文,完成文后問題。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7.給這段文字加上一個標題。(不超過6個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文的語言準確生動而又充滿詩情畫意,讓人產(chǎn)生遐想。文中“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實際上寫了兩種不同姿態(tài)的荷花,一種是___________,另一種是___________。

9.文中劃橫線的句子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它寫出了本體的什么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上面這段文字具體寫了哪幾種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顏色一詞的語義應(yīng)如何理解()

A.水給人視覺的色彩印象

B.水對人顯示的一點利害

C.水的美的姿容

D.五光十色的色彩

高一下冊語文第1課《荷塘月色》教案

[教學目標]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調(diào),理清文章的脈絡(luò),理解文章的主旨。

2、欣賞作者所描繪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領(lǐng)悟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3、品味精練準確、清新雋永、優(yōu)美動人的語言。

[教學重點]

1、結(jié)合語境揣摩詞語、語句的含義,體味作品語言精練優(yōu)美的特點及表達效果。

2、感悟景語和情語渾然一體的妙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關(guān)于描寫荷花的古詩文名句

1、宋代詩人楊萬里“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凈慈寺送林子》)

2、周敦頤“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愛蓮說》)

二、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1、閱讀提示

(1)配樂朗讀或自由朗讀。

(2)給文章每個段落標號,找出文中表現(xiàn)作者心情的語句。

(3)抓住關(guān)鍵詞語,理出作者游蹤,探究作者情感路線。

2、分析結(jié)構(gòu)

教師啟發(fā)指導:從作者行蹤變化看,讓學生概括每段內(nèi)容。

觀荷緣起:第1段:獨游荷塘的時間、地點和緣由。(心境:“頗不寧靜”)

去荷塘:第2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樹木、月色。

第3段:行在小路時的感受。(追尋清冷、幽僻的環(huán)境)

觀荷塘:第4段:月色下的荷塘。

第5段:河塘上的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離荷塘:第7、8、9段:聯(lián)想古代江南采蓮的舊俗。

三、文本研習

問題1:夜深人靜之時,作者為什么會突然想去荷塘邊散步?

主要是由于“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夜深人靜之時本應(yīng)好好休息了,但許多事情剪不斷,理還亂,就想到去荷塘散步,以此來排遣內(nèi)心的煩惱!

全文就是圍繞“頗不寧靜”這一心情展開的,它就像是一支樂曲中的主旋律!

問題2:為排遣不寧靜,作者散步的游蹤是怎樣的?

游蹤:家——小路——荷塘——家

問題3:一夜暢游,朱自清找到了心靈的寧靜嗎?

學生可能回答“找到”或者“沒有找到”

到底找到?jīng)]有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作者心情是怎樣變化的。

請看第3自然段的內(nèi)心獨白,我們先一起來朗讀這個自然段。

問題4:這一段獨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樣的心情?

盡管有哀愁,但更有一種淡淡的喜悅之情!作者只有這幽僻的,環(huán)境之中,才感到自己成了一個自由的人,才能夠拋開塵世間的喧囂和煩惱?!梢娮髡邔ΜF(xiàn)實的不滿!

“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绷髀冻鲎髡邽槟軌驎簳r得到自由,欣賞荷塘月色而淡淡喜悅。——可見作者幻想超脫現(xiàn)實!

明確線索

明線:游蹤(帶上門-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江南舊俗-回家)暗線:情感(心中頗不寧靜-淡淡的喜悅,淡淡的哀愁-思鄉(xiāng)愁-不寧靜)

四、找出文眼、理清脈絡(luò)、分析情感

1、文眼:心里頗不寧靜

2、脈絡(luò):心里頗不寧靜--覺得是個自由的人--我什么也沒有--想起采蓮的事

3、情感:

不滿現(xiàn)實(求靜)—尋求超脫(得靜)—回到現(xiàn)實(出靜)

‖        ‖        ‖

反映淡淡的哀愁 得到淡淡的喜悅 仍是淡淡的哀愁

五、賞析語句

找出有代表性的語句進行賞析:

1、全文首句“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

起筆的目的是什么?可聯(lián)系撰文時間啟發(fā)學生講講有關(guān)__失敗情況,說明作者思想狀況,弄清他為什么要寫荷塘月色之美,發(fā)思古之幽情。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獨白(“路上只我一個人……這是獨處的妙處”)此段拋開了寫景,是否偏離了文章的中心呢?

拋開了寫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痛楚心態(tài),蘊含對現(xiàn)實的不滿。實際上,這“情”離不開“景”,正是在那幽僻路上,抒發(fā)“獨處”之情。

六、布置作業(yè)

熟讀課文4、5、6自然段,體會情景交融的特點

第二課時

一、課前檢測

二、新課導入

提問:由課題可以知道,本文屬于寫景散文,即寫“荷塘”和“月色”,課文哪些段落是描寫這兩種景物的呢?

三、鑒賞、分析課文的景物描寫部分

(一)誦讀、鑒賞第4段

1.指明一個學生朗讀。

2.提問:這一段寫什么景,是從哪些方面來寫的?

明確:月下荷塘美景,寫了荷葉、荷花、荷香、荷波4個方面。

3.提問:作者是怎樣從這4個方面描繪這月下荷塘美景的:請找出這些句子,展開想象,閱讀品味它的妙處。

(1)思路點撥:手法、作用、分析

示例:

荷葉:“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边\用比喻手法寫出荷葉的風姿。由“出水很高”聯(lián)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兩者不僅相似,而且寫出其動態(tài)美。

(2)小組合作

(3)成果展示(選)

(第1組)荷花:“層層的葉子中間,……又如剛出浴的美人?!边\用擬人、比喻的手法?!把U娜”寫出荷花的飽滿盛開狀,“羞澀”寫荷花含苞待放,賦予物以人的感情。三個比喻,分別描繪了淡月輝映下荷花晶瑩剔透的閃光,綠葉襯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閃光,以及荷花不染纖塵的美質(zhì)。寫出了荷花的神韻,傾注了作者的主觀感情,可以激發(fā)讀者的想象。

(第2組)荷香:“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通感,“縷縷清香”與“渺茫的歌聲”在許多方面有相似之處,如時斷時續(xù)、若有若無、輕淡飄渺、沁人心脾等,其間感覺的轉(zhuǎn)移伴隨想象的跳躍?!扒逑恪迸c“歌聲”同屬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遠處的“歌聲”,烘托出幾分幽雅和寧靜來。

4.師生共同小結(jié)本段寫景重點。

本段運用比喻、擬人、通感等手法,描繪了月下荷塘的美景,這些手法令人浮想聯(lián)翩。更絕的是全段不著一個“月”字,卻處處有月。

5.齊聲朗讀課文第4段,品味其寫景特點。

(二)誦讀鑒賞第5段(仿照第4段的鑒賞方法,引導學生自己分析)。

1.齊聲朗讀。

2.提問:本段寫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難寫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寫出荷塘上月色的特點?

明確:葉、花、樹,寫出了月色朦朧飄渺的特點。

3.提問:月色本是難狀之景,作者用了一些傳神的動詞:(如:“瀉”“浮”“洗”“畫”等),描繪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試結(jié)合語境分析這些動詞的特點。(可分成4組討論后回答)

明確:

瀉——既照應(yīng)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寫出了月輝照耀,一瀉無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動感。

浮——寫深夜水氣由下而上輕輕升騰,慢慢擴散、彌漫,以動景寫靜景,描繪霧的輕飄狀態(tài)。

洗——寫“葉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種奶白色而又鮮艷欲滴的狀態(tài)。

畫——有“人為”動作含于其中,仿佛有無形的手在展紙描繪“倩影”,寫出了投在荷葉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師生共同小結(jié):本段雖著意寫月色,但又處處不忘荷塘,用幾個傳神的動詞,從不同角度寫出淡月輝映下荷塘里霧光葉色、水氣交相雜糅而形成的朦朧景象,使難狀之景如在眼前。

5.齊聲朗讀第5段,體味作者寫景的高明手法。

(三)誦讀、鑒賞第6段

1.齊聲朗讀。

2.提問:本段寫了荷塘四周的景色,與課文第2段照應(yīng),試比較兩段寫景的異同。(閱讀比較后回答)

明確:相同:都寫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寫了樹、小路。

不同:第2段重點寫了小煤屑路的寂靜、陰森,寫得簡略。而本段則以樹為著眼點,由近及遠,寫了樹色、煙霧、遠山、燈光,再由靜到動,寫到蟬聲、蛙聲。

3.提問:本段寫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選用了一些疊字疊詞(如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陰陰、隱隱約約等),試結(jié)合語境,說說這些詞語的妙處。(學生閱讀后回答)

明確:遠遠近近、高高低低——寫出了樹的錯落有致,既開闊又有立體感,用語平實自然。

重重、陰陰、隱隱約約——傳神地描述出特定環(huán)境中的景物特點,不僅寫出了樹木之多,而且加強了葉色的濃重氣氛。

4.師生共同小結(jié)。

疊字疊詞的運用,不僅傳神地描寫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應(yīng)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樹,“陰森森”的小路,讀起來節(jié)奏鮮明,韻律協(xié)調(diào),富有音樂美。

5.齊聲朗讀第6段,體會其特點。

四、課堂小練筆《雨中校園》

1、要求:抓住景物特點,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寫一段情景交融的抒情片斷,字數(shù)300字左右。

2、美文選讀

五、布置作業(yè)

2179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