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貌知識點總結
孔子曾經(jīng)曰過的:“懂得學習的人比不上喜愛學習的人;喜愛學習的人比不上以此為樂的人?!毕旅娼o大家?guī)硪恍╆P于高中地理地貌知識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丹霞地貌
由巨厚的紅色砂巖、礫巖組成的方山、奇峰、峭壁、巖洞和石柱等特殊地貌的總稱。巖石地貌類型之一。
主要發(fā)育于侏羅紀到第三紀,產(chǎn)狀水平或緩傾斜的紅色陸相地層中。以中國廣東省仁化縣境內(nèi)的丹霞山為典型。
具頂平、坡陡、麓緩的形態(tài)特點。
丹霞地貌的發(fā)育,始于第三紀晚期的喜馬拉雅運動,它使部分紅層變形,并將盆地抬升。
紅色地層沿著垂直節(jié)理受到流水、重力作用、風力作用等侵蝕,形成深溝、殘峰、石墻、石柱、崩積錐以及石芽、溶洞、漏斗、石鐘乳等地貌形態(tài)。
主要山體呈方山狀、堡壘狀、寶塔狀、單斜狀峰群等。
丹霞地貌區(qū)奇峰林立、景色瑰麗,旅游資源豐富,有的早已成為風景區(qū),如丹霞山、金雞嶺、武夷山等。
是研究、恢復紅色盆地的古地理環(huán)境的最佳地區(qū)。
2、喀斯特地貌
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tài)的總稱。又稱巖溶地貌。
水對可溶性巖石所進行的作用,統(tǒng)稱為喀斯特作用。它以溶蝕作用為主,還包括流水的沖蝕、潛蝕,以及坍陷等機械侵蝕過程。
這種作用及其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統(tǒng)稱為喀斯特。
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島碳酸鹽巖高原的地名,當?shù)胤Q為Kras,意為巖石裸露的地方。近代喀斯特研究發(fā)軔于該地而得名。
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巖石地區(qū)??扇苄詭r石有3類:
①碳酸鹽類巖石(石灰?guī)r、白云巖、泥灰?guī)r等 )。
②硫酸鹽類巖石(石膏、硬石膏和芒硝 )。
③ 鹵鹽類巖石(鉀、鈉、鎂鹽巖石等)。
總面積達 51×106 平方千米,占地球總面積的10%。從熱帶到寒帶、由大陸到海島都有喀斯特地貌發(fā)育。
較著名的區(qū)域有中國廣西、云南和貴州等省(區(qū)),越南北部。
南斯拉夫狄那里克阿爾卑斯山區(qū),意大利和奧地利交界的阿爾卑斯山區(qū),法國中央高原,俄羅斯烏拉爾山,澳大利亞南部,美國肯塔基和印第安納州,古巴及牙買加等地。
中國喀斯特地貌分布廣、面積大。
主要分布在碳酸鹽巖出露地區(qū),面積約91~130萬平方千米 。
其中以廣西、貴州和云南東部所占的面積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區(qū)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區(qū)也有分布。
喀斯特可劃分許多不同的類型。
按出露條件分為:裸露型喀斯特、覆蓋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
按氣候帶分為:熱帶喀斯特、亞熱帶喀斯特、溫帶喀斯特、寒帶喀斯特、干旱區(qū)喀斯特。
按巖性分為:石灰?guī)r喀斯特、白云巖喀斯特、石膏喀斯特、鹽喀斯特。
此外,還有按海拔高度、發(fā)育程度、水文特征、形成時期等不同的劃分等。
由其他不同成因而產(chǎn)生形態(tài)上類似喀斯特的現(xiàn)象,統(tǒng)稱為假喀斯特,包括碎屑喀斯特、黃土和粘土喀斯特、熱融喀斯特和火山巖區(qū)的熔巖喀斯特等。
它們不是由可溶性巖石所構成,在本質(zhì)上不同于喀斯特。
喀斯特地貌在碳酸鹽巖地層分布區(qū)最為發(fā)育。
該區(qū)巖石突露、奇峰林立,常見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有石芽、石林、峰林、喀斯特丘陵等喀斯特正地形,溶溝、落水洞、盲谷、干谷、喀斯特洼地等喀斯特負地形;
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等;以及與地表和地下密切相關聯(lián)的豎井、芽洞、天生橋等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研究在理論和生產(chǎn)實踐上都有重要意義。
喀斯特地區(qū)有許多不利于生產(chǎn)的因素,需要克服和預防,也有大量有利于生產(chǎn)的因素可以開發(fā)利用。
喀斯特礦泉、溫泉富含有益元素和氣體,有醫(yī)療價值。
喀斯特洞穴和古喀斯特面上各種沉積礦產(chǎn)較為豐富,古喀斯特潛山是良好的儲油氣構造。
喀斯特地區(qū)的奇峰異洞、明暗相間的河流、清澈的喀斯特泉等,是很好的旅游資源。
3、海岸地貌
海岸在構造運動 、海水動力、生物作用和氣 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各種地貌的總稱。
第四紀時期冰期和間冰期的更迭,引起海平面大幅度的升降和海進、海退,導致海岸處于不斷的變化之中。
距今6000~7000年前,海平面上升到相當于現(xiàn)代海平面的高度,構成現(xiàn)代海岸的基本輪廓,形成了各種海岸地貌。
在海岸地貌的塑造過程中,構造運動奠定了基礎。在這基礎上,波浪作用、潮汐作用、生物作用及氣候因素等塑造出眾多復雜的海岸形態(tài)。
波浪作用是塑造海岸地貌最活躍的動力因素。
近岸波浪具有巨大的能量,據(jù)理論計算, 1 米波高、8秒周期的波浪,每秒傳遞在綿延1千米海岸上的能量為8×106焦耳。海岸在海浪作用下不斷地被侵蝕,發(fā)育著各種海蝕地貌。
被海浪侵蝕的碎屑物質(zhì)由沿岸流攜帶,輸入波能較弱的地段堆積,塑造出多種堆積地貌。
潮流是泥沙運移的主要營力。當潮流的實際含沙量低于其挾沙能力時,可對海底繼續(xù)侵蝕;當實際含沙量超過挾沙能力時,部分泥沙便發(fā)生堆積。
在熱帶和亞熱帶海域,可有珊瑚礁海岸;在鹽沼植物廣布的海灣和潮灘上,可形成紅樹林海岸。
生物的繁殖和新陳代謝,對海岸巖石有一定的分解和破壞作用。
在不同的氣候帶,溫度、降水、蒸發(fā)、風速不同,海岸風化作用的形式和強度各異,使海岸地貌具有一定的地帶性。
根據(jù)海岸地貌的基本特征,可分為海岸侵蝕地貌和海岸堆積地貌兩大類。
侵蝕地貌是巖石海岸在波浪、潮流等不斷侵蝕下所形成的各種地貌,主要有海蝕洞、海蝕崖、海蝕平臺、海蝕柱等。
這類地貌又因海岸物質(zhì)的組成不同,被侵蝕的速度及地貌發(fā)育的程度也有差異。
堆積地貌是近岸物質(zhì)在波浪、潮流和風的搬運下,沉積形成的各種地貌。
按堆積體形態(tài)與海岸的關系及其成因,可分為毗連地貌、自由地貌、封閉地貌、環(huán)繞地貌和隔岸地貌。
按海岸的物質(zhì)組成及其形態(tài),可分為沙礫質(zhì)海岸、淤泥質(zhì)海岸、三角洲海岸、生物海岸等。
世界海岸線長約44萬千米。中國海岸線長 1.8萬余千米,島嶼岸線 1.4 萬余千米。
海岸帶蘊藏有極為豐富的礦產(chǎn)、生物、能源、土地等自然資源,是人類活動的重要地區(qū),這里遍布工業(yè)城市和海港,不僅是國防前哨,而且是海陸交通的樞紐、經(jīng)濟發(fā)展的重要基地。
進行海岸地貌的研究,掌握海麻斑海豹岸的演變過程,預測海岸的變化趨勢,對港口建設、圍墾、養(yǎng)殖、旅游和海岸能源等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fā)利用,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4、海底地貌
海水覆蓋下的固體地球表面形態(tài)的總稱。
海 底有高聳的海山,起伏的海丘,綿延的海嶺,深邃的海溝,也有坦蕩的深海平原??v貫大洋中部的大洋中脊,綿延 8萬千米,寬數(shù)百至數(shù)千千米,總面 積堪與全球陸地相比。
大洋最深點11034 米,位于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超過了陸上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 8846.27米 )。
深海平原坡度小于千分之一,其平坦程度超過大陸平原。整個海底可分為大陸邊緣、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三大基本地貌單元,及若干次一級的海底地貌單元。
①大陸邊緣。
為大陸與洋底兩大臺階面之間的過渡地帶,約占海洋總面積的22%。通常分為大西洋型大陸邊緣(又稱被動大陸邊緣)和太平洋型大陸邊緣(又稱活動大陸邊緣)。
前者由大陸架、大陸坡、大陸隆 3 個單元構成,地形寬緩,見于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大洋周緣地帶。
后者陸架狹窄,陸坡陡峭,大陸隆不發(fā)育,而被海溝取代,可分為兩類:
海溝-島弧-邊緣盆地系列和海溝直逼陸緣的安第斯型大陸邊緣,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周緣地帶,也見于印度洋東北緣等地。
②大洋盆地。
位于大洋中脊與大陸邊緣之間,一側與中脊平緩的坡麓相接,另一側與大陸隆或海溝相鄰,占海洋總面積的45%。
大洋盆地被海嶺等正向地形分割,構成若干外形略呈等軸狀,水深約在4000~5000米左右的海底洼地,稱海盆。
寬度較大、兩坡較緩的長條狀海底洼地,叫海槽。海盆底部發(fā)育深海平原、深海丘陵等地形。
長條狀的海底高地稱海嶺或海脊,寬緩的海底高地稱海隆,頂圖面平坦、四周邊坡較陡的海底高地稱海臺。
③大洋中脊。
地球上最長最寬的環(huán)球性洋中的山系,占海洋總面積的33%。大洋中脊分脊頂區(qū)和脊翼區(qū)。
脊頂區(qū)由多列近于平行的嶺脊和谷地相間組成。脊頂為新生洋殼,上覆沉積物極薄或缺失,地形十分崎嶇。
脊翼區(qū)隨洋殼年齡增大和沉積層加厚,嶺脊和谷地間的高差逐漸減小,有的谷地可被沉積物充填成臺階狀,遠離脊頂?shù)囊聿靠沙霈F(xiàn)較平滑的地形。
海底地貌與陸地地貌一樣,是內(nèi)營力和外營力作用的結果。
海底大地形通常是內(nèi)力作用的直接產(chǎn)物,與海底擴張、板塊構造活動息息相關。大洋中脊軸部是海底擴張中心。
深洋底缺乏陸上那種擠壓性的褶皺山系,海嶺與海山的形成多與火山、斷塊作用有關。外營力在塑造海底地貌中也起一定作用。
較強盛的沉積作用可改造原先崎嶇的火山、構造地形,形成深海平原。
海底峽谷則是濁流侵蝕作用最壯觀的表現(xiàn),但除大陸邊緣地區(qū)外,在塑造洋底地形過程中,侵蝕作用遠不如陸上重要。
波浪、潮汐和海流對海岸和淺海區(qū)地形有深刻的影響。
高中地理地貌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